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1453000000018

第18章 第五套并战计(1)

偷梁换柱二十五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频繁不断地变更阵势,诱出它的主力,待它外实内虚时,就可以击垮它了!比如拖住车轮,整个车子就不能行动了。

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偷梁换柱”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中常被用作奇谋奇计,取胜敌人,解决矛盾,平息事端。

北宋年间,张咏在益州任知府,招抚使王继思部队正好住在此处。王继思的部队军纪涣散,骄横不法。

有一天,有一个百姓来官府告状,告发王继思军中士兵仗势欺人,抢他财货。那个士兵听说人家告了状,怕受制裁,半夜里用一条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往城外逃走了。

张咏派衙役去追捕,并且告诉那个衙役说:“不管你抓住抓不住那个逃兵,都把一件衣服扔到井中,然后来报告我,就说那个士兵逃走之后,投井自杀了。”

王继思军中也因此事引起了骚乱。士兵们骄散惯了,认为抢了老百姓一点东西并不值得追究,而张咏竟然派了人去追捕,很是愤慨,甚至把府衙包围起来,气势汹汹准备闹事。

此时,那个衙役按张咏的指示,办完事就回来报告,准备闹事的将士一听,那士兵自己投井而死,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一“偷梁换柱”的做法,既避免了主帅和文官的矛盾,又免去了一场闹事。

作为地方官,不处罚勒索老百姓财物的士兵是不对的,但是闹得军队和地方关系不和,因小事而引起大摩擦,也是得不偿失的。这一做法解决了问题。

秦始皇称帝,自以为江山一统,是子孙万代的家业了。但是,他自以为身体还不错,一直没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宫廷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集团,一个是幼子胡亥、赵高集团。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派,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秦始皇本意欲立抚苏为太子,为了锻炼他,派他到著名将领蒙恬驻守的北线为监军。幼子胡亥早被娇宠坏了,在宦官赵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密诏,立扶苏为太子。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密诏,等待时机。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地去找李斯,告诉他,皇帝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于是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个人今后的专权打下了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吕后矫旨诛杀韩信,后人众说纷纭。历史上的是非功过,不是一下子说得清楚的。这里并不想做什么评价,仅用此例,再次说明“偷梁换柱”的计谋,作为一种权术,在政治斗争中也往往发挥重大作用。

楚汉相争,以刘邦大胜,建立汉朝为结局。这时,各异姓王拥兵自重,是对刘氏天下潜在的威胁,翦灭异姓诸王,是刘邦日夜考虑的大事。异姓诸王中,韩信势力最大。刘邦借口韩信袒护一叛将为由,把他由楚王贬为淮阴侯,调到京城居住,实际上有点“软禁”的味道。韩信功高盖世,忠心耿耿。当年楚汉相争,战斗激烈之时,谋士蒯彻曾建议韩信与刘邦分手,使天下三分。韩信拒绝了蒯彻的建议,辅佐刘邦夺得天下。而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怨恨至极。

公元前200年,刘邦派陈为代相,统率边军对付匈奴。韩信私下里会见陈,以自己的遭遇为例,警告陈,你虽然拥有重兵,但并不安全,刘邦不会一直信任你,不如乘此机会起兵反汉,我在京城里接应你。两个人秘密商量,决定伺机起事。

公元前197年,陈在代郡反汉,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领兵征讨陈。韩信与陈约定,起事后他在京城诈称奉刘邦密诏,袭击吕后及太子,两面夹击刘邦。可是,韩信的计谋被吕后得知。吕后与丞相陈平设下一计,对付韩信。

吕后派人在京城散布:陈已死,皇上得胜,即将凯旋。韩信听到这个消息,又没见到陈派人来联系,心中大为恐慌。一日,丞相陈平亲自到韩信家中,谎称陈已死,叛乱平定,皇上已班师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庆贺,请韩信立即进宫。韩信本来心虚,只得与陈平同车进宫。结果被吕后逮捕,囚禁在长乐宫的钟室。半夜时分,韩信被杀,后世称“未央宫斩韩信”。百战百胜的韩信至死也不知道,陈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谎言。陈叛乱是在韩信死了两年之后才平定的。

指桑骂槐二十六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强者欺凌弱者,要警告它。威严合度,众人才心服,才甘愿听命,冒死奋战。

此计名称“指桑骂槐”。本意是指着桑树骂,而实际上是骂槐树。作为军事韬略就是所谓“敲山震虎”。以此一手段建立权威,或达到某种目的。

战国时,齐国大臣春居,以此法巧劝齐宣王。

齐宣王修建大宫室,规模很大,修了三年还未完工,臣子们无人敢劝齐王。

臣子春居向宣王说:“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音乐因此变得轻浮了,请问楚国算是有贤明的君主吗?”宣王说:“没有。”春居说:“所谓的贤臣数以千计,都没有人敢劝谏,请问楚国算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春居说:“如今您修建大宫室,宫室之大超过一百亩,堂上设置三百座门。凭着齐国这样的大国,修建了三年仍不能够建成。臣子们没有敢劝阻的,请问您算是有贤臣吗?”宣王说:“没有贤臣。”春居说:“我请您允许我离开吧!”说完就快步出去。宣王说:“春居!回来!为什么你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宣王终于接受春居的劝谏,赶紧召来记事的官员说:“写上!我少贤德,热衷于修建大宫殿,春居阻止了我。”

还有,齐国人能意也曾以“指桑骂槐”法,劝讽过齐宣王。

相传能意去见齐宣王。宣王说:“我听说你为人正直,有这样的事吗?”能意回答说:“我哪里能做到正直?我听说正直的人士,家都住在政治混乱的国家,根本不去见德行污浊的君主。如今我来见您,家又住在齐国,我哪里能算得上正直!”宣王生气地说:“真是个粗野的家伙!”打算治他的罪。

能意机智地回答说:“我年轻时喜好直言争辩,成年以后一直这样做,您为什么不能听取鄙野之士的言论,来表彰他们的爱好?”说得宣王恍然大悟,于是赦免了他。

汉武帝时,东方朔也曾巧设圈套,指桑骂槐,确立了个人的地位。

汉武帝即位后,在全国征请有才干的人才,东方朔虽然得到选拔录用,担当公车署待诏,但俸禄微薄,不受重视。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接近汉武帝,改变自己的环境。

一天,东方朔哄骗宫中看马圈的侏儒们说:“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对朝廷无用。耕地劳作种不好田,任职做官不能治理民事,参军入伍不会指挥作战,只会白白耗费衣食,如今皇上想把你们全杀掉。”侏儒们听说后十分害怕,哭了起来。东方朔教唆他们说:“皇上就要从这里经过,你们何不叩头请罪。”

过了一会儿,汉武帝经过这里。侏儒们都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痛哭。汉武帝问:“你们为什么哭?”侏儒们回答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把我们全都处死。”汉武帝很生气,急忙把东方朔召来,责问道:“你胆敢编造朕的谎言,该当何罪?”东方朔正等待着这样的机会,振振有词地说:“我活也要说,死也要说,侏儒身高三尺,俸禄一袋粟,钱是二百四十钱;臣东方朔身长九尺,俸禄也是一袋粟,钱也是二百四十钱。侏儒饱得要死,臣东方朔饿得要死。如果臣的话可以采用,请用厚礼待我;未可采用,请让我回家,不要让我白吃长安的米。”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赦免了他的罪。

不久,东方朔被任命为金马门待诏,得到皇帝的重用。

朱元璋在起义时,也曾导演“指桑骂槐”,整顿军纪,并获得了成功。

朱元璋带兵,很注意军队纪律。在打下和州后,朱元璋“和州立约”,申明军纪,强调将士买卖公平,不许调戏妇女。所以,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所到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深得沿途百姓的拥护。

公元1356年,朱元璋打下集庆,便与众将商议攻打镇江的事情。

这日拂晓,全军在教场集合,等候指挥攻打镇江的徐达大将军发布命令。突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教场:徐大将军已被元帅抓了起来,马上就要问斩。众将士吃惊不小。

正在这时,只见平时威风凛凛的徐大将军现在却被两名武士反绑着押了过来,后边还跟着两名刽子手,手捧钢刀,杀气腾腾。徐大将军被押至军前,脸色难看,一言不发。朱元璋也在卫士簇拥下来到教场。

不一会儿,执法官用洪亮的声音宣布道:“奉元帅命令:徐达身为统兵大将,但不知管束部队将士,严明军纪,军中屡次发生欺压百姓的事情,坏我红巾军名声,而徐达多不禀报处理。我义兵替天行道,除暴安民,如此败坏纪律,实属军法不容,应予斩首示众!”

众将士一听,一个个都吓得脸色惨白,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帅府都事李善长带头跪下,对朱元璋说:“徐大将军品行端正,作战英勇,屡立大功,当下军务紧急,正是用人之际,望元帅宽恕!”

众将也都跪下,一齐哀求。朱元璋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全场士兵这时也一齐跪下求朱元璋饶徐大将军死罪。

朱元璋见全体将士都跪下替徐达求情,不能不说话了,便站了起来叹了口气缓缓地问道:“我们起兵是为了什么?”

众将士一齐答道:“代天行道,除暴安民。”

“是的,”朱元璋点点头,“如果我们自己又来欺压百姓,还叫什么义兵,又打什么仗呢!”

众将士听了,一齐低下了头,一言不发。朱元璋脸色一沉,喝道:“在场的众将士谁没有几件功劳,若都倚功败坏军纪,我们还像一支除暴安民的军队吗?”沉吟半晌,对徐达喝道:“看在众将士的分上,这次饶你。打下镇江后,再有违犯军纪,欺压百姓之事,定斩不饶!”说罢,朱元璋拂袖而回。

徐达被松了绑,又恢复了大将军的威风。他当场宣布道:“打下镇江后,有违犯军纪、欺压百姓之事定斩不饶!”

大军很快打下了镇江。部队进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百姓拍手称赞。

朱元璋到镇江看到如此情景,十分高兴,便把徐达叫来,一把握住徐达的手说:“贤弟,教场那幕,真苦了你了!”徐达笑道:“元帅!没有教场那幕戏,军纪能这样吗?”两人大笑了起来。

朱元璋导演了这幕假斩徐达整顿军纪的戏。“指桑骂槐”这招果然灵验。

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你能不能当面给我演示一下,让我开开眼界呢?”孙武说:“这个不难。您可以随便找些人来,我马上操练给您看看。”吴王一听,心中好奇随便找些人来就可操练,便存心为难一下孙武,说道:“我的后宫里美女多得很,先生能不能让她们来操练操练?”孙武一笑说:“行呀!任何人都可以操练。”

于是,吴王从后宫中叫来一百八十名美女。众美女一到校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孙武下令所有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两个爱姬哪里做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

孙武十分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对这些美女们讲解操练要领。交代完毕,命令在校场上摆下刑具。然后威严地说:“练兵可不是儿戏!你们一定要听从命令,不得马马虎虎,嬉笑打闹。如果谁违犯军令,一律按军法处理!”

美女们以为大家是来做做游戏的,不想碰见这么个一脸正经的人!这时,孙武命令擂起战鼓,开始操练。孙武发令:“全体向右转!”美女们一个也没有动,反而哄然大笑。孙武并不生气,说道:“将军没有把动作要领交代清楚,这是我的过错!”于是他又一次详细讲述了动作要领,并问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众美女齐声回答:“听明白了!”

鼓声再起,孙武发令:“全体向左转!”美女们还是一个未动,笑得比上次更加厉害了。吴王见此情景,也觉得有趣,心想:你孙武再大的本领,也无法让这些美女们听你的调动。

孙武沉下脸来,说道:“动作要领没有交代清楚,是将军的过错;交代清楚了,而士兵不服从命令,就是士兵的过错了。按军法,违犯军令者斩,队长带队不力,应先受罚。来人,将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一听,慌了手脚,急忙派人对孙武说:“将军确实善于用兵,军令严明,本王十分佩服。这次,请放过寡人的两个爱姬。”孙武回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王既然要我演习兵阵,我一定要按军法规定操练。”于是,将两名爱姬斩首示众,吓得众美女魂飞魄散。孙武命令排头两名美女继任队长,继续操练。全场鸦雀无声。

鼓声第三次响起,众美女精神集中,处处按规定动作,一丝不苟,顺利地完成了操练任务。

吴王见孙武斩了自己的爱姬,心中不悦,但仍然佩服孙武治兵的才能。后来以孙武为将,终使吴国挤进强国之列。

作为部队的指挥官,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法令严明。否则,指挥不灵,令出不行,士兵一盘散沙,怎能打仗!所以,历代名将都特别注意军纪严明。管理部队,刚柔相济,关心和爱护士兵,但决不能有令不从,有禁不止。所以,有时采用“杀鸡吓猴”的方法,抓住个别坏典型,从严处理,就可以震慑全军将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做监军。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营中,命令装好作为计时器的标杆和滴漏盘。约定时间一到,穰苴就到军营宣布军令,整顿部队。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穰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带着醉意到达营门。穰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无所谓,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我总得应酬应酬吧?所以来得迟了。穰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负有监军重任,却只恋自己的家小,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庄贾以为这是区区小事,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穰苴的话,不以为然。穰苴当着全军将士,命令叫来军法官,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穰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连忙飞快进宫,向齐景公求救。在景公派的使者没有赶到之前,穰苴即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敢杀违犯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还再敢不遵将令。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入军营,传达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庄贾。穰苴沉着的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见来使骄狂,便又叫来军法官,问道:“在军营乱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军法官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穰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坐骑,代替受刑。然后让使者回去报告。穰苴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