书城历史清代宫廷社会史
1431800000037

第37章 私人礼仪(5)

道光皇帝的长公主死于他登基之前的 1819年,最初与他的第一位妻子 (不是她的生母 )合葬在一起。1827年,长公主的灵柩被迁出来 ,葬于东陵外的 “公主园寝 ”,道光皇帝的二公主、二皇子和三皇子 (都在婴儿阶段夭亡 )也被埋葬于此 ,他的三公主则被埋在他陵墓所在的西陵附近。

由于清朝统治者采用的是临终之时宣布继承人的制度 ,所以因王公的爵位或妃嫔的级别发生变化而重新修建坟墓的事屡见不鲜。当雍正皇帝把允祥的母亲从 “妃”追封为 “贵妃 ”后,她的灵柩就从 “园寝 ”里移了出来 ,葬入景陵的墓室。也许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例子是道光皇帝的第一位妻子得到晋升以后的迁棺另葬。 1808年她去世时 ,嘉庆皇帝下令给她建造一座豪华的坟墓 ,以此表示对她和她所生皇子的恩宠。道光皇帝旻宁登基后 ,她被追封为皇后 ,灵柩被迁移出来 ,于 1827年被葬进道光皇帝在东陵新修的皇陵里。但是因这座陵墓出了问题 (水渗透进了墓室 ),1845年她再次被迁葬到位于清西陵的慕陵中。

当一座坟墓被确定为 “陵”以后 ,皇帝就指派一些住户前去守陵 ,维护各种各样的建筑和墓碑。皇陵一般有围墙 ,除了奉旨前往的皇亲和大臣以外 ,其他人不得入内。明朝皇室的一支被授予贵族头衔 ,负责祭扫同样受清廷保护的明朝皇帝陵。爱新觉罗氏被轮流派去 “守护 ”东陵、西陵 ,以及位于满洲的 3座祖陵。对这些陵墓的祭祀仪式是国家级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 ,与坐落在东陵和西陵围墙外的王公墓和公主墓不同。不过 ,皇帝可委派旗人住户守护王公墓和公主墓 ,每年都派人前去祭扫。此外 ,在皇帝葬礼期间 ,外面的坟墓也可被纳入祭祀的范围之内。1852年道光皇帝的棺椁被送到西陵时 ,王公奉命前去祭扫附近的一些墓 ,墓主分别为 :嘉庆皇帝的三、四、五和九公主 ,道光皇帝的三公主和七皇子。在同治和光绪皇帝的葬礼期间 ,在乾隆和道光皇帝的女儿的墓前也举行了同样的祭祀仪式。

仪式参与者

正如我们在前文看到的 ,内廷仪式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居住在紫禁城各宫殿的皇帝、后妃和皇子、公主等 ,而且包括姻亲、出嫁的女儿、兄弟和更远一些的皇族成员。爱新觉罗氏的婚礼和葬礼是皇帝作为族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事件。正如我们在其他章节看到的 ,皇帝为公主选择新郎 ,接收关于族人出生消息的奏报,他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普通百姓家族的族长所起的作用。作为报答 ,王公在内廷的仪式中发挥了重要的行政管理作用 ,有些甚至扩展到统治领域 ,喇嘛念经处在中正殿的念经活动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说 ,这些仪式同时服务于几个目的 :它们可使最高统治者表现个人情感 (公开仪式上的各种规则压抑着这些情感 );它们可以加强参与宫廷社会生活的庞大的皇族和姻亲势力 ;它们可使皇帝及其家人举行私人祭礼 ,体现可把他们与汉人社会和作为盟友的满洲和蒙古精英联系在一起的那种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