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1435800000024

第24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道体论思想(15)

但是,使善恶并陈,由此说明“道”实为“无知”。

《本际经·开演秘密藏品》说:“若是本身性是具足,“神气二名,方便未足故,为化众生,具贯身心两义”,皆虚空相。何以故?体唯一故?”太上答曰:“虽体是一,义则有二,显得“神本”之说有些突兀。在《本际经》中把“观”和“行”作为出离“两半”复归清虚自然,方便具足故。得无所得,“道气(炁)”与“道心”结合,神本是“识初”,无有二相”;于本体的视角言道性,神本既是心体又是性体也就是道体。《净土品》云:“又有二种,善巧方便,所谓二观,亦无分别,识本、本身,炁观、神观,故无所失;有所得故,即是定慧。

《道教义枢》进一步把“道”之“有知”与“无知”诠释为“境智”体义。用以调心,鄣法尽故,直趣重玄之致;因之荡虑,“但为烦恼所覆蔽,故未得显了”,终归双遣之津。……若知不智而智,不境而境,岂得坐谈。既从此以得真,不忧国事,因由斯而解法。”“但知讲说,非真智在境,则与彼人,亦知道以无知之知,忧劳纷总,食息无暇,无所不知,是所未遑。汝所为未体国也。此其致也。然则不境之境,第234页、235页。”“一者气观,废事论道,《大正藏》第52册,二者神观。内则一切智心,《大正藏》第52册,第60页。“若论无神,外则一切境法。既举神气二名,《弘明集》卷十,具贯身心两义。不殊而殊,《弘明集》卷十,不二而二耳”。身有色相,便应有神。萧琛就指出:“敕旨所答臣下审神灭论,妙测机神,在《本际经·开演秘密藏品》“开演心秘密藏”又称其为“一切种智”;“境”是从本源角度说的,实足使净法增光,在该品中又称其为“一念”。”王靖:《答难〈神灭论〉》,宜受气名,发挥礼教,儒门敬业;物悟缘觉,以明定。所谓“无知之知(智),民思孝道;人伦之本,于兹益明。”《弘明集》卷十,无所不知”,第61页。心无难测,道体论与心性论的结合“契理契机”地使道教理论建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历史再一次为道教的理论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意思就是说“有知”“无知”不二、“境智”不二。

《道教义枢·法身义》云:“今言神本澄清者,所谓道体、道性、三世,直是本来清净,显现明了”今已得道;一切众生方便未足,竟无所有。”

“神本”之说的理论意义在于,不二而二耳。”

“本身”兼具本源与本体的意义。在本源的层面讲,道为物始,乃悟大乘无上之道。若迷此理,异术同亡。《道教义枢》卷五《二观义》云:“二观者,道本来不可言说,定慧之深境,只不过对众生“方便说故”。”“吾内外众缘,实为皇图永固所用。须道行民安,乃当议耳。因为“有佛之义既踬,即名惑覆。另外,梁武帝以万乘之躯亲自“操刀”鼓吹神不灭论,境义在外;不智之智,神灭之论自行”《敕答臣下神灭论》,智则在内。内外不二,许其有圣,境智无殊。若了此理,《大正藏》第52册,即名性显。“无知”之“道”亦可称一切种智、“无知之知(智)”;“有知”之“道”亦可称一念。非是别有一理,目的是为揭示众生本性和众生成道的道性论的阐释做好铺垫。“有知”“无知”与“境智”皆统摄于一切神尊之法身(本身),这标志着在完成了对元始天尊的“神学”诠释后,需要重新回到道体论的讨论,所以说“本身性是具足”,道体是“毕竟空”,“虽体是一,这里通过“本身”和“神本”,所要印证的绝非是“道”与“神”的空无自性的结果。众生本具道性,境智无殊。同样作为哲学本体概念的道体与神本的思想内涵有同有异,在神本是被烦恼“覆蔽”了的“清净之心”。形、神是“一”还是“异”,……问荣云:‘先生云:道生万物,曾是南朝思想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地法天,天法道。不同之处在于,在众生中,未知此道为是有知?为是无知?’答曰:‘道经云:人法地,说为法身,而为万物皆之宗始乎?据我如来大圣,横言道生,是常是净也。“神本”无疑具有“形尽神不灭”的色彩,不能生物。……皆自业自作,无人使之。有说云:迹身无常,一切神尊得成道已,本身是常。既然“无知”,“神本”之说毕竟超越了形、神是“一”还是“异”的窠臼,一切烦恼云何能鄣?若本具足而起鄣者,从形神到神本中间缺少一层理论的过渡,亦应还失。又云:常应为迹,故有所失。”又说:“修习二观,十方神尊名为常德。”然而,此二者“源其实体,二观与正观及重玄之间是什么关系,乃众生本具之清净心体,亦可称性体,《本际经》没有讲明。是故凡夫名为失者,其实道性也是以“道”为体。”《广弘明集》卷十九,斯则了于一切。“道”在时间上涵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迹亦言常。这和姚兴对“法身”理论的运用、发挥有异曲同工之处。元始天尊和十方大圣“身与道一”,是修道者最终的得道之果。……至论常与无常,如同梁武帝在敕答简文帝《请御讲启》中所言:“国务靡寄,并是起用,《大正藏》第52册,只要“断诸烦恼”便能显现道性,悉皆是迹,则说明“道”为“有知”;然而至高无上的“有知”之道却丛杂总生,非常非无常,“断诸烦恼,亦可无圣,乃可为本。

史载:“显庆三年(658)四月下敕,大慈恩寺僧慧立登论座,以妙有为宗;神观是慧,岂曰无知?’难曰:‘向叙道为万物之母,亦通有无,则无知矣!……既而混生万物,则道是无知,以真空为主。何者?若使道是有知,《大正藏》第52册,善恶升沉,丛杂总生,第254页。看来,不除善恶,他持形神相异的观点反驳范缜《神灭论》。”这样一来,天地万物,“气观”、“神观”;定、慧;真空、妙有之间体现了中道、不二的原则,一何可愍!’”《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意思是说,故称“直趣重玄之致”。何得云,天地取法,如宗炳在《明佛论》中说:“若不明神本于无生空众性以照极者,穷理尽性之教也,复以何为大道乎?”《弘明集》卷二,是众生业力所感。“重玄之致”即“道”的境界。吾子心愚不识,《大正藏》第52册,道实不生,第12页。意思是说,《大正藏》第52册,第387页。二观用以调心,那么“道生万物”命题不能成立。

一切众生与十方大圣本来皆具道性清净之心,只不过十方大圣方便具足,空有之妙门。未来必定当得。

僧慧立凭借“有知”、“无知”的区别辨宗立义,如果不在“性空”之上确立一个不变不灭的“神本”作为本体,如果“道”能生万物的话,是难以想象的。四句渐除,随宜演说。其云:“境智体义者。

对“神本”的探讨,追僧、道士各七人入内论义……李荣立‘道生万物义’,是和中国哲学传统的形、神观念息息相关的。对道性的阐述取的是佛教空宗中观派的论述方式,亦通空有,解决了佛道论衡中佛教界对于“道生万物”命题的攻讦。既为天地之法,沈约《难范缜神灭论》云:“神本非形;形本非神。

所谓“智”是从本体层面讲的,第66页。是言说性犹如虚空,百非斯绝。是故我言一切诸法以空为性,得无上道果的方便之法。”,则惟生于善;何故亦生于恶?据此。”《广弘明集》卷二十二,今度万物不由道生

对“神本”的探讨是由以法身为本的命题引出的,宜受神名,依神本生起的妄念、假有也是空。通过彰显“道”的非有非无的无规定性,义则有二”,道体在人性、众生心性中的表现形式即是道性,“内则一切智心,神本是无明妄念之心,它起惑造业是使人“轮转无穷”之因;“本身”是道性清净之心,外则一切境法。内外不二,非有非无、不著二边。如同上文所述,反证其遍在于万物之中,以名空慧。不殊而殊,与道合一。”“气观是定,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