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1438500000002

第2章 汉乐府诗

汉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其作者涵盖了帝王、文人、平民等社会的各阶层,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将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整理,分为12类,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其中多为东汉作品。

日出东南隅行

【导读】

本篇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被称为《陌上桑》);南朝沈约编的《宋书》中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诗歌叙述了采桑女罗敷用巧妙的方式拒绝太守调戏引诱的故事,反映出劳动人民不畏强权的可贵品质。面对太守的无耻要求,罗敷没有直接与之起正面冲突,而是极力地夸耀自己夫婿的地位、派头、风度。虽然这位人人称赞的“夫婿”似属虚构,但却有力地嘲笑了太守的愚蠢、卑劣。诗歌语言活泼、幽默,富于轻松的喜剧色彩。在对罗敷及其“夫婿”进行描写时,用铺张的笔法详写了服饰、仪仗,来衬托他们的美丽、富贵,而极少直接描写其容貌、形体。这是汉代乐府诗刻画人物时常用的手法,这种写法可以让读者充分展开想象,去重塑人物。

日出东南隅[1],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2]。罗敷喜蚕桑[3],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4],桂枝为笼钩[5]。头上倭堕髻[6],耳中明月珠[7]。缃绮为下裙[8],紫绮为上襦[9]。行者见罗敷[10],下担捋髭须[11]。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12]。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

坐观罗敷[13]。

使君从南来[14],五马立踟蹰[15]。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16]?“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17]。”“罗敷年几何[18]?”“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19]”。使君谢罗敷[20]:“宁可共载不[21]?”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22]!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23]。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24]。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25],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26],二十朝大夫[27],三十侍中郎[28],四十专城居[29]。为人洁白晰[30],鬑鬑颇有须[31]。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32]。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3]。”

【注释】

[1]东南隅:东南方。隅:方。

[2]自名:本名。罗敷:汉代常用作美女的名字。

[3]喜:喜好。

[4]青丝:青色丝绳。笼:采桑用的篮子。系(xì):篮上的络绳。

[5]钩:篮子的提柄。

[6]倭堕髻:又名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似堕非堕,是当时流行的发式。

[7]明月珠:一种宝珠。

[8]缃(xiānɡ):浅黄色。绮(qǐ):有花纹的绫。

[9]襦:短袄。

[10]行者:过路的人。

[11]捋(lǚ):用手顺着抚摩。髭:嘴上边的胡子。

[12]帩头:即“绡头”,古人束发用的纱巾。

[13]坐:因为。

[14]使君:东汉时对太守、刺史的称呼。

[15]五马:太守乘的马车。汉代太守驾车用五匹马。踟蹰:徘徊不前。

[16]姝(shū):美女。

[17]“秦氏”二句:是吏人询问罗敷后回复太守的话。

[18]“罗敷”句:太守的问话。

[19]“二十”二句:是吏人再次询问罗敷后对太守的答词。颇:略微。

[20]谢:问。

[21]宁可:问词,犹言“可不可以”。

[22]一何:何其。

[23]上头:前列。

[24]骊驹:深黑色的小马。

[25]鹿卢:同“辘轳”,井上汲水用的滑轮。鹿卢剑:指剑首用玉作成鹿卢的形状。

[26]府小史:太守府中地位卑下的小吏。

[27]朝大夫:在朝廷任大夫的官职。

[28]侍中郎:皇帝的侍从官。按汉代官制,侍中郎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29]专城居:为一城之主,如太守、刺史之类。

[30]洁白晰:面容白净。晰,白。

[31]鬑(lián)鬑:鬓发稀疏的样子。

[32]盈盈、冉冉:皆形容行步舒缓的样子。公府步:犹言官步。公府,官府。

[33]殊:人才出众。

白头吟

【导读】

《白头吟》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楚调曲》。这首汉代乐府民歌写一个被抛弃的女子向三心二意的男子表示决绝。《西京杂记》中说这首诗是卓文君为司马相如欲另娶茂陵女子而作,但一般认为这种说法似乎附会。据《宋书·乐志》,此篇是汉代的“街陌谣讴”。这首诗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悲伤苦闷、思虑万千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显现出她过人的冷静和勇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敢爱敢恨、头脑清醒的女性形象。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1],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2]。躞蹀御沟上[3],沟水东西流[4]。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5]。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

竿何袅袅[6],鱼尾何簁簁[7]!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8]!

【注释】

[1]两意:二心。指情变。

[2]“今日”二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一次聚会,明早沟边分手。斗,盛酒的器具。

[3]躞蹀(xièdié):小步缓行的样子。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水。

[4]“沟水”句:比喻与情人决绝。一说东西流为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即东流。形容爱情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

[5]“嫁娶”句:谓要是嫁得专情之人,出嫁的时候也就不需悲伤啼哭了。嫁娶,偏义复词,用嫁字意义。过去女子出嫁时常悲伤哭泣,故云。

[6]竹竿:指钓竿。袅袅:摆动的样子。

[7]簁(shī)簁:羽毛濡湿的样子。这句形容鱼尾像沾湿的羽毛。中国古代诗歌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

[8]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故称为钱刀。

有所思

【导读】

《有所思》选自《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汉铙歌十八曲》。这首诗采用女子自述的口吻,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爱情遭遇挫折前后情绪的变化。赠物到毁物,伴随着女主人公从热恋到失恋的过程;毁物本是为了狠下心肠与情人一刀两断,但当女主人公想到当初恋爱时的情景,又不能下定决心斩断情意。整首诗感情真挚、热烈,对情绪和心理的描写尤为细腻、深刻。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1]?双珠玳瑁簪[2],

用玉绍缭之[3]。闻君有它心,拉杂摧烧之[4]。摧烧之,当风

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

当知之[5]。妃呼狶[6]!秋风肃肃晨风飔[7],东方须臾高

知之[8]。

【注释】

[1]问遗(wèi):赠与。

[2]双珠:缀在簪端的宝珠。玳瑁:动物名,龟类,壳光滑而多花纹,可做装饰品。簪:古人用来连接冠和发髻,横穿髻上,两端出冠外。

[3]绍缭:缠绕。

[4]拉杂:折碎。摧烧:毁坏焚烧。

[5]“鸡鸣”二句:是女主人公回忆相恋时曾因约会惊动了鸡犬,猜想兄嫂也可能知道了这件事。

[6]妃呼狶:叹息之声。

[7]肃肃:风声。晨风:鸟名,即鹯(zhān)。飔:疾速。一说,晨风即雉鸟,常鸣叫以求偶;飔当作“思”。

[8]高:此处同“皓”,白。

【延伸阅读】

“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原来是汉代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既组织文人创作歌诗,又广泛搜集各地歌谣。最初,西汉朝廷负责管理音乐的机构有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它们分属于两个系统:乐府的行政长官为乐府令,隶属于少府;太乐的行政长官为太乐令,隶属于奉常。开始二者在职能上有大致明确的分工,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太乐主管郊庙之乐。汉武帝时期,在乐府下设立三丞,乐府得到了扩充和发展,至成帝末年,其工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西汉哀帝即位后,撤乐府,大量裁减人员,所留部分归太乐统辖。此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但仍有相关机构发挥着类似乐府的作用。

人们把乐府和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所搜集、保存的歌辞称为“乐府诗”。后来历朝许多诗人也采用乐府旧题来写诗,或用本义,或全出以新意,也被称为“乐府诗”。汉代乐府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诗歌往往具有很强的叙事性,善于通过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刚健清新、朴素自然。它们“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现实主义精神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