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1453100000044

第44章 前期倭寇對元朝的騷擾

元朝時,由於中日兩國的官方聯繫較少,故而雙方的交往以民間聯繫居多,其中更是以日、元之間的貿易爲主。

當時赴元的日本商船,大都是以貿易爲主要目的的,但其中也有一些海盜式的商船,這些商船一旦有機會,即在海上大肆掠奪,進而演變成早期的倭寇。也有的是在幕府的保護下,從事着官營商船的活動,如天龍寺船便是這類的官營商船。天龍寺船始創于將軍足利尊氏,足利尊氏爲悼念後醍醐天皇,慰其在天之靈,擬在京都營造天龍寺,但因苦於缺乏資金,便希望通過與元朝的貿易來解決資金問題,於是往來於中日之間的天龍寺船便産生了。

十三世紀中、後期,與日本相鄰的中國、朝鮮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在中國,由於元末農民大起義,元朝的統治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在朝鮮,李成桂於公元1392年推翻了李氏高麗,建立了李氏朝鮮。琉球地區的中山、山南、山北的首領,競相向明朝發展關係,並與朝鮮、安南、爪哇等進行貿易。在這種新舊交替的國際形勢下,日本也與東亞諸國積極發展雙邊關係。當時,日本與中國、朝鮮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圍繞着“倭寇”問題展開的。

“倭寇”一詞最早見於朝鮮古籍《高麗史》:“倭,寇固城、竹林、巨濟、合浦。……倭寇之侵,始於此。”(《高麗史》忠定王二年二月。)在中國,關於“倭寇”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太祖實錄》:“倭寇出没於海島中,屢次侵略蘇州之崇明,奪財貨。”(《太祖實錄》洪武二年四月戊子。)這裏所說的“倭寇”,是十三世紀至十六世紀在朝鮮半島、中國沿海地區活動的日本海盜集團。當時“倭寇”的成分較爲複雜,由於日本幕府的權勢逐漸衰落,而地方領主的勢力卻在不斷增強,再加上莊園制日漸瓦解,大批破産農民和下級武士淪爲了海盜。元末之後,由於出現了倭寇的騷擾,中、朝兩國爲了海防的安全,都不約而同地實行了海禁,因此,日本與中、朝兩國的貿易受到了嚴格的限制。爲了打破這種限制而獲取經濟上的利益,在日本九州地區的領主大内氏、今川氏、宗氏、松浦氏等人的支援下,商人和海盜勾結起來,組成武裝貿易集團,以船隊航行於中、朝沿海各地。在一般情況下,他們倚仗武力,強求交易;若得不到允許,則搶劫虜掠,掃蕩而去。倭寇的船隊少則两三艘,多則两三百艘。人數少則五人,多則三百人。掠奪的目標主要是米穀、貨物和勞動力,给中國沿海地區的社會環境和百姓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倭寇的發展,大致以十六世紀初期爲界,分爲前、後兩期。前期的倭寇以侵擾朝鮮半島、山東半島爲主,也波及江蘇、浙江、福建等部分地區;後期的倭寇主要以侵擾中國的浙江、福建等東南沿海爲主。

前期的倭寇主要以日本海盜爲主,後期則以中國海盜爲主,“今則海寇動計數萬,皆託言倭奴,而其實出於日本者,不下數千,其餘則皆中國之赤子無賴者入而附之耳”(《籌海圖編》卷十一。)。“大抵真倭十之三,從者十之七。”(《明史·日本傳》。)

前期的倭寇給元朝帶來了較大的危害,但由於元末社會動蕩不斷,元朝統治者根本無暇去清除沿海的倭患,因而給倭寇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其後,倭寇的發展規模不斷壯大,給中國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大。這種狀況直到明朝中期由於明政府的抗倭和俞大猷、戚繼光等民族英雄用武力堅決清剿,到嘉靖四十年(1561),長期危害中國的倭患纔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