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1435800000041

第41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判教思想(9)

教授小乘诸法的人自然是“暗师”,反之,称为“明师”。在《本际经》卷二《付嘱品》中,天尊云:“若说小乘 有得之义,生灭法相,有有有无,有因有果,说如是等,名为暗师。若说诸法无修无得,无灭无生,非有非无,非因非果,而有而无,非不因果,巧解因缘,假名中道,示教是法,乃名明师。”

早期灵宝派将此前的“旧天师道”经法称为小乘。古灵宝经《太极左仙公请问经》中称,早期天师道宗师“正一真人”张道陵学道时曾受灵宝斋,说明张道陵彼时位列小乘阶级。而在《本际经》中,此“正一真人”已俨然“小乘”之师。卷四《道性品》中众地仙齐声赞叹:“善哉善哉,三天法师正一真人。……能开甘露不死法门,引进我等令入法墙,处无为室。……我等久习小乘,根机浅钝……游入大师无漏宝林,不能了见真法华果。……唯愿大师,赐我慧药,除愚痴病,以善言说决无明翳,使智慧瞳清净明了,照见实相,无著华果。我等今者虽复睹见奇特瑞相,闻稀有法,转生疑网滞碍之心。唯愿大师为我开演,令得晓悟,知实相味,见真道色,及为来世习学真道未入位者,作法舟航,以法灯炬照邪惑暗,令识正路,游趣玉城。”然而张道陵说:“我……虽悟真空,断诸结漏,而无知未尽,正解未圆,于诸法门,未悉洞了。何况卿等始发道心,学相似空,未称真境,于深法相而不疑惑?太上命我为子度师,虽授经文,未究其理,教导有亏,愧所宗匠。……太上道君亦卿师也,道为世尊,智慧成满,独步无畏;不共世间学地小乘,莫能图度具大慈悲;善解方便,常施法财摄引众生,言说柔和,为众所爱,若闻法者无不归依;有所为行皆能利益,随顺世事,和光同尘。以此四行摄取众生,善诱殷勤,令住正道。”于是,大众齐到“道”前,颂曰:“三师启玄扉,广开甘露门。赐以长生术,方便拯迷昏。导引与胎息,制魄拘三魂。服药茹芝英,延寿保命根。依教具奉行,免害获长存。遨翔洞宫府,谓之出笼樊。……始知非解脱,未免四魔怨。回向求大悟,未了至道源。请师重诲示,运转一乘辕。……四行摄众生,录引归真一。”太上道君对豆子明、纪法成等说:“汝师道陵善达深奥,于无量劫久已成道,安住无为,登太一位,而以哀愍,为度众生,示同世间种种方便,随宜引导,令入正解。……欲导众生度生死海,登解脱山,具功德宝,善能断汝疑网之心,欲显十方大道威德,推功于我,令解汝疑。善哉道陵,了达根性,……令汝等辈得净慧力,裂愚痴网,脱生死罗,入真实际,具足大乘,诣道真境,普为将来开法眼目,同会无为湛寂之处。”

《老子·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句,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中引“吴先生曰:‘上士不教而自知,下士虽教而不移,神道设教,为中士耳。夫中士语之以善则迁善,导之以恶则趣恶,故教之所设,为中士之可上可下也。太上之旨,诱以多方,教以善道,俾其迁革渐脱愚迷,俾有向风进善之门,则所谓人无弃人矣。上士既悟之于自然,故勤行不怠也’”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之《晋唐〈老子〉古注四十家辑存》,巴蜀书社,2001年。及“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句,宋人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中引“志琮曰:‘上士闻于妙道,无相无名,不来不去,非生非灭,既不信从,翻生违背,所以拊掌大笑,谓为虚诞。”同上。这两条注解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可视为对《本际经》“三乘”观念的继承、发挥。

南朝梁代道士孟智周撰《玉纬七部经书目录》又创“四辅”分类法,“四辅”与“三洞”是辅和被辅的关系,所以称四辅。“三洞”与“四辅”合称“七部”。“七部分类法囊括了六朝时期大部分派别的经典,适应了诸派联合的历史潮流,发挥了纲纪众经的作用。”朱越利:《道经总论》第183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自此,“三洞四辅”正式成为道经分类方法。“三皇”(天皇、人皇、地皇)、“三乘”(大乘、中乘、小乘)、“三洞”(洞真、洞玄、洞神)、“三太”(太玄、太平、太清)构成道经独特的分类框架。七部分类法仅仅反映派别,而不涉及内容。故南北朝时期在七部之下,又设立了“十二部”的二级分类体系。六朝末至隋唐,三洞又各分“十二部”,总成三十六部。但并不是七部中的每一部分项下都分十二部,也不是七部之下再分设一个十二部,而是三洞各下分十二部,四辅之下不分十二部。各洞的十二部名称与顺序完全相同。由于三洞各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所以“三十六部尊经”也成为一切道经的代称。

“三十六部尊经”之说亦源于东晋末的古灵宝经,《无上秘要》卷四十八《灵宝斋宿启仪品》引《金录经》:“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灵宝三十六部尊经、太上三尊十方众圣玄中大法师。” 《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第17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金录经》即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金录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一经》,《道藏》中为《太玄灵宝玉录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一卷(《道藏》第9册)。另,《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中有“归命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灵宝三十六部尊经宝符、太上三尊” 《道藏》第9册,第869页。《本际经》卷五《证实品》中有“至心归命太上无极大道卅六部尊经玄中大法师”之语。

十二部的分类最早见于敦煌道书P2256号宋文明《通门论》中,其称陆修静在编撰《灵宝经目》时“总括体用,分别条贯”,把灵宝经中的十部“元始旧经”分为十二部。第一:经之本源“自然天书八会之文”;第二:神符“自然云篆之文”;第三:玉诀“玄圣所述解释天书八会之文”;第四:灵图“玄圣所述神化灵变之象”;第五:谱录“玄圣所述圣真名讳神宫位第”;第六:戒律“玄圣所述罪福科目”;第七:威仪“玄圣所述法宪仪序荐谢品格”;第八:方诀“玄圣所述神药灵芝、矛金水玉之法”;第九:众术“玄圣所述思神存真、心斋坐忘、布虚飞空、餐吸五方元(精)导引三光之法”;第十:记传“玄圣所述学业得道成真之法”;第十一:玄章“赞诵众圣之辞”;第十二:表奏“玄圣所述传授经文登坛告盟之仪”。宋文明又“于陆先生所述后,名为灵宝部属条例,区品十二”,即:第一本文,第二神符,第三玉诀,第四灵图,第五谱录,第六戒律,第七威仪,第八方法,第九众术,第十记传,第十一赞诵章,第十二表奏。这十二部名称还见于古上清经《太上仓元上录经》、南朝上清经《洞真太上仓元上录》、《太玄真一本际经》卷三《圣行品》、《洞玄灵宝玄门大义·明教第一》、《道教义枢》卷二《十二部义》、《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卷上、《上清太上开天龙经》卷一、《太上黄箓斋仪》卷五十二、《云笈七签》卷六等道书、道经中,名称大同小异而已,异名之间的涵义随时间推移基本没有区别,只是流传过程中文字略有变动。

在《本际经》卷三《圣行品》中,太上道君向张道陵宣说道教经教“所受诸法,虽复无边,总括条疏,唯十二事,部类分别,随根不同。一者自然本文,二者神符,三者宝诀, 四者灵图,五者谱录,六者戒律,七者威仪,八者方法,九者术数,十者记传,十一者赞诵,十二者章表。自然本文者,天书八会,凤篆龙章,是为天地万物之本。开化人神,成立诸法,主召九天神仙上帝,校定图录,调政璇玑,摄制丰都,降魔伏鬼,敕命水帝,召龙上云,天地劫期,圣真名讳,所治城台,众圣境界,广宣分别,种种阶差,服御元精,化形之法,皆演玄妙,自然虚无,正真妙趣,明了具足。神符者,云篆之文,神真之信,召摄众鬼,威制神鬼,总炁御运,保命留年。玉诀者,天真上圣述释天书八会之字,以为正音,开示大道。灵图者,众圣化迹,应现无方,图写变通,令物悟解。谱录者,众圣记述仙真名讳,宗本胄胤,神官位绪。戒律者,条制敕约,防非检过,诠量罪福,分别轻重。威仪者,具示斋戒进退楷模,俯仰节度,轨式容止。方法者,众圣著述丹药秘要,神草灵芝,柔金水玉修养之道。术数者,明辩思神,存真念道,心斋虚忘,游空飞步,餐吸六炁,导引三光,练质化形,仙度之法。记传者,是诸众圣载述学业,得道成真,通玄入妙,修因方所,证果时节。赞诵者,众真大圣巧饰法言,称扬正道,令物信乐,发起回向,生尊重心。章表者,师资授受妙宝奇文,登坛告盟,启誓传度,悔谢请福,关告之辞。”“此十二事,总括众法,一切意趣无不备周,化引三乘,入一乘道。既从明师禀受尊教,具得要诀,闻己思维,洞解玄妙,通达明了,觉悟俗境皆非真实,分析观察,知世俗相,皆悉空寂,入无相门,离爱染心,断灭烦恼,到解脱地,诣长寿宫,常住清净,自在无碍,安隐快乐。”通过“十二事(十二部类)”经教体系的编排,融会贯通道教三乘经教,达到“化引三乘,入一乘道”的目的。

“三洞四辅十二部”最终正式成为道经分类方法,这是一套双重标准的分类体例,不仅适用于经书分类,还有区分道士品级位业的含义。修持不同经法的道士各有不同称号,并能得到不同位业。如修持洞神或太清经法可以成仙人,修持灵宝经法可成真人,修持上清经法可成圣人。按照敦煌道教遗书《陶弘景五法传授仪》、《太上正一度仙灵箓仪》、《洞真上清经授度仪》、《三洞奉道科诫仪范》等道门科仪规范,道士传法、诵经、修道须依次授受经法,不得逾越次序。大抵先授清信戒律、正一盟威法箓;其次为洞渊神咒经箓或太玄部道德经法;再次为洞神三皇经箓、洞玄灵宝升玄经法、灵宝中盟经箓;最高者为洞真上清经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第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隋书·经籍志》中谈到当时道士受道之法时说:“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上清箓》。……弟子得箓,缄而佩之。”上清经法于彼时已被确认为上品道法。

《本际经》“具十二印,应三洞者”的判教观,代表了中古道教判教的统一标准,也就是说“若有经文具十二印,应三洞者,是名正经”亦即大乘经、究竟了义经。“自此之外,皆名邪法”强调突出了在佛道论衡背景下,以《本际经》为代表的“大乘道教(今教)”与“小乘道教(昔教)”的分道扬镳。

§§§第四节《本际经》与道教经教体系

当前学术界通常把《本际经》判为灵宝经“新经典”,但是除了姜伯勤先生在《〈本际经〉与敦煌道教》一文中,从太极法师徐来勒与《本际经》的关系角度做了相关论证以外,鲜见其他论述。本书认为,《本际经》确实具有灵宝系经典的一般特征,这可以放在整个灵宝经教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思想背景中进行考察。

一灵宝派经教思想流变及《本际经》的灵宝派经教思想特征

灵宝经在南北朝末年备受重视,北周道安《二教论》“明典真伪第十”中说:“问老经五千,最为浅略。上清三洞,乃是幽深。且灵宝真经,天文玉字,超九流,越百氏,儒统、道家,岂及此乎?”《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卷,第141页。由此亦可说明,灵宝经在时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敦煌道教遗书中,属于灵宝经类为251件,约占道经写卷的半数据日本学者石井昌子统计(见《敦煌与中国道教》之《灵宝经类》,《敦煌讲座》四,第162页,东京大东出版社,1984年。亦见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第49页,三联书店,1998年)。从此亦可推知灵宝经是隋唐之际道教流行的主要经典。《隋书·经籍志》也认为隋代流行的道经是《灵宝经》与《升玄经》《隋书·经籍志》称:“大业中,道士以术进者甚众。其所以讲经,由以《老子》为本,次讲《庄子》及《灵宝》、《升玄》之属。”(《隋书》卷三十五,第四册第1094页,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同时,它在当时道教经教体系中,还具有超越前经的崇高地位。敦煌P2403号卷子《灵宝威仪经诀上》,在敦煌本《灵宝经目》中为《太上太极太虚上真人演太上灵宝威仪洞玄真一自然经诀上卷》一卷,其中有云“道言:世人有宿愿,当得供养太上三洞灵宝经法师一人,胜黄赤道士千,阿罗汉百。阿罗汉谓已得神通灭度之□。夫罗汉去仙道,犹尚远焉。子得供三洞法师”。反映了灵宝派及灵宝经在当时盛极一时。

《本际经》卷三《圣行品》提到,“三天大法师正一真人”张道陵,时游繁阳大治,而作是念“我师虚皇太上大道君,本行所修《灵宝五篇》、《升玄内教》”云云。卷六《净土品》中太上道君告太微帝君、青童大君等“吾之正法,皆以传付太极法师徐来勒、三天法师张道陵。若于后世宣行此经,审有至心来请受者,以《盟五篇》及《升玄内教》,稽首而传,不须信誓”。这里的《灵宝五篇》、《盟五篇》皆指陆修静《灵宝经目》中的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五篇真文赤书》,《道藏》中为《元始五老赤书五篇真文天书经》中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升玄内教》指《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三天法师张道陵是整个道教都接受的人物,也是天师道宗师。太极法师徐来勒为灵宝信仰中最重要的仙人之一,据称为葛玄之师,也是灵宝派与上清派共同尊奉的神仙。太上大道君是上清派的最高神,太微帝君、青童大君也是上清派信仰的重要神仙。说明《本际经》除了继承有灵宝系经典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兼容并蓄”的杂糅特点,这与灵宝经教本身非常善于“融会贯通”的教理传统有关。

《元始五老赤书五篇真文天书经》是古灵宝经中最早也是最核心的一部经典,一般认为系葛巢甫所著。《本际经》卷七《譬喻品》有众道士问元始天尊,“不审大乘经典威仪法则,其事云何?”“天尊即敕左玄真人,授《灵宝五文赤书飞天尊经》。受度毕讫,皆能飞行,逍遥金阙,得成真人。”《灵宝五文赤书飞天尊经》就是《太上洞玄灵宝五篇真文赤书》,即《元始五老赤书五篇真文天书经》。敦煌道书P2861、P2256号宋文明《通门论》记载,陆修静在整理灵宝经的基础上“总括体用,分别条贯,合有十二种”,把古灵宝经中的十部“元始旧经”再分成十二部。其中就把作为“自然天书八会之文”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等当作“经之本源”,又“于陆先生所述后,名为灵宝部属条例,区品十二”,“第一本文”。《本际经》称:“自然本文者,天书八会,凤篆龙章,是为天地万物之本。开化人神,成立诸法。”唐末杜光庭有云:“今所存《灵宝赤书》、《大梵隐语》、《上清大洞三十九章》、《三皇内文》、洞神大字、九凤箓、蓬莱龙书及三洞宝箓、金符玉章,皆本文也。”杜光庭:《太上洞元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序》,《全唐文》卷九三二。杜光庭作为有唐一代道教经教科仪之集大成者,明确将《灵宝赤书五篇真文》列为道经中最重要的经典——“本文”之列。《元始五老赤书五篇真文天书经》开篇就强调“《元始洞玄灵宝赤书玉篇真文》,生于元始之先,空洞之中。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二仪待之以分,太阳待之以明。灵图革运,玄象推迁,乘机应会,于是存焉。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而发光。……故号赤书”。“《元始五老赤书玉篇》出于空洞自然之中,生天立地,开化神明。上谓之灵,施镇五岳,安国长存。下谓之宝,灵宝玄妙,为万物之尊。”《道藏》第1册,第744页。把灵宝真文看作既是宇宙万化之源,又是道教经教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