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1438800000013

第13章 从北京奥运看国学的普世精神(1)

在前几讲中,我们主要从理论上讲了国学的一些基本内容,而现在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便是国学有没有普世价值,即它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蕴涵,有没有可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价值互融。这不仅关系对于国学的评价,同时也是验证国学现代性的重要问题。要谈论国学,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在这一讲中,我想通过自己的亲历亲证,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奥运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

讨论这一话题,还是先从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谈起吧。

2008年8月8日晚上,当我在北京的家中,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与外国人一样,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在兴奋之余,难免会产生一丝忧虑,担心这场演出会是一场春晚模式的再现:无非是请来一些港台演员,再加上国内的演员,在流行时尚的演绎与热闹一番中结束了事。然而,当开幕式启动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情景,夜空中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洪钟巨响,2008位武士击缶而歌,拉开了北京奥运的帷幕。2008尊缶,承载着华夏文明,从遥远的历史走向全球亿万观众。孔子成为中国拥抱全球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形象代言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名言的普世价值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融为一体了。2008名演员通过击缶而歌的方式,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29个巨大的焰火脚印走向“鸟巢”,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悬浮在体育场之中。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为《灿烂文明》、下篇为《辉煌时代》,有《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星光》、《自然》等章节。这幅场景寓含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联结。核心的文艺表演是在一张象征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画卷上进行的。

开幕式上的演出运用了传统诗画的意在笔先与画龙点睛的表现手段,传神写照,虚实结合,通过古琴、汉字、戏曲、丝路以及四大发明等造型手段,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这些中国文化的元素与符号,生动简洁,续续相生,借助于现代光电技术,照亮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点燃了中华文化链接世界文化的火炬。画面出现的古琴,是一张一千多年前的古琴,名为“太古遗音”。演员在纸上画了朵朵祥云,画了山川、河流、太阳。祥云消散后,山水和太阳依旧。大地上展现了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接着又出现了汉字的图形。

这一创意具有深刻的蕴涵。汉字是最独特的世界文字之一,它以象形与表意为主,它不仅是符号,而且是文化本体的形象表达,也是书法的母体。国学大师章太炎特别强调汉字的文化本体蕴涵,汉字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它与西方文字的纯粹表音特点不同。在演出的画面上,接着又出现了孔子的“三千弟子”,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门弟子们手持竹简。这是用竹片穿成的书,竹片上刻着文字。接着又是活字印刷的表演。“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三个古代与现代不同的“和”字写法,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礼之用,和为贵”。

还有一幅富有开放意蕴的画面是“丝路”造型,它象征着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的和平交流。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进入欧亚大陆。“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随即表演的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六百多年前,明朝的郑和七次率领两万七千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等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强大与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四大发明”的演绎则直指中国文明的走向世界,共生共荣。

《易经》上说,生生之谓易。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经典的《易经》,其基本精神强调变动与发展,倡导传承与通变的有机统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将上半篇的传统与下半篇的现代社会情景和谐统一,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互相激活,互相促进。

当中国歌唱家刘欢与英国女歌唱家莎拉·布莱曼唱起响彻苍穹的《我和你》时,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化入至美的音乐境界中。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尚书》上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地自然与人类相和谐,是与神明的相亲,故《乐记》上又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这是中国古老的音乐美学对于音乐和合人心、联系世界功能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与当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与演绎,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演出,以及随后的整个运动会上,还有后续的残奥会上,得到了验证与发扬。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人文奥运的理念的最有力的承载者与依托者,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成就。人文奥运的精神遗产有许多,我认为最有价值与意义的便是对国学即传统文化之普世价值的验证。

如果说,自五四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便持续不断,其中的关键所在,便是讨论这种古老的精神文化能否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能否与全球文化相结合,学者们在学理上的论证固然是重要的,因为它确实牵涉许多理论上的问题,不从理论上搞清楚这些问题,便很难在实践上去开创。但是中国文化历来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文化,其价值往往在履践上表现出来。有时候,实践过程高于一切,此所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因此,中国文化究竟有没有生命力?它到底是生生不息的普世精神价值,还是衰朽不堪的事物,往往需要在实践中来应答,而此次北京奥运会以传统文化作为人文核心理念,其实也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验证与激活的过程。虽然总导演张艺谋多年从事电影,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不过,这次他对于北京奥运会的演出是否得到完全的认同,仍然是心存悬念的。但是演出得到普遍认同,使人们再次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生机,也验证了张导的构思与理念。那么,人们接下来要问的是,从学理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普世价值学说的支持?我想,这一问题还应当从中国文化的内在思路去开掘。

二、普世情怀的古典追寻

如果要说到普世价值,中国古代的圣贤是最渴望普世价值的,他们都有悲天悯人情结,属于理想主义者,现代人好说“我有一个梦想”和“光荣与梦想”之类的话,在中国古代圣贤者也是好做普世之梦的。

据说孔子总是梦见周公,《论语》中说,孔子三天不梦见周公,便惶惶然。周公制礼作乐,是周代礼乐制度的创建者,也是孔子政治与人生理想的偶像人物。中国儒家的经典《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曾经有过的梦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理想,可谓是中国古典普世情怀与理想的最早表述。

从学理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都是倡导普世价值的。孟子从人性的本体存在出发,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孔子则提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中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忧叹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则安慰他:“只要遵守礼义,四海之内都可以成为兄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所演出的孔子弟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语录,原义即本于此。这是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普世情怀的最早表达。

孔子之后,孟子更强调人性的天赋良知的一面,将仁义说成是人天生就有的禀赋,人性无分贵贱。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者,犹其有四肢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仁者之心犹如天生的四肢一般,仿佛是一种生理结构。如何将这种存于内心的良知激发出来呢?孔子比较重视外部的教化,主张通过六艺之教来提升人性,并且对这种教化方案作了各种设定,对此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但孟子则强调人性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完善,他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道德的提高与完善,在孟子看来,主要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孟子提出:“口之于味,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所同然耳!故礼义之悦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孟子强调,礼义与仁义之心这些道德范畴也同美声美色一样,具有先天使人快乐、让人乐于接受的性质。孔子提出道德修养有三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并将颜回这样的安贫乐道者称作贤者。孟子与孔子的观点相比,强调自我对道德的体认,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体验这种快乐。

这种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奠基在共同人性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共同人性构成了当今人们常说的普世价值的核心。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建构是完全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是“道”,“道”的基础则是覆盖广大世界的。而人性的内在规定则是由仁学所提供的。中国的孔孟倡导人们的修行可以达到这种广大的境界。儒家经典《中庸》中提出:“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将人性的自我提升与道的自我完善便统一在了一起。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原罪,需要通过宗教的自我救赎达到善的境界,实现人性的自我净化。而中国传统文化之道则不承认人有所谓原罪,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相亲相善,而这种人性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得到认定与帮助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大体上说来有这些:其一,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其二,道家逍遥独立的人格精神;其三,屈原的浪漫热烈的精神气质;其四,禅宗的心灵自由。它是一种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它的精神价值与思想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即讲究“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由此而决定了它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中国古代《易经》上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文明的发展与演变既有变易的一面,更有相通的一面,片面强调其中的一面都有悖于和谐中庸的精神。当代中国的发展既不能复古,更不能割裂传统。现代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而这种传统文化价值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与世界文化完全可以对接与融合。

三、《火的战车》与东方圣火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一次偶然所见所感,更印证了我的这一想法。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在赛事进入到第六天时,我与一位友人来到天津游玩。

夜幕降临,天津海河两岸风光迷人,灯火辉煌。我们步行来到了五大道风情区,这里有许多名人故居改成的酒吧与餐馆,也是天津开发的旅游特色项目。我们沿着五大道,沿街寻找辨认路灯下的名人故居标牌。突然,我发现一家旧式洋楼门前的标牌下写着“李爱锐故居”。过去从来没见到这家名人故居。那李爱锐是何许人呢?我在灯光下细细辨认文字说明,只见上面写着这样的说明:“李爱锐(1902—1945)。1902年1月16日,李爱锐出生于天津,父母均为苏格兰人。1907年,李爱锐随父母回国上小学,后进入苏格兰史达灵郡伦敦中学,大学时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摘取了400米跑的金牌。1925年,回到天津新学书院任教近20年。1945年李爱锐在日本人的集中营里因患脑瘤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