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动物奥秘追踪
1499100000002

第2章 动物的语言表达奥秘(2)

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一句话、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可是在广阔无际的自然界,那些纤小的昆虫是怎样寻求配偶、怎样倾诉衷情的呢?这你不必替它们担心,昆虫自有“求爱术”。

夜幕低垂的乡村郊野,流萤飞舞,发出美丽的光彩,有淡黄的,有浅蓝的,也有橘红的。人们熟悉的萤火虫就是通过这种闪光的“语言”,来寻找配偶,表达爱情的。

在萤火虫的腹部末端藏着一个手电筒似的发光器,由透明层、发光层和反射层组成。透明层在发光层之前,就像手电筒上的玻璃面;反射层在发光层之后,相当于反射镜;发光层内有几千个发光细胞,它们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等发光物质。

当氧气沿虫体的呼吸气管进入发光细胞后,在荧光酶的催化下,荧光素与氧气就发生了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过程所产生的能量,以一种缺乏红外线的“冷光”——荧光的形式,通过透明层反射出来。萤火虫的呼吸节奏,控制了对发光细胞的氧气供应量,使尾巴上的“活灯笼”,形成了忽明忽暗的“闪光语言”。

一般来说,雄萤飞翔能力强,雌萤躯体肥胖、动作不便,翅膀也不如雄萤发达,有的甚至退化了,只能在草丛中爬行。

夜色降临,雌萤从隐蔽所爬上高高的草叶,发出荧光招引雄萤。科学家们发现,雌萤往往比雄萤所发出的荧光亮数十倍,而雄萤的视力却是雌萤所望尘莫及的。

如英国的提灯萤,雌萤的复眼只有300只左右的小眼,而雄萤的小眼至少有2000只。当然,每种萤火虫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求爱信号,以避免找错对象。由于各种萤火虫所含的荧光素和荧光酶不尽相同,所以发出的光色也丰富多彩。可是,产于北美洲的一些雌萤,它们的荧光并没有颜色的区别,而雄萤火虫却能识别自己所追求的情侣,这全靠了闪光频率的差异。

菲律宾民答娜峨岛上的萤火虫,常数以千计以相同的节律一同闪光,因而能招引远处更多的异性。

在萤火虫的求爱中,也会出现“悲剧”。美国有一种雌萤,能模仿另一种与它貌似的雌萤的闪光,被引诱的雄萤一旦与它相会,就会被它吞食,成为美餐。

除了萤火虫具有这种“闪光语言”外,有些蛾类也有类似的“闪光语言”。

如有种雌飞蛾能放射出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使自己胸部的温度较周围环境高出10℃左右。雄蛾凭着头上两根天线般的触角在冷冷的夜空中,搜寻这些不寻常的“热点”,能从5千米外赶来,向雌蛾求婚。

优美的歌声。在昆虫王国中,有不少雄性公民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情歌”,以赢得雌虫的爱情。雄虫们演唱的方式五花八门,蚱蜢用后腿摩擦发声、蟋蟀用翅膀相互摩擦发声、蝉用腹下薄膜发声、蝗虫用腿摩擦紧绷着的翅膀发声。

昆虫鸣声的机制可分为两大类:摩擦发声和振动发声。

蟋蟀是靠翅膀互相摩擦而发声。在蟋蟀上翅基部的下表面,有一条带齿的横脉,形似小锉而被称为“音锉”;下翅的上表面,恰巧在音锉的下方,长着一种尖尖的“摩擦缘”。当两翅升起抖动时,引起摩擦缘摩擦音锉,于是产生出清亮的声音,使雌蟋蟀循声而来。

一般雄蟋蟀的鸣声可以吸引10米以内的雌蟋蟀。欧洲有一种雄蟋蟀所发出的声波竟能传出近两千米。

人们对雌蚊振翅发出的尖啸声向来感到厌烦,但这种声音对雄蚊来说,却是一种亲切的呼唤,它能把雄蚊引诱至雌蚊身边。

而未成熟的雌蚊发出另一种音调的振翅声,这种音调对雄蚊则毫无吸引力。用振翅发声来寻求配偶在蝇类中很普遍。

蝉也是昆虫世界出色的歌手,而只有雄蝉才会唱歌。蝉的发声器生在腹部第一节两侧,是两片有皱褶且有弹性的薄膜,叫“声鼓”,它与里面能迅速收缩的“声肌”相连接,外面还有起保护作用的盖板,叫“复瓣”,复瓣与声鼓之间有一空腔,能起共鸣作用。因此,蝉的鸣声听起来显得特别集中、洪亮,它短短的一生中,就是用这种“歌喉”不知疲倦地唱着情歌,寻求它的伴侣。最近,一些科学家利用先进的声音摄谱仪研究了北美蝉的鸣声,这种仪器可以把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从而有助于对声音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经研究发现,北美蝉能用不同的声调唱出两支不同的歌,一支是为了平时招引同伴,另一支是在求爱时对雌蝉唱的情歌。

随着雄蝉动听的情歌,一生沉默不语的雌蝉会被招引过来,与雄蝉停歇在同一树枝上,如果两厢情愿,情投意合,就结为恩爱夫妻。

昆虫的情歌,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单调无味。事实上,它们的歌声也有抑有扬,富有情感。比如有种生息在美国南方各州的绿色小昆虫,雄虫在求偶的时候,会唱出三部曲:一是寻友歌,类似蛙叫而有节奏;二是约会歌,短促而颤抖;三是婚礼进行曲,类似狗的哼鼻声。有些雌虫也会唱着这三部曲,主动向雄虫求爱。

气味的魅力。用气味来传递情书是昆虫求爱最妙的一招。大多数雌虫体内含有特殊的腺体,能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性引诱素”。这种性引诱素具有特定的气味,随着空气的流动,迅速地向四周环境扩散。这样在雌雄昆虫之间就形成了奇妙的联络暗号。中国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边,每年5月中旬,有数不清的蝴蝶聚会求偶,形成了绚丽多彩的“邵蝶虹”。

原来,就是雌蝶腹部末端分泌出的性引诱素,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雄蝶前来约会。

雌虫分泌的性引诱素量很少,但吸引力令人吃惊。有一种蚕蛾分泌的性引诱素不过1微克,但足以吸引100万只雄蛾赶来幽会。

人们根据昆虫用性引诱素诱引异性的求爱方式,人工合成了性引诱剂,大量诱杀农业害虫,也可以将性引诱剂洒在田间,扰乱雄虫,使它们找不到配偶,无法交配,从而断子绝孙。

目前,人们已经发现约有250余种昆虫具有性引诱素,其中80多种已经能分离提纯,并阐明了化学结构式,有近30种性引诱素可以人工合成。昆虫性引诱素的深入研究,为虫情侦察、害虫防治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动物的声音

能发声的动物是极多的,麻雀的叽叽喳喳,炎夏的蝉鸣,举不胜举,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动物的叫声。从蜘蛛、虾蟹、昆虫到鱼类、蛙类、鳄类、龟鳖等。其中以鸟儿的鸣声最佳,哺乳动物也是能发声的。

树蛙的鸣唱,是由三只雌蛙为一组,以三种不同的音调依次鸣唱,接着另一组又演唱起来,有时大合唱由一只老蛙开始,它声音洪亮,它领唱,接着大合唱就长时间进行下去。合唱比独唱声音大得多,传得更远,使更多的雌蛙赶来聚会。

在雄鳄的领地如另有雄鳄,领主就会气势汹汹地上前吼叫赶走来者。

雌鳄产卵后守在卵坑旁,3个月后,幼鳄在卵中大声叫唤,像人的打嗝声,这从沙土下传出的唤声,在20米外都能听清楚,鳄的父母应声后用前爪和喙拨开沙土,将卵叼出,爬到水边,把卵放在水里,然后轻轻一压,卵壳破了,幼鳄就在水里出生了。卵在双亲嘴里就停止了尖叫,而改成轻轻的“吱吱”声,在水里生活的幼鳄时时用叫声与父母联络,遇到危险就发出刺耳的嘶鸣。

幼金丝猴在寻找成年猴时发出“呜呜”声,发现食物时发出“嘎嘎”声。日本猴能发出37种有意义的声音,包括群内联络信号,低位猴防御信号,优位猴威吓进攻信号,警戒声,雌猴发情的叫声,幼猴想吃奶或不满时的啼叫等。

母鸡唤小鸡发出“咕咕”声,下蛋后大叫“咯咯哒—咯咯哒”,遇有不祥动静,就警觉地发出轻轻的颤音,给鸡群报警。

春暖花开时,柳莺每天唱2340支歌,林鸲唱3377支歌。频繁、重复的歌声促成雌雄相会。

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一般不被阻挡,声音本身在频率、强度等方面有很大差别性和精确的时间性,这有利于动物表达复杂含意,使动物间更好地联络。有的如蝙蝠、鲸等还利用回声探知外界情况。总之,发声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会唱歌的鲸鱼

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单调、枯燥的生活往往让人非常烦躁,但有时会从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传来悠扬动听的歌声,使人们烦躁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这悠扬的歌声是谁唱出来的呢?原来是那海洋动物之王——鲸。

在鲸的群体中,须鲸是唱歌的能手。经观察,它们无论是成群结队还是单独一个,唱的都是同样的歌,但节奏并不完全相同。一首歌唱过一年以后,第二年又换成新歌。这些乐曲十分复杂,有一定的规律,有同样的结尾,很像人类诗歌的韵脚,与人类古典乐曲中的咏叹调极为相似。最短的6分钟,最长的可达半个小时。它们的音域宽广,高音可达到工厂的汽笛声那么高,低音可与人类混声乐队的低鸣相比。有人把它们的歌声录下来,加快14倍播放,那声音就像美妙无比的夜莺在歌唱。它们的歌声激发了作曲家的灵感,有人根据鲸鱼唱的歌,谱出了很凄婉的乐曲,那曲调忽而像叹息,忽而像呻吟,听起来催人泪下。

鲸鱼为什么要唱歌呢?有些生物学家经研究认为,其目的是为了向异性表达爱情,因为唱歌的鲸鱼只有雄性,并且还是在生殖季节。大概是为了赢得对方的欢心,才唱出这么美妙的歌声的。

但人们又发现鲸还有其他表达爱情的方式,如接吻——互相用嘴撞触。由此看来,如果唱歌是为了表达爱情的话,那也只能是一部分。还有没有其他目的呢?现在还说不清楚。

此外,人们还惊奇地发现,鲸是没有声带的,那它为什么能发出声来呢?这也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开的谜。

动物与人的语言交流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动物学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位名叫艾伦的美国心理学家,对一只年龄为13个月的非洲鹦鹉进行了一年的训练。这只鹦鹉不仅能吹莫扎特的乐曲,说类似“别笑我”的话,而且还能辨别颜色,说出80多个它喜欢的东西的名称,并且会用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1989年,在墨西哥的一家教堂里,牧师正在为一对新人主持婚礼。就在新郎、新娘宣读誓词时,牧师的宠物——鹦鹉,却抢先一字不漏地念了出来。从此,这座教堂就增加了鹦鹉代人读结婚誓词的仪式。

如果说鹦鹉能流利地说出人的语言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狗、象、海豹等动物也能讲人话,就实在是个奇迹。下面就是一些科学家创造的奇迹。

在日本,一位名叫藤原邦子的女子,训练了一只8岁的杂交狗。这只狗在她的训练下,能说一些简单的话。每天清晨,这只狗都会主动地向主人问好,如:“欧哈哟,高扎一麻斯!”(早晨好);当主人上班时,它又说:“撒哟那拉!”(再见);到了晚上,它又会说“昆邦哇”(晚上好)来迎接它的主人。

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动物园里,有一只从小被人养大的象巴蒂尔,它也被训练得能说一些简单的话,但它说的都跟自己有关,比如“巴蒂尔是好样的”“水”“你给象喝水了吗”等。

在美国波士顿市的水族馆里,有一头会说话的海豹吸引了许多游客。它能够对观众说“你好”,还会说“请你离开”等。

在世界各地,还有一些通晓动物语言的人。巴西有一个叫弗朗西斯的小男孩就懂得动物的语言。这是一个性格孤僻、早熟的孩子,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跟各种动物打交道,他能将团团围住客人的蜜蜂带回蜂房,甚至还能钻进狮子笼里跟它说悄悄话。

巴西的一些心理学家曾访问过他,并亲眼看过他的表演,但对他的“能力”无法做出解释。

但是,仍有许多学者认为,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根本没有可能,因为动物说话只不过是机械的模仿,它们根本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含意,加上声带结构的不同,有许多基本发音它们无法模仿。

也有许多科学家对人与动物进行语言沟通抱有很大的希望,努力地做着各种实验。他们认为,有些动物不仅能讲人语,还能听懂人说话的内容,它们能够像人一样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环境,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

训练鹦鹉的艾伦女士认为,鹦鹉能用学会的语言向人们提要求,这表明鹦鹉至少已在某种程度上懂得了人话的含意,掌握了词汇所表示的概念。

美国亚特兰大市莫瑞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曾做了一项令人惊叹的动物语言实验。他们设计制造出了一种电脑控制系统,作为人类与猿类之间完全客观的媒介。黑猩猩莲娜在2岁时,被送进实验室熟悉电脑控制系统的键盘。

它很快就知道了什么符号会使什么事情发生,并可以熟练地运用机器来提出问题,索取东西。它的非凡的语言能力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看来,人与动物的语言沟通指日可待。

土拨鼠的语言

乍看上去土拨鼠胆小如鼠,外观上也与普通的地松鼠没什么两样,但最新研究表明,土拨鼠竟是自然界最“健谈”的生物之一!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23日报道,生物学家日前发现,这类擅长挖掘的啮齿动物有着动物王国里最高级、最精致的语言系统,可以说其发达程度仅次于人类。

这项研究成果让不少野生动物专家感到意外,因为人们一直以为人类的“近亲”灵长类或者诸如海豚那样的聪明的哺乳动物可能是仅次于人类的“大话王”。

然而,来自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生物学家斯洛博奇科夫教授指出,土拨鼠所发出的短促而尖厉的咆哮是含意丰富的。他最初是在研究其报警信号的时候发现了土拨鼠的这项通讯本领的。

作为群居动物,一群浩浩荡荡的土拨鼠大军往往会占据北美草原上数百英亩的地盘。一旦领土受到外界侵犯时,它们就会大声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同伴威胁出现。

斯洛博奇科夫教授介绍说,这些大声地咆哮实际上就是土拨鼠所独有的语言。这套复杂的语言通讯系统是由具有不同意义的音调构成的,能够详细说明潜在掠食者的大小、颜色、所在方向,甚至行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