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地战歌
1489000000028

第28章 硝烟(3)

经历了这一次的“缴枪惊魂”,中国防暴队员们对“罪恶之城”和“死亡之路”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如果这名男子不是怀有善意,而是伺机而动,对队员行凶,那么很有可能我们的队员就会遭遇不测。在这样一个危险和死亡处处潜伏的国度,只有以加倍的谨慎和小心来对待每一次任务,才会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名队员的平安。

但是队员们也在这次任务中,对未来的枪支搜查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已经为中国队员们的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战火中,无时无刻不充满戒备的人们来说,中国,已经用自己的温暖渐渐融开了他们紧闭的心门。每一枝枪的上缴,就意味着多一分信任,多一分和平。

除了海地人的持枪故事,中国防暴队里,战士与枪的故事也有许多。

讲起枪械来,杨世伟不免有些得意:“我是机枪手,控制主火力,子弹400发,全班加起来一共才400发。”似乎爱枪是男人的本性,杨世伟对此也感到骄傲:“每个人有两个弹夹,一个里面25发,可我的机枪就400发,外加步枪的50发,每个小组只有两名机枪手!”

他脸上的笑容如此灿烂,写满了自豪。似乎在叙述这些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机枪手所处位置的危险,除了对枪和自己所负责工作的喜爱,其它一切都已经不重要。

“哪个队员不爱枪”。在防暴队里,几乎每一个队员都像杨世伟一样有着“恋枪癖”。每次的例行擦枪都是队员们最开心的时光。

那还是在国内培训的时候,某一天的晚饭后,几名队员领取了九五式自动步枪,在宿舍小心翼翼地擦起他们的“宝贝”来,一边擦一边说笑,不一会,整个宿舍就充满了嘻嘻哈哈的声音。

“胡政委来了!”忽然,有队员喊了一声。然后胡运旺政委就大步迈进了这个房间。

所有队员立刻起立,异口同声道:“政委好!”

胡政委没有像平日里那样和蔼的微笑,他只是简单而严肃地点了点头,然后看了一眼地面摆得横七竖八的枪支部件,眉头紧紧皱起:“你们知道擦拭枪支时,有哪些安全规定吗?”

大家面面相觑,还是有位队员反应快,抢着说:“要预防枪膛留有余弹,不准枪口对人,要……”他说不下去了,脸涨得通红,所有的人也都低下头去。

“擦枪有严格的要求和程序!”胡政委脸色略显严峻,“首先,擦枪前必须统一验枪,切忌枪口对枪口,更不能枪口对人;其次,擦拭完毕后要报告,并按要求放好,严禁个人再动枪支;最后还要统一验枪。并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再统一入库!看看你们,枪支、部件摆放凌乱,这里有多大的安全隐患,你们知道吗?”

所有人把头越垂越低,枪械的危险性人人皆知,特别是在射击后,这时再动用枪支就绝不能麻痹大意,然而兴奋的队员们因为太开心了,却已经忘记了这些隐患的细节。

胡政委见几个队员局促不安起来,知道已经达到了警示效果,脸色才温和起来:“安全来自长期养成,事故出于瞬间麻痹!细节决定成败啊,同志们!到达海地后,就不是现在这样演练了,那可是一场场检验我们训练养成、战术本领的实战啊!”

队员们齐声回答:“是!”

事故源自瞬间麻痹。胡政委用最直接的方式给所有人上了深刻的一课,只有时刻提高警惕,从细节抓起,从点滴做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无事故。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成熟的防暴队员必须掌握和做到的重要内容之一。

直到后来防暴队全体前往海地,枪支的管理也成为了重中之重,严格枪支使用审批和出入库登记制度,军械库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枪弹分离,严格保管;落实枪支保养制度,坚持每日一小擦、每周一大擦,确保性能良好;落实验枪制度,每次枪支使用前后都必须进行验枪,统一口令,统一动作,严防枪支走火。进一步规范验枪区,改装了隔离墙,统一了验枪筒长短、大小、高矮和间距,并且在出入路口旁竖立中英文双语验枪提示牌,提醒执勤队员和来访执枪人员验枪。改造军械库,垫高地面,铺设磁砖,解决了雨天渗水的老问题,防止枪柜、枪支锈蚀。八个月来,共动用各类枪支22,836支次,弹药973,430发(枚)次,无一差错。

抓捕前军人

“前军人”,这本该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称谓。“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千古绝句吟诵出军人的豪迈与激情。曾经成为一位为国效命,出生入死,无上荣光的军人,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多么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情。

然而在海地,“前军人”却意味着危险人物、血腥、暴力和枪战,“前军人”们早已失去了令人尊敬崇拜的地位,更多的,是一个近似于魔鬼的代名词。

“前军人”的出现源于海地军队的解散,更加可怕的是,尽管军队已经解散,枪支却未加回收。2002年,三万多军用枪支随着无数已经失去了工作的前军人流落民间,由于不再拿国家俸禄,许多前军人为求生计,拉帮结派,走私军火、贩卖毒品、绑架勒索、杀淫掳掠,无恶不作,各团伙之间更是为争夺地盘和利益互相火拼,从而造成歹徒横行,枪声不断,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而说起解散军队,在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海地前总统阿里斯蒂德。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1953年7月15日生于海地南部的萨尔特鲁,1979年,阿里斯蒂德毕业于海地国家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又前往耶路撒冷和伦敦主修神学考古,并兼修犹太语和阿拉伯语。1982年,他被接纳为神父,任太子港圣何塞区大主教。

1983年,学成回国的阿里斯蒂德公然反对当时的杜瓦利埃独裁统治,表达对贫苦大众的同情,受到了海地中下层人士的拥护,人们称他为穷人利益的代言人。在杜瓦利埃政权垮台后,1990年12月,海地举行了首次自由选举,37岁的阿里斯蒂德在大选中获得67.5%的选票,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海地历史上首位民选总统。

阿里斯蒂德上台仅7个月,即1991年塞德拉斯中将就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并驱逐了阿里斯蒂德。阿里斯蒂德先到委内瑞拉暂避,后又流亡到了美国。转为依靠美国成为其“靠山”,成功地赢得了美国的支持。1994年,美国出兵海地,推翻海地军政府。阿里斯蒂德由美国大兵护驾,重回海地执政。

海地1804年获得独立以来,共发生过32次军事政变。由于海地有军事政变的“传统”,前总统阿里斯蒂德本人也曾多次遭人暗算,所以,他打击异己时也是毫不手软。1994年回国执政后,阿里斯蒂德“痛定思痛”,认为军队的存在正是造成该国军事政变频发的一颗“毒瘤”。于是,他很快下令解散军队,既不安置军人又不回收枪支弹药,只保留了不足5000人的警察维持社会秩序,致使大量枪支弹药散落民间。阿里斯蒂德这步很不精彩的棋路,不仅得罪了一大批前军方人物,也为无力收拾的动荡局面埋下了祸根。

由于海地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1996年2月,阿里斯蒂德把总统的权杖交给了勒内·普雷瓦尔。2000年11月,阿里斯蒂德在总统大选中获胜,2001年2月再次出任海地总统。2004年2月29日,阿里斯蒂德宣布辞去总统职务,随后乘飞机离开海地开始流亡生涯,结束了他在海地的从政之路。

后来,觉得自己被彻底“遗弃”的海地前军人们抱怨连连,声称临时政府从未关心过他们的生活和就业,他们经常在各地举行示威活动,要求重建军队,同时不断制造暴力事件。但海地过渡政府表示,恢复军队等问题要由2005年12月大选所产生的新政府决定。而且海地临时政府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曾一再要求他们解除武装,但遭到拒绝。海地前军人始终控制着首都太子港和内地的一些区域,不断地滋事、斗殴、作案,由于其手中大多有枪,因此给当地警察执法和联海团维和人员也带来了极大的麻烦。9月27日,九小队五名队员在夸德布格地区与民事维和警察和海地警察在执行联合巡逻任务时,就凭其过硬的警务业务素质,在夸德布格地区萨巴度10号(Sabado#10)一居民楼内,成功围捕了1名训练有素、随身携带上膛枪支的海地前军人。缴获了非法左轮手枪1支、子弹12发,军用匕首1把,军服、军帽、防弹衣、防弹头盔等军用装备一批。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一提起这次行动,当时的参战队员都记忆犹新,连称当时情况真是太危险了,心中甚至还会留有几分后怕。

在执行这项任务之前,防暴队并不知道要抓捕的对象,然而依旧做了十分全面的部署,因为据说被捕对象训练有素,十分凶悍,枪法也很好。胡运旺政委再三叮嘱,一定要灵活机动,确保安全,圆满完成任务。

到达现场后,指挥员立即根据现场的形势与民事警察进行沟通,严密制定了作战部署。并及时向基指报告现场情况。明确任务分工之后,中国防暴队参战队员迅速占领了楼下的有利位置,充分利用掩体,密切观察周围情况。

在九小队执勤队员的警戒和掩护下,3名海地警察和两名民事警察冲进了两层的萨巴度10号居民楼,一阵“咣、咣、咣”类似砸东西的声音和“噔、噔、噔”的杂乱的脚步声后,居民楼内响起了当地警察的厉喝声,站在楼前旁墙角的队员龚向树屏着呼吸,两眼随着瞄准基线紧紧盯住门口和楼顶。

突然,右侧2米处传来“啪”的一声脆响,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竟然从萨巴度11号居民楼上跳了下来!壮汉身材高大,身高足有一米八多,体魄强悍,动作轻巧,看上去颇有些功夫底子,神情也有些紧张和慌乱,不停地左顾右盼。看得出来,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百姓,肯定是经过某种特殊训练的人,而且11号居民楼与10号居民楼相连,很有可能是从10号楼偷偷溜过来逃跑的。

分队长王琦视力很好,透过护圈,他仔细地打量着那个男人。猛地!他赫然看到了蹲在地上的壮汉腰部露出一个黑色枪柄,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职业的敏感性,他立刻做出判断,并通过步话机通知队友们。“注意那人,有枪”!队友马上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立刻所有人都慢慢地聚拢过来。这时形势立变,原本在第二线担负外围警戒任务的中国防暴队员成了首当其冲的第一线。外围队员迅速利用掩体,低姿戒备,向这名壮汉靠近,对壮汉成包围之态,壮汉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他抬起头来,有些慌乱地对上了队员们的目光。

“呢布巴!!(法语,不许动的意思)”龚向树猛地大喝一声!然而,壮汉似乎根本没有听见这句命令,他仅仅犹豫了几秒,就猛然起身,冲向外面,企图从路口逃跑。

在他起跑的一瞬间,队员们立刻注意到,他很专业地将右手伸向了腰际———那里有枪!这个动作再次证明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

壮汉也注意到抓捕他的防暴队员们个个手中有枪,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然而他并不敢轻易开枪,犹豫着回头看了几眼,神情有些恐惧。

王琦的食指也随着那名壮汉的起身有了动作,扳机已滑至二挡位,就在此时,他忽然看到了正在20米外的公路上疏导交通和群众的队友刘成,他此刻正在保护一名儿童往墙角奔跑。这个时间,路口处正是行人和车辆的高峰期,而且就在离壮汉不到10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妇女在卖东西。如果一旦壮汉逃得远了,那么势必会对群众的生命构成威胁,也许他会抓住某个群众来做人质,用无辜的生命来威胁队员们放他一条生路,那么队员们就会立刻由主动变被动,后果不堪设想。

一定要将壮汉抓住,一定不能让他逃跑!队员们不由得有些急了。说时迟那时快,王琦趁壮汉从他面前经过之际,猛地冲了出来,一个漂亮的“扫堂腿”,“啪”的一声!那名正往外冲的壮汉一个脚下不稳,扎扎实实地栽倒在地上,顿时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这时,10号楼里冲出的两名海地警察也飞快地扑了过去,把那名壮汉牢牢压在身下,壮汉奋力挣扎,企图逃脱,防暴队员迅速上前,协助海地警察将其制服。被压在地上的壮汉,看到王琦和周小刚对着自己脑袋的枪口,终于停止了挣扎。

这时,从一楼追到二楼的当地警察和民事警察,气喘吁吁地扶着窗台,对着中国防暴队员竖起了大拇指,连声感谢:“Thank you,Thank you!”

后来经过当地警察的解说,才知道这名壮汉叫Joseph,是一名海地前军人,自阿里斯蒂德解散军队后,便自立为王,他仗着在军队混过一段日子,体质异于常人,身手敏捷,又持有枪支,便到处烧杀抢夺,恶贯满盈,成为当地一霸。群众早已对其恨之入骨,只是苦于毫无办法。当地警察部门通缉多时,却屡屡逃脱。没想到这名久经沙场的山大王,今天竟落在了中国防暴队的手上。

看着一群中国军人押解着JOSEPH走了出来,当地群众“嗡”的一声炸开了锅,所有人都大声叫起好来,还有人吹起了尖利的口哨,连小孩子也纷纷拍手称快。群众们满怀仇恨地盯着JOSEPH,那目光似乎恨不得生啖其肉,痛饮其血,由此可见怨怼之深。

然而,他们并没有拥上来,而是在一名群众引导下高呼起来:“Ploices chinoises,Kungtu chinois,Tres bien!(法语:中国警察,中国功夫,厉害)”。周围的群众顿时鼓起掌来。中国防暴队员一边押解犯人,一边也对群众们回以善意礼貌的微笑。

这也是第五支防暴队进驻任务区以来首次抓捕前军人并查缴成套非法军用装备。为此,联海团行动处让·克劳德处长下午专门向中国防暴队发来了祝贺信,“对当日上午,中国防暴队成功抓获一名非法持有武器的海地前军人,并缴获武器弹药和军用装备一批,表示祝贺,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