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浅析
1453900000018

第18章 忏悔品第六(1)

释品题:忏悔,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为梵语“忏摩”之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于达到灭罪之目的。因此品所说,乃六祖慧能大师为士庶讲自性五分法身、无相忏悔、自心四弘誓愿,自性三宝归戒、自性一体三身佛等,这些程序,好比忏摩时的仪式,故以“忏悔”为品题。忏悔有多种,如理忏、事忏、无生忏、取相忏、作法忏、大忏悔、庄严忏、无相忏等,此品所云之忏悔,乃指无相忏悔。

经文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①,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②!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③,次授“无相忏悔”④。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⑤,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⑥,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⑦,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⑧,莫向外觅!

注释

①广韶:广州和韶州。骈集:骈,乃两马并驾一车。嵇康《琴赋》:“骈驰翼驱。”集,群鸟栖止于树上。《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引申为集聚、会合。骈集,就是并合聚在一起的意思。②胡跪:意指胡人之跪拜,又作胡跽。关于胡跪之相有种种异说:(1)谓胡跪乃胡人之敬相,跽即印度屈膝之相,是唯屈膝便称胡跪。(2)或指长跪,谓双膝着地,竖二足以支身。(3)或指互跪,即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盖古时印度、西域地方总称为胡,故胡跪乃意味一般胡人跪拜之敬仪。然以经典中所说,右膝着地者为正仪。③自性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又作无漏五蕴、无等等五蕴。乃大小乘之无学位(最高之悟境),即佛及阿罗汉之自体所具备之五种功德。按小乘佛教之解释,《俱舍论光记》卷一所举,即:(1)戒身,又作戒蕴、戒众、戒品。即无漏之身语业。(2)定身,又作定蕴、定众、定品。即无学之空、无愿、无相等三三昧。(3)慧身,又作慧蕴、慧众、慧品、即无学之正见、正知。(4)解脱身,又作解脱蕴、解脱众、解脱品。即与正见相应之胜解。(5)解脱知见身,又作解脱所见身、解脱知见蕴、解脱知见众、解脱知见品。即无学之尽智、无生智。其中,解脱身与解脱知见身,合称为解知见。盖小乘之无学位所证得之尽智、无生智为解脱知见,此于佛教教团中,本被视为抑制肉体与精神之欲望,以便能够静心、磨炼智慧,而从一切束缚中解脱之法门;并且自己能意识到解脱后之清无染,而显示出进入所谓之悟境。按大乘佛教之解释,见于慧远之《大乘义章》卷二十,佛之自体所具备之五种功德,即:(1)戒身,指如来之身、口、意三业远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2)定身,谓如来之真心寂静,自性不动,远离一切妄念,称为定法身。(3)慧身,谓如来真心体明,自性无暗,观达法性,称为慧法身,即指根本智。(4)解脱身,谓如来之自体无累,解脱一切系缚,称为解脱法身。(5)解脱知见身,谓证知自体本来无染,已实解脱,称为解脱知见法身。关于五分法身名义之解释,该书说“分”为因,而上述之五种为成身之因,故称“分”;“法”为自体,而上述之五种为无学之体,故称之为“法”;“法”是轨则之义,上述五种为成身之轨,故称之为“法”;“身”者是体,而上述之五种为诸佛之体,故称“身”;又以众德聚积之义,故亦称为“身”。五分法身之次第历然,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戒、定、慧三者就因而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二者就果而付名,然此五者均为佛之功德。以此五法而成佛身,则称五分法身。在密教的五分法身中,戒指生佛不二,六大无碍之三昧耶戒;定指安住于生佛不二之大决定心;慧指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解脱自悟已明六大无碍之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解脱之见,指自明已无隔之缚之知见。由于禅宗认为这五种功德法而成的佛身,均存在于自我的本性之中,所以称“自性五分法身”。以“香”比喻五分法身,则称为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④无相忏悔:以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等五香各自内熏,非向外觅,即是无相忏悔。⑤矜恤:矜,通“怜”,怜悯;同情。《诗·小雅·鸿雁》:“爰及矜人。”恤,体恤;周济。《国语·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矜恤,就是怜悯救济的意思。⑥攀缘:猿猴依枝附木转移称之为“攀缘”,后来禅修借用为攀取缘虑之意,指心执著于某一对象之作用。众生之妄想缘取三界诸法,此乃一切烦恼之根源。盖凡夫之人,妄想微动即攀缘诸法;妄想既有所攀缘,则善恶已分;善恶既分,则憎爱并炽;由是,内烦众结,外生万疾;此皆攀缘作用所致者。⑦和光接物:即和光同尘之意。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一语,原意指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于佛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化身权假方便,生于充满烦恼之尘世,与众生结缘,次第引导众生入佛法,称为和光接物。《摩诃止观》卷六下,即称此种权巧施设为“和光同尘”。然《北本涅槃经》卷六,称此种施设为“和光不同尘”,意谓佛菩萨为达救度目的而与尘世众生和合,却不为恶浊所染。其意均大同小异,当以和光接物或和光同尘达意较为准确。⑧内熏:亦作冥熏。于本觉之真如内,冥冥熏习妄心,使生菩提心。《止观辅行传弘诀》卷四之三:“自非内熏,何能生悟?故知生悟,力在真如。故以冥冥为外护也。”提示敦煌本先说自性三身佛,次发四弘誓愿,次说无相忏悔,次说无相三皈依戒。此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一段,为敦煌本无。自性五分法身香,是自性法身上的五种功德法香。戒定慧三功德法香是从因上立名;解脱、解脱知见两功德香,是从果上立名。“香”的意义,是以智慧火烧那抽象的无价真香,这是真实庄严佛身,这是真实供养如来。这五分香,皆从自性上说,皆从功德上修,也就是自证自性法身来成如如佛。若不能用这五分香向内自熏,而仅仅在小善福德上向外求觅,那就不可能成佛了。在“解脱知见香”下,“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两句,不可轻易读过,禅门行者,悟前考功夫,悟后考见解。一不可落空亡枯寂,即使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非正真禅境界;二不可落孤陋寡闻,即须多研究教理以自求印证,广行六度以自行考验。所谓“达理”、“接物”,悟后更须智悲双运,来圆满自己的觉行。

经文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①,令得三业清净②。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③,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诳染④;从前所的恶业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注释

①三世:亦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为迁流义。乃过去世(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世(现在、现世、现生、中际)与未来世(未来、来世、来生、当来、后际)之总称。现在世与未来世合称为现当二世。所谓三世,指一个人现在生存之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之前世及命终以后生存之来世。又有以现在世之一刹那为中心,及其前后称为三世者。或以劫为单位,贤劫为现在,以此而建立三世说。一般佛教均以时为假立者,然胜论外道或时论师则视时为实在者。至于由过去之业因,所招感之现在果报,此种三世因果报应之理,即称三世因果;而出现于三世之佛,则称三世诸佛。小乘主张一世一佛;而大乘认为空间充满十方诸佛,在时间上普现于三世,此称十方横化、三世竖化。总括而言,各宗派对于三世之观点有下列四说:(1)有部认为色、心等有为法之法体,系遍满三世而为实有,故称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准此而言,则“过去法”与“现在法”无法安立,对此,大多由类、相、位、待之不同,而有种种异说。其中,有部以“位”之不同为正义,而认为法体乃普遍于三世之实在,法体本身虽无三世之差别,但以其作用之标准衡量,未起作用时之法,称为未来法;现在正起作用者,称为现在法;而已起作用者,则称过去法。以上是对现在即是一刹那之说而言者。(2)大众部与经量部认为,于现在一刹那所起者始为实有,而过去与未来法皆无(非存在)。此即“本无今有,有已还无”之主张。故以过去法为曾有,未来法为当有,而说明三世,此即称为“现在有体,过未无体”。(3)唯识派以“过未无体”之立场,主张有三种三世。即:道理三世,在现在法上,有过去曾有之因相与未来当有之果相,故具足过去与未来。神通三世,过去、未来虽非实在,但依宿命智(宿命能)观过去,依他心智(他心通)观现在,依生死智(天眼通)观未来,如此依神通力所显示之三世,而作为现在刹那心识之相分。唯识三世,系依迷心之虚妄来分别三世,然此仅为现在之心识变现之相分。(4)华严宗立有九世、十世之说。即在三世各有三世,指过去之过去,乃至未来之未来等九世,彼此相同,彼此和合(相即相入)而归纳于一念之中。九世上加上一念,总合为十世,而于十玄门中,立有“十世隔法异成门”。②三业:三业的含义非常广泛,类别大约有十四种之多,根据经文之义,当系指身口意三业。身业,指身所作及无所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偷盗、邪淫等为身恶业;反之,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者为不淫),即为身善业,称之为身三支。口业,又作语业,指口所作及无所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离间语(两舌)、恶语(恶口)、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恶语、不两舌、不绮语则为口善业,称之为口四支。意业,指意所起之业,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等为意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等则为意善业,称之为意三支。合而称为“身三口四意三”。此外,另有非善非恶、无感果之力的无记之身口意三业。③恶业:就善、恶、无记等三性所分之三业之一。

又作不善业,指以贪、嗔、痴等为因缘之业,为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之若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四十华严》卷四十:“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④诳:,心所法之一。于自己的才貎、名、利、能力、出身等不善对待,骄傲放纵深生贪著为性,能碍不,生起杂染为业。这种依持自己的长处,骄矜自持,居傲凌人的心理活动为。与慢的差别在:谓不对他人,而仅对自己之种姓、色力、财位、智力等有所染著,使心高举之精神作用,即对自己之长处产生傲慢自大之心;对他人心起高慢,则称为慢。《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为?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这个“醉”字用得好,“醉傲”是的表现。《唯识述记》卷三十云:“醉者,昏迷异名也。”有的人,于此盛事,自以殊胜,很伟大,于是得意忘形,如酗酒之人,放浪形骸、肆无忌惮,如痴如醉,陶醉在他自己所建立的虚幻不实之王国,大做白日梦。《成唯识论》卷六谓“此亦贪爱一分为体,离贪无别相可用”。故有的学者认为为贪心所一分所摄;有的讲为慢心所一分所摄;笔者以为贪、慢二心所二分所摄。诳,欺诈之意,心所法之一。为获取名利,本无有德而诈现有德为性,能障碍不诳,依靠不正当方式生活为业。实际上就是诈骗,以种种手段迷惑他人之行为和精神作用。据《成唯识论》卷六载,诳即为得利养而现矫德,以诡诈为性,以邪命为业。俱舍宗以为实有之法;唯识宗谓以贪、痴之部分为体,系由贪分之一分而假立者,离此二者即别无诳之相用。不诳是依无贪、无痴善根所建立的善法,即是一种务实、踏实、平实的好作风,不自欺我和欺人。诳则是其反面,以邪命为生计。所谓邪命者,谓是一个诡谲矫诈之人,多从事不正当或不合法的事业来谋取生计。邪命是相对正命(以正当之职事活命)而言,从事正当的经济生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大部分罪恶,都是从不正当的经济生活而来。诳为贪心所一分所摄。提示过去由于不识自性本来自清净,认缘虑心为己心,随境而生,逐境而灭,念念不离诳嫉妒,故常常造成罪业。六祖要行者回过头来返观自性,勿为妄念所迷。于是始知从前所谓“无边众生”不是在外的众生,竟是自心中的众生。一朝忏悔,永不再起,“无边烦恼”于今断尽,就在这忏悔断尽的当时,朗然见性。于是始又知从前所谓“无量法门”、“无上佛道”不须向外觅求,竟是法尔现成的心地法门,法尔现成的自性真如佛。《楞伽师资记》引四祖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现,是名第一忏。”六祖的“自性无相忏悔”,正与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