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1452500000009

第9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1)

中国哲学是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的世界三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探究天人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尤其重视哲学与伦理、政治的联系,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古代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高度凝练的总结,其内在精神渗透于华夏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传统

一、原始儒家思想

儒家是孔子(前551—前479年)所创立的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学派。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它高居“显学”的首席,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是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的名称在商代即出现,是对一种宗教职业人员的称呼,在当时政教合一的社会中主管与迷信掺杂在一起的古代天文、地理知识和礼仪规则,据其出身和教养的高低不同,可分为“君子儒”、“小人儒”两种。在春秋时代,儒已不再是与政治结合的教职人员,而成为以传授礼仪知识谋生的自由职业者,后来发展为对一般学者的通称。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公开教学的大教育家、大儒,他把古代为贵族专有的礼仪和其他各种知识传播到民间,并整理了诗书礼乐一类的古代文化资料,成为儒家经典。孔子的学说是继承与发展西周社会“以德配天”文化传统的产物,其基本特征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以“天命”为哲学根据的理论体系。孔子的部分学生相继设教讲学,逐渐形成儒家学派。自春秋末世到秦朝建立,孔、孟、荀是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派,称为儒家八派。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经曾子、子思三传至孟子的一支,被尊为儒家正宗;孙氏之儒即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与子思、孟子的思想在若干方面差别很大,对时人也颇有影响。在后来整个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兼用荀子和孟子儒家。秦始皇运用法家之学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严重打击,但秦“二世而亡”,汉武帝从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正式居于统治地位,儒学以经学的形式得到广泛传播。经学大师董仲舒借用道家哲学,在儒学中融入阴阳五行思想,通过注解儒家经典阐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理论,宣扬“君权神授”思想。魏晋时代玄学盛行,多数玄学者仍尊崇孔子为最高的圣人。隋唐时代,佛学昌盛,儒释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还是儒家的理论。继先秦儒学、两汉经学之后,儒学演变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形态是宋明理学,这是迎合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种以儒释道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家,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它不同于孔孟停留于伦理道德的说教,也不如董仲舒那种简单粗糙的神学目的论,而是汲取了佛道两家的某些思维方法,构成了具有严密的思辨结构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理学的出现,确立了儒家发展的最终形态。后代儒者虽对它各有损益,却再不能改变它的基本趋向。清代儒学称朴学,其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变为汉学,但却不同于汉代的经学。近代的新儒家因受西学的影响,也有自己的特点。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儒学,就儒家内部来说,有性善、性恶的对峙,有心学、理学的分歧,有义利、王霸的论辩,有今文、古文的争斗,有所谓天人相通、天人相分的对立,有理在气先和心外无理的论争等,但作为一个学派,就其目的、功用、宗旨用结构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以教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派,诸儒者的思想有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儒家祖述尧舜禹,把先王之道作为治政经世的旗帜。儒家学者自孔子始,都认为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汤文武等都是圣明之君,其伟大人格足以为万世垂范,希望君主们能够修己、恤民、礼让,实行贤人政治,以德政、礼治君临天下。

第二,以六艺为法。《周礼》载,“六艺”即礼、乐、射、御(驭)、书、数,是中国古代正统教育的内容。汉代以后六艺演变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家六部主要经典。儒家崇尚六艺只是个教本问题,实际是崇尚周以来的传统文化,而六艺是传统文化的负荷者。

第三,崇尚礼仁。儒家在道德原则问题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独特的结构体系。孔子言:“不学礼,无以立”,要求人们都按一定的礼制规范行事(《论语·季氏》。),主张以礼治国,以礼区分君臣、父子、贵贱、亲疏之别。儒家的礼讲的是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其核心是分贵贱、上下、等级。从儒家经典的“三礼”来看,礼包括社会的礼节仪式、道德准则、政治制度、法律准则及其理论阐述等,从礼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意义看,是指由“仁”所贯穿的一个庞大的道德准则体系。仁是礼的中心,是礼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体现,是由仁所产生的德目。仁讲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可归纳为克己、复礼、爱人,具体又包括忠、孝、节、义等规范,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等德目。由礼仁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包括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领域的道德规范网络。

第四,仁、义、礼、智、忠、孝、信、爱、和、中等,是儒家共同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尽管不同的儒者对这些概念内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但他们都离不开这些范畴和概念,这些范畴和概念构成了儒家特有的思想外壳。

第五,宗师孔子,以解释所尊奉的经书为任务。儒家内部流派众多,常相互排斥,但都以孔子为祖师。在不断论争中,孔子的地位日益上升。儒家以解释自身经典为要务,始于孔子,他在鲁国办学,以讲解西周以来的典籍《书》、《诗》、《礼》、《乐》、《易》为宗旨,晚年又编修鲁国历史《春秋》,为儒家创建了思想基础。战国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以阐发经书和孔子学说为己任,其对经书之释,成为汉代经学的来源之一。历代儒学家,无一不以阐发儒家的经书为宗旨,以解释经书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魏晋玄学家何晏著《论语集解》,王弼著《周易注》,虽融入老庄观点,亦是阐发儒家经典。清代汉学家进行文字训诂和考证,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总之,一部儒学史,可说是一部经学史。

与其他学派相比,儒学有自己独有的思想特质,可概括为现实主义,即肯定自然和社会,对现实世界不采取回避态度,对现实生活采取积极的立场,其论宇宙和人生、理想,其思维方式及治学方法,都以此为中心展开。具体表现在:其一,儒家重现世,轻彼岸。儒学总是关心或重视人间的生活,而不追求或向往死后或来世的幸福。此种现实主义人生观,始于孔子,如关于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认为应致力于生人之事。孟子提出修身立命说,荀子提出无神论,否定宿命论。宋明清的儒家都批评了道教的神仙说和佛教的来世说及无生说。其二,儒家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以调整人际关系,并以圣人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儒家宣扬的封建道德,虽然成了禁锢人们头脑和压迫下级的工具,但其倡导的道德如公私之辩、修身为本说等,也有积极的因素,培育了一大批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儒学重视人的思想教育,认为人靠理性的自律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无需求助于外在的压力或超自然的力量,这也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之一。其三,儒家各派都将社会看做集合体,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或为家族或为国家或为天下中之一员,群体受损,个人生活也就失去保障,故儒学总是置家、国、民族的利益于首位,要求个人服从群体利益。但人群又不同于兽群,内部又分为许多层次。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员,各有位置,各尽其责,才能有序地从事生产和生活。例如,孔子提出的“正名”说就是要求君臣父子等,各守其分位,维系群体生活的安定,此即“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儒家以群体利益为公,以个人的追求违背群体利益为私,尖锐批判了佛道两家的出世主义。虽然儒家的人伦或群道具有维护封建等级制和束缚个性的意义,但其强调整体利益的群体观,也培育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并从爱家、爱国而引出爱人类的“大同”说,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其四,儒家尊理性,重经验。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此处“思”即指理性活动,“学”指感性经验。《中庸》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层次,《大学》又提出“致知在格物”,即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其五,儒家提倡参天地、育万物。儒家作为封建时代知识文化的传授者,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作为古代教育家的先驱,不仅提倡德育,且以文化知识教育学生,后来的儒者在传授文化知识方面也贡献颇丰,这是佛道两家所不能比拟的。孔孟虽反对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但并不反对学习技术,如“六艺”,他们都认为人类应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荀子则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认为人类可以参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中庸》提出:“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汉代以后的儒学更是发挥了这一传统,提倡参天地、育万物,而且发展为人定胜天说。当然,儒学内部关于人同自然的关系,也有长期争论,表现为是否承认自然规律有客观实在性。唯心派主张人为自然立法,如王守仁的“穷理”说;唯物派主张人在认识自然规律即“天道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给予的东西,如王夫之“相天说”。但两派都不逃避自然或因循自然,都不同于佛道两家企图摆脱自然规律的约束而追求超自然的彼岸世界。所以儒家的“人与天地参”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培育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技术家的世界观,即认识自然从而控制自然,为人类生活造福,为其开展发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原始道家思想

道家与儒家、佛教同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之根,因其以“道”为世界的本原或本根而得名。“道家”之称是从西汉思想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开始的,道家自《老子》成书始创,至庄子而形成学派,与儒、墨鼎足而立。战国时还有四个与道家思想接近的道家别派:杨派,宋研、尹文派,彭蒙、田骈、慎到派,黄老学派。汉初黄老之学曾一度超越儒学之上成为统治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道家虽再未获得高于儒家的位置,但它已经形成一种颇具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与主流派儒学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对峙,长期绵延不绝。汉末从道家黄老之学中衍生出道教。此后道家和道教既有差别又互相纠结,与儒、佛三教并立成为中国中世纪社会三大精神支柱之一。魏晋时期,老庄之学吸收儒家,脱胎为玄学,其思想与风范使士人趋之若鹜,近代学者称之为新道家。唐初,在统治者力倡下,老子被尊为“太上玄元皇帝”。此后,道家再未形成大的学术派别,未能出现大的道家学者,但道家精神仍时刻在社会实际文化生活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学说也称“老庄之学”。“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合于道”是所有道家学者追求的最终目标。“道”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道家的宇宙本体论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先于天地生,自古以存。“道生万物”,是天地万物统一共存的基础,万物的性能依赖道而正常发挥。“道”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以潜藏的方式存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道可道非恒道”,“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见而不可得”(《老子》。)。第二,“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的法则及运动形式是宇宙间最理想、最完善的存在模式。这个法则就是“自然”,这个运动形式就是一种封闭式的往复循环。《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周行而不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天、地、人直接或间接效法“道”,故都效法“自然”。第三,“道”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是“反”,“反”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向其对立面转化,进行自我否定;二是返本还原,循环往复。“道”及其所生万物会向对立面转化,是因为“道”是“无”、“有”对立的矛盾统一体,由“道”而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继愈:《老子新译·五八章》。)在“祸”、“福”内部都包含着自我否定的因素,这种因素发展的结果,必然使事物向其反面转化。道家的学说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也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