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1473200000006

第6章 大都城的建造过程(2)

忽必烈即位后不久,就仿效金代制度,在燕京成立了职责为修建宫殿的机构修内司和祗应司。中统四年(1263年),色目人亦黑迭儿建议修琼华岛,忽必烈没有同意。但是,很快他就改变了主意。至元元年(1264年)二月,开始修建琼华岛。⑥(参见《元史》卷四,《世祖纪一》。按,有的记载说:“(中统)四年,修万寿山宫殿,命(鲜卑仲吉)董之。”(《永乐大典》卷二八〇六,《卑》字门鲜卑仲吉条)据此,则中统四年(1263年)已经开始修建了。又有记载说,琼花(华)岛“中统三年修缮之”(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万岁山》),这个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在这两年间,修内司和祗应司的机构和人员都扩大了。修内司下面原来只有一个大木局,这时增加了小木局、泥厦局、车局、妆钉局、铜局、竹作局、绳局等。祗应司也由原来的三局(油漆、画、裱褙三局)增为五局(增销金、烧红二局)。此外,还成立了“凡精巧之艺,杂作匠户,无不隶焉”①(《元史》卷九〇,《百官志六》)的御用器物局以及窑场、玻璃局和犀象牙局等。从这些机构的设置可以看出,忽必烈已经决定要大规模修建宫殿了。新的广寒殿很快便在原“广寒之废基”②(《国朝文类》卷四七,徐世隆《广寒殿上梁文》广寒殿直到明万历七年(1579年)才全部倒塌,梁上发现金钱“至元通宝”一百二十文。见张居正:《张太岳文集》卷一八,《杂著》。沈德符:《野获编》卷一,《广寒殿》。)上建造了起来。中统五年,也就是至元元年(1264年)十月,忽必烈在“万寿山殿”会见高丽国王,说明新殿此时已经落成。第二年(1265年)十二月,忽必烈命工匠制作了“渎山大玉海”(酒缸),放置在广寒殿里。这个“渎山大玉海”,“玉有白章,随其形刻为鸟兽出没于波涛之状,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在元代一直安置在广寒殿。元朝灭亡以后,“渎山大玉海”也历经沧桑,后来落到皇城内一所道观中作腌菜坛子。清朝乾隆年间被重新发现,移置到北海团城承光殿前亭子内,至今尚存。广寒殿落成以后,一直到至元三年(1266年),修建琼华岛的其他工程还在继续进行。③(参见《元史》卷九九,《兵志二·宿卫》:卷一五四,《洪君祥传》)

在重建琼华岛广寒殿的同时,忽必烈着手组织力量,准备在原燕京城的东北,从头建造一座新的都城。

燕京城旧址,历史悠久,其时已有千余年。忽必烈不在旧城基础上修葺补充,而是另觅新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燕京城过于残破,特别是原来的宫殿已荡然无存,重新修葺还不如新建来得省事。二是燕京城的水源主要依靠城西莲花池水系,水量不足,“土泉疏恶”①(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一二,《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墓志铭》。这是见于文献的关于水源与放弃旧城之间关系的唯一记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忽必烈决定在原燕京城东北建造新都,也是经过周密考虑的。这里有新修葺的琼华岛,可以作为新城宫殿的基础,同时,琼华岛周围的湖泊,上接高梁河,水源兴旺,较能满足新建城市的需要。②(参见侯仁之:《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5(1)。)

大都新城的主要设计者是刘秉忠。他是元初政治舞台上一个特殊的人物,原来是一个“刀笔吏”,后来出家当和尚,“博学多材艺”,经佛教临济宗领袖海云的推荐,成了忽必烈的幕僚,受到特殊的宠任。上都开平,是由他选择基址进行设计的。开平建成后,忽必烈“又命秉忠筑中都(即大都———引者)城”③(《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大都城的整个建造,都是在他“经画指授”④(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一二,《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墓志铭》)下进行的。参与城址选择与设计的还有赵秉温,他奉忽必烈之命,“与太保刘公同相宅”,“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帝命有司稽图赴功”⑤(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二,《赵文昭公行状》)。具体负责领导修建工程的有汉族将领张柔、张弘略父子⑥(参见《元史》卷一四七,《张柔传附张弘略传》),行工部尚书段桢(段天祐)⑦(参见《元史》卷六,《世祖纪三》),蒙古人野速不花⑧(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三,《大都城隍庙碑》),女真人高觿⑨(参见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一七,《高鲁王神道碑》按,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一二《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墓志铭》中所说“命近臣伊苏布哈典其役(营大都———引者)”,伊苏布哈即野速不花。既云“近臣”,恐系怯薛中人员。),色目人也黑迭儿①(参见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九,《马合马沙碑》。过去有人说也黑迭儿是大都城的主要设计建造者,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等。在这些人中,段桢所起作用比较大,他不仅自始至终参与了大都城的修建工作,而且后来长期担任大都留守,大都城建成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墙、宫殿、官署、河道的维修和增设,也是他负责经管的。

“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②(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三,《大都城隍庙碑》)丁卯是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丁未是个黄道吉日,就在这一天破土动工。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建成。①(参见《元史》卷一四七,《张弘略传》)至元二十年(1283年),城内的修建基本完成。这一年,元朝政府把旧城的商铺和政府衙门、税务机构等迁入新城。同年,还为大都城门设立负责警卫的门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建立了管理大都的机构留守司和大都路总管府。到了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朝政府又规定了“旧城居民”迁居新城的办法:“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②(《元史》卷一三,《世祖纪一〇》)大都城的建造工作,历经十余年的时间,可以说至此告一段落。

大都皇城和宫城、宫殿的修造,比大都城要早一些,在至元三年(1266年)就开始了。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又专门成立了管理皇城和宫城、宫殿施工的机构提点宫城所。“周回九里三十步”的宫城,是在“至元八年八月十七日申时动工,明年三月十五日即工”③(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一,《宫阙制度》。按,《元史》卷六《世祖纪三》记,至元五年(1268年)十月戊戌,“宫城成”。何者为是,有待进一步考证。)的。至元十年(1273年),“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这指的是最主要的大殿大明殿。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帝(忽必烈———引者)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同年“起阁南直大殿及东西殿”④(《元史》卷八,《世祖纪五》)。以后仍陆续有所添造。在完成宫城内的宫殿建筑的同时,至元十一年(1274年)四月,“初建东宫”,或称皇太子宫,亦即隆福宫,这也是一组具有很大规模的建筑群,位于皇城西南。到了元代中叶,又修建了另一组建筑群,即兴圣宫,位在隆福宫之后,皇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