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1502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何谓大学?(1)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授权颁发学位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关。她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综合性大学还应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关系与对外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网络学院等。

今天通常意义上的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在英文中,大学(综合性高等学府)一词为“University”,是由“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前身派生而来的。在中世纪的西方,拉丁文在政府、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得到使用,universitas这个词被用来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新联合体,比如在萨勒诺、巴黎和牛津出现的这种联合体。这类联合体即是今天的大学的最初形式。今天的“university”这个词可以上溯到拉丁词,它首次被记录下来是在大约1300年,当时就是用来指这种联合体。

在更早的时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Academy”,教授哲学、数学、体育,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欧洲大学的先驱。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是从教会办的师徒结合的行会性质学校发展起来的。在11世纪时,大学一词和行会一词同样被用来形容行业公会。但是到了13世纪时,大学一词就被用来专指一种学生团体了。

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有3种形式:

教会大学,学生和教师在一个校长领导下形成一种密切配合的团体,像巴黎、牛津和剑桥等大学。

公立大学,由学生选举出来的校长总揽校务,如博洛尼亚和帕多瓦等大学。

国立大学,由帝王征得教皇认可而建立的,如西西里的腓特烈二世成立的那不勒斯大学,卡斯蒂拉的斐迪南三世成立的萨拉曼卡大学。

后来大学发展到中国,也是走了类似样一条路:从教会大学(还有本土创立的私立大学、传统书院)到公立大学到国立大学。

哪所大学是全世界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历来便有争议。1088年在意大利波罗尼亚(Bologna)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欧洲第一所大学。这所学校先由学生组织起来,然后再招聘教师。博洛尼亚大学是作为法学院开始自己的校史的。诞生之初,就以高擎理想主义旗帜、富于使命感的形象出现于世。(意大利还有一所萨劳诺大学,比她还早数十年诞生。)而有“欧洲大学之母”之称的巴黎大学,要晚她数十年创建,则是先由教师组织起来,之后再招收学生。巴黎大学还在中世纪率先打出“师生自治联合会”的旗帜,并率先以罢课斗争确立了自治地位,争得了结社、罢课的自由特权,具有生气勃勃的斗争精神。

大学的独立以及作为独立标志的自由特权,都是通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得来的。欧洲所有古老大学,没有哪一所不曾经历过争取独立的斗争。

大学需要积淀,今天世界著名大学的校史一般都很悠久。1168年,南宋宁宗皇帝赵扩出生,英国牛津大学创办(这所名校保持了近千年不易的特质:理想主义、博大、古典、宽容、同情失败者);1209年,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带领下第三次进攻西夏,英国剑桥大学创办(这个学术上常开风气之先,孕育了许多科学、文化巨人的著名学府事事讲究传统,孤傲、恬静、富有书院气息);1638年,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出生,美国哈佛大学创办(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个“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这就是“自由的思想”与“思想的创造”)。全欧洲至少有50个大学是550年前创立的。

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这种模式在美国最早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所效仿,到现在被世界各地的大学广泛采用。

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是象牙塔(Ivory Tower)。

象牙塔,根据圣经《旧约·雅歌》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在第5首歌中,新郎这样赞美新娘:“……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

后来,这个词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生院正是这种地方。

大学是文化科学的渊薮,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它不但是从事教学、培养高级人才,从事科研、诞生发现发明的场所,也是臧否天下、月旦人物、关注时事、组织运动的地方。大学往往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崇敬、信任、向往的神圣领土与精神家园。

诺贝尔奖获得者索尔·贝娄在给《走向封闭的美国心灵》一书作序时说,在公众舆论控制的社会中,大学应当成为一个精神的岛屿。有了这个精神岛屿,大学才不会沦为一个精神荒芜的世俗之地,抑或才不成为一个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市肆里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说,大学“追求新思想、新知识”,它“总是站在批评的最前沿”,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前沿”;牛津大学副校长说,“大学是追求真理的民主机构”;斯坦福大学校长则说,大学是后工业社会的“轴心组织”……

大学,怎么叫“大”?蔡元培说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也”;竺可桢说大学就是“求是”之地,“办大学者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张伯苓说“教育之事,非独使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就人才,三育并进而不偏废”;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就是先要有“大”校长,起码是个教育家;二要有大师,不独是各抓着各领域的“专家”;三要有“大”学生,“只是掌握一些专门知识、专门技能是不够的,应该知识广博,拥有科学头脑,做到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考,而不致于盲从”(竺可桢)……

学者傅国涌认为,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传播人类先进文明和道义理想是它的使命所在。自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以来,它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

学者萧雪慧则反思道:“独立自治、开放、容忍、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禀持理想以及在执守这些传统理念与作为变革前沿之间保持张力,是大学在数世纪中展示出来的形象,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特质。比照比照这些特质,时下中国大学从中可否认出自己?”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民族的学校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第一部通史司马迁的《史记》写道:“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庠序,也就是古代中国学校的称呼。当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和亚历山大城跟学生对话的时候,孔墨荀孟等人在齐鲁等地也有“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的盛况。北宋初年建立在江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论起资格来,并不比牛津、剑桥、爱丁堡不列颠三大学逊色。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

在近代和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书院”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民国以后“大学”成为正式的称呼。

在本书中,我把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圣约翰)出现到第一所中央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作为第一个阶段——萌芽期;再到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历史从近代进入现代,是第二个阶段——成型期;再到抗日战争前夕,是第三个阶段——鼎盛期;抗战8年则为第四个阶段——国难期;抗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大学(主要是指师生、设备等资源)或留在大陆或迁到台岛,为第五个阶段——分流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如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1896年的南洋公学等,它们就是中国最早的自办、官办大学了)。日本的学校成为其主要的借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