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1437500000008

第8章 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4)

二、隋唐佛教的哲学思想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了隋唐是为大成时期。此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组织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走向综合,由南北朝的学派进而形成为若干新的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在这些宗派中,哲学色彩比较浓厚的是天台、三论、法相唯识、华严和禅诸宗。三论宗和法相唯识宗的基本理论分别搬自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理论创造不多,而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则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所以,下面着重叙述后三宗的哲学思想演变,同时也兼及前两宗的哲学思想演变。

天台宗。天台宗是在隋代形成的,也是最早创立的佛教宗派。因系智在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所开创,故名。又因此宗以《法华经》为教义的根据,也称法华宗。此宗的重要先驱是慧文和慧思,实际创始人是智,智之后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灌顶和湛然。天台宗的重要著作有《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系由智口述弟子灌顶笔录成书,后世称为“天台三大部”。再是湛然的《金刚》和《始终心要》等。

北齐禅师慧文(约6世纪)根据印度中观学派的著作,发挥了“一心三观”的禅法,认为一心可以同时观事物的空、假和中,即同时既看到空无的一面,又看到假有的一面,还能将此两面统一起来而观察到非空非有的中道。慧文将这种方法传给南岳慧思,慧思(515—577)又结合《法华经》的义旨,提出了“十如”实相的学说。认为佛能穷尽的境界,即一切现象的真实相状包括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十个方面。慧文和慧思的思想对于智后来创立以《法华经》为中心的天台宗学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智(538—597)继承和发展了慧文的一心三观的思想,进一步以空、假、中为一切事物的真实相状,称空、假、中为三谛。三谛并不存在于认识的先后过程之中,而是于一心中同时存在的,即空、即假、即中,彼此圆融,互不妨碍,完全统一,是为“三谛圆融”的学说。智又继承和发展了慧思的“十如”思想,提出“一念三千”的理论。“一念”,即一心,“三千”,指宇宙的整体。宇宙的整体就存在于心念活动之中,谓之“一念三千”。这两个学说,是天台宗的两大理论支柱,也是天台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主要哲学思想。

湛然(711—782)对于天台宗的中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天台宗的基本著作“天台三大部”都作了注解,并加以阐发,使之更加条理化,特别是使“三谛圆融”的学说更加深刻化。

他还直接批判其他各宗的学说,为了反对华严宗人的无情之物无佛性的说法,作《金刚》。金刚是印度医治眼翳的工具,他以此喻作需要刮治为无知所蒙蔽的华严宗人。湛然应用《大乘起信论》的真如(本体、本性、佛性)随缘不变说,强调常住的真如和变化的事物是一体,有情众生和无情之物都不在事物之外,那就说明彼此真如同一,即有情和无情的本体、本性是相同的。《金刚》说:“万法(一切事物)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佛性遍于一切事物,不隔有情无情,一草一木、一砾一尘,都有佛性。这是湛然的独特学说,是对佛性说的重大发展。

三论宗。此宗因以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三论”(《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为主要典据,故名。“三论”由鸠摩罗什译出后,研究者群起。其中,僧肇在罗什门下被称为“解空第一”。僧肇学说原来流行于北方,后来传入江南,出现僧朗、僧诠、法朗依次相传的摄岭相承的学说。法朗的门徒吉藏发扬这一学说而建成一大宗派——三论宗。吉藏(549—623)写了《三论疏》,阐扬“三论”,著作《三论玄义》、《大乘玄论》,树立了自己的宗要。

三论宗和天台宗产生的时代相近,也都创宗于南方,思想渊源也相通,都上承中观学派龙树的阐发事物真实本相的实相学说,以龙树为祖师。但是天台宗依《法华经》,着眼于《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文“三是偈”文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和《大智度论》的“三智“三智”,指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一心中得”一语,阐明现象即实体的圆融学说。三论宗吉藏则注重《般若经》,尤重《中论》的八不颂文“八不颂文”,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去)。”(《中论·观因缘品第一》),采用否定的方式,以论证“无所得”。由此形成了同源于中观学派而思想相异的两大思潮。

三论宗的哲学理论中心是,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因而是无自性的,即性空的,无所得的;但为引导众生而用假名以说有。这样,不离性空而缘生的一切现象历然可见,但有假名仍是无所得。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破尽迷妄,这“八不”被认为是一切事物的真实本相。吉藏在阐明空无所得道理的过程中,发展了中观学派理论的某些细节。吉藏以后,三论宗的学说没有多大发展。吉藏的再传弟子元康也对“三论”作了注疏。此外,现存的元康《肇论疏》,是理解僧肇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宗在中国流传时间不长,由于其他宗派兴起,对它或吸收,或批判,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逐渐衰微了。

法相唯识宗。因用一系列佛教名相对各种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进行概念的分析、解释,宣扬一切事物“唯识”所变的观点,故名。又因创始人玄奘、窥基常住长安(今西安)慈恩寺,窥基后来还被称为慈恩大师,故又名慈恩宗。此宗被看作是最接近于印度大乘佛学的,这是由于玄奘(600—664)曾求学于印度,从当时瑜伽行派大师戒贤学习,回国后译出了大量瑜伽行派的典籍,并将印度十家注释《三十唯识论》的著作,加以统一编纂,糅译为《成唯识论》。后来窥基(632—682)据玄奘的解说为《成唯识论》作《述记》,又作《枢要》以发挥要义,从而奠定了此宗的基础。可见,此宗学说基本上是继承印度瑜伽行学派的。法相唯识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而缘起的“缘”,主要是指人们意识中的种种习气,也就是人们积累的经验。所谓缘起就是一切事物依靠人们的自身经验而生起,一切客观现象都是依存于经验的。这也就是唯心主义的“唯识”缘起说。法相唯识宗还强调心和理的不同。心指心思,理指道理。认为人们只有使心思寄托在道理上,才能得到解脱。这与天台宗以及后来的华严宗、禅宗等都持心与理为一回事的观点不同,由此而形成彼此在理论上的重要分歧。参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89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由于法相唯识宗认为心与理不同,又坚持众生中有一族类的心是没有佛性的,永远不能成佛,也招致了其他宗派的反对和攻击,加之其论述异常烦琐,以致影响到自身难以在中国畅行,仅三数传也就消沉歇绝了。这里顺便指出,玄奘法师是一位严肃、认真的译经大师,他的翻译忠实于原文,是十分值得称道的。但和这种优点相联系的是,思想创造较少。

相反,几乎是不识经文的慧能,却大立新说,创立禅宗,使中国佛教发生极大的变化。这种历史现象是值得深思的。

华严宗。

因依《华严经》立宗,故名。又因女皇武则天赐号此宗创始人法藏为“贤首”(《华严经》中菩萨名),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也称“贤首宗”。又因此宗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还称为“法界宗”。华严宗的学统传承,一般作杜顺(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法藏的师父智俨撰《华严经搜玄记》、《华严一乘十玄门》和《华严孔目章》等,纲要性地阐发《华严经》文,创立教观新说。后来法藏予以详尽的发挥,才成为完整的组织。华严宗的实际立宗者不能不首推法藏。法藏(643—712)立宗的哲学理论是法界缘起说。“法界”,指现象和本质。所谓法界缘起,是说世界一切现象都是互为依持、互为因果、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他还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详后)来阐明法界缘起的意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法藏的学说后来一度被上首弟子慧苑所修改,以致未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不久澄观(737—839,一说738—839)以恢复华严的正统为己任,批评了慧苑的说法,重新发扬法藏的教义。他将法藏散见于有关著作中的四法界说,系统地加以组织,使之更加条理化。他还吸取禅宗荷泽一系的说法,即主张人人都具有一种“灵知之心”(先天的智慧),只要在主观上掌握了这一点,经过修持,就能很快成佛。他认为“灵知之心”就是心性,就是《大乘起信论》的“心性本觉”。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先天的智慧。此外,澄观还向天台宗人湛然问学,并采用了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从而又偏离了法藏的法界缘起论。

法界缘起论认为,只有净心才能达到一切现象圆融无碍的境界,即所谓佛的境界,而一念三千说则不同,在佛心中,净染善恶等无所不具。澄观采用天台宗的说法,也就将性恶说引入华严一派理论中来,宣扬佛不断性恶,“一阐提”(通常指断了善根的人)不断性善,并以此论证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的观点。但是,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的“三千”是指宇宙的整体,一切有情无情都包括在内,由此又引发出天台宗人湛然对澄观的无情无佛性说的批判。

澄观的高足宗密(780—841),进一步发展了澄观的思想,他除运用《大乘起信论》外,还援引了《圆觉经》。《圆觉经》的要点是以圆觉附会灵知本觉。宗密认为一切众生都有空寂真心,无始以来性自清净,灵知不昧,这种灵知之心就是人的本原。宗密是华严宗的大家,也是禅宗的大师。他以灵知本觉为理论基点,统一了当时的禅与教之说,宣扬禅教一致论,并且进一步会通了儒道两家的学说。

禅宗。因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还因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又名“佛心宗”。相传其传法世系是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慧能,前者主张渐悟,后者主张顿悟,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两地弘法,形成了“南顿”、“北渐”两派,史称为“南北禅宗”,或“南北宗”。后来慧能(638—713)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所以说,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慧能嗣法的弟子中,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支法系到唐末特别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