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1454500000009

第9章 八宝玉贪闻宝钗身上的香

原著回目: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品赏要点:薛宝钗身上的香,是一种特殊的女人香,本文对此作了有趣的研究。金锁,是挂在宝钗身上的饰物。这金锁与宝玉身上的那块玉,恰成一对。奇缘,是说宝钗和宝玉的婚姻,是金玉良缘,这姻缘是天赐的。巧合,是说金锁和宝玉相配成对,太巧。薛宝钗的金锁,是用来锁住宝玉的。宝玉生性不合礼教,自由放任,需要一把婚姻金锁把他锁住,让他走上礼教仕途。所谓“金玉良缘”,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封建贵族的婚姻观念,是贾府娶媳妇的根本原则。忽然使我想起了当代作家李国文的小说《变异》:在革命战争中驰骋沙场的英雄齐克,革命胜利之后,娶了马老师为妻。马氏用了“温良恭俭让”的哲学来改造齐克,用美丽的婚姻金锁锁住了齐克,终于使这位活蹦乱跳的革命战士变成了一个患“妻管炎”的顺民。薛宝钗的金锁,美丽的婚姻金锁,好可怕啊!男士们要警惕啊(静帆:节外生妙枝!我倒要说:女士们,要警惕男人的婚姻铁锁啊)!此回的要点是宝玉贪闻宝钗身上的香: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是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引文见“新校注本”。)这段文字很有味儿。宝钗身子的香是人为的冷香,这在上文已说过了。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宝钗这香,与一般的涂脂抹粉之香又是不尽相同的。涂脂抹粉之香,是在身体的表面,是一种外在之香。宝钗这香,是吞了冷香丸之后,内体通过对这药物的消化而产生的香。这种体香,是内在的。就这一点来说,这香与女性的天然体香又是很相似的。这也是宝钗这个人物的某种性格之体现:她善于八面玲珑,有人为造作的虚伪一面;又有真实自然,一个少女的纯真可爱的一面(帆:例如,她爱上了贾宝玉,这一点就有纯真之处)。薛宝钗身子的这种香,不是轻微的淡香,而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森森,有浓密之意。这样的阵阵浓密之香,在整部《红楼梦》中,竟无他(她)人闻到,而只有贾宝玉一人能独享此艳福。这是为什么呢?这和第19回黛玉身上的香也只有宝玉一人能闻到一样,或许是作者要强调他们之间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之“缘分”吧。是这样!但作者这样的写法,用佛教哲学来解释这种现象,是因缘。而用现代物理学的原理来解释,还是有科学根据的。女性体香之排出,是要通过身电来传播的。这身电的电波,只有遇上了与之相同的异性的身电电波的频率后,方能相互吸引。如果是同性,是相互排斥的。异性之间,如身电磁场频率不同,也不能相互吸引。而异性之间身电频率之相同,乃是极少的事。这个原因就使绝大多数人对宝钗、黛玉的身香无所闻,而只有与她们的身电频率相同的宝玉,才能够闻到。贾宝玉闻宝钗的这种体香,是“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这也是神来之笔。幽香,是香之神秘,之隐蔽,之深长,之静謐,之色重。甜丝丝,是香之味,是嗅觉向味觉的转化,是一种轻微的绵绵的甜。凉森森,既是香之浓烈,又是香之寒气逼人,如隆冬之冷风,阵阵扑来;这未免有点可畏。然而,这是女人的体香,这是女性身上的蜜,虽冷又何所惧哉!(塞评:刻薄!所以,金锁才有可能把英雄男士锁住。)这“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在修辞上是嗅觉向触觉和味觉的转化;读之,有一种缠缠绵绵的音乐之美,使人联想起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啊,宝钗和黛玉,对于宝玉来说,是一首美妙的歌,她们的体香,当然是一曲动人的、令人陶醉的音乐啊。当然,薛宝钗身子的这种冷香,是宝钗性格的某种象征,是宝玉的某种主观感觉的产物,这和后文第十九回林黛玉的天生暖香,是不尽相同的。宝钗会见宝玉,在事先是预谋好的。会见时的穿着,看去很朴素,很平常,其实是经过薛宝钗精心设计的,一切以符合宝玉的审美观并能吸引对方为目的。所谓“巧合”,是用巧妙的方法来认合贾宝玉的“通灵”。这一点,不但说明了宝钗工于心计的性格,也很值得正在恋爱中的人们仿效啊!玛格丽特小说《飘》中的郝思嘉,在某次参加一次野宴之前穿衣打扮,她确定的宗旨:什么衣裳最能吸引她的情人希礼。《飘》的作者写她的这一心理,淋漓尽致。而《红楼梦》却不写宝钗的这一心理,让读者自己去联想,似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