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译文】
大凡用兵的法子,将领受命于国君,征募人马组建军队,难于通行的地方不可宿营,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应与四邻结交,难以生存的地方不可久留,容易被围困的地方应精心谋划,没有丝毫退路的地方则应背水一战。有的道路不应通过,有的敌军不应出击,有的城池不应攻打,有的地域不应争夺,国君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故而将领通晓“九变”的具体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领不通晓“九变”的具体运用,即便懂得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形的帮助;指挥军队如果不懂得“九变”的运用方法,即便懂得“五利”,也不能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
【解析】
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由于位置、地貌的不同,所应采取的部署与措施也不尽相同。然而地形的变化还不是全部,战场的千变万化,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帅对“九变”的运用,如果不懂“九变”,即便懂得地形,也不能发挥出地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时候放弃比获取更重要。
【故事一·圮地无舍】
公元679年,裴行俭率军进击东突厥,唐军走到单于界北,扎下了营地,准备宿营。然而裴行俭却突然下令部队马上将营地搬到附近的高冈上,军士们都不能理解他的用意,但在他的坚持下也只好从命。
到了夜间,唐军在高冈上宿营时,忽然一场暴风雨袭来,第二天他们才发现原先扎营的地方已经积了一丈多深的水,要是仍在那里的话,军队营帐、物资等等肯定要被水淹了。众将领非常惊奇地请教裴行俭,裴行俭笑道:“从此你们只管听我的吩咐,不用问我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这是不要在低洼之地扎营的例子。
【故事二·死地则战】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在击败各地义军之后,又在定陶大败项梁。项梁被杀,楚怀王十分恐惧,便来到彭城,将项羽及吕臣的部队都收到自己旗下。章邯又率军渡河,进攻赵国,大败赵军,并派王离、涉闲二将把赵王及其手下大将陈余、相国张耳围在巨鹿城中,章邯驻军巨鹿之南,修筑粮道。
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主将,率军救赵,项羽、范增等人听他指挥。楚军走到安阳时停了下来,项羽劝宋义前进,宋义不听,足足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忍无可忍,于是便将宋义杀了。军中诸人拥项羽为假上将军(假,是代理的意思),又派人驰报怀王,怀王只好将项羽任命为上将军,军队全归项羽指挥。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也成为项羽部属,项羽派遣他二人率两万人渡漳水支援巨鹿,之后项羽也领着全军渡过了这条河。
过河之后,项羽“破釜沉舟”,令士兵们将船凿穿,将饭甑敲破,又将屋舍烧掉,每个人只带三天口粮,激发士气,以示必死的决心。到了交战的时候,其他各国派来的援军只肯在一旁“作壁上观”(站在自己营地的壁垒上观看),不肯投入战斗,楚军个个勇猛非常,以一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楚军作战的呼喊声惊天动地,诸侯军队在一旁听得胆战心惊,等到楚军大胜归来,项羽召见诸侯各将领,他们一入辕门无不膝行向前,到了项羽面前莫敢仰视。项羽也由此成为诸侯上将军,诸路反秦势力军队皆归属他指挥。
这是处在艰难危险的境地,靠奋力死拼取得胜利的例子。
【故事三·君命有所不受】
公元前61年,西羌与匈奴交好,向匈奴借兵,想要进攻鄯善、敦煌,阻碍汉与西域间的通道。汉宣帝派辛武贤、许延寿率领军队与赵充国兵力会合,准备进攻羌人部落。此时赵充国已经招抚了一万多羌人归附,奏章还没有发出,朝廷下令攻打的诏书就到了。赵充国并不同意皇帝的做法,遂多次上书,说对付羌人要用智取,一味武力镇压并不是好办法,况且此次的计策也并不稳妥,有失败的危险。他建议撤掉骑兵,只留步兵一万人,屯驻在要害地区,一面防卫,一面屯田,只对羌人中的顽固派进行打击,这样既可以节省大笔军费,又可以保证军队粮食充足,利于久驻。不光羌人的叛乱可以不日平定,其他蛮夷部落也会归服。
赵充国三番五次上书,不愿执行朝廷命令,这让他的儿子赵卬十分害怕,他派人前去劝说,说:“将军违抗皇帝的意图,万一天子震怒,派御史下来问罪,您不能自保,又怎样保卫国家边疆呢?”赵充国不以为然,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汉宣帝每次都将赵充国的奏折交给朝廷大臣们讨论,起初赞成他的对策的大臣只有十分之三,后来见他情辞恳切,且边疆形势一如充国所料,便有多数大臣赞同他的意见,丞相魏相说:“我们不懂军事利弊,多亏赵将军三番五次谋划对策,后来他所说的都句句言中了,我们也觉得用他的计策一定会成功。”于是皇帝便同意了赵充国的意见,而且嘉奖了他。赵充国按照自己的计划屯田并加强防卫,果然后来西羌平定,没有将事态进一步推向不可收拾的境地。
这也是前面提到过的要保证将领足够“自专”的道理,只不过前面是告诫国君不要“縻军”,此处是寄望于将领:倘若国君没有这种意识呢?这就需要将领自己“抗命”了。
【原文】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译文】
因此用兵的方法是:不抱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是靠我方拥有对付他的准备;不抱敌人不会主动进攻的侥幸心理,而是靠我方拥有敌方无法攻破的坚固防御。
【解析】
所以说,不要寄希望于敌人手下留情,而是要求自己有充分的准备,敌人的攻击不可预测,但己方的状态却是能把握的。
【故事】
汉代名将程不识管理军队十分严格,行军的时候,远远地布置斥候,夜里要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他的军队纪律极为严明,队伍扎扎实实,总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敌人攻击,所以他很少让匈奴人有所得逞。他的这种严格谨慎,与另一位将领李广的风格完全不同。李广以简治军,行军时夜里不打更,文书一类也从简。程不识说:“李广治军极为简易,但要是有敌人突然袭击,他就无法阻挡了。不过他手下的士卒在这种不甚严格的气氛中都比较轻松,李广与他们同甘共苦,故而士兵们也都愿意为他效死。而我的队伍虽然军务繁杂,士兵们也比较辛苦,但却让敌人没有可乘之机,不敢来侵犯我。”
程不识的谨慎作战正是孙子所说的“恃吾有以待之”,“恃吾有所不可攻”,自己做好万全的准备,不疏忽大意,敌人自然没有下手的机会。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
所以将领有五大危险:坚持死拼硬打会被杀死,畏缩贪生会被俘虏,性急易怒会禁不起敌人的撩拨,过分爱惜名誉会扛不住敌人的辱骂,过分爱护百姓会受不了敌人的骚扰而不能疲于奔命。所有这五种危险,都是将领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大危险,因此不能不清楚地认识它们。
【解析】
对于将领来说,“廉洁”、“爱民”也是可能致命的弱点,当然,这里说的是在过分为之的情况下。是“必死”也不可,“必生”也不可,“忿速”、“廉洁”、“爱民”通通都不可。在一般人那里,后二者还是美德,前三者也只能算是性格缺陷,然而在将领这里就不同了,走错一步就有可能兵败身亡。所以,将领的五大必备要素“智、信、仁、勇、严”,首要的是“智”,有足够理性的判断,才不会被情绪和个人情感所扰乱。
【故事】
隋末,四方兵起,礼部尚书杨玄感也乘机造反,队伍扩大到十万余人,挥军直取洛阳。代王杨侑听说洛阳危急,连忙发兵四万前去救援,远征高丽的隋炀帝也急匆匆返回。杨玄感见援军越聚越多,洛阳一时难以攻破,便询问部下对策。李密和李子雄建议道,不如放弃洛阳,直取潼关,等进到关中后开永丰仓赈济百姓,赢得民心,站稳脚跟后再朝东进军也不迟。杨玄感听从了这番建议,于是从洛阳城外撤走,挥军西进。
大军途经弘农时,弘农太守杨智积对部下说:“杨玄感放弃洛阳是因为朝廷援军即将赶到,要是让他们进到关中,那以后就胜负难料了,我们最好能阻他一阻,拖到援军到来时,就可以一举消灭他们了。”于是杨智积便立在城头对正绕城而过的杨玄感破口大骂,企图激怒他。果然,杨玄感闻言大怒,当即停下大军,将弘农城包围起来。李密苦劝道:“追兵就在身后,不能在这里被拖住,小不忍则乱大谋,将军三思!”杨玄感却根本不听,说:“小小一座弘农城,我轻易就能攻下,一定要捉住杨智积以泄我心头之愤!”遂下令攻城,谁知城内早有防备,城防坚固,三天都没有攻下。这时有哨兵飞驰来报,说追兵已快到弘农,杨玄感吃惊不小,急忙撤军朝原定目的地潼关行去。然而为时已晚,隋炀帝大军在潼关外追上了杨玄感,打得他大败。杨玄感在逃亡的途中,最后只剩下他和他弟弟两人,连他们的战马都倒毙了,他于是悔恨因不忍一时之愤而落到这步走投无路的田地,于是只有让他弟弟杨积善将他杀死,然后杨积善再自杀。他俩就这样相继死去了。
这便是将领的“五危”之一——“忿速可侮”,因不能控制愤怒的情绪而错失良机,致使兵败身死,是“用兵之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