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肝癌(贴心大夫丛书)
1493400000010

第10章 肝癌的治疗与护理(4)

(2)化学预防:通过对肝癌发病机理的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化学预防肝癌复发的概念:肝癌多发生于具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背景的患者,通过药物抑制肝细胞炎症坏死,诱导恶性克隆凋亡,抑制缓解肝纤维化可以预防或降低肝癌复发风险。如非环型视黄醛能抑制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三苯氧胺(TAM)亦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和拟非甾体类抗炎药舒林酸(Sulindac)在体外均能抑制肝癌细胞系的生长,此结果预示COX-2抑制剂可用于肝癌切除术后的化学预防,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由于肝癌患者多合并有肝炎、肝硬化,针对肝纤维化的抗纤维化因子TJ-9可以降低肝癌发生危险,也可用作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化学预防。

(3)抗新生血管治疗:抗血管形成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细胞降解周围基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形成因子作用和针对新生血管进行导向治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抗肿瘤增殖。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用于动物试验和临床前研究,尚未进入临床应用。

肝癌转移复发涉及多种因素,肝外转移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不能手术患者多预后不良。目前研究重点仍是肝内复发、转移,但无法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首选方案,综合治疗、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总体治疗效果难令人满意。通过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降低其发生率,抗血管治疗减缓复发转移灶的生长速度,延长患者治疗后生存期可望有所突破。

肝移植治疗肝癌

肝移植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重大新技术,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国内自70年代后期开展此技术,因为各种原因至90年代后期方进入成熟阶段,迄今全国肝移植例数已逾4000例。原发性肝癌作为终末期肝病,一直是肝移植的重要适应证之一,但由于早年肝癌肝移植的结果并不理想,病人多在2年内肿瘤复发死亡,因而国外不少中心已经不把晚期肝癌作为手术适应证,而仅把小肝癌作为肝移植受者。国内在肝移植早期,多以晚期肝癌为主要指征,近年由于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亦逐渐趋于以小肝癌为主要指征。但由于我国肝癌每年有11万多人死于此病,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3%,临床确诊的肝癌多以晚期肝癌病人为主,而前期的经验提示晚期肝癌肝移植后确可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因而肝癌是否作为肝移植的手术适应征,手术指征如何选择,已成为我国肝移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早期的经验提示肝癌特别是晚期肝癌肝移植后易于复发,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促进残余肿瘤细胞生长,术后3年生存率仅20%~30%。我国肝癌占全球肝癌的40%~45%,全球31.5万肝癌病人中有13.8万发生在中国。由于我国肝癌发病率高,近年来在我国外科医生的努力下,肝癌手术切除的效果已有明显提高,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小肝癌(直径<5厘米)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已达60%~70%,大肝癌亦达30%~40%[7]。鉴于小肝癌手术切除后长期生存率与肝移植相似,与肝移植相比,小肝癌的切除手术风险小、费用低,因而医生及病人更易于接受。但由于我国肝癌患者85%以上伴有乙肝肝硬变,肝功失代偿多见,因而对于肝功太差不能耐受手术,及肿瘤位置靠近中心或大血管,切除困难的小肝癌,作为肝移植的适应征已在国内取得共识。

有研究指出实行肝移植可遵循以下的标准:①小肝癌及尚可切除的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或并发肝功不全者。②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尚无门静脉主干癌栓或远处转移者。③伴有门静脉主干癌栓者应作为肝移植的反指征。

肝癌病人的心理治疗

癌症是世界公认的心身疾病,治疗强调心身同治,调身以调心,调心以调身,达到治疗癌症的功效。对肿瘤病人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性和心理治疗性的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行为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尊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以及增强病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控制力和帮助病人更好地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尤其是癌症疼痛病人,大多存在心理问题,随着疼痛持续时间的推移,疼痛程度的加强,病人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严重的疼痛是导致病人自杀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心理治疗可以调整病人的心理紊乱,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心理治疗介入的时机:一旦病人被确认为癌症,就应给予心理关怀和心理治疗,只是在不同时期给予不同形式的关怀和治疗。如在早期应以干预性心理治疗为主,在中晚期应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性特征的病人,在语言和内容上应有所区别。癌痛的心理治疗应该是有指征便应及时给予。

肝癌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

1.以语言为主的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应把对病人的指导、劝解、疏导、鼓励、安慰、心理保证等均作为支持性精神治疗的内容。精神紧张,情绪紊乱、剧烈心理矛盾,以至消极悲观,有自杀观念时,均需要给予支持疗法。即使疾病已到晚期阶段,或已成残疾也可通过支持疗法,引导他们面对现实,鼓励想些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情而使情绪愉快起来。在病人临终时也用支持疗法,使他们平静地离去。

(1)倾听:治疗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于倾听病人的叙说,因为对于癌痛患者而言,对他人述说自身的痛苦是释放情绪的一种重要方式,给予病人专注地倾听,使患者感到体贴和关心,是缓解病人情绪的重要方式。

(2)解释:在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和对病人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才向病人提出切合实际的和真诚的解释与劝告。

(3)保证:在病人焦虑和苦恼时,尤其一时处于危机之中时,给予保证是十分有益的。但若对病人了解不够,保证不能实现时,病人会感到受欺骗,使治疗前功尽弃,因治疗者提出的保证要有足够的依据。能使病人深信不疑,这样信任是取得疗效的主要保证。

(4)建议:治疗者一旦在病人的心目中建立起权威地位,他所提出的建议才是强有力的,但治疗者的作用在于帮助病人分析问题,从中让病人了解到问题的焦点,一般由治疗者提出建议和劝告,而让病人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他们走出第一步。

(5)调整关系:治疗者过多地为病人提供支持时,病人容易产生依赖,什么问题都要治疗者做主。出现这种情况时要渐渐地引导他们把希望寄于一个更广泛的人群如亲人、单位等。

(2)自我暗示心理治疗:如病人可以每天都对自己说:“我今天感觉真好,我的身体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机体的白细胞正在杀灭癌细胞,我要战胜癌魔,让我深一口气(吸气),我今天真的好幸福。我要建立战胜癌魔是信心,我感觉信心百倍,我认为我能战胜癌症,(叫自己的名字)你真了不起,你一定能战胜癌症”等。自我暗示要坚持进行才有效。

2.其他方法

如催眠、幽默、音乐、治疗性接触、希望等。

3.心理问题的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抗抑郁药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抑郁状态,统称环类或杂环类抗抑郁药(HCA)。

(2)抗焦虑药:抗焦虑药是主要用以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稳定情绪,兼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一般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锥体外系反应。抗焦虑药以往称为弱安定药,主要为苯二氮卓类,其次为丙二醇类,抗组织胺的二苯甲烷类,抗抑郁药三环类和MAOI,布斯哌隆。

肝癌的的预防与预后

早期发现肝癌的医生是你自己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患上肝癌。据报道,肝癌既可以发生于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也可发生、于百岁老人。如果不能定期健康普查或不能早期发现可疑症状或对肝癌的医学知识一无所知,仍然会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早期发现肝癌的诊断往往不是医院里的医生,而是患者自己。怎样才能自我早期发现肝癌呢?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自我定位肝癌高危人群

35岁以上男性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其中与肝癌有关的已知有乙型、丙型及丁型病毒肝炎病毒的感染史。

有5年以上的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据报道有65%~75%的肝癌患者的丙型肝炎抗体阳性。

有7年以上肝硬化病史者,可以发展为肝癌,其中以坏死后肝硬化为最多,肝炎后肝硬化次之,门脉肝硬化最少。

长期饮酒者,肝癌的发生与饮酒量、酒龄(饮酒时间长短)以及同时又吸烟有密切关系。

长期进食被黄曲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性。

你不该不知道,凡上述5种人中的任何一种人,患肝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明显增加。

学习和掌握肝癌医学科普知识

要有效地早期发现肝癌,学习和掌握有关肝癌的早期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自我观察、自我早期发现、自我预防就无从谈起。你必须掌握以下情况。

甲胎蛋白(ATP)检测:现已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凡普查时发现AFP阳性可早于肝癌症状出现8~11个月。肝细胞癌AFP阳性率为70%~90%。

肝癌临床症状:肝癌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症状。但若抽血检测AFP可以查出尚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早期病例,即称之为亚临床肝癌患者。此时,手术治疗效果最佳。

早期肝癌患者(一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肝区和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上腹部胀满等症状。然而,你不该不知道,这些早期症状并非肝癌所特有。所以,极易被你及家属误以为“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你和你的家属又极易接受医生做出如上诊断,并希望得到相应治疗。

我们提醒你以及你的家属,倘若是肝癌则往往不能缓解,相反,上述症状还会逐渐加重。

此时,你应及时做进一步检查,若做排除肝癌的检查可能遇到以下4关。

个人关:即使自己出现上述症状,不愿意或不敢想到肝癌,一怕肝癌真的来了,二怕家人说恐癌症,没事找事而拒绝检查。

家庭关:凡出现上述症状,若向家人说:“我要不要检查一下是不是肝癌?”家人的第一反应是否定,接着做思想工作。事实上家人是恐惧肝癌而拒绝检查。

迷信关:又自觉症状者和其亲人都不敢想癌,尤其不敢想肝癌,并迷信想肝癌便会得肝癌之说。认为说癌不吉利而拒绝检查。

医生关:肝癌的诊断不是任何一级医院都有能力做出早期诊断,也不是任何一名医生都有水平认识早期肝癌,这种医生就会批评就诊者患了“恐癌症”,而患者和家属又恰恰希望听到医生说不是肝癌的诊断。过分相信医生而拒绝检查。

患者明智的选择

凡属肝癌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AFP,直至终生,可以无例外的早期发现亚临床肝癌。这种检查方法患者痛苦少,费用低,安全,可靠。

凡出现上腹部和肝区不适或隐痛者,经医院正确治疗1~2周无效或反而加重者,应选择一家专科医院进行能排除各种肝癌的有关检查。

总之,如果能提高警惕,必须想到有肝癌的可能,及时做各种相关检查,肝癌是有可能早期或相对早期发现的。

早期发现肝癌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一旦出现蛛丝马迹的肝癌表现,千万不要不愿意或不敢去想,甚至拒绝就医。

早期肝癌的发现往往不是医生,不是家人,而是患者自己,拒绝就医是肝癌患者最大的遗憾。

若能在肝癌早期即积极治疗,5年生存常高达92%,并能长期生存下去。

预防肝癌要从新生儿开始

肝癌流行比较严重的地区,乙型肝炎母子间的传播的频率很高。东南亚地区是通过无症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母亲(尤其是HBeAg阳性者)传给子女;而欧美则通过患急性肝炎的母亲在妊娠后期传给子女。

一般认为,在脐带血和婴儿血中发现与母亲HBsAg同一亚型者可能系经胎盘或产程中感染的;若产后婴儿血HBsAg阴性,而经过5~6个月后HBsAg阳性者,可能系产后经乳汁或生活接触感染。由于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有免疫耐受性,一旦感染乙型肝炎,便将成为乙型肝炎持续携带者,以后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因此,预防肝癌要从新生儿做起。

远离乙型肝炎就能远离肝癌

预防乙肝不进是个人的小问题,而是群体防病的大事,涉及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水平及生活水平等众多人民素质问题。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如下:

(1)积极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隔离制度。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可实行医院隔离或家庭隔离,急性期患者隔离期限于发病起不少于30天。在隔离期间应做到以下4点:①居住分开。如在家隔离,可将病人分室、分床或隔离在床的一边,病人与健康人分开使用被褥。②用具分开。病人要用专用的碗、筷、水杯、牙刷、毛巾和脸盆等。③健康人与病人分开。病人在隔离期间不串门,不到公共场所,不到饭馆进餐,不与健康人接触。④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排泄物,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2)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不能从事托儿所、饮食、自来水工作。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应定期体检、检测肝功能及HBsA克与HBeA克等,发现肝炎者或HBsA克阳性者,尤其同时有HBeA克阳性者,应调离做其他工作。

(3)加强献血员的管理。献血员每年定期全面身体检查,凡不具备献血条件者,均不得担任献血员。此外,筛选献血员设备的血液检测项目,乙型肝炎的检测内容应以能标志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为佳,如查HBV-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把HBsA克作为筛查乙肝的指标没有任何意义。因为,HBsA克阳性不能说明有传染性,HBsA克阴性也不能说明没有传染性。HBsA克只有抗原性,没有传染性。

(4)积极做好水源管理、饮水消毒及饮食卫生。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认真洗手;护理病人后要用流水、肥皂彻底洗手。洗刷用具,尤其、刮胡子的刀片等不能混用。在外理发,不要用理发店的刀具修面。

(6)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提倡应用一次性注射器,以防止医源性传播。

(7)对带血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严格掌握输入血制品的指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乙型肝炎发病率降低了,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必然降低。

远离丙型病毒性肝炎就能远离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