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1436700000041

第41章 李纲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①岂能吞噬!阿坚②百万南牧③,倏(shū)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④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shǐ)⑤。鞭弭(mǐ)⑥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huī)。夜闻数声鸣鹤⑦,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zuò)⑧,庇烝(zhēng)民⑨,周雅⑩何曾专美。

注释

①索虏:南北朝时南方人对北方敌人的蔑称。此处既指前秦,也指金兵。②阿坚:前秦皇帝苻坚。③南牧:南侵。④谢公:指谢安。⑤蛇豕:毒蛇和野猪。此处比喻凶恶残暴的敌人,借指苻坚军队。⑥鞭弭:挥鞭驾车前进。弭,弓之末梢,用骨质制成,用以助驾车者解开辔结。⑦鸣鹤:风声鹤唳之意。⑧祚:皇位。⑨烝民:民众,百姓。⑩周雅:《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抵御外侮、中兴周室事。专美:独享美名。

经典赏析

李纲以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以著名的战争为题材,创作了一组咏史词,借以表达他的历史观和对待现实斗争的态度。这首反映秦晋淝水之战的《喜迁莺》,便是其中的一篇。

词的开篇就展开了一幅长江形势图,这段描写兼论述为下文写晋师以少胜多提供了依据。下文很自然地转入到对淝水之战的记述。面对这一历史奇迹,词的下片以“奇伟”领起,对这次战争的胜利作了生动的铺叙。作者以十分快意的笔调赞扬晋军出奇制胜、力挫强敌,保住了东晋的社稷江山,居功至伟,即使是“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

作者歌颂淝水之战的胜利,目的在于以古喻今,激励南宋君臣不畏强敌,坚持抗金,为光复失地、统一国土而战。全词叙事简明,语言精练,章法严谨,层次井然,风格雄健,是咏史词中的一篇力作。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边城寒早,恣骄虏①、远牧甘泉丰草②。铁马嘶风,毡裘③凌雪,坐使一方云扰④。庙堂⑤折冲⑥无策,欲幸坤维江表⑦。叱(chì)⑧群议,赖寇公⑨力挽,亲行天讨⑩。缥缈。銮辂(luánlù)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sǎn),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敌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

①恣骄虏:此处指恣意骄横的辽兵。②甘泉丰草:甘美的泉水,丰茂的牧草。③毡裘:用兽毛等制成的衣服。④云扰:像云一样纷乱。⑤庙堂:朝廷。⑥折冲:抵御敌人。⑦“欲幸”句:辽兵大举入侵,宋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感到很为难。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曰“坤维”,即地角之意。幸,封建帝王到达某地曰幸。江表,即江南。⑧叱:怒斥。⑨寇公:指当时的宰相寇准。⑩天讨:皇帝亲自出兵讨伐。銮辂:皇帝的车驾。銮,一种铃铛,古代帝王的车驾上有銮铃,故作帝王车驾的代称。辂,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霓旌龙旆:画有云霓和龙形的旗帜,皇帝的仪仗之一。澶渊:今属河南省濮阳。黄:即黄伞。六军:泛指宋朝军队。敌酋:敌人的首领。指宋军射死的辽军大将萧挞览。慑:恐惧。誓书:和议盟约,指“澶渊之盟”。

经典赏析

这首词也是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

词的上片写强敌压境。辽军入侵中原,面对部分朝臣迁都的主张,宋真宗左右为难,而宰相寇准力主皇帝亲征,御敌于中原之外。最后宋真宗勉强同意,“亲行天讨”。首句“边城寒早”以早寒的边境气候烘托战争威胁的严重态势。“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则极言强敌压境。紧接着,一边是“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一边是“叱群议”,“力挽”亲征,凸显了寇准御敌守土的雄心和气概。下片写御敌签约。“銮辂动,霓旌龙旆”、“日照金戈,云随黄”等句,大肆铺叙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而皇帝亲征,鼓舞士气,振奋民心,“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射杀辽国统军,成为战事的转折点。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

相关链接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便于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次贵州

李纲

青枫夹道鹧鸪啼,古郡荒凉接岛夷。

陆绩故城依石献,葛洪遗灶俯江湄。

风光冉冉吹香草,烟雨濛濛湿荔枝。

欲作终焉卜居计,自应勾漏不吾欺。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①秋早,惆怅翠华②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③音耗。念白衣④、金殿除⑤恩,归黄阁⑥、未成图报⑦。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⑧。调鼎为霖⑨,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注释

①渔阳:古郡名,泛指北方。②翠华:翠鸟羽毛。皇帝仪仗旗上的装饰。借指皇帝。③双龙:指宋徽宗、宋钦宗。④白衣:指平民。⑤除:授官,任命。⑥黄阁:汉代丞相听事的门称黄阁,借指宰相。⑦未成图报:指李纲为相仅七十五日便被罢职一事。⑧方召:方叔、召虎,辅佐周宣王中兴的名臣。⑨调鼎为霖:《尚书·说命》有商王武丁举傅说于版筑之间,任他为相,将他治国的才能和作用比作鼎中调味。后来因以调鼎比喻宰相治理天下。⑩燕然:山名。指金国。天表:天颜,这里指徽宗和钦宗。

经典赏析

南宋高宗初立,迫于军民抗金情绪高涨,起用著名的抗战派李纲为相,似乎要有所作为,但他内心畏敌,只图苟安,并无抗金决心。不久,李纲就被投降派排挤罢相。这首词是李纲被罢相后为表明心迹而写的。全词表达了他可鉴日月的忠诚、不为人理解的悲哀和夙志不改的决心,微带苍凉而不掩豪气,表现了李纲不以个人荣辱为念的崇高精神境界。

词的上片主要写对沦落敌手的徽、钦二帝的思念和关切,进而想到他们对自己的恩泽,而自己却图报君恩未成。下片写自己图报未成的原因是一片忠心无人理解,忠君救民的理想因此无法得到实现。但作者并没有因此悲观绝望,仍希望能“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承担起拯危亡、挽狂澜、重振宋室山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