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杜甫学史
1436200000001

第1章 绪论(1)

在历史的天空中,杜甫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形象闪耀着绚烂的光辉。人品决定诗品,只有品格与精神伟大高尚的人,才能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诗之所以长盛不衰,一直是文化中的热点,杜甫之所以始终受到人们的钦佩与尊敬,正是杜甫伟大品格与精神的巨大魅力使然。在古人心目中,杜甫是像孟子一样伟大的圣人,是万世师表。宋代黄彻说:“东坡问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马迁,但能名其诗耳。余谓老杜似孟子,盖原其心也。”(《溪诗话》卷一)故而人们尊杜甫为诗圣。

自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已欣欣向荣,迅速发展。汉代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儒家思想入老庄思想而成为玄学。唐代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国家规定科举要考试儒家经典,组织著名学者注释儒家经典,以广其传。杜甫出生的时代,正是唐代儒学氛围最浓的时代。杜甫幼年就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儒家思想渐渐化为杜甫的思想,成年的杜甫的思想品德已经完全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杜甫已经是一位纯粹的儒。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杜甫天资醇厚,他怎么想就怎么做,表里如一,言行如一。他的思想既然已经儒家思想化,他的行为也就完全符合儒家的行为规范。可以说,杜甫的言行和思想,完全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规范,特别具有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渔民捕食幼小的银鱼,杜甫坚决反对,认为那样太残忍,是暴殄天物。在夔州,邻居老妇扑枣,亲戚吴郎插篱拒之,杜甫劝导吴郎同情老妇,说那是贫困无食所致,要吴郎撤篱任老妇扑枣。虽是一些小事,却表现出杜甫的博爱精神和大仁思想。

杜甫少年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个理想就是辅佐君王,把国家治理好。可以说杜甫少年时代就立志献身国家。他刻苦砥砺自己的政治才能,汲汲奔走求仕,以求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没有得到机会。但他的爱国之心却愈益执著,愈益强烈。为了国家,他批评玄宗用武力开拓边境,大肆征兵,造成田园荒芜(《兵车行》:“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批评玄宗享乐腐化,横征暴敛(《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他抨击皇亲国戚邀宠弄权,气焰熏灼。他犯颜救房琯,认为国家用人之际不该贬大臣,自己却遭贬官。他研究军事,作诗为国献策献计,以抗击安史叛军。延安的芦子关是军事要塞,杜甫认为国家防守的兵力不够,如果被安史叛军攻破,对肃宗驻跸的灵武会产生严重威胁,认为应该火速派重兵严守不失,而作《塞芦子》云:“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乾元时,郭子仪等领兵围攻据守邺城的安庆绪,杜甫认为应该派兵直捣安史叛军的老巢,以求全胜,而不应只是围攻邺城。《观兵》写道:“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这些都表现出杜甫伟大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政治与军事才能。

杜甫精神的根本是爱国爱民。在杜甫心中,民与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杜甫爱国爱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忧”,就是忧国忧民。他忧国是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天宝时国家昌盛,一片太平景象,他已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对立,从官府的横征暴敛,预感到国家潜伏着巨大危机,社会将发生巨大变乱。“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那时,他对国家的前途已深感忧虑。他忧得广。国家很多重大问题,他都要忧。他忧怎样平息安史之乱,忧借兵回纥可能给国家产生的危害,忧吐蕃在西川边疆发生的骚扰与战事,难以一一细数。他忧得远。他忧很多将领借安史之乱拥兵自强,形成藩镇割据,忧安史之乱后不断对国家产生的严重后果。杜甫的忧国是看到国家现实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危险,希望国家用政治智慧和力量化解并战胜危机,始终保持安定与强盛,这是最深挚的爱国。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对人民的爱与忧都是很深的。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杜甫深知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极为重要,但百姓的生存状况极为堪忧。杜甫注意到,就是太平盛世,百姓的境况也非常凄惨。百姓遭受横征暴敛,处于饥寒中,甚至冻馁而死。有的失业,没有生活来源;有的守边,艰难而又危险。这些在杜甫的诗中多有记载。在战乱中,百姓更是生活在危难与水深火热中。百姓惨遭杀戮,幸存者逃难而去,留在家乡的人要负担比平时更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血汗完全被榨干,过着非人的生活。杜甫所到之处,总是对百姓的悲惨境况表示深切的关注和极大的忧虑。三峡地区远离战乱的中心地带,而这里的百姓却与战乱中心地带的命运完全一样。“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战争和贫穷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夔州女子长年负薪,显得粗丑,四五十岁尚不能出嫁,杜甫非常同情她们,认为完全是战争和贫困造成的悲剧。

杜甫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他能认识到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富人的豪夺巧取是造成人民痛苦和不幸的主要根源,在爱国忧民的同时,对统治者和剥削者的残酷掠夺和压迫进行严厉的斥责和挞伐。他晚年在湖南作的《遣遇》写道:“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这样恶劣的世道完全没有百姓的活路,实在令人悲愤!

杜甫始终憧憬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个社会清明、太平、淳朴、和谐。就是在战乱中,他也抱着这样的憧憬。说到底是希望国家能尽快平息战乱,让社会能够太平。轻徭役,薄赋税,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他在诗中写道:“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寄柏学士林居》)在赠朋友道州刺史裴虬的诗中说“上请减兵甲,下请安井田”(《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就是希望朋友在管辖范围内,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真正把杜甫的愿望落在实处。即使是一点点,也是很好的。

现实中的杜甫一生失意,困顿坎坷,可就精神而言,却是一位品德高尚、忠君爱国、忧世忧民的伟人,一位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完人。在封建社会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时代,杜甫俨然成了儒家新的重要的代表人物,成了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儒家思想的领袖。杜甫的思想是儒家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思想,杜甫的言行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时期衰落的运用与表现。它有着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鲜明特点。其特点有二。一、强烈的忧患意识。首先是忧得早。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太平之时已忧天下的动乱。其次是忧得广。天下大事,似乎件件堪忧,似乎没有不令人忧的大事。再次是忧得深。其忧像大海一样深,像高山一样高。问题总像不能解决,而忧愁总是没有尽头。二、真诚的献身精神。忧世自然就想救世,而世已病入膏肓,自己没有回天之力,又不愿放弃救世,只有献身。在没有献身机会的情况下,就表达救世献身的愿望。杜甫漂泊成都时,大风吹破茅屋,雨脚如麻,家漏无干处。杜甫想到的是,天下屋漏的人很多。只要这些穷人有房子住,自己就是冻死,也心甘情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里表现出的是一种类似宗教献身的高尚的精神。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忧世和献身都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无法拯救封建社会的灭亡。但其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舍身的奉献,更显出精神的伟大、品格的高尚,显出圣人的风采。

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平庸的时代、混乱的时代,绝对不会产生伟大的作品。何谓伟大的时代?就是社会高度繁荣与发达的时代,就是社会大变革的纷繁复杂的时代。伟大的时代为作家提供了无比繁富精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造就作家无比广阔的胸怀,极大地激发作家的思想与激情,极大地激发作家的艺术才华。这样,伟大作品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极盛而走向衰落的时代。正是这个封建社会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把杜甫的诗集《杜工部集》成就为最伟大的诗歌。

《杜工部集》的内容极具特点。

它全面、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唐代开元至大历初期的社会。

唐代开元至大历初,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安史之乱正是最重要的转折点。杜甫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以正义的思想,注入强烈的爱与恨,来表现当时的社会,表现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生活状况,表现时局的变化和发展。

作品所写的时代,大致可以划为三个时期。一、盛世时期,即开元天宝时期。二、安史之乱时期,从安史之乱的爆发至平定时期,即肃宗至德至代宗广德时期。三、后安史之乱时期,即代宗广德至大历五年杜甫去世。

开元时代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国家富裕、强盛、祥和、繁荣,史家称为开元盛世。《忆昔二首》其二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但是,渐渐地,一切都在变化。唐玄宗贪图享乐,懒于政事,宠信权贵,弊政百出。官府横征暴敛,赋税徭役沉重,贫富严重对立。这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有深刻而全面的描写。虽然天宝时期表面依然是盛世,实际上充满尖锐的矛盾,充满巨变的危机。唐王朝就像处在一座平静的活火山上一样,随时都有爆发巨变的可能。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叛军占领长安,“黄昏胡骑尘满城”(《哀江头》)。玄宗幸蜀,肃宗在灵武即位,组织抗击叛军。战争非常激烈,作品对平息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有细致的记载。官军在前期与叛军的战斗中,遭受惨败,陈陶战役、青坂战役、桃林战役都伤亡极重。后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收复都城长安,扭转战局。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又取相州,收邺城。官军节节胜利,最后荡平幽燕,平息叛乱。

作品同时记录了处于战争状态的社会。烽火连天,尸骨遍野。“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遣兴》)“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山原丹。”(《垂老别》)战争地区,百姓惨遭杀戮,幸存者纷纷逃命,田园荒芜,村落残破。“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无家别》)在战区之外,百姓青壮年都被征兵,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其三)

战乱破坏了国家的纲纪,破坏了社会的秩序,带给百姓的灾难是无穷无尽的。逃难离开家乡的百姓大量死于路途和他乡。御林军像土匪一样大肆掳掠杀戮,地方军阀发动叛乱,造反者也杀掉地方长官造反。《三绝句》写道:“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其一)“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其二)“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其三)对百姓来说,战乱时期的社会就是一座活地狱。

平息安史之乱,战乱却依然不断。这种战乱主要是地方藩镇之间的战争。在安史之乱中,各地很多主帅就拥兵自重,对中央阳奉阴违,形成地方藩镇势力。它是唐代军事制度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杜甫对政治非常敏感,早在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之时,就担心地方军队主帅成为对抗中央的藩镇势力,危害国家。在听说河北诸道节度使入朝时,杜甫作诗云:“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战斗欲何须?”(《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不道诸侯无表来,茫茫庶事遣人猜。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万里回。”(同上,其四)“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同上,其一二)从诗看,杜甫确实对河北节度使入朝感到很欢欣,但对藩镇拥兵自重仍有担忧。事实上,拥兵自重的藩镇是很多的,而且有不断蔓延之势。藩镇拥兵自重是安史之乱以后,战争的主要根源,动乱的主要根源。藩镇拥兵自重没有停止,战乱就会继续。“战血流依旧,军声遂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杜甫这样感叹道。其实,藩镇割据表明唐王朝已无力实施封建集权统治,也表明封建社会开始衰微。

平息安史之乱,朝廷中兴,本应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轻税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让社会繁荣起来。但现实是,战乱还在延续,赋税依旧沉重。“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又呈吴郎》)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百姓难以生存,国家就难以生存。杜甫对国家的前程深深地忧虑。

在诗歌史上,还没有一部诗集如此真实生动地记录那样多的时代史实,如此大量而强烈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自己生活的时代,如此鲜明而正确地展示社会未来的走向。

《杜工部集》另一大特点,就是大量作品组成了一部非常完善而精彩的自传。从自传的角度来看,其具有如下特色:

(一)真实、生动而完整地记录了杜甫自己的一生。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重要事件,记录了家庭重要成员、日常生活,记录了重要的交游,记录了重要的所闻所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对他自己一生的全景观展示。

(二)作为自传,展示有重点。主要是展示安史之乱爆发后直至去世前夕其经历与生活。主要为陷贼与为官时期、避难秦陇时期、漂泊西南时期、留寓三峡时期和辗转湖湘时期。故自传的异乎寻常之处,在于记录战乱中的流寓漂泊生活。这样大量记录战乱漂泊流寓生活的诗集,是极为少见的。

(三)重要的作品在写自己时,往往都会写家事与国事。或者在写国事时,会写到家事与自己。就是说,杜甫重要的自传性的作品,很多都会写到国事,写到时局。表明杜甫的经历与生活与国家有密切的关系,与时局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杜甫的自传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

(四)重要作品在记录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时,往往会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披露内心活动细腻,表达的思想感情随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杜甫的作品在记录自己人生的经历时,也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思想与感情的轨迹。这是用自传性的作品对自己全方位的动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