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1438900000007

第7章 传(4)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云:“宜兄宜弟。”《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朱熹说:“此三引《诗》,皆以咏叹上文之事,而又结之如此。其味深长,最宜潜玩。”(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9页。)为何“最宜潜玩”?笔者以为,所引用三句诗是要提示人们,不要把道德仅仅理解为干巴巴的条例规范,它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场。文化场是什么?现尚无确定的说法,笔者以为,就是社会群体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埋藏得很深,其中积淀着人的信仰、情感、习惯、倾向,里面充满着人对这个世界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潜意识与意识有时是矛盾的。许多人在意识的层次可以接受新思想,但在潜意识层次,仍大量贮存着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笔者在农村插队时发现,许多妇女若没有生男孩便感到自卑。虽然现在是新社会了,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已经普及,但男贵于女的文化场仍然隐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儒家擅长于营造文化场,对人的潜意识渗透性很强。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1153页。)“仁声”、“善教”就是诗、乐、礼。孔子很重视诗、乐、礼的教育。《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1100页。)“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1112页。)“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1112页。)宰我说:“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1114页。)儒家特别强调诗、乐、礼的教育。这三项内容都关乎人的潜意识。诗歌是儒家打造文化场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于诗,《尚书》载:“诗言志。”(《尚书·舜典》,82页。)颜师古在汉书中注:“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汉书》卷二十二,《志二·礼乐》,北京,中华书局,1962。)“诗语足以感心,故闻其音而德和,省其诗而志正。”(《汉书》卷二十二,《志二·礼乐》,北京,中华书局,1962。)“志”在潜意识中,诗表达潜意识中的情怀。所以诗可以“感”人心。闻诗而德和是说闻诗而性情和顺。诗只能“省”,即只能心灵感受。“志正”是说心灵深处受到陶冶、净化。总之,诗是关乎潜意识的。班固在《汉书》中也说:“诗言志”、“诗语足以感心”、“省其诗而志正”(《汉书》卷二十二,《志二·礼乐》。),这些说明诗对人的心灵深处的穿透力非常非常强,使人在不自觉中,潜意识受到改造。

《大学》讲治国在齐家时,引用《诗经》表明治国所需要的道德,不是干巴巴的条条,而是道德的文化场,或更确切地说是隐藏在人心灵深处的道德的风气、氛围。

§§§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意释

为何说安定天下的基础是治理好诸侯国?天下是由差异很大的多民族组成的;诸侯国中的多家族是由一个大家族衍生出来的。家族内部是亲情关系,诸侯国内的人际关系是亲情关系的放大。天下虽由多民族组成,但安定天下仍可以使用亲情关系再扩大的方式。领导人带头尊重长辈,则民众也孝敬长辈;领导者带头敬爱兄长,则民众也顺服也敬爱兄长;领导者带头体恤孤寡,则民众也不怠慢孤寡。此外,君子治国提倡“絜矩之道”,即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每一个人都应以此道与他人相处。具体说就是你厌恶你的上级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下级;你厌恶你的下级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上级;你厌恶前面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后面的人;你厌恶后面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前面的人;你厌恶右边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左边的人;你厌恶你左边的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右边的人。这些就是“絜矩之道”的具体表现。“《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诗经·小雅·南山有台》,177页。)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快乐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父母是以子女的好恶为好恶。这是用诗歌表达领导者爱民的情怀。没有这种情怀,头脑里即使想到“絜矩”,他也不能使之成为在头脑中扎根的思维方式。《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184页。)(尹氏乃周之大族。“师”指太师)这是说位高权重的尹太师,如同高耸入云、岩石险峭的终南山,时刻被人们仰望着。“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是提醒一国中最高的领导人千万谨慎,偏离正道就会被天下人推翻。

致用

本段有两个启发:第一,在家族内部,家族首领的表率作用最为关键。家族首领确定为人处世的准则。家族首领尊老、敬长、爱幼、同情孤弱,家族中的普通成员就会跟进。超出家族进入国家层次,人们也会有此思维方式——国家领导人率先做得端行得正,民众自然会有好的表现。第二,“絜矩之道”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此道是把家族亲情之爱扩充到整个国家,变成人类之爱的关键。此道渊源于孔子。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1098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1111页。)所有的人,尤其是领导人若能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天下自然安定。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意释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诗经·大雅·文王》,203页。)——《诗经》讲殷商没有失去民众时,能够顺服上帝所降天命。只要我们以殷商之成败为鉴,伟大的天命就不会离开我们。我们从中得到的道理是: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能够得到国家;失去人民的拥护,就失去国家。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领导者先要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有道德就能够得到人民,有了人民就有了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有了用度。讲道德是治国的根本,财富的收入是次要的。外表讲道德,内心追求财富,会导致与民争斗,掠夺其财富。所以,以聚集财富为先,则民心随之而散;以施与财富为先,则民心随之而聚。领导者对民众说出不讲道理的话,就得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不良后果。不该是你的钱财你得到了,你也必然会因此而丢失掉。《康诰》曰:“惟命不于常!”(《尚书·康诰》,107页。)——天命不固定于某一人身上。《康诰》的意思是说,善者得天命,不善者失天命。《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论楚宝》,6909页。)——王孙圉明示:楚国人的宝贝不是玉石之物,而是善的精神。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礼记·檀弓下》,390页。)——重耳的舅舅——子犯——狐偃代表重耳明示:我们不以其他东西为宝贝,只以仁爱和亲情为宝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尚书·秦誓》,124页。)——秦穆公说:如果我能够有一个臣子,哪怕他一点其他的技能都没有,但其心胸善良宽阔,能容万物。别人有技能,就好像他自己有技能;别人有美德和智慧,他的内心真诚羡慕向往。这些好的品德绝非仅仅是他嘴里表达出来的,而确实是他内心能够包容这些杰出的人。他的出发点是保护我们的子孙黎民。这样的臣子虽然没有其他技能,对我们仍是有利的。相反,有的人对别人的技能嫉妒厌恶,别人有美德和智慧就阻塞其道路,使之不被上面知晓。他完全不能容忍强于自己的人。这种人不能保护我们的子孙和黎民,可以说是十分危险的。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将这些坏人放逐,把他们打入边陲蛮荒之地,不让他们来惑乱中原。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爱谁、厌恶谁,怎样爱、怎样厌恶。发现有德者不能推荐,即便推荐了也不能使之居己之上,这是怠慢。发现无德者而不能斥退,斥退之而不能使之远离自己,这是过错。与民众好恶相反就是悖逆人性,灾必加乎身。居领导之位最重要的要求是有高尚的品德。一味自我拔高、肆行无忌就会失去领导之位。

致用

中国人信“命”者很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特别关心“命”,其实“命”就是合力,这个合力由各种主客观要素综合而成。领导者梦寐以求地想得到天赋予的“命”,认为这种“命”能够让他们的国家长治久安。其实,对领导者而言,所谓得到“命”就是将“命”为己所用。这“命”能否得到,主要是由领导者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得民心决定的。孟子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孟子·万章上》,1143页。)孟子认为表面上是天与天下于贤者,实质上是天听从了民意,天把天下给谁听从民意。所以贤者得天下不是天给的,是民众给的。孟子还引用了《伪古文尚书》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1143页;《尚书·泰誓中》,100页。)

如何得到民心?关键是修德和用贤。修德自不待说,关于用贤,《大学》专门引用了秦穆公的话:“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一个人无论多么贤能,其能量都是有限的。社会需要许多贤能的人。可是,一些掌权者嫉贤妒能,阻塞上升的路径,使贤能不能得其用,损害了整个事业。所以,秦穆公甚至认为,一个臣子哪怕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但只要有能力知贤、爱贤、用贤,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臣子。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朱熹提示:)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意释

(在小农社会)积累财富的根本原则是,生产的多,消费的少,生产得快,消费得慢,这样财富的积累就永远充足。有仁德者为了事业而不吝惜财富,无仁德者为了获得财富而抛弃事业。上级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没有上级喜好仁而下级不喜好正义的;没有上级追求正义其下级不能将正义贯彻到底的;对于领导者来说,公家富有了,仓库满了,应该说就是他富有了,他的仓库满了。孟献子的话意思是说,挣大钱的人家不要和老百姓计较小利,宁可让管家当家贼也不让他出去盘剥百姓。国家不应以财利为贵,应以道义为贵。掌管国家而务求财利者,肯定是因为重用了小人。领导人以为小人善良,任之以国事,则灾害纷至。虽然有善者来收拾残局,由于国事已然朽蠹,亦无可挽回。所以治国之道万不可以聚财为利,须以道义为利。

致用

领导者居于公共地位,其职责是服务、裁判、守夜者。所以,领导者的品德最为重要。领导者的高尚品德首先体现在不与民争利,不任用搜刮民财的官吏。领导者的品德具体体现在:第一,个人不进入利益链条,而应超然地帮助民众完善利益链条,让每一个人在利益链条中获得好处。对于领导者来说,民众富了就是他富了。民众的财富就是他的财富。第二,不是简单地让富人与贫人均财,而是反对富人垄断社会生产利益的各个链条,引导富人退出部分求利区域,如“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让百姓有生业可做。

(朱熹提示:)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意释

朱熹在这里对《大学》中《传》十章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概说。其中前四章,即“释明明德”、“释新民”、“释止于至善”、“释本末”是《大学》要论证的精要;第五章“释格物、致知之义”是领悟善的基本方法;第六章“释诚意”是培养人自身实实在在的品性的根本。初入身心培养的人尤须不可忽视这几处。

致用

笔者以为,“诚意”为修身之本。“诚意”就是树立强烈的信仰。“格物致知”是培养“诚意”的方法。人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信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即修己成物——“知行合一”乃是领导者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