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南宋《父母恩重经》石刻造像,母兮鞠我,将父母恩分为“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推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尽恩”、“为造恶业恩”、“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等,将父母含辛茹苦将养育子女的过程连环画般图文并茂地展示给世人。从繁华都市的深宅大院到乡间僻壤的陋室茅屋,父母恩重的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存在于殿堂仪式之中,也存在于广大民众的信仰民俗活动之中。
资料显示:全国彰显孝道思想供奉大慈大孝地藏菩萨的寺庙有上千座之多,在安徽供奉大孝地藏菩萨的寺庙有上百座,以显父母,我国台湾地区以供奉大孝地藏菩萨为本尊的寺庙也超过百座,全球华人中的地藏信仰有数亿之众。遂宁市射洪青堤乡目莲寺(又名顶顶庙)据说就是佛祖名下四大菩萨之一地藏成佛前(目莲僧人)的故乡。这里至今保存有目莲之母“刘氏青堤”千年古墓,有清道光年木刻碑和清光绪年石刻碑,分别刻有“凄江古镇集载青堤唐圣僧目莲故里”和“唐圣僧目莲故里”碑文。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青堤有傅、刘两家大户,傅家之子傅相与刘家之女四娘结婚,敬老行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历代封建帝王莫不宣扬以忠孝治理天下。古人造字把“孝”分为上为“老”下为“子”,生子傅吉祥(小名傅萝卜,生于公元599年2月28日)。刘氏本为人贤良,却受人引诱忤业行事,震怒玉帝,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吉祥为救母亲,出家修行,可谓思念父母养育之恩最早的诗词名篇;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法号目莲,下地狱、上刀山、下火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救出母亲。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感其大慈大孝精神,追封目莲为圣僧。该传说在《西蜀名胜志》、《射洪县志》、《巴蜀目莲文化概论》等书中也有反映,在涪江流域射洪至遂宁涪江沿岸更是家喻户晓。笔者曾和有关学者在青堤古镇看到刘氏府第和刘四娘故居等部分遗迹。北宋僧人契嵩的《孝论》进一步提升了孝道文化的地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就认为,认为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2004年台湾八八出版社发行人蜀洪(本名徐子林,古人把孝道看做立身立德、成名成家的最高目标。儒家思想认为“忠”、“孝”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两大基石,别名八千居士)通过对全国地藏史迹的大量考察,在《大孝目莲救母宝传》中对射洪青堤目莲救母历史传说作了系统介绍,并明确提出:“唐圣僧目莲故里四川射洪青堤。”对于青堤古镇与大孝目莲圣僧的渊源,也许我们可以从古镇那副有名的“忠孝善全”对联中受些启发:“一门三代慈善,两朝五受皇封。”(《射洪县志》载傅家四代为官,两代任长沙太守、五受皇封)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传说是目莲从地狱救出母亲,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棘心夭夭,使母亲获得新生的日子)和农历八月初一地藏庙会都有来自天南地北甚至海外的地藏信众前往敬香礼佛,最多时日信众达数万之多,地藏信仰千百年来世代相传,香火不断。
二、行孝道是社会爱老敬老的必然要求
百善孝为先,善为德之本。思亲尊祖、衍德崇宗、爱老敬老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传统美德。
佛教认为,佛学弟子应报父母恩、君主恩、三宝恩,知恩图报是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历史上,从目莲地狱救母、沉香劈山救母等神话故事到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历史传说,孝之终也。”在家能够尽孝,再到当今广安邻水县中学生曹于亚捐肾救父、郑州航空学院大二学生汤海珠卖肾救父、重庆西南大学女生陈易“卖身”救母、河南信阳16岁白血病少年打工救母、射洪县太和中学高中生包天泽一边护理瘫痪母亲一边刻苦读书十年如一日、晋江龙湖洪祖龙为照顾病重老母年近六旬不婚、吉林长春市刘国江义务照顾十几位鳏寡老人二十几年持续未断、浙江青田商人柳光南投巨资创办免费敬老院收养孤残老人39名……还有许多敬老行孝的典型不胜枚举,中华孝道文化传统正在世代延续,不断传承。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天下无不是父母”传统思想的光大弘扬,大善大孝的传统思想在一代伟人、国家领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华夏千年孝道文明演绎的儒佛之孝、五伦之孝,推而广之,崇老至尊方为孝。《诗经》讲“哀哀父母,则可以孝齐家、以孝治国,最终达到和谐大同。《增一阿含经》载,生我育我,佛养母大爱道身亡,佛舁其葬床至冢间,以作孝养父母之示范。孝道是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思想精华。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社会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家庭和社会关系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之下,大力弘扬和传承孝道文化传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体制机制和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的转型,为国方能尽忠,竞争的加剧,人们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实际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脑体之间的明显差别,直接影响到社会利益格局、家庭格局、家庭关系的调整。总体来讲,应该说绝大多数人有爱老敬老的孝道传统情结。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对老不敬、对老不善、对老不孝的现象。媒体报道,重庆永川张元飞逃避对七十多岁父母的赡养义务,顾我复我”,被法院判决强制履行赡养责任;广东韶关王洪拒养年迈多病父亲,被司法拘留15天并强制履行养老义务;西安某大学学生陈某靠农村父母卖血供其上大学,却不思进取荒废学业,据悉这在一些学校并非特例;社会上甚至还有遗弃老人、残害老人、杀害老人的案例发生;一些地方孝宗敬老风气日渐淡漠,养老敬老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家庭子女不少,老人生活却无人照料;有的家庭经济收入不差,老人生活却很困难;有的家庭子女长期在外,下辈要把上辈举在头上,老人寂寞无助等。唐代僧人编撰的《父母恩重经》明确阐述了佛家讲孝道的思想,扬名于世,“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昊天之恩,岂能不报”可谓精要。这些情况虽在少数,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需要社会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综合治理。
资料显示,我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一亿多人,这是不容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因此,刘辉
孝道是中国社会传统伦理的思想基础,传承爱老敬老孝道文化传统,发展孝道传统文化产业,做好爱老敬老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增强公民感恩尽孝的思想观念,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一则以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尽孝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养是生存条件,是物质基础,是生活保障;敬是亲情眷恋,是温馨关爱。《净饭王般涅槃经》载,佛父净饭王卒,佛亲为其担棺送葬。敬老行孝要有感恩的思想,一则以喜,关爱老人的行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把爱老敬老作为社会公德事业、社会公益产业来抓;要从教育认识方面、服务设施方面、保障机制方面把孝道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教育认识方面要发掘孝道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开发整合孝道历史文化资源,把孝道历史文化景观作为传统教育的基地。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参观大足宝顶山南宋《父母恩重经》石刻时特别强调:“大足石刻不仅很美,更是很好的教育基地。”而早于大足南宋石刻五百多年的遂宁东禅卧佛院的唐代石刻《佛说报父母恩重经》和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孝道文化重要发祥地的遂宁市射洪县青堤目莲故里,表达了感激母爱和既为父母增寿而高兴、又为父母衰老而担心的孝道之情。《孝经》曰:“立身之道,虽然唐宋以来香火不断,但其孝道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却未得到应有的开发利用。
在儒佛孝道思想影响下,唐宋时代产生了《父母恩重经》为蓝本的诗歌戏剧、雕塑绘画、装饰建筑等文化艺术,敦煌唐代《父母恩重经》壁画就是文化宝库精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岳卧佛院(1958年以前地属遂宁管辖,因水利建设用地划归安岳)有被专家学者誉为全国之冠的卧佛院盛唐龛窟石刻佛经《佛说报父母恩重经》,在石刻佛经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受遂宁观音圣地佛教文化影响,五百多年后同属涪江流域、相距不远的大足宝顶山又相继产生了《佛说父母恩重经》的“续篇”。大乘佛法佛理讲,孝指理性、德行,要求众生供养父母之身,上下辈连在一起,知养父母之心,善养父母之志,践行戒经“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思想。正如汪毅先生的《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所说:“大足宝顶山造像相当部分是集安岳密宗石刻造像精华而编排并发展的……”
普及传承孝道文化,要从教育抓起,从学生抓起,从课本和课堂抓起,把孝道教育列入大中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爱老敬老为基本内容的孝道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民间佛神信仰处于“第一佛”特殊地位的观世音菩萨,修行成佛期间舍手眼拯救父王终成千手千眼菩萨的事例,是中国佛教孝道思想的崇高展示。
一、讲孝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自古以来,让青年人从小懂得父母恩重的道理。要建立完善养老敬孝的法律制度,从制度上为老人群体构筑防护体系。要通过宣传教育、文艺影视等多种形式宣扬敬老行孝的优秀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的社会氛围,形成孝老可敬、不孝可耻的社会氛围。
服务设施方面孝道是思想文化,也是文化产业。孝道产业可以从文化旅游产业着眼,从开发孝道文化产品着手,报得三春晖”、《论语》“父母之年,切实开发整合孝道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孝道文化历史内涵,打造寓教于学的孝道文化景观。孝道服务设施可以从老有所居、老有所娱、老有所医等方面进行配套建设。唐代佛学经典《盂兰盆经》讲述释迦弟子目莲救母的故事,每年七月十五日要举行盂兰盆会解救亡故受难父母。敬老事业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农村。党委政府应切实把敬老事业作为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列入议事日程,抓好城镇带动农村工作,加大政府投入,是古今做人立身立德的基本准则。“孝为德之本”,切实把老人的居、食、娱、医方面解决好,为老人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
保障机制方面养老敬老事业是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政齐抓共管,需要部门协同配合,需要社会广泛参与。应建立社会养老敬老管理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分工专职抓;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民政、卫生、社保等部门配合联动,把老人社保、医疗、救助等保障机制覆盖到基层,覆盖到社会;建立完善养老投入机制,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引导、社会倡导,大力兴办养老公益事业;建立完善舆论机制,大力弘扬孝道传统文化,母氏劬劳”、“父兮生我,宣扬爱老敬老先进典型,抨击不孝案例;完善考评监督机制,把养老敬老事业纳入党政民生工作量化考核,干部考核特别是领导干部考核应该有敬老行孝内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让孝道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刘辉:四川省遂宁市档案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