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自然观研究
1431900000004

第4章 宇宙生成论(2)

二"夫混沌元始本一气"

——天体起源"混沌"之说

道教将"混沌"之说作为天体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观念在道教宇宙生成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道教具有"气"特点的宇宙生成认识论,是道教对于天体演化过程"本然"及"规律"的又一基本认识。"按照伊利亚德的说法,人必须生活在有秩序的空间里。这个空间或者是被一种创世说规定的,或者是由一个宇宙轴定位的。被秩序化之前的空间是混沌。老君创世说和昆仑神话都包含了这种宗教内涵。"王宗显《〈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数劫来,混沌自然"。道教认为混沌元始本一气,二者均为天体起源与演化之源,是宇宙生化的重要前提条件。英国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认为:"宇宙初始态的选择纯粹是随机的。这意味着,早期宇宙可能是非常混沌和无序的。"(英)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混沌"概念最早见于《易纬·乾凿度》:"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混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这里的"混沦",即"混沌",是万物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无上秘要》引《洞玄五称经》曰:"太上灵宝,常先天地,始生从本,无数劫来,混沌自然。"《道藏》第25册,第100页。对于"混沌"之说《无上秘要》又曰:"元始洞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生于元始之先,空洞之中,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灵文晻暧,乍存乍亡。二仪待之以分,太阳待之以明,灵图革运,玄象推迁,垂机应会,于是存焉。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以发光。"同上,第68页。这里的"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灵文晻暧"、"乍存乍亡"等说法是道教对于"混沌"元始状态形象而具体的解释。葛洪在《葛稚川真人校证术》中对于"混沌"在宇宙生成演化中的作用认为:"夫修大丹与天地造化同途,故太易在太素之前,虽含虚至妙则未立兆萌,太极在太乙之先,故有昆成乃混沌也,中有太乙之精,为天地之母,为万物之始。一气既分,二仪斯判,然后有乾坤焉,有阴阳焉,有三才五行焉,有五金八石焉。"《道藏》第19册,第66页。"混沌"在宇宙生成与演化中所具有的作用则表现为"天地之母,万物之始",然后才有"乾坤"、"阴阳"、"三才五行"、"五金八石"等天地万物之宇宙世界。

第二,"混混沌沌,溟涬无形"。道教六朝《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进一步解释认为:"天地未分之时,混混沌沌,溟涬无形,元始妙化,运转开张,清气上澄,浮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和气为人,旁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道藏》第6册,第125页。天地起源于"混混沌沌,溟涬无形",通过"元始妙化"使"清气上澄,浮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从而产生"日月"、"星辰"、"人兽"、"禽虫"。同时,道教认为天体起源于"混沌"还在于"混沌"所具有的本然之规律性,又称之为"自然之道",即《紫元君授道传心法》中所说:"天地齐毕,皆是凭自然混沌之气而成道焉,其混沌之气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沈如碧潭之色即是自然之道也。"《道藏》第4册,第315页。这里的宇宙天体演化之"本然"规律性,即自然之道表现为"混沌"-"道"-"天"-"雾露"-"地"-"泉源"等组成的宇宙生成链,从而形成"天地"、"雾露"、"泉源"等物质世界,其宇宙生成及演化的本质特点及其内在规律被道教称之为"自然之道",并认为现实的物质宇宙天体世界乃起源于"混沌"。《云笈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混沌》中引《太始经》详细描述了"混沌"所具有的形状与特点:

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玄黄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湛湛空虚,于幽原之中,而生一气焉。《云笈七签》第18页。

这里《云笈七签》将"混沌"所具有的"自然"形状与特点作了三个方面的叙述:一是"混沌"的形状,"混沌"如鸡子状"溟涬濛鸿";二是其特征为"无",即无"光象"、"音声"、"宗祖","混沌者,厥中惟虚,厥外惟无,浩浩荡荡,不可名也";同上,第16页。三是"混沌"虽然"幽幽冥冥",但其具有"精"、"真"而生一气之功能。其中"洪源"又称"洪元",为"混沌"的另一名称,是道教所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本然"状态。

第三,"未判混沌,包藏元气"。宇宙创生于虚无,虚无之中,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由虚无之中渐化生出洪元,由洪元之中进一步分化,产生了更具体化、物质状态的宇宙世界万物。至于"混沌"所具有的本然内容,道教认为"混沌"乃为"包藏"元气,元气"聚"而生水:"天地未判混沌,包藏元气聚而生水也。盖水者气之始也,丹之祖也。五行之主也,万物之根也。"《道藏》第36册,第294页。天体起源于"混沌"之说包含了道教关于天体起源于"气"之思想,是天体起源于"气"之说的进一步深化。"夫混沌元始本一气,化散三万六千神气者,皆流约为其数。"《云笈七签》第1191页。道教认为"混沌"作为天体的起源还在于由"混沌"起经"三一"、"六一"、"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一"而成"天地",其"形气有质"、"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从而形成生命之状态,并认为"混沌"使天体宇宙、大道、元气皆本一,在"一"的基础之上由于"混沌"而形成"太一"、"本一"。杜道坚注《道德玄经原旨》曰:"原旨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之先,无物也,而曰:有物混成,是何物耶?天地之先有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而不言太极,又言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浑沦而未相离也。非太极乎。"《道藏》第12册,第735页。对此,《元气论》曰:

混沌之先,太无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无适无莫。三一合元,六一合气。都无形象,窈窈冥冥。是为太易,元气未形。渐谓太初,元气始萌。次谓太始,形气始端。又谓太素,形气有质。复谓太极,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一。元气先清,升上为天;元气后浊,降下为地。太无虚空之道已生焉!道既无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气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则可以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混沌之未质,故莫可纪其穷极。《云笈七签》第1215页。

"可以肯定道教的宇宙演化论,是以宇宙的自然的混沌状态为起点。"刘仲宇《道教法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道教哲学在叙说太上老君或者三清尊神的时候基本上是从"道"与"气"的关系进行自然主义的论证,体现了宇宙混沌的理念。"詹石窗"宗教哲学新论"一文,收入《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一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本一"思想体现出"混沌"之属性即"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说明"混沌之未质"。即混沌没有自己特有的属性,乃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一体";没有时间先后"无始无终"、没有自己的形状"无形无象",这种状态称之为"混沌",乃为天体宇宙之本然,即"自然之本"、"自然本一"、"自然同性"均体现出宇宙天体的"本然"之属性,体现了道教自然观在理解宇宙生成演化之"自然"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三"天地未分,先有太极"

--天体起源"太极"之说

道教天体起源的"太极"之说是道教宇宙生成观的基本概念。道教的"太极"来源于儒家的《易传》:"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其中具有世界万物本源意义的范畴或概念,称"太极"。"《易传》认为"太极"(气)是宇宙的本源(元),世界的一切,空间、时间、物质(天地、四时、八卦)由此而发生。"崔大华《〈易传〉的宇宙图景与三个理论层面》,《中州学刊》1994年第1期。"太极"不但是天体起源与演化之源,而且是整个宇宙生成化生运动的开始,是宇宙天体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能造天地,强名太极"。"道首先是一个宇宙论上的发生学起点,它是宇宙的原始创生状态。于是,一种普泛的生命力(元炁)生成了。这种普泛的生命力成就了最高的本体(太极)。"牟钟鉴、胡孚琛、王保玹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750页。道教认为"太极"作为天体的起源是宇宙生成和存在的原始本体,是"混沌"的"元气"形成"天地"过程的一个阶段。"宇宙是一个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的整合系统。"王大有《宇宙全息自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无极除了表达太极宇宙的前身之外,还表达了宇宙的无始无终、无边无垠。邵雍在《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中说:"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道藏》第23册,第444页。所谓心为太极之心即为"无心"、"无名",充分显示了道教关于"太极"思想的基本内涵,是道教具有"本心"内涵的宇宙起源之说,即:"谁能造万物者,天地也;能造天地者,太极也。太极者,其可得而知乎?故强名之曰:"太极"。太极者,其无名之谓乎!"《无名君传》,《皇朝文鉴》(四部丛刊本)卷一四九。梁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中从元炁(气)开始明确表示了"太极"在天体起源与演化顺序中的地位,即"道-元炁-太极-天地",其中太极在天地生成与演化中居于中心阶段,是道教对于宇宙天体起源思想的重要体现:"道者混然,是生元炁,元炁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道藏》第20册,第516页。"晚唐以来,内丹学还有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生成程序说,成为理学宇宙论的主要渊源。在这一生成模式中,无极一般被理解为道的同义语。"陈兵《道教之道》,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从"太极"开始,展示了从"太极"-"太素"至"阴阳"-"天地"-"万物"-"百川"-"四方"-"八极"-"风雨"-"雪霜"-"成人"-"男女"-"精血"整个宇宙生成与演化的过程。

第二,"天地未分,先有太极"。道教关于"起初在混沌之间"、"变化于鸿濛之内",是表示"太极"在天体演化运动中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其运动所具有的功能为"成万物于恍惚之中,化千灵在有无之外",即"成万物"、"化千灵",使"太极"作为天体起源与演化的本源之一,在宇宙生成运动中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并认为"太极"乃为"天地之用"、"天地之固",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皆与天地阴阳同用也"。南宋时期的《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认为:

天地未分,先有太极、太素,位立元始之名,才定阴阳之位。阳即轻清而为天,阴即重浊而为地。阳升上而圆,阴降下而方。起初在混沌之间,变化于鸿濛之内,三阳相会,六气交通,成万物于恍惚之中,化千灵在有无之外,或含胎抱卵,或幻化生湿,发万象于高天,滋百川于厚地者,造化耳。既然天地判,冲和之气应用,阳精成而红日辉曜,阴精结而皓月明朗,四方八极,施布风雨润泽。四序应时,雪霜移物,发新迁旧,暮更朝改,是以变化成人,或男或女皆合天地而生,男子为阳,应天之道;女子为阴,应地之道。方可天阳,而清轻下应男子,地阴重浊亦应女人。天地以日月为真,男女以精血为宝,皆得似天地之用,必能如天地之固也,长生久视之道皆与天地阴阳同用也。《道藏》第20册,第1页。

《周氏太极图》则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具体表达了"太极"在天体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即从"无极而太极"开始展示了"太极动而升阳"经"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到"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的顺序和过程:"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成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道藏》第3册,第130页。这里表达了"太极"在道教天体起源与演化之中所具有的"本然"的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由"太极"分阴分阳,两仪立;二是太极本无极也,"无极之真"则具有五行之生即"水火木金土";三是无极之真成男女,化成万物。从而形成了由"太极"-"阴阳"-"五行"-"万物"这样一个天体演化宇宙形成过程。

第三,"两仪既分,是生四象"。南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引用北宋道士陈景元关于"太极生天地"的相关论述,认为"太极、阴阳、万物"等是宇宙天体万物生成演化的基本秩序,"太极"则是这一过程的起源,指出:"碧虚子陈景元曰:天门者,自然之门也。自然生太极,太极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死万物。生死由之而往来。"《道藏》第13册,第129页。使"太极"之说成为万物生死变化的主要起源之一。而其中"自然之门也"、"自然生太极"则以"自"和"然"的结合表达了"太极"在宇宙生成所具有的"本然"内在规律性。《太极图》则将"太极"与"一气"结合起来,认为:

太极未有象数,惟一气耳。一气既分,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是生两仪也。两仪既分,则金木水火四方之位列,是生四象也。水数六,居坎而生乾;金数九,居兑而生坤;火数七,居离而生巽;木数八,居震而生艮:是四象生八卦也。《道藏》第3册,第130页。

道教认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成为宇宙生成的基本过程,而"太极"则"未有象数"为天体宇宙生成演化之源,这种认识论对于道教宇宙生成论及道教自然观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易学与道教思想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易道合一"理论的产生。它以《周易》的象数义理为主干,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的生存为宗旨,像一根长轴穿过道教的"先天太极"思维圈。"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四"太上老君乃为元气之父母"

——天体起源"老君"之说

道教天体起源与宇宙演化"老君"之说是其宗教化天体起源演化论的重要体现,是一种神秘化的宗教世界观。作为一种宗教,道教无可例外地和其他宗教一样,都曾为宇宙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设定一个造物主。詹石窗先生认为:"道教神创论建立在两个主要的基点上,一是以太上老君为"道"的形象代表,从而形成了太上老君创世说;二是以盘古神话和劫运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天尊创世说。"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147页。德国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们用宇宙的美和完善安排来证明有一个最高的智慧创造者存在,我也承认这种证明的全部价值。"康德《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宇宙简史》,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235页。老君之体"自然而然",其浩浩荡荡不可明是其神秘性和神圣化的具体体现。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的"造物主"在天体起源和演化的过程中显示了惊人的作用和影响,其思想体现了老君在宇宙生成中所具有的神圣和至高无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