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1502300000021

第21章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肉食蛋奶(3)

鲈鱼其肉质细嫩,味美清香,营养价值很高。另外,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的功能发挥。因此,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食补价值]

《本草纲目》称其“益脾胃、补肝肾”。而《嘉祜本草》则认为:“可补五脏、益筋骨、利肠胃、治水气;对小儿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亦有效。其鳃小咳化痰;肉补五脏、益肝肾和肠胃,用于对小儿消化不良及妇女水肿、胎动不安的治疗。”

[食补宜忌]

鲈鱼不宜和奶酪一起食用。每次100g。25.海马:温肾壮阳,高气活血

海马为近陆浅海中的小型鱼类,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分布在我国海区的有冠海马、棘海马、管海马、斑海马、克氏海马及日本海马6种。养殖的种类主要是斑海马及管海马两种,以斑海马养殖为多。古称海马为龙落子、水马、海驹。海马可做名贵药材,药用为去皮膜及内脏的干燥体,素有“南方人参”、“海洋人参”之称。

刺海马、管海马、斑海马、克氏海马、日本海马产于南海,而冠海马则见于我国黄海、渤海湾内。雄海马有育儿袋,能孵卵。到春天,雌海马在雄海马的育儿囊中产卵,经过50~60天,幼鱼会从育儿囊里出来。

海马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糖类、多种维生素。

[食补价值]

温肾壮阳、调气活血、散瘀消肿。用于治疗遗尿、哮喘、腹部肿块、疔疮肿毒、淋巴结核、跌打损伤。主治妇女难产、老人虚弱、补血、止痛等。

26.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蟹学名中华绒赘蟹,俗称毛蟹、螃蟹、湖蟹、大闸蟹、胜芳蟹、清水蟹。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以江苏阳澄湖所产最著名。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量锐减,近年实行人工移苗放流,产量有所恢复。7~9月为生产旺季。

蟹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的补品,对滋补身体有益处。现代营养学认为,蟹油有抗结核的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裨益,但一般药用的是淡水蟹,食用的是海水蟹。

[食补价值]

味咸,性寒。河蟹具有益阴补髓、清热散淤、通经络、解漆毒、续筋接骨、催产下胎和抗结核等功能,可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断骨、淤血肿痛、漆中毒、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等症。

[食补宜忌]

不能食用死蟹。因为死蟹体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醉蟹或腌蟹等未熟透的蟹不宜食用,应蒸熟煮透后再吃。存放过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蟹肥正是柿子熟的季节,应当注意忌蟹与柿子混吃;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都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

27.河蚌:聪耳明目,润泽肌肤

河蚌,又称美蚬、蚌壳。我国已发现河蚌有100多种,均有形成珍珠能力,但由于手术困难,人工常育珍蚌仅有4种,即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珍珠是一种珍贵的药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常年可采摘,资源丰富,产量高。

河蚌肉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脂肪、糖类、铁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

[食补价值]

蚌肉止渴、解热、解毒,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能治妇女劳损下血、白带过多、痔瘘,解丹石毒。放入黄连末取汁,点眼,可治耳眼红肿、视物不明。蚌汁用于涂痔肿。壳粉能中和胃酸,珍珠母能平肝、镇静、治眩晕。珍珠粉能去翳、明目、定惊痫、化痰、解毒,治各种疳痰、止痢疾及呕吐。

[食补宜忌]

蚌肉有脾胃虚寒、肠滑便泻者不宜食用。每次100~150g。

28.鳖:滋阴补阳,补中益气

鳖的学名为中华鳖,又称甲鱼、元鱼、脚鱼、老鳖、金钱、金头龟、团鱼、水鱼、王八。

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省为多。每年春秋为生产捕捞旺季。

甲鱼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3g,脂肪4g,灰分0.7g,钙15mg,磷94mg,铁2.5mg,还有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其中蛋白质比牛奶多4倍以上,比鸡蛋多30%以上。

[食补价值]

鳖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能滋阴补阳、补中益气。鳖甲味咸性平,可滋阴潜阳,散结消症。鳖甲胶有滋阴、补血、退热、消瘀的作用。鳖血能滋阴退热,适用于肺结核病人。鳖头烧灰可治疗小儿诸疾,能治热气及风湿性关节炎,腹内积热。和五味煮食,有腹泻、妇女漏下、形体消瘦、腹内积气结块及腰痛者,宜常食。甲鱼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抗皮肤老化及抑制癌细胞等作用。食甲鱼可通过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而丰肌泽肤。有阴虚病症、皮肤干燥的人常食甲鱼,其泽肤效果较明显。

[食补宜忌]

死甲鱼和变质的甲鱼不能吃;煎熬过的鳖甲没有药用价值;肠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应慎吃,尤其是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者、孕妇及产后泄泻者也不宜食,以免吃后引发胃肠不适等症或产生其他副作用。时下盛行的生甲鱼血和胆汁配酒,会使饮用者中毒或罹患严重贫血症。身体虚弱的人适合食用。每次30g。购鳖时,先用一只手挟住鳖后肢,另一只手拿一显眼的物品在离鳖一定距离处晃动,若鳖头部能敏捷地随物品摆动,鳖眼睛转动灵活,说明鳖体质好。二是把鳖翻过来,使其背朝下,用手按住鳖底板,鳖会很快伸长脖子,试图利用脖子的力量翻过来,此时手感鳖的力越大,说明鳖的体质越好。三是用手扯住鳖的一只后肢,鳖若能用力回缩,说明体质不错。四是用手捏住鳖喉部,感觉无针,或用手紧压其背腹两甲而口鼻无血,说明鳖不是针钩钓上来的;另外,还应看鳖的外壳有无伤痕。应特别注意有无钢针穿破外壳的现象。

29.对虾:化痰开胃

对虾,又称中国对虾、大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捕捞季节过去每年有春、秋两季,4~6月份为春汛;9~10月份为秋汛。10月中下旬为旺汛期。

对虾的可食部分每100g含水分77g,蛋白质20.6g,脂肪0.7g,碳水化合物0.2g,灰分1.5g,钙35mg,磷150mg。此外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体肌含原肌球蛋白、副肌球蛋白等。

[食补价值]

补肾、化痰开胃、治痰火、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等症。

[食补宜忌]

阴虚火旺和疮肿及皮肤病患者忌食。每次30~50g即可。对虾体长侧扁,甲壳较薄,光滑透明。一般雌虾为青蓝色,雄虾为棕黄色,500克对虾6只左右。新鲜的对虾,虾色青白,身硬、全尾,不新鲜的对虾最明显的特征是:掉头、脱皮、颜色变红。

30.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肤

海参,又名刺参、沙参、海黄瓜、花刺参、绿刺参、梅花参。内地视为珍品,医用多为刺参和光参。海参必须在4天前开始泡发,海参洗净后要先用水泡10小时,注意水中和容器上不能有油和碱,海参遇到油和碱就容易化。泡软后拿到水锅里煮20分钟,煮时不要盖锅盖。下火后继续浸泡至水冷却,捞出剪开海参腹部,挖出肠膜,将海参洗净后再上火煮,煮后再泡。这样每天换水煮泡1次,直到用手触摸时没有硬心时为好。泡发海参不要用铁锅。铁器容易生锈氧化,影响海参的味道。海参在煮前用长流水冲洗可以涨发得大一些。

海参在组成成分上有一定的特点,即含胆固醇量相当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食补价值]

补肾益精,养血润肤。用于精血亏损、身体虚弱、消瘦乏力、小便频数、肠燥便艰等症。亦适用于肾虚水肿、黄疸、血虚的补养。海参所含的软骨素硫酸具有“驻颜”抗衰老的作用。海参所富含的碘是构成人体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元素。海参不含胆固醇,参与人体脂肪代谢,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所以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食之尤宜。

[食补宜忌]

海参性滑利,脾胃虚弱、痰多便稀薄者不宜食用。海参也不宜与甘草同服;买回涨发好的海参后应反复过水冲洗,以免残留的化学成分危害健康。一般人都能食用。适用于精力不足,气血不足及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食用。涨发品每次50~100g即可。

31.鲍鱼:养血开胃,安神通乳

鲍鱼别名鳆鱼、石决明鱼、镜面鱼、明目鱼、将军帽、耳贝、九孔螺,有杂色鲍、耳鲍、皱纹盘鲍、羊鲍等多种鲍鱼。它并非鱼类,也不是古人所称的干鱼,而是属于鳆纲科门的一种单壳贝类,以足吸附岩礁上。其贝壳名为九孔石决明。鲍鱼为“海产八珍”之一。鲍鱼肉质细嫩,鲜而小腻,味道可口,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类,但脂肪含量极低,且具有多种功效,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美食。

鲍鱼既是一种滋阴清热的良药,又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清补营养品,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吃后也不会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可多吃;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鲍灵素”,能破坏癌细胞必需的代谢物质,吃之不仅可降压,而且能双向调节血压,调整肾上腺素分泌。

[食补价值]

鲍鱼具有清热滋阴、明目益精、补肝肾、养血开胃、安神通乳、止带、行痹通络之功效。鲍鱼肉中含有“鲍灵素Ⅰ”和“鲍灵素Ⅱ”,两者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作用,对各种癌症患者,以及干咳无痰、肺虚咳嗽、手足心热、月经过多、白带多、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均适宜。也用以治疗骨折、扭伤、淤血不散、女子阴道流血。煮汤可治疗女子贫血并利肠。同麻仁、葱、豉一起煎煮,可以通乳汁。

[食补宜忌]

鲍鱼体坚难化,脾弱者饮汁为官;一定要烹透,不能吃半生不熟的;有些人一吃鲍鱼就胃痛,这是因为它的高蛋白质很难被消化吸收的缘故;痛风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鲍鱼肉,只宜少量喝汤;感冒发烧者或阴虚喉痛的人也不宜食用。每次1个即可。

32.鱼翅:滋养肌肤,延年益寿

鲨鱼,在古代叫做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凶猛的动物,号称“海中狼”。是可以食用的海洋动物之一。鱼翅是鲨鱼背鳍,胸鳍、尾鳍的统称,是名贵的食品,与燕窝、熊掌齐名。而全世界只有1/5的鲨鱼能提供可食用的鱼翅,因此鱼翅成为了最珍贵的美味佳肴之一。鱼翅在清朝时曾被列为御膳。

鱼翅含有维生素、脂肪、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鲨鱼的肝脏可提取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鱼肝油。所含的各种脂肪酸对内痔、下肢静脉曲张等有疗效。

[食补价值]

中医学认为,鲨鱼肉有益气滋阴、补虚壮腰、行水化痰的功效。鱼翅能益气开胃,又有预防骨骼老化,防骨刺等药用功效。鱼翅软骨能够防癌抗癌、滋养肌肤、延年益寿。

[食补宜忌]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性疾病患者食用。水发鱼翅每次50g左右。购买鱼翅时应注意:鱼翅要干身,易弯曲则表示不够硬身,不宜购买。购买即食鱼翅时要小心,如果用于搓压,假鱼翅会变形成折断,真鱼翅则有弹性,会保持原状。

33.海蜇:清热解毒,降压清肿

海蜇又名水母、白皮子,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形状很像一只白蘑菇。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就是“海蜇皮”;伞盖下面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蜇头”。海蜇皮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海蜇头稍硬,营养价值与蜇皮相近。我国早在晋代就有食用海蜇的记载。

海蜇身体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海蜇含有的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

[食补价值]

《归砚录》中记载:“海蜇,妙药也,宜气化痰、消炎行食而不伤正气。故哮喘、胸痛、胀满、便秘、带下等病的患者,皆可食用”。现代医学认为,海蜇可以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主要用于多痰、哮喘、头风、大便燥结、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症,并且有防治肿瘤的作用。

[食补宜忌]

新鲜海蜇不宜食用,因为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只有使新鲜海蜇脱水三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净。海蜇忌与白糖同腌,否则不能久藏。一般人都能食用。每次40g即可。选择时,可以将洗净的海蜇放入口中咀嚼,若能发出脆响的“咯咯”声,而且嚼起来有韧性,则为优质海蜇。若口尝海蜇无韧性,不脆响则为次品。另外,良质海蜇皮整张薄厚均匀,劣质海蜇皮薄厚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