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动物奥秘追踪
1499100000024

第24章 谜一样的动物传奇(4)

这种鱼生活在南极海域,看上去,这种鱼的样子与其他鱼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它呼吸的时候,能够看到它的鳃部全是白色的。对这种鱼不了解的人,一定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其实不是,因为这种鱼的血液里没有血红素,几乎没有红细胞,所以它的血液是无色透明的。人们称这种鱼为带腭鱼,带腭鱼的体长可达60厘米,重达2千克。

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里含有血红素的缘故。血红素在动物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氧气在水和血液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而血红素可使血液摄取和输送氧气的能力提高,从而满足动物活动时对氧气的需要。所以,血红素或血红蛋白又被称作呼吸色素。由此人们想到,带腭鱼的血液中没有血红素,它是怎样摄取氧气,又是怎样把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部位去的呢?

带腭鱼为了适应自身的特点,在呼吸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科学家们发现,它的代谢能力很低,在安静的时候,它的耗氧量只是其他鱼类的1/3或1/2,这就大大减少了血液在摄氧和运送氧上的负担。另外,它的鳃摄取氧的能力很强,为了满足运动时能够不停地从水中吸取氧气的需要,其摄氧量可提高到安静时的三四倍。此外,它的皮肤也具有很强的摄氧能力。据计算,在某种情况下,其皮肤系统的摄氧量是安静时的30%~40%,大大超过其他鱼类。

它的循环系统也很有特点。它的血液量很大,按体积计算,可占身体的8%~9%,是其他鱼类的2.4倍。各组织间的血管十分发达,血流量大,溶解于其中的氧气自然就多。它还有一个很大的心脏,是一般红血鱼的3倍,能高效率地输送大量血液。再加上血红细胞不多,黏性较低,血管又很粗,所以血流阻力小,一直保持着较低的血压。在含氧量低的水域里,其心脏的输出量就大,而在氧气多的水域里,其输出量就小。因此,它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水域里。

对带腭鱼进行研究之后,人们仍有许多不解的地方:为什么在那么多的鱼里面,只有这种鱼的血液是无色透明的?它的这种特点是怎么形成的?它还有没有其他的摄氧方式?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

鲸鱼,这个动物世界中的巨无霸,给人们留下许多谜,其中之一就是集体自杀。自1913年以来,有案可查的鲸鱼自杀的总数已超过万条。下面就是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鲸鱼自杀的记载:1946年10月,835条虎鲸冲上了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城海滨浴场,全部死亡;1970年,150多条逆戟鲸冲上美国佛罗里达州皮尔斯堡的沙滩,从此再也没有返回大海;1979年7月的一天,加拿大欧斯海湾的沙滩上,躺着130多条鲸鱼的尸体;1980年6月,58条巨头鲸,死在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西尔·罗克斯附近的特雷切里海滩上……

为了阻止这些鲸鱼自杀,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驾着渔船,开足水龙头,想阻挡它们冲上海滩;或者用绳索、驳船等把它们拖回大海……可这一切努力都等于零,水龙头阻挡不了它们冲上沙滩,拖回深水里的又游了回来,重新冲上沙滩。人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们死去。

鲸鱼集体自杀这种现象,成了海洋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其死因,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鲸鱼的迁徙,是凭借地球磁场来决定的,它们在迁徙过程中,似乎是循着磁力低的地方走而尽力避开磁力高的地方。有人曾把在美国东海岸发生的212起鲸鱼自杀所在地的地图,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该地区磁力地形图进行比较,发现鲸鱼集体自杀的地方往往是磁力较低或极低的地方。这些鲸鱼可能是顺着这些磁力低的方向往前走时,搁浅在海滩上,至死不回头。

有人研究了133起鲸鱼自杀事件后,发现其现场大多在低海岸、水下沙滩和淤泥冲积地,自杀时间多是在暴风雨之后。据此分析,鲸鱼拥有精确的回声测位器官,凭借这种器官进行迁徙,一般不会发生问题。只有在浅滩,声波被散射或衰减,妨碍了对回声的接收,使导航发生困难,尤其是暴风雨后,造成海底泥沙泛起,使声波的接收更加困难,从而使鲸鱼陷入绝境。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是寄生虫影响了鲸鱼耳朵的功能,结果造成悲剧的;也有人认为是鲸鱼的声呐系统被破坏造成悲剧等。现在人们正在千方百计地寻找鲸鱼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以便有效地阻止它们集体自杀,保持生态平衡。

抹香鲸探谜

全世界的鲸鱼共有90多种,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而抹香鲸在鲸类中,要算是老大哥了。它不但个头大、捕食凶猛,其外形也很奇特,就像一个大大的蝌蚪,光脑袋就占了整个身体的1/4,看上去有头重脚轻之感。它那个大脑袋可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鲸油,一头大抹香鲸脑袋里的油,重达1000千克。人们还发现,抹香鲸的油,是所有鲸类中最纯净的。这样一来,抹香鲸就遭了殃,人们为了牟取暴利,肆意捕杀,抹香鲸的数量锐减,从原来的100多万头,减少到现在的几万头,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挽救抹香鲸的命运,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一些保护措施,并在海洋里划出禁猎区。

科学家们对抹香鲸最感兴趣的,还是它奇特的大脑袋。它长那么大个脑袋,是干什么用的呢?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抹香鲸大脑袋里面的脂油,起着回声探测器的作用。抹香鲸的食量很大,平均每天需要捕食300千克,它不仅白天要进食,晚上也要进食。抹香鲸的食物主要是章鱼和大乌贼,在嘈杂的海洋世界里,如果不用回声定位法来探测猎物的方位和数量,行动就不会灵敏和迅速。而抹香鲸大脑袋里的脂肪,就像声学中的透镜体,把复杂的回声折射成灵敏的探测声束,传入耳中,这样才可让大脑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有人不同意以上这种说法,认为抹香鲸大脑袋里面装了那么多的油,是为了潜水用的。因为抹香鲸的食物——章鱼和乌贼都生活在深海区,它为了捕捉到更多的食物,必须延长潜水时间,它那个大脑袋里面装的那些油脂,就起到了浮力调节器的作用。这两种说法谁是谁非,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此外,人们还发现抹香鲸另外一个奇特之处,即它只有下牙,没有上牙。下牙很大,足有20厘米长,每侧有40~50枚,这些牙齿把上颌刺出了一个个洞。别看它牙齿长得怪,一旦被它咬住,就休想脱身。有人分析,抹香鲸捕捉大王乌贼,不是靠它的牙齿,也不是因为它那个庞大的身体,而是它在捕食之前要大吼一声,这一声会把动物吓昏,然后它再慢慢品尝。是不是这样呢?

南极海豹干尸迁移探谜

本来,在南极洲发现海豹的干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因为那里是海豹的故乡。整个南极洲的海豹总数大约在7000万头,平均每平方千米就能见到144头各种海豹。可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海豹干尸,不是在接近海边的地带,而是在远离海岸大约60千米的山谷里。在这些深深的峡谷里,终年没有冰雪覆盖,气候异常干燥,裸露着大片岩石。

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诸多种海豹里,变成干尸的只有食蟹海豹和威德尔海豹两种。这些海豹干尸的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属于年幼的海豹。人们知道,海豹经常生活在紧靠海边的陆地上,特别是食蟹海豹,常常生活在远洋,它们怎么会死在距离海岸远达60千米的地方呢?

科学家们对南极海豹干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古海退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些地区原来曾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海面降低,海水退落而形成干谷。由于这年幼的海豹未能随水退走,才被搁浅在岸上成了干尸。这种观点遭到了地理学家的反对,因为在这些干谷地区,没有发现古海的遗迹。

海啸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几百或几千年以前,这些地区曾经发生过大海啸,那些幼小的海豹因年轻力小,被大海的波涛抛进了干谷,慢慢形成了干尸。如果这一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应该在许多地方都发现海豹的干尸才对,可为什么只在这里才发现了呢?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难以解释这个问题。

海豹迷向说。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海豹有爬到岩石上晒太阳的习惯。在它们爬上岸来晒太阳的时候,迷失了方向,才走进干谷死去的。但这也只不过是一种推测。

海豹干尸的成因问题还没有解决,人们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它们是什么时候死的?科学家们用放射性碳素测年法对这些海豹进行年代测定,发现它们已存在1210年了。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释呢?

飞猫探谜

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没看见过猫,因为猫是人类的宠物,许多人家都养着猫。但恐怕没有几个人见过飞猫。

说来话长,人们看到飞猫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那还是在1905年,在英国威尔士北部的小城彭特沙锡尔,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玩耍,突然天空中飞来一只怪物,在学校的上空盘旋。由于它飞得很低,许多学生都看得很清楚,都一致说那是一只猫。当地的《天文》杂志对这个怪物进行了报道,说这个怪物长着4只脚,翅膀是黑黑的,大约有3米长,飞行速度大约每小时30千米。

此后,有关飞猫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1933年6月的一天,在英国萨马斯城的比斯·克利菲斯夫人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只黑白相间,长相十分奇特的“猫”,它的身上还长着翅膀。当它发现有人向它走来时,就张开翅膀飞走了。这是最早的一次近距离目击飞猫。比斯·克利菲斯夫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当地动物园。动物园的园长和管理主任富兰克·欧恩赶往现场。当他们到达现场时,那只怪猫又出现了,他们急中生智,用网把这只怪猫给捕获了。这只怪猫在动物园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才死去。

“有翅膀的猫”也出现在加拿大。1966年6月,这种“有翅膀的猫”出现在一个名叫阿尔菲列特的小村子里。这只长着大翅膀的黑猫从天而降,冲向家畜,把鸡、鸭撵得到处跑,连老牛也惧它三分。一天,正在屋里做糕点的商人列巴斯听到外面响起一阵尖叫声,他跑出来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猫被一个张开翅膀、贴地飞行、样子像猫的怪物追赶着,在拼命地逃跑。他看见这只怪物还曾落在地上,一跳一跳地跑,然后又张开翅膀飞起来。列巴斯赶紧跑回屋里取来猎枪,向着“有翅膀的猫”发射了5发子弹。“有翅膀的猫”掉在了地上。人们赶来一看,都惊呆了,这个怪物的胡须、耳朵、脑袋都跟猫一样,所不同的是,它长着两颗约2厘米、像针一样锐利的獠牙,眼睛发出暗绿色的光,它的翅膀有35厘米长,体重约5千克。这只怪物被埋在了他家的后院。

几天以后,这只埋在院子里的怪物被挖了出来,送到开布特比尔农校的兽医实验室进行验尸。主持验尸的兽医说:“人们所说的翅膀,不过是一团毛,这个怪物也只不过是一只普通的黑猫。”他的结论,遭到了阿尔菲列特村及其周围一些村庄村民的反对,因为他们多次见过这种“有翅膀的猫”。有人曾杀死过这种怪物,还有人曾捉住过它。

有个名叫约翰·吉尔的科学家,对这种怪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他认为,这种怪物是介于猫和蝙蝠之间的生物,说不定会在某个地方找到它们的族群。

“有翅膀的猫”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还有待于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