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1436000000038

第38章 “都掌蛮”的兴起与消亡(5)

此一传说林名均先生也曾亲闻之于珙县苗族青年,小有差异。其谓五百年前苗族自他处迁来时,原土著善治田地,苗人乃“思有以抑之”,最后想出了这个办法林名均:《川南僰人考》,载《悬棺葬资料汇集》,原载于《文史教学》1941年创刊号。。其实,乾隆《珙县志·附录》中,早有类似记载:“相传有罗因者,以僰人灭其宗,乃教以悬葬崖上,子孙高显,于是争挂高崖以趋吉。其祖父遗骸,被风吹落,后嗣俱绝,此悬棺之所自也。”可见此传说由来已久,在流传中产生了一些歧义。虽然苗族迁入此地,与当地原住居民发生某些冲突是可能的,但某种习俗的形成不可能因一巧辩之士可致,此传说必为讹传。从以下可以看出,当地的一些传说中,苗族和僰人是友好的。

兴文县《僰人悬棺的故事》中,讲述了兴文县曹营乡苏麻湾悬棺的来历:僰庄中原住眷个姓何的老猎人,有两个女儿,大女何翠姑,勇敢坚强;二女何亚姑,温柔美丽。僰人们不交租不纳粮,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皇帝派官吏管理,指令按期交租纳税。僰人们选出以老猎人为首的十位长老,顺流而下到叙府找官府评理,反被官府痛打。老猎人临终前号召人们拿起武器,保卫家园,讨还血债。大家推翠姑为首,亚姑为副,全庄退守僰庄西北部的苏麻湾山寨。叙府总兵曹镇蛮率数千官兵扑向僰庄,扎下营盘,把僰庄更名为曹营。并烧杀抢掠,掘地暴尸。傍晚,僰人们冲进曹营,收拾好亲人的尸骨,且战且退。为了避免官军再次糟踏,僰人们商定把棺木悬葬在山寨的峭壁之上。经过艰苦的劳动,终于完成了“僰人悬棺”这件大事。

悬棺葬在泸叙以南至于滇东北昭通的存在相当普遍,这是我国目前崖葬遗存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最早记载这一地区崖葬的,是《太平寰宇记》,此书卷八八“泸州风俗”说:“其夷僚则与汉不同……夫亡,妇不归家,葬之崖穴。”元初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记遍及“叙州南、乌蒙北”的“土僚蛮”说:“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之上。”《马可·波罗游记》中“秃落蛮州”中也有类似记载,此不赘述。清代地方志有关记载就更多,如乾隆《珙县志艺文》:“僰棺崖,县南上下罗计诸山中,僰酋悬棺之崖甚多,世代姓名皆无考。”光绪《兴文县志坟墓》:“古僰人墓,建武一带,凡悬崖峭壁上,凿岩为穴,置棺其中,重叠相望,今其棺尚有存者。”本地人称其为“僰子洞”、“蛮洞”、“挂岩子”等,数量不少。

兴文县《人鱼与悬棺》,讲述了一对恋人的动人故事,歌颂了爱情的力量,鞭笞了欺压百姓的“僰国”统治者:天泉洞往西有座高耸的石山,对峙的悬岩绝壁上悬挂着一具具棺木。早先这小河两岸曾有个僰人部落,格西从小失去了父母,和石匠爷爷一起为国王打悬棺上的石槽谋生,住在小河东边的曼格寨。后岩的小山洞里住着拉妮和她的阿娘,娘俩也在国王的领地上种麻织布。格西和拉妮从小要好。后来格西爷爷从悬岩上滚下摔断了腿,临终时对格西说:“大石槽打了50年啦,你爹和拉妮爷爷都是在那摔死的。你哥和拉妮爹说了几句:‘未必把棺木挂在悬岩上真能升天,吸来灵气高棺显神’,就被国王抓去修天宫,生死不明。”格西为给爷爷报仇,刺死曼格头人的老婆,住进拉妮家的山洞。后来拉妮被曼格头人交给国王,送去当了宫女。格西和拉妮采得两朵能治百病的金菊花,为了不让得了怪病的王后夺去,就将金菊分别吃进肚里,结果变成了鳞甲金灿的“人鱼龙”,掀起狂风巨浪,席卷了僰国都城,淹没了国王家族。惟有僰国的百姓被“人鱼龙”驮到了石海洞乡一带的石林溶洞里住了下来。

以上这些传说谈到的如下内容是很有意义的:僰人先居于此,苗、彝是后来迁来的;他们是农业民族;他们死后行悬棺葬;苗人明代在当地发展;汉人最后征服了“苗区九丝城”。这与当地民族的变迁历史是基本符合的。故事透露出,悬棺是僰人酋领在“升天”观念支配下所为,这也是学术界认同的一种观点陈明芳:《中国悬棺葬》,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15-29页。。

上则故事中,格曼头人要求格西在半年内把国王的棺槽打好,并缴纳一百张斑花虎皮才能免死,拉妮也要进贡一百匹麻布给国王,说如此可替他们“敲祭门牙”。僰人风俗,凡婚嫁男女均敲掉门牙两颗为记。“打牙”又叫凿齿,是古代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民俗,如被称作“僚人”的仡佬族中有一支系就叫“打牙仡佬”。

《僰人打牙的来历》载:珙县孝场北面5里处有个“岩塘湾”的地方,四百多年前,出了个红帐子妖精,专门用红帐子罩人致死,弄得方圆几十里没了人烟。阿大驾簸箕云看见此状,便到玉泉洞向女神仙求助,最终锄掉了女妖。大家采来草药熬成汤,但昏迷的人牙齿咬得紧紧的,只得挨个敲去一颗牙,把药灌进去。后来人们怕中了红帐子瘴毒后不好灌药,便在十三四岁时左右各凿去一颗牙齿,形成习俗。如此,打牙习俗起源于避邪。从民俗起源的一般原因探讨,避邪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南方在古代有所谓“瘴气”流行,部分民族用并不科学的方法如“打牙”避之,则是有可能的。兴文县《人鱼与悬棺》说:“僰人风俗,凡婚嫁男女均敲掉门牙两颗为记。”打牙在未成年时进行,衍化成婚嫁前的必做功课,亦为顺理成章。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九“戎州风俗”记其“蛮僚”与汉俗不同,“椎髻跣足,凿齿穿耳”。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也记此地“土僚蛮”:“男子及十四五则左右击去两齿,然后婚娶。”明代镇压当地的“都掌蛮”当地“僰人”明代又被称作“都掌蛮”,语义不可晓,显系其民族语言的音译,此当另论。,俘获者中就有不少为“凿齿穿耳”者,且以此来区别“真蛮”与“假蛮”。明军在一条“军令”中特别提到:“官兵获到功次,务要真正穿耳凿齿者方准算功。其有穿凿不全者,不得一概拟赏。”[明]曾省吾:《西蜀平蛮全录》卷五《檄文七》,北图古籍珍本丛刊。

考古资料证明,“僰人悬棺”的主人有此打牙习俗。1972年夏,四川省博物馆人员在珙县洛表区麻塘坝邓家岩和白马洞两处共取下悬棺十具运回博物馆研究。秦学圣先生对其中的十具人骨进行了分析,概括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有生前“打牙”的习俗,打牙者男女均有,年龄在20岁以下。哈氏三王传奇

有关明代僰人领袖哈氏三王等人领导的斗争故事的传说很多。有趣的是:几乎在所有的传说中,史籍所载的汉人“逋囚”方三详见本书另文《“都掌蛮”研究二题——明代“都掌蛮”的构成与消亡》。衍化成了聪明、美丽而敢于率领僰人与明朝官兵作战的巾帼英雄阿芳,显见这位“逋囚”已经成为后人对僰人领袖深情怀念的寄托。

兴文县《九丝城》故事讲述了著名的九丝城战役,其中说:僰族人的祖先住在富饶的内地,因为讲的话与皇帝不同,又反对皇帝的苛捐杂税,于是遭到了残暴的镇压,被迫退进了大山之中。青年头人哈大王和哈二王勇敢地站出来,带领他们劈山开垦,刀耕火种,修筑了城堡,叫九丝城,逐渐地过上了好的生活。皇帝后来又派兵前来攻打,僰人用擂木滚石打退了多次进攻。冬去春来,官兵围住城堡却不退兵。哈大王带领大家,勒紧裤带,坚守在九丝城中。这时,城中一个叫王维的汉族读书人动摇了,他曾当过县官,因官场失意而流落到僰人中。他用笛子向官兵递暗号说,只要用柴捆把后方夹槽填起来,就可以打上山来。在明军围攻面前,哈二王让大家顺着长带一个个地滑下山去。最后哈大王和哈二王点燃了九丝城,骑上白马,提着避箭的簸箕,雄狮般地冲下山去。后来乡亲们在哈二王牺牲的地方拾到了主人的簸箕,在哈大王跳下的谷底发现了白马的遗体。人们便称这两个地方一个为簸箕峡一个为白马崖,哈大王、哈二王世代受到崇敬。

这个传说有如下几点与史料上的记载是吻合的:僰人原先居住在平地,后来被迫迁进了山里,僰人九丝城中,有官场失意的汉人混杂其中,官兵采取围困的战术,僰人突围失败。

珙县《九丝之战》所述九丝之战更为详细。一些情节则与上述兴文县《九丝城》稍有不同,其述说:在戎县、珙县和筠连一带活跃着一支以僰人首领阿虎、阿马和阿幺妹率领的少数民族武装。明嘉靖年间,旱虫水灾不断,人们起来抗租抗粮,拥立阿虎为大王,阿马为二王,阿幺妹为三王。以年长大哥苟文仲这个人称苟矮矮的汉族弟兄为军师。短短几个月,队伍由六七千人扩展到六七万。川南人把“阿”字叫成“哈”。因此,民间就把阿虎兄妹三人叫成“哈大王、哈二王、哈三王”了。哈大王在阿家岩修筑了“皇城”,还修建了六十余座重寨。命堂兄阿苟带上汉族弟兄胡大汉、义子幺儿等镇守凌霄峰,哈二王等镇守都都寨,自己和三王哈幺妹镇守九丝城。明军中参军李之实原先与阿苟交情很好,便用苦肉计跑到阿苟处获取了信任,劝说阿苟夜袭官营。结果阿苟中计被擒。明军刘挺部下一个叫刘祥的家丁(后化名白鹤)和其他20人假称是苦力,因而被哈大王收留。刘祥想方设法和哈幺妹接近并最终骗取了她的欢心,预定在九月初九僰国赛神日这天与哈幺妹成婚。当夜,众人都醉倒,白鹤却同另20个“奸细”拿起了唢呐,向明军传出了信息:“都里都都寨,九里九丝城,前门去不到,后头有道门,每人顶栅草,就把坑填平。”明官兵听到暗号,便兵分几路向九丝城进攻。

印把山苗寨弟兄两千人马来援救都都寨,奢崇清等12路绿林英雄分别带八百汉族弟兄,分两路声援九丝城,均被截回。都都寨和九丝山先后被攻破。刘显下令追剿杀绝阿氏一姓,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将军长宁三江人陈迅,放走了5个尚为幼童的阿氏后代,并把“阿”字改成“何”字。阿氏人有的逃往他州异县,隐姓埋名,另求生路;有的逃往深山,隐身丛林终生不与世人相通。只有这5个小娃儿定居于珙县,后来同汉人开亲,把阿家岩改为何家岩。

这则故事表明,“僰人”的斗争不但得到了汉族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苗族兄弟的帮助。这与明代汉文史料是相符合的。传说中的许多人物如哈氏三王、阿苟及其义子幺儿、汉人胡大汉、叛徒李之实等,史籍上均确有其人,不过描述有所不同罢了。如史载李之实为一武举,曾受命“设间”前去凌霄城下将“蛮王阿苟”等6名首领骗至城下将其擒获[明]曾省吾:《西蜀平蛮全录》卷三《荡平都蛮叙功疏》,卷六《檄文》第二六。。

同这则故事一样,兴文县《僰人悬棺的故事》中都谈到僰人的最后失败是因为他们内部出了叛徒,并述明官员杀害与前往会面的僰人首领:僰庄中姓何的老猎人除两个女儿外,还有一个养子叫李海棠,原本是个汉人,父母双亡后流落到僰庄,老猎人收留了他。李海棠在一次侦察行动中被明军抓获,禁不住严刑拷打和名利诱惑,成了内奸。在僰人欢庆悬棺安放完毕的那天晚上,李海棠用唢呐吹出了预先定好的暗语:“僰人氏,醉如泥,今夜来攻寨,正是好时机。苏麻湾,寨子顶,前面来不了,后面有道门。”曹蛮兵包围了熟睡的僰人,攻占了山寨。姊妹俩杀死了叛徒,跳下崖去,形成两座石峰,叫美女峰。曹蛮想毁掉悬棺也未成,自己也滚下悬崖。

同以上簸箕峡、白马崖等一样,“僰国”故地有不少关于地名来历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僰人领袖的深切思念。另如当地地名九颗印、九盏灯、白马洞、珍珠伞、狮马岩、老鹰岩等,无一不伴有关于“僰人”的美丽传说。兴文县《卧虎岭》故事讲述了卧虎岭地名的来历,斥责了叛徒的出卖:早先在蜀南建武一带,聚居着勤劳勇敢的僰人,日子过得乐乐呵呵。僰人中有位英雄哈大,曾在狮口中救出幼虎,养大后成了他的坐骑,叫啸天虎。大家推他做了领袖,称为哈大王,僰人举行了反抗暴政的民族起义,最后退守九丝山。一个贪生怕死的叫哈福的僰人被捉住后,把僰人醉酒的秘密告诉了李显。原来,每年五月五日,是僰人氏祭奠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不管男女老幼都要跳舞饮酒,直到醉倒方休。由于李显围而不攻有半年时间,僰人氏渐渐放松了警惕。五月五日夜,官军倾巢出动,趁僰人酒醉后,进行了大肆屠杀。哈大王醉意朦胧,骑上啸天虎腾空而去,不幸中箭而死。啸天虎守着主人尸体,最后化为石虎,雄踞在峭壁之上,人称卧虎岭。

珙县《石船》讲述了阿氏兄妹与妖怪斗争的故事。哈氏兄妹被赋予了神力,征服了作怪的水妖,解救了被水淹困的人们:麻糖坝最里面有个地方叫僰昌沟,住着一户人家,十一二年前才从阿家岩搬来,主人叫阿老,五十多岁。妻子勤劳美丽,大儿子阿虎、二儿子阿马和小女儿阿方,拜了神仙作师父,个个武艺高强,能驾簸箕云。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个虫旱兼并的荒年。一天下午,突然下起大雨,到处汪洋一片。三兄妹急忙从僰昌沟飞出来,去救那些被水淹困的人们。最后阿虎乘着师父指示的石船镇住了水怪,方雨过天晴。麻糖坝九盏灯下;点将台前那只反扣着的石船,至今还完整无缺地伏卧在那里。

有关哈氏三王的身世有不同的说法,珙县《麻糖坝阿君配龙女》故事中,三王是龙女的后代:珙县洛表山区有个平坝叫麻糖坝,原先是个无名的山乡。这匹岩上从前住了个僰人汉子,叫阿老,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光棍。人们叫他住的岩为阿家岩,现在叫何家岩。这一带的地头蛇叫游溪笠,人们把他叫做毒性很大的山蜂“游七里”。游七里横行乡里,老是想方设法欺侮阿老。一个捏面的老汉十分同情阿老,给他捏了个仙女带回家。49天之后,仙女化成真人,自称父亲是龙王,是何仙姑为媒,把自己许配给了阿老。二人成亲几年后,龙女生了三子:阿虎、阿马和幺妹阿方。就是川南民间至今还广为流传的哈大王、哈二王和三王哈幺妹。

当地民谚:“游倮倮,范苗子,何家挂岩子。”是说游姓者为倮倮,范姓者为苗人,何姓者为原僰人。《九颗印和九盏灯》这则故事讲述:游七里家的长工阿墨的爹妈被游七里之子游果打死,游七里仗着官兵的势力镇压了造反的长工。阿墨与长工们联合阿大、阿二、阿幺妹和僰人兄弟,打败了官兵,杀了游氏父子。长工中苟文仲是个汉人,为长工们报仇出了不少好主意。北宋以来,乌蛮(大体属彝语支民族先民,其中部分后称倮倮、罗罗)在川南地区长期处于强势地位,“僰人”曾长期受制于乌蛮或倮倮势力详见本书另文《宋史“泸夷”社会的演变》。。《宋史》卷四九六《蛮夷传四》载乌蛮部落“擅劫”远至长江边纳溪“生夷”。明代史籍记载,山都掌所在之地,属罗罗永宁宣抚司所辖。虽然在明朝大军的镇压行动中,“都掌蛮”曾多次与永宁等罗罗各部“交通”并得到蔽护。但万历初在明朝军队的威逼利诱下,罗罗诸部中的永宁奢氏、水西安氏、茫部陇氏等有数万兵力参加了明军对僰人的围剿行动。所以笔者以为,关于“游氏”传说同样曲折地反映了这种历史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