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1436500000013

第13章 董仲舒对策(1)

原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①亲策问以古今治道②,对者百余人。广川③董仲舒④对曰:"道者,所繇(yóu)⑤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⑥,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⑦,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敝,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càn)然⑧复兴,此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

注释

①上:皇帝,指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87年在位),他在位期间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也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高峰。②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③广川:地名,今河北省枣强县东。④董仲舒:西汉著名学者、思想家,建议汉武帝独尊儒家思想以及倡导大一统的思想,成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遵循的重要统治理论。⑤繇:通"由"。⑥幽、厉:西周时期的君主,周幽王、周厉王;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君主,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并严禁国都的平民议论,国人不得不"道路以目",最后国人发动"国人暴动"将周厉王放逐。⑦宣王:周厉王的儿子,周厉王死于流放之地后继位,他整顿朝政,使已经衰落的西周出现了一定的复兴,被称为"宣王中兴"。⑧粲然:鲜明美好的样子。

译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汉武帝下诏,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武帝亲自出题,围绕着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道",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有一百多人。广川人董仲舒回答说:"所谓的"道",是指由此而达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推行"道"的具体方法。所以,古代圣明的君王去世之后,他的后代仍然可以长期稳坐天下,国家几百年太平无事,这都是推行礼乐教化的功绩。凡是君主,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安宁长存,但是政治昏乱、国家危亡的却很多。用人不当,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正道,所以国家统治一天不如一天。周王朝衰亡于幽王、厉王时期,并不是由于治国之道不存在了,而是由于幽王、厉王不遵循治国之道。到周宣王在位时,他仰慕过去先王的德政,恢复被淡忘的先王善政,弥补残缺,发扬周文王、周武王的功业,周代的王道再次焕发出灿烂的光彩,这是日夜不懈地推行善政而取得的成效啊!

原文

孔子①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注释

①孔子: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②亡:通"无",没有。

译文

孔子说:"人要发扬大道,而不是道光大人。"所以,国家的治乱兴亡在于君主自己,只要不是天意要改朝换代,统治权就不会丧失;君主的作为荒谬错误,就会丧失统治地位。做君主的人,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以整肃朝廷,整肃了朝廷才能整肃百官,整肃了百官才能整肃天下百姓,整肃了天下百姓才能整肃四方的夷狄各族。四方的夷狄各族都整肃了,远近没有胆敢不统一于正道的,就没有邪气奸邪在其中,因此阴阳谐和,风调雨顺,万物安和相处,百姓繁衍生息,幸福、吉祥的事,就会一一出现,这就是王道的最佳境界了!

原文

孔子曰:"凤鸟①不至,河不出图②,吾已矣夫!"自悲③可致此物,而身卑贱不得致也。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故南面④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xiánɡ)序⑤以化于邑,渐⑥民以仁,摩⑦民以谊⑧,节⑨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秦灭先圣之道,为苟且之治,故立十四年而亡,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抵冒殊(hàn)⑩,熟烂如此之甚者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释

①凤鸟: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为雄,凰为雌;传说在帝舜时和周文王时都曾出现,预示着时代的兴盛。②河不出图:传说伏羲氏时代曾在黄河中出现一条龙马,背上有一张图,就是后来伏羲氏画八卦时所根据的"河图",人们把这样的事看做是圣明君王出现的一种征兆。③悲:眷念,怅望。④南面:皇帝在朝堂上坐北朝南,以此代指做皇帝。⑤庠序:古代的学校,通常指地方的乡学。⑥渐:浸润。⑦摩:通"磨",磨砺。⑧谊:通"义",道义。⑨节:控制。⑩抵冒殊扞:抵触冒犯,殊死抗拒;扞,通"捍"。

译文

孔子说:"凤凰不来,河图也不出现,我不过如此啊!"他认为自己的德行本可招致这些祥瑞,但因为身份卑贱不能招致,而感到悲哀。现在,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居能招致祥瑞的尊位,手持可以招致祥瑞的权势,又有能够招致祥瑞的资质;品行高尚而恩德深厚,头脑聪明而心地善良,爱护百姓而尊重贤士,可称得上是仁义君主了。但是,天地没有相应的表示,祥瑞没有出现,原因何在?主要在于没有推行道德教化,百姓没有走上正路。百姓追逐财利,就如同水向低处流一样,不筑成教化的堤坝加以预防,就不能阻止。古代英明的君主深知此理,所以面南为王治理天下时,没有不把教化作为根本大事的。建立太学,就是在都城兴起教化,兴办学府,目的是在地方城邑中开导民众,用仁义潜移默化教导百姓,用道义磨砺百姓,用礼仪控制百姓,当时的刑罚很轻而没有人触犯法禁,其原因在于推行了教化因而社会风俗很好。圣明的君主在乱世之后,首先要把它的一切残余全部扫除,接着推行教化。教化已见明效,好的社会风俗已经形成,子孙后代沿袭不变,实行五六百年也不会衰败。秦朝毁弃先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实行不顾长远、只顾眼前的统治方法,所以立国仅有十四年就灭亡了。秦遗留下来的恶劣影响至今还没有清除,导致社会风俗浅薄恶劣,百姓不讲忠信德义,抵触冒犯,殊死反抗,风俗竟然败坏到如此程度。我私下做了这样一个比喻:琴瑟声音不和谐,严重时必须解下旧弦,更换新弦,才可以弹奏;实施统治遇到了阻碍,严重时一定要加以改变,才能治理好国家。所以,自从汉朝得到天下以来,一直想治理好国家,但至今没有治理得好,其原因就在于应当实行改革的时候而没有实行改革。

原文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①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②之隆,囹圄③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④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趋利无耻,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今陛下并有天下,莫不率服,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曾子》⑤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则三王⑥何异哉!

注释

①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因为封地在周(今陕西省岐山北),所以称为周公,也叫周公旦;参加辅佐武王伐纣,辅助幼主周成王;相传他制作礼乐,建立典章制度,是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家。②成、康:周成王、康王;他们是父子关系,统治期间国家太平,史称"成康之治"。③囹圄:牢狱。④商:商鞅,辅佐秦孝公改革变法,为秦国的富强奠定基础,是法家思想的早期倡导者之一。⑤《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以孝道著称;《曾子》这部书是不存在的,但是曾子曾经创作了《大学》《孝经》,下文是曾子所著《大学》中的文字。⑥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臣子年幼时就学习知识,成年后就给他官位以磨砺他的才能,颁给爵位俸禄以培养他的品德,实施刑罚以威慑他的罪恶念头,所以,百姓才能通晓礼义,以冲犯君主为耻。周武王奉行天下大义,推翻了独夫民贼,周公制作了礼和乐来修饰周政;到了成王、康王的大治时期,没有人犯罪,监狱空虚长达四十多年。这也是教化的浸润和仁义的流布,而不仅仅是伤残皮肉的刑罚的成效。到秦代就不是这样了。秦尊奉申不害、商鞅的法令,实行韩非的法家学说,憎恶圣明帝王的治世之道,提倡贪求财利的风俗,只看虚名而不注重实际,做好事的人不一定能幸免惩罚,而做坏事的人也不一定能受到惩罚。因此,百官都虚名假誉不注重实务,表面上侍奉君主恭敬有礼,内心却有背叛君主的念头,弄虚作假,追逐财利,毫无廉耻;所以遭受刑罚的人很多,死者相连,但是犯罪却没被制止,是风俗的影响造成了这样的状况。现在陛下统治全国,天下没有不服从的,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功德,大概是由于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吧。《曾子》一书说:"尊重听到的道理,就是高明;实践知道的知识,就是光大。高明光大,不在于别的,就在于认真注意罢了。"希望陛下能依据听到的道理,真诚地信奉它并把它推行开来,那么,您与圣明的三王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原文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hū)①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②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③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④,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教训⑤于下,或不承用王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⑥,贫穷孤弱,冤苦失职⑦,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缪,氛(fēn)气⑧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注释

①虖:介词,相当于"于"。②应书:应,符合;书,指汉武帝颁布的举贤良方正的诏书。③英俊:指才智杰出的人。④师帅:表率。⑤教训:教导、教化。⑥市:勾结。⑦失职:丧失职业。⑧氛气:凶邪之气.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