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1473200000045

第45章 上都的没落

上都是一座草原城市,它的建立和繁荣主要出于元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并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而对于一座城市的长期存在来说,经济条件较之政治条件是更为重要的。正因为这样,一旦元朝崩溃,作为夏都的上都城也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妥懽贴睦尔,是在1333年登上帝位的。这时曾经辉煌显赫的大元皇朝,已经处处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迹象。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民变不时发生。统治机构腐朽,官吏贪污成风,统治集团内部不断为争权夺利而发生流血事件。

元顺帝即位以后,连年天灾,南北百姓流离失所。至正六年(1346年)黄河决口,中下游数省遭灾,影响更烈。草原上也接连发生灾荒。民不聊生,只好铤而走险,小规模的民变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起义,几乎年年有之。

与此同时,在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仍然不时爆发残酷的斗争。元顺帝初即位时,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还很大。其女为皇后,其子唐其势嗣为太平王,先后任御史大夫、中书左丞相。元顺帝重用另一权臣伯颜,用以压抑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唐其势为此愤愤不平,他说:“天下本我家天下也,伯颜何人而位居吾上。”于是图谋废立元顺帝。后至元元年(1335年)五月,元顺帝巡幸上都。六月三十日,唐其势“伏兵东郊,身率勇士突入宫阙”,伯颜早有准备,很快便将唐其势击败。唐其势及其弟被杀。伯颜将皇后迁出宫城,幽禁在民舍,接着将她毒死。有的蒙古宗王起兵响应唐其势,也被击败。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自此被彻底铲除。①(参见《元史》卷一三八,《燕铁木儿传》权衡:《庚申外史》卷上)

燕铁木儿家族势力被铲除后,伯颜的势力越来越大。“势焰薰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②(《元史》卷一三八,《伯颜传》)。元顺帝又提拔伯颜的侄子脱脱,倚为心腹。后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乘伯颜外出打猎的机会,宣布伯颜的罪状,将他放逐到边远地区。这样,大权开始掌握在元顺帝自己手里。同年五月,元顺帝巡幸上都。六月,下诏指责元文宗“稔恶不悛”,“谋为不轨”,自己与之“不共戴天”③(《元史》卷四〇,《顺帝纪三》权衡:《庚申外史》卷上)。并从宗庙中将元文宗神主撤去,将元文宗后不答失里放逐到东安州,元文宗子燕帖古思放逐高丽。不答失里与燕帖古思很快便相继死去。从14世纪初开始的皇位之争,经历了三十余年,至此才告一段落。

接连不断的宫廷斗争,不能不严重影响政权的稳定。社会矛盾因为天灾人祸日趋尖锐,而国家机器的力量却不断削弱,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于是,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便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

活跃于长江以北的农民起义军,由韩林儿、刘福通领导。几经曲折之后,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建立政权,国号宋,年号龙凤,韩林儿号小明王。宋政权建立后,分三个方向对元朝发起进攻。东路由淮东进入山东,挺进大都。西路攻入关中,转战甘肃。中路由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率领,攻入山西,“烽火数千里”④(《元史》卷一四一,《察罕帖木儿传》)。元朝从其他地区调兵来援,起义军受阻,转攻保定(今河北保定),不克,便攻取完州(今河北完县,保定西),“掠大同、兴和(路治今河北张北)塞外诸郡”。这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月间的事。十二月,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由大同直趋上都,“焚宫阙,留七日,转略往辽阳,遂至高丽”⑤(《元史》卷四五,《顺帝纪八》。权衡:《庚申外史》卷下)。积百年之力陆续建成的上都宫殿,便在农民战争的烈火中化为灰烬了。

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元顺帝仍然年年巡幸上都,避暑作乐,没有丝毫改变。待到农民军攻陷上都以后,“因上都宫阙尽废,大驾不复时巡”⑥(《元史》卷四五,《顺帝纪八》)。这次打击对元朝统治者来说是十分沉重的。上都是忽必烈建立的,正是从这里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基业。上都又是元朝统治者与漠北诸部联系的枢纽。上都的陷落和宫阙的残废,实际上宣告了元朝的没落。

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元朝政府命孛罗帖木儿“讨上都程思忠,兵次兴和,思忠奔溃”①(《元史》卷二〇七,《逆臣传》)。程思忠是当时活跃于辽东的起义军领袖之一②(参见《元史》卷一四二,《也速传》),由这条记载可知在此以前他曾活动于上都一带。这一年九月,“贼复犯上都,右丞忙哥帖木儿引兵击之”③(《元史》卷四五,《顺帝纪八》)。起义军在上都地区的活动,直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天关先生余部自高丽败退回来投降元军之后,才逐渐平息了下来。

激烈的阶级斗争也正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至正二十年(1360年),元宗室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争夺皇位,“骚动北边,势逼上都”④(《元史》卷一四〇,《太平传》),但很快便被击溃。元军将领孛罗帖木儿拥兵自重,专横跋扈,在京师掌握大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他派军队到上都,“以守御为名”⑤(《元史》卷一四五,《达礼麻识理传》),实欲霸占,后被当地镇守官员赶走。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孛罗帖木儿又派军队前来,要用武力强行夺取。双方在上都发生激烈的战斗。这一年七月,孛罗帖木儿在大都被杀,上都的战斗才停息了下来。

尽管战争连年不断,元顺帝仍想修复上都宫阙。参议中书省事陈祖仁上疏反对。他指出:“今四海未靖,疮痍未瘳,仓库告虚,财用将竭,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之食,以速其毙乎!”⑥(《元史》卷一八六,《陈祖仁传》。按,传中将上疏系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元史》卷四六《顺帝纪九》则系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五月)事实上,在不断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修复宫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从此事也可看出元顺帝如何不顾人民死活了。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明朝军队逼近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八月十五日到达上都。“上都经红贼(指农起义军———引者)焚掠,公私扫地,宫殿官署皆焚毁,民居间有存者。”①(刘佶:《北巡私记》)元顺帝在上都居住的是“行殿”,显然是营帐。元朝军队不时入塞,进攻通州等地,企图夺回大都。第二年四月,明军在常遇春、李文忠等指挥下,大败元军,直指开平。六月十七日,开平下,元顺帝逃往应昌②(参见《明太祖实录》卷四三),从此,上都结束了作为元朝都城的历史。

传说元顺帝北逃后,曾经作歌,怀念失去的两都(大都和上都),歌词中说:

以诸色珍宝建造的纯朴优美的大都,

先可汗们夏营之所我的上都沙拉塔拉③(《北巡私记》。黄色的平野,即金莲川),

凉爽宜人的开平上都,

温暖美丽的我的大都,

……

夏季避暑我的开平上都,

我的美丽的沙拉塔拉,

未纳拉哈、伊巴呼二人之言,乃我应受的报应。

把神明所建的行宫,

把忽必烈薛禅可汗避暑的开平上都,

统通失陷于汉家之众:

……

把巧营妙建的宝玉大都,

把巡幸过夏的开平上都,

遗误而失陷于汉家之众:

流亡之恶名,加诸于乌哈噶图可汗了。④(《汉译蒙古黄金史纲》,朱风、贾敬颜译本,43、44页。按,这首歌词亦见《蒙古源流》。乌哈噶图可汗即元顺帝)

这首诗也许不一定是元顺帝本人所作,但它比较确切地表现了元朝统治者失去上都以后的悲哀。而它的长期流传,又使得上都开平长期存在于蒙古人的记忆里。

明军攻克开平后,并未置军防守。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李文忠率领明军取兴和,进兵察罕脑儿。五月,“进次开平,元平章上都罕等降”①(《明太祖实录》卷五二),然后师趋应昌。可知上一年攻占开平的明军撤走后,北元(元顺帝北走后仍以元为国号,史称北元)军队又曾进占开平。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这一带是明军与北元军角逐之地。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朝正式在开平立开平卫指挥使司,下立五千户所,屯田驻防。洪武三十年(1397年)正月,“城开平卫”②(《明太祖实录》卷二四九)。在战乱中遭到破坏的开平城垣,这时得到重新修建。但是,重建的开平城,性质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据点,不再有昔日的繁荣了。

明朝把开平看做“极边”之地,也就是与蒙古相邻的最前线,除卫所驻军之外,还常在这里派驻大批军队。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巡边时曾屯驻开平。③(参见《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七)他登上帝位后,多次指挥大军出塞,与蒙古军作战,常到开平屯驻。永乐八年(1410年),金幼孜随明成祖朱棣到开平,据他记载,“(七月)初二日,晚次开平。营于斡耳朵,华言所谓宫殿也,盖元时宫殿。故址犹存,荒台断础,零落于荒烟野草之间,可为一慨。”④(金幼孜:《北征录》)显然,明朝在重修城垣时,对已经荒废的宫殿并未加以整修。金幼孜还随军到过西凉亭,发现“四面石墙未废,殿基树木已成抱,殿前柏两行仍在,俱萧条寂寞,不能无感也”。

明成祖死于1424年。在他死后,蒙古势力逐渐强大,明朝逐渐由主动进攻改为被动防守。开平“孤城荒远,薪刍并难,猝遇寇至,别无应援”,于是,便将开平卫移到相隔二百里的独石,选取精壮官军分作二班,每班一千人,“更代于开平旧城哨备”⑤(《明宣宗实录》卷二八)。每年为供应开平旧城哨备官军所需的粮食总数为四万石⑥(参见《明宣宗实录》卷六五),大致需花费二石七斗粮食才能运去一石。⑦(参见《明宣宗实录》卷一〇八)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军大败,蒙古瓦剌部直逼北京。自此之后,明朝在对待蒙古的方针上完全采取守势,而开平一带也就成为蒙古族游牧的场所了。

清代,开平一带是蒙古察哈尔部正蓝旗游牧的地方。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年),直隶总督孙嘉淦到这一带视察。他说:“(开平)城广十六里有奇,龙冈秀发,滦水回环,实属形胜之区。……开平城外,陇亩犹存,碾碓尚在。若非种植,何以有此。”他建议设置军屯,“开平城可驻满兵二千”①(《孙文定公奏疏》卷四,《口外驻兵疏》),这一带可开垦土地数万顷。但是,随后皇帝派去勘查的官员回报说“其地苦寒难居”,这一计划就此作罢。上都城的遗址,除牧民驱赶牲畜往来其中外,几乎被人们忘却了。

到了近代,不少外国的探险家和考古学家重新对它发生了兴趣。其中著名的如俄国的阿·马·波兹德涅耶夫,他在1893年曾在我国内蒙古地区旅行考察。他的名著《蒙古及蒙古人》第2卷中,详细记述了他的考察收获,其中包括对上都遗址的调查。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成元上都遗址探险队,对上都作了比较细致的考察,出版了正式报告《上都》。但是对上都遗址的全面保护和研究,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