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1452200000019

第19章 東漢碑刻中的新詞新義(3)

登善,謂舉用賢能。《晉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三十六《陶侃》:“舉賢登善,窮掇孔翠之毛。”《漢語大詞典》僅舉《清史稿·仁宗紀論》“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迨躬蒞萬幾,鋤奸登善”之例為書證。

【幽穸】

○亂曰:孝積幽穸,表至□兮。(北海相景君銘)

幽穸,即墓穴。因墓穴昏暗無光,故名。《漢魏晉南北朝墓誌彙編·宋故員外散騎侍郎明府君墓誌銘》:“啟奠有期,幽穸長即,蘭釭已無,青松無極,仰圖芳塵,俯銘泉側。”《漢語大詞典》首舉例為唐元稹《為蕭相謝追贈祖父祖妣亡父表》。時代偏晚。

【虎將】

○再命虎將,綏元元兮。(北海相景君銘)

虎將,即勇將。《漢語大詞典》首舉《三國志·吳志·諸葛謹傳》“寧能御雄才虎將以制天下乎”為書證。

【高蹤】

○卓譎而超倫,吏氏慕高蹤,來者其如雨。(堂邑令費鳳碑)

○遂興無為之治,優賢颺歷,表善絀惡。(漢成陽令唐扶頌)

高蹤,謂高尚的德行。《唐代墓誌彙編》貞觀○八○《大唐故交州都督上柱國清平縣公世子李君墓誌銘並序》:“繼劉德之高蹤,時稱千里;同黃香之令範,世號無雙。”《漢語大詞典》舉《隸續·晉右將軍鄭烈碑》為唯一書證,略晚。

【分陝】

○邵伯分陝,君懿於棠。(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

○朝有公卓,家有參、騫,分郟之治,優隆於君。(漢成陽令唐扶頌)

“陝”即今陝西省陝縣。相傳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陝而治,周公治陝以東,召公治陝以西,後因以“分陝”指朝廷官員出任地方官。《漢語大詞典》首引例為《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

【理物】

○神燿赫赫,理物含光。(封龍山頌)

○咸攄玄謨,理物佐時。(司隸從事郭究碑)

○佐時理物,紹縱先軌。(淳于長夏承碑)

理物,猶治民。《漢語大詞典》始舉漢班固《白虎通·誅伐》“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靜,不復行役,扶助微氣,成萬物也”之例為書證,是。

【造立】

○造立此塚,名堂之辛,石(也)家室,天地相望,君逆膂霸,亡則多靈,□神之旌薦,子孫永奉,恐五世後,有□□□,不忘春秋之義。(繆紆墓誌)

○以其餘財,造立此堂。(山東嘉祥出土東漢永壽三年畫像石題記)

○遂采嘉石,造立觀闕,黍稷既馨,犧牲博碩。(封龍山頌)

○□□□復舊典,造立靈廟,以一大牢,春秋秩祠。(帝堯碑)

○追惟堯德,廣被之恩,依陵毫廟,造立授堂。(漢成陽令唐扶頌)

造立,即建築、建造。《漢語大詞典》首引例為《南史·宋竟陵王誕傳》:“而誕造立第舍,窮極工巧,園池之美,冠於一時。”

【後哲】

○若茲不刊,後哲曷聞?故樹斯石,以昭厥勳。(高陽令楊著碑)

後哲,後代的哲人。《漢語大詞典》始舉晉書《姚興載記下》:“終不採將於往賢,求相於後哲。”

【四遠】

○四遠童冠,摳衣受業,著錄千人。(漢成陽令唐扶頌)

四遠,四方。《後漢書》卷七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張酺傳》:“天子以酺先帝師,有詔公卿、博士、朝臣、會議司徒呂蓋奏酺位居三司,知公門有儀,不屏氣鞠躬以須詔命,反作色大言怨讓,使臣不可以示四遠。”《三國志·蜀志》卷十三:“遂務理冤獄,節儉飲食,動遵法度,故北州歌歎,聲佈四遠。”《漢語大詞典》首引例為唐薛存誠《高澤多豐年》詩。時代偏晚。

【峻峭】

○政由豹產,邦□□□七州喉口,衢路委蛇,郟河阻凶,崩阤虧齧,峻峭危難。(成皋令任伯嗣碑)

○增峻峭兮甚嶇崎,鯀莫涉兮禹不規。(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峻峭,即高聳、陡峭。《漢語大詞典》首舉例為晉葛洪《抱朴子·微旨》:“苟所不逮者,雖日月麗天之炤灼,嵩岱干雲之峻峭,猶不能察焉。”略遲。

【瑞應】

○仍致瑞應,豊稔□□。(析里橋郙閣頌)

○靈祇瑞應,木連理生。(漢成陽令唐扶頌)

瑞應,古代以為帝王脩德,時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應之。東漢傳世文獻亦有不少用例,如《潛夫論》卷四《三式》第十七:“然則良臣如王成、黃霸、龔遂、邵信臣之徒,可比郡而得也,明神瑞應可基年而致也。”《論衡》卷二十二《訂鬼篇》:“故夫瑞應妖祥,其實一也。”例多,不贅。《漢語大詞典》始舉書證例為《西京雜記》卷三。

【浚治】

○湣一縣之陵遲,懼[闕]至之無備,追惟伯禹遏治之利,乃復浚治殽阬,通利其水,紹脩舊祀,弘祏其祠,使民報祈,視於社稷。(殽阬君神祠碑)

浚治,即疏浚。《漢語大詞典》首引宋蘇軾《顧樂亭詩》序“膠西太守孔君翰始得其地,浚治其井,作亭於其上,命之曰顏樂”作書證,時代偏晚。

【感想】

○感想孫君,乃發嘉訓,興祀立壇,勤勤愛敬。(楚相孫叔敖碑)

感想,乃“思念”、“想念”之義。《漢語大詞典》於此義項下首舉《晉書·孫謐傳》:“充每宴賓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窺之,見壽而悅焉……女大感想,發於寤寐。”

【知聞】

○土正月上旬,被病在牀,卜問醫藥,不為知聞,闇忽離世,下歸黃泉。(山東嘉祥出土東漢永壽三年畫像石題記)

知聞,即知道、知悉。《漢語大詞典》首舉三國魏鍾回《檄蜀文》:“各具宣佈,咸使知聞。”

【撫集】

○乃宣魯、衛之政,敷《二南》之澤,政以德綏,化猶風騰,撫集丞細,[闕]綏有方。(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撫集,即安撫聚集。《漢語大詞典》首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為書證。

【錯枉】

○進則貞直,退則錯枉,崇舉濟濟,吉士充朝。(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錯枉,即摒斥邪惡。錯,通“措”。語出《論語·為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漢語大詞典》舉唐皇甫澈《賦四相詩·李峴》“進賢黜不肖,錯枉舉諸直”之例為始見例。

【險夷】

○乾坤剖兮建兩儀,剛柔分兮有險夷。(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險夷,即崎嶇與平坦。《朱子語類》卷八十七禮四《王制》:“至青徐兗豫四州皆相近做一處,其疆界又自窄小,其間山川險夷又自不同。”《漢語大詞典》始引元劉祁《歸潛志》卷十三“晡至林慮山,橫峙天西,如城壁相銜,爭雄角銳,潑黛凝青,而高下險夷不一”為書證,時代過晚。

【嶇崎】

○增峻峭兮甚嶇崎,鯀莫涉兮禹不規。(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嶇崎,乃“崎嶇”的同素異序詞,謂道路險阻不平。《漢語大詞典》始舉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馬援亡於武溪,屍柩返於槐里;梁鴻死於會稽,妻子歸於平陵。嗚呼哀哉,嶇崎遠矣”為書證。

【委職】

○縣請署主簿功曹,府招稽議,郡將烏程沈府君表病委職,署君行事,假谷孰長印紱,總領文書。(梁相孔耽神祠碑)

委職,即棄職、辭官。《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敦既逆謀,屯據南州,含委職奔姑孰。”

【吉兆】

○觀金石之消,知萬物有終始,圖千載之洪慮,定吉兆於天府。(梁相孔耽神祠碑)

吉兆,即吉祥的徵兆。《拾遺記》卷二:“武王使畫其像於幡旗,以為吉兆。”《漢語大詞典》首舉例為唐薛用弱《集異記補編·李納》:“祐但以薦奠畢,擲樗蒲投具,得吉兆告納。”

【耆賢】

○於斯□□孝翕習而帥□□□蕭滌而雲消,爾乃來幽秀於岩列,嘯□□於閭閻,欽耆賢以□命。(稾長蔡湛頌)

耆賢,指年高賢德之人。《漢語大詞典》舉王闓運《巡撫吳尚書六十壽頌》“歷選耆賢,名者趙陳駱而已”之例為唯一書證。

【附就】

○遠鄰附就,戶口增前。(稾長蔡湛頌)

附就,猶依附、歸屬。《元史》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州三:“其裔孫西沙築城於此,因名西沙籠,憲宗四年,其酋普提内附就,居此城,為萬戶。”《漢語大詞典》僅舉《紅樓夢》第三七回“除這兩日外,倘有高興的,他情願加一社,或請到他那去,或附就了來,也使得”為書證,時代太晚。

【清和】

○天地清和,嘉祥昭格。(桐柏淮源廟碑)

○雪末消澤,時日清和,神歡民喜,誠聖朝勞神日昊,廣被四表,覆毓之德,神人被施,遐邇大小,莫不幸甚。(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

○□齊俗以殊禮,□□□良□足而思節,為惡迎化而移心,□風清和而琬琰,時雨應氣而投間,嘉祥臻□□□□生。(稾長蔡湛頌)

清和,指天氣清明和緩。《漢語大詞典》始引三國魏曹丕《槐賦》:“天清和而濕潤,氣恬淡以安治”為書證。

【來臨】

○爰佐戎[闕],來臨汝南。(平輿令薛君碑)

○舒羽來臨,我國是煌。(稾長蔡湛頌)

來臨,即來到。《漢語大詞典》首舉《宋史·樂志八》“於皇上帝,肅然來臨”之例為書證。

【優隆】

○緒德之尊,大華優隆。(西嶽華山亭碑)

○朝有公卓,家有參、騫,分郟之治,優隆於君。(漢成陽令唐扶頌)

優隆,謂優待尊崇。《唐代墓誌彙編》長壽○三○《大唐故中散大夫行茂州都督府司馬上柱國張府君墓誌銘並序》:“仍賜緋袍金帶及物二百段。公以兌野寧謐,榮賞優隆,振旅凱旋,翹欣飲至。”《漢語大詞典》首舉宋沈虞卿《〈小畜集〉跋》:“晉國成建保傅之官,近漢顯宗崇寵鄧禹,所以優隆俊乂,必有尊也。”

【馥芬】

○質珪玉,性馥芬。(相府小史夏堪碑)

○性發蘭石,生自馥芬。(帝堯碑)

馥芬,猶芳香。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八十五百穀部《秔》:“鄭氏婚禮謁文贊曰:秔米馥芬,婚禮之珍。”《漢語大詞典》已收載,但舉《文選·蘇武〈詩〉之四》“馥芬孝祀”為唯一書證。可據補。

【失統】

○四百年之際,變異蜂啟,旋機離常,玉衡失統,強桀並兼,人懷僥倖。(益州太守高眹脩周公禮殿記)

失統,謂失去條理,頭緒紊亂。《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列傳第六十七下:“臣聞繼嗣失統,廢適立庶,聖人法禁,古今至戒。”《三國志·吳志》卷三:“昔漢室失統,九州分裂,先人因時略有江南,雖分阻山川,與魏乖隔。”《漢語大詞典》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為唯一書證。

【倚席】

○禮樂崩坥,風俗混亂,誦讀已絕,倚席離散。(益州太守高眹脩周公禮殿記)

倚席,本指博士、經師的坐席倚於一側,意即不設講座,廢棄學術。《漢語大詞典》首舉《北堂書鈔》卷一○一《典略》“[樊淮]乃上疏曰:‘今學約少,遠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講,太學多治產業’”為書證,時代過遲。

【長期】

○長期蕩蕩,於盛復授。(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長期,即長時期。《五燈會元》卷十二南嶽下十二世《淨因臻禪師法嗣》:“問:長期進道,西天以蠟人為驗,未審此間以何為驗?”《漢語大詞典》始見例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短期你不肯,我就約你的長期,三年五年,隨便你說罷!”時代太晚。

【歿齒】

○專國權寵,而不榮華,一旦可得百金,至於歿齒而無分銖之蓄。(楚相孫叔敖碑)

歿齒,即沒齒,終身的意思。《漢語大詞典》首舉例為宋范仲淹《謫守睦州》詩:“聖明何以報?歿齒願無邪。”時代偏遲。

【體質】

○故桂陽陰山豫章[闕]長重安侯相杜暉字慈明,體質弘亮,敦仁好道,治《易梁丘》《春秋公羊氏》,綜覽百家,無所不甄。(綏民校尉熊君碑)

“體質”之“本質”、“氣質”義,始見於東漢,本條例即是。亦見於其他碑刻文獻,如《漢魏晉南北朝墓誌彙編·晉故沛國相張君之碑》:“君體質沖素,芳絜淵渟,儉以自居,閨内有政,澹墨靜施,善不已名,是以其黨莫識厥誠。”《漢語大詞典》“體質”條於該義項下始舉例為唐劉知幾《史通·言語》:“尋夫戰國以前,其言皆可諷詠,非但筆削所致,良由體質素美。”

【本奏】

○餘胙賦賜,刊石勒銘,並列本奏,大漢延期,彌歷億萬。(史晨饗孔廟後碑)

本奏,即奏本。《漢語大詞典》舉太平天國洪秀全《蘇福省減賦詔》“朕覽秀胞本奏,歷述蘇省所屬郡縣新附四民,前經胡妖抽捐抽稅,竭盡爾等脂膏”之例為唯一書證,時代太晚。

【率皆】

○謹案文書,臣以去元年十一月到官,其十二月奉祠西嶽華山,省視廟舍及齋衣祭器,率皆久遠有垢,故魯不脩大室,《春秋》作譏。(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

率皆,都、全的意思。“率”有“皆”義,《助字辨略》卷五:“史記平凖書:率十餘鍾至一石。又云:於是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老莊傳: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率、大率、大抵,並都凡之辭。”“率皆”組合,乃同義連文。《全後漢文》卷八十四鄭玄《戒子益恩書》:“末所憤憤者,徒以亡親墳壟未成,所好群書,率皆腐敝,不得於禮堂寫定,傳與其人。”《漢語大詞典》始舉例證為《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夫先意承旨,以求容美,率皆天下淺薄無行義者。”

【漸潤】

○成就之後,仍雨甘雪,瀐潤宿麥,惠滋黎庶。(樊毅復華下民租田口算碑)

漸潤,浸潤。《漢書·董仲舒傳》“漸民以仁”顏師古注:“浸,謂浸潤之。”“浸潤”,同義複語。《漢語大詞典》舉晉傅玄《文皇統百揆》詩“洪澤所漸潤,礫石為珪璋”為唯一書證。

【宗奉】

○以淮出平氏,始於大復,潛行地中,見於陽□,立廟桐柏,春秋宗奉,災異告愬,水旱請求。(桐柏淮源廟碑)

宗奉,即宗仰敬奉。《漢語大詞典》惟舉范文瀾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道教雖然宗奉老子,但和宗奉老莊研究哲理的玄學家,卻沒有信仰上的關係”為書證,時代太晚。

【厄急】

○公房乃先歸於谷口,呼其師,告以厄急。(仙人唐公房碑)

厄急,謂艱難急迫。《漢語大詞典》僅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四娘》“程十餘年歷秩清顯,凡遇鄉黨厄急,罔不極力”例為書證,時代太晚。

【翛然】

○屋宅六畜翛然與之俱去。(仙人唐公房碑)

翛然,迅疾貌。《漢語大詞典》舉宋司馬光《館宿遇雨懷諸同舍》“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涼”之例為唯一書證。可據補。

【丹廬】

○出入丹廬,上下黃庭。(老子銘)

丹廬,即“丹爐”。煉丹的爐灶。《漢語大詞典》首舉唐王績《幽北山賦》為書證。

【匿形】

○背棄流俗,舍景匿形。(老子銘)

匿形,即隱匿形跡。唐歐陽詢《藝文類聚》鳥部下《燕》:“及至大火西景,商風吹衣,遂匿形於深穴,歛六翮而不菲。”宋李昉《太平廣記》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航遍求訪之,滅跡匿形,竟無蹤兆。”元陶宗儀《輟耕錄》:“故其餘黨皆屏跡匿形,不敢出。”《漢語大詞典》首舉明張居正《與薊遼督撫書》“虜欲大舉,必不止於八千一萬。審欲大舉,亦必匿形歛翼,豈肯以三路之說,明告於人”為書證,太遲。

【去位】

○勞而不伐,有實若虛,固執謙需,以病辭官去位。(博陵太守孔彪碑)

去位,謂離開官位,卸職。傳世文獻用例頗富,《論衡》卷二十七《定賢篇》:“如道行志得,亦不去位,故委國去位,皆有以也。”《風俗通義》卷二《王陽能鑄黃金》:“去位居家,亦布衣疏食。”班固《漢書》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第二十六》:“及去位歸居,終不問家產業,以脩學著書為事。”又卷七十三韋賢傳第四十三:“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諷諫,後遂去位,徙家於鄒。”《漢語大詞典》首舉唐韓愈《順宗實錄二》為書證。

【時期】

○六國時期思屬楚,楚都南郢,南郢即南郡江陵縣也。(楚相孫叔敖碑)

時期,指某一段時間。《漢語大詞典》始見例舉巴金《滅亡》第二章:“這是他底表妹,他底幼年時期的唯一的愛人。”太晚。

【倡率】

○乃發嘉教,躬損奉錢,倡率群義,繕廣斯廟。(仙人唐公房碑)

倡率,率先從事、引導的意思。《漢語大詞典》首舉書證為宋葉適《劄子二》“陛下比年首以大義倡率,而在廷之臣和者極寡”之例。

【敞平】

○岳朝綦陽,厥土敞平。(張公神碑)

敞平,即寬闊平坦。晉傅玄《喜霽賦》:“去湮沒之憂患,即通途之敞平。”明南師仲《原心亭賦》:“隙地敞平,芳草芊蒨,珍木蔥青。”《漢語大詞典》僅引老舍《駱駝祥子》七“敞平的路,沒有什麽人,微微的涼風,靜靜的燈光,他跑上了勁來”之例為書證。

【晚年】

○刊石銘,傳晚年。(相府小史夏堪碑)

晚年,猶後生。《漢語大詞典》收有二義:一為“年老之時”,首舉《梁書·夏侯亶傳》為書證;二為“末年”,僅舉書證宋歐陽脩《六一詩話》之例。“晚年”的“後生”義,《漢語大詞典》失載。

【三命】

○經設三命,君獲其央。(嚴訢碑)

○大守安平趙府君,嘉厥高藐[下闕]尼父之美,宋敘三命之伐,存有立名,歿宜見旌,[下闕]守節曰貞,博聞曰文,請諡休為貞文子。(司徒掾梁休碑)

○三命縮贏,卑彼[下闕]幽冥。(仲秋下旬碑)

三命,指上壽、中壽、下壽三種壽命。《漢語大詞典》僅舉《文選·孫楚〈徵西官屬送於陟陽侯作〉詩》之例為書證。

【寂靜】

○延熹五年七月遷來臨縣,正身帥下,賞恭罰否,存恤寒苦,□□□右,官朝寂靜,奸軌檢手。(成皋令任伯嗣碑)

○畺界寂靜,和睦[闕],朝歌、蕩陰及黎陽。(張公神碑)

寂靜,即安靜,指沒有什麽事變。《漢語大詞典》首舉唐谷神子《博異志·馬侍中》“四更,東方月上,燧覺寂靜,乃出而去,見人馬骨肉狼藉”之例,時代偏晚。

【乖分】

○爵不副,命乖分。(北軍中侯郭仲奇碑)

乖分,即分離、分裂。《漢語大詞典》“乖分”條首舉晉陶潛《與殷晉安別》詩:“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乖分。”

【師範】

○凡百隕涕,縉紳慛傷,門徒小子,喪茲師範,悲將焉告?卬叫穹倉。(高陽令楊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