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史译丛(第四辑)
1438400000058

第58章 评梅尔清《清代早期扬州的建筑文化》

□TobieMeyer-Fong

一系列出版物的不断涌现,表征着前现代中国城市历史这一研究领域的健康和活跃。从韩书瑞对北京不循章法的研究,到PhilippeForetg关于承德的更倾向于理论化的研究,对帝国晚期进行研究的历史学者系统地扩展了我们对于前现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理解。在这些最近的研究工作中,梅尔清关于17世纪晚期扬州的精彩论述,调查深入,论证充分,简洁扼要地展现了一座著名城市在一段研究不充分的时期内的文化历史,此书也代表了城市历史的最新研究趋势。

梅尔清将兴趣放在了论证明朝灭亡和明朝社会被破坏之后,精英文人是如何进行建筑的重建和重建的写作,以重构起享有共同文化观念的文人诗会的。如梅尔清所论述的,清代早期的精英文人面对着政治、自然、经济同时遭受的本质性的大规模破坏,尝试营造能代表他们共享观念的物理空间,并且通过重建这些建筑场所,他们成功地重建了基于共享的儒家标准的文化,而这一标准在时间和地理上都被奉为普遍的。

为了证实她的观点,梅尔清集中考察了四座用作文化中心的建筑场所,并以每一建筑为中心单列一章。第一章集中考察了扬州著名的红桥,这座桥是清代早期学者和诗人王士祯发起的诗会进行活动的场所。王可以将明朝遗民和新任的清朝官员聚集在一起,超越各自的政治省份做诗。第二章考察了文选楼,描述了邓汉仪等著名学者如何重建这座高阁,相传萧统曾在其中编撰不朽的《文选》。基于这一虚构的传说,邓得以利用这座高阁塑造了基于超越时间限制的共享的文化观念上精英文人身份。第三章的主题为平山堂,描述了王懋麟如何利用它的重建来聚集整个帝国的人才和物力,使得对这座不朽建筑的重建成为一次超越地域分隔的机会,尽管高雅的文人是通过重写阶级差异来完成这一切的。最后一章,作为对照的天宁寺。前三座建筑成了17世纪晚期具有共同诗歌品位和超越历史、地域或政治限制的儒家身份信仰的文人文化的中心场所,而天宁寺则记述了当18世纪的商人和皇帝们利用这个场所,进行不那么高雅但却具有更为壮观的经济、政治价值而非文化价值的交流时,这种17世纪的文人文化又是如何逐渐消亡的。在抽象的层面,梅尔清的研究中心围绕着物理空间与写作行为的互动而展开。梅尔清反复地举例说明空间是如何被题写和铭刻的,有时候还逐字说明,例如,文人对风景建筑给予抒情的描绘,在气氛高雅的社交集会中写作诗歌,或者在用来藏书的建筑中收藏同道的作品。同样,梅尔清还举例说明了作品是如何以多种形式、多种不同材料出现的。文人有时在墙壁上即兴题诗,有时候将他们的观点铭刻于石碑或匾额之上以纪念新建筑的建成,还有皇帝诗人们例如乾隆,可以用自己的书法装饰建筑并重新给建筑命名。正是这些不同的写作行为,将本无意义的空间转化为意味深长的所在,赋予物理结构及建造建筑这一物质行为以社会含义。

梅尔清展示了在这些空间和写作相互作用的瞬间,一系列社会身份(个人、家族、地域、政治、阶级)是如何构造出来的。她的最大贡献在于,详尽地展示了写作和建筑在细心的学者对其社会、政治和历史含义进行解读之后,是如何都被归入文化行为之中去的。

卿石摘自《中国学术》总第17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