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1483300000006

第6章 目标明确,梦想才会实现(3)

她们的父亲叫帕特里克,是一位牧师和作家,也曾经出版过诗集和小说。他在妻子去世后独自承担着抚养子女的重任。他的收入并不多,家境很贫寒。除了让孩子们到当地的图书馆借阅外,他坚持买旧书给孩子们看。

孩子们每天上午的时候都在父亲的指导下阅读。他们并不仅仅阅读《伊索寓言》、《天方夜谭》等儿童读物,也有诸如《天路历程》、《失乐园》等名著。下午是他们的游戏时间。因为他们读过很多书,使得他们的想象力比一般的孩子丰富很多,游戏中的木头人和洋娃娃都被他们塑造成了生动的角色,并且还有剧本。他们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且对此充满了热忱。

此外,在他们上学前还完成了大量的故事、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他们上学的时间很晚,夏洛蒂十四岁的时候进入学校,是他们中最早的一个了,而在上学之前,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优质的。那个阶段,他们的作品总和就已经达到了二十二卷,一千多页,这是多么惊人啊!这个奇迹就是家庭教育促成的。

我们应该坚持每天阅读十分钟

晚饭结束后是父母和孩子进行自修和阅读的最佳时间。这时候,全家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写字、读书或者进行一些知识的讨论。

这时候每个人都不应该发出任何声音来干扰别人读书,哪怕是当天有人感觉身体不适或者对读书没有兴趣。

很多家庭主妇好像真的是挤不出任何时间来读书,从早上到晚上,都是忙忙碌碌的。可是,如果能把家务安排得井然有序,还是可以挤出不少时间来。同样的道理,如果能够把日常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那么就可以挤出很多时间来阅读。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曾经说过,如果你能够养成每天阅读十分钟有益书籍的习惯,那么二十年后,你的思想将获得升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永远与成功者为伍

贝尔说:“如果当时没有遇到亨利,我也许就发明不了  电话。”

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理想,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生活环境对这些有着重大影响。周围的环境是美好的还是糟糕的,你旁边的朋友时常鼓励你还是打击你,这些都将关系到你的前程。

其实很多人的身体里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只不过处于沉睡的状态。一旦它被外界的事物激发,你就可能取得惊人的成就。通常,一句座右铭、一次讲座,或者是一则寓言、一本书,再或者是朋友的一句鼓励,就能使一个人沉睡的潜能苏醒。

二十八岁的贝尔在拜访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时,谈到他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将包着绝缘材料的铜线缠成螺旋状,并有间隔的通电,就可以听到“咔咔”的声音。贝尔觉得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让人的声音传入电线当中,但他觉得自己缺少足够的电学知识,也不清楚是否应该把这个想法公开,让电学家进一步研究。亨利鼓励他说:“如果你只是缺少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就好好学习,去掌握它。你具有发明的天分,行动起来吧!”后来贝尔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这两句话给我带来的意义……要知道当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打算用电线来传递声音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大多数人认为那是无需思考的事情。”几年后贝尔又说:“如果当时没有遇到亨利,我也许就发明不了电话。”

成功者总是与成功者结伴

成功者总是与成功者结伴,而失败者也总是与失败者结伴,不幸的人和不幸的人同病相怜,懒散的人总会和懒散的人结成小圈子。小城镇和农村的环境特点,是缺少豪情壮志和充足的激励。大家安逸的生活着,周围并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激起这些安于天命的人们的激情。因此,你要想方设法进入能够激发自己潜力的环境中,努力接近那些理解你、相信你、鼓励你的人,因为这些影响着你未来是否能够成功。

贫困是个人奋斗的起点

人生不经历苦难,是不完整的人生

在美国历史上,很多成就伟业的发明家、科学家、政治家,都是在困境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培养能力,实现理想的。有很多外国人在移民美国的时候并不懂英文,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没有朋友帮助、没有富裕生活的情况下却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查尔斯·齐瓦勃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之一。童年时期的他家境贫寒,只接受过短时间的学校教育。从十五岁起,他就开始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做马夫。两年之后,他有了另外一份工作,周薪不到三美元,但是他并不满足,时刻留心更好的工作机会。机会终于来了,他得到某个工程师的邀请,去了安德鲁·卡耐基钢铁公司的建筑场工作,周薪七美元。一段时间后,他升职做了技师,最终一步步做到了总工程师。五年后,他出任卡耐基公司的总经理。三十九岁的时候,他开始执掌全美钢铁公司的权柄。

贫穷和困难能够锻炼人的意志,也是个人奋斗的起点。

俗语说:“没有经过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个贪图安逸的人是无法超越困难的,也绝对不会有更好的发展。

只有勤奋,才能拥有远大的前程

如果一个年轻人对现状感到满足,他就不会努力奋斗。其实工作上的勤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完善人格、造福社会。如果始终依附他人,自己却从不努力奋斗,那么就会荒废自己的生命,导致贫困。

《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是勃朗特三姐妹的经典著作。在三姐妹小的时候,弟弟布兰威尔的天资其实要比她们高很多。布兰威尔从小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文学天赋,并对绘画情有独钟。全家节衣缩食地送他去伦敦皇家美术学院深造,在那里他发现了更多才华横溢的同学,因此他非常沮丧,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几个星期之后他又回到了家中,在没有竞争和比较的环境下,才恢复了对文学和艺术的热情。他有的时候想成为画家,有的时候他又想成为作家,可是没有一件事是他能够坚持到底的。父亲给他找了家庭教师这样一个清闲的工作,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他依旧一事无成,而且还开始酗酒、抽鸦片,最终连工作也丢了。

即使如此,全家人也仍对他充满了期望,认为他的堕落只是暂时的,姐姐做教师来养活他,期望他可以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但是结果呢?我们如果不是在研究勃朗特三姐妹的成长史,恐怕都不会注意到布兰威尔的画了,也根本读不到他曾经写过的文字优美的作品。勃朗特三姐妹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自己在弟弟身上寄托的厚望。在辛苦枯燥的工作之余,在昏暗的烛光下,她们始终坚持不懈地读书、写作。她们逐渐发现,在那个游手好闲的“天才”身上白白倾注了太多心血,其实真正的才华在自己身上,自己也有着远大的前程。

自信、勇敢与贫困势不两立,许多人因为拥有这两种优秀的品德而战胜了贫困。

比贫困更可怕的是贫乏的思想和不思进取的态度

一个能不断进步的人,即使是慢慢地进步,无论他多么的贫困,生活也一定会是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可是,如果他一旦驻足不前,安于现状,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生气,倦怠、平庸就会笼罩着他的生活。可怕的并不是贫穷本身,而是贫乏的思想和不思进取的态度。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身贫困。父亲移民到美国后,染色剂生意和皂烛生意经营惨淡,连孩子的学费都难以承担。小富兰克林上了两年学之后就辍学了。他帮助父亲经营店铺,制造蜡烛和肥皂。父亲也曾经为他挑选过更加有前途的职业。但是,在这位工匠父亲的眼中,孩子能做的无非也就是木匠或者铜匠之类的职业。后来他发现小富兰克林非常热爱读书,就把他送到了印刷厂当学徒。富兰克林就是在这里掌握了丰富的印刷知识,开办了自己的印刷厂,后来从事出版行业,最终进入政界,获得了财富和名誉。

那些勤奋的人一定会受到偏爱

假如年轻时的巴尔扎克在遇到困难时就沮丧、放弃,那么我们就不会知道巴尔扎克这个名字了。他的父亲曾对他说:“你要知道,在文学领域,如果你不是国王,就是乞丐。”于是他便立志要做国王。父母将他留在了阁楼上,让他主宰自己的命运。经过整整十年的艰苦努力,他最终战胜了贫穷,获得了成功。在他成名以前,他曾写过四十部名不见经传的小说。

詹姆斯是英国著名的铁器艺术家,他曾经非常贫困。但是他经常在早上三点起床,抄写那些他没钱买的书;步行十八英里去曼彻斯特买一先令一件的艺术品;为了观察炉子加热的过程,他宁愿在铁匠铺干最苦、最累的活。通过五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伟大的作品《化铁炉》。

在每个人心中,应该有一种可以鼓励自己自由、良性发展的神圣力量,它让人们拥有壮志豪情,不断地努力,完善自我。那些勤奋的人一定会受到偏爱,他们在年轻时所遭受的艰辛和困难一定会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