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1502400000023

第23章 湖北人文况味,我有我的特点(2)

湖北人环水而居,嬉水就成“家常便饭”。“嬉水”项目,就其广泛性而言,无疑首推赛龙舟。赛龙舟据说是为了怀念当年在投身汩罗江的屈原而自发形成的一种平民化的活动,一位民间幽默大师说它“是老百姓自己的节日”。赛龙舟除了表达喜庆之外,核心价值体现在“抢龙头”、“争第一”上。“抢龙头”是那么的惊心动魄:距终点一二米时,只见船头上的小伙子一个“鲤鱼打挺”,纵身一跃飞上“标台”,“夺下龙头”。“抢龙头”,把楚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识张扬到了极致,把湖北人精明强悍的个性展示得淋漓尽致。因而,在“牛背上板翻叉”的李小双,也能在巴塞罗那弄个世界第一,也就不足为怪了。

比起巍峨大山,水缺些稳重和实在;比起苍莽高原,水欠些古朴和厚实;比起如虬青松,水弱些坚韧和执着……如果没有坚固的堤坝拦住,水还有些散漫,喜欢左冲右突,“各辟蹊径”;水奔流向东入大海,也喜欢哗哗作响,大声喧哗……

有水就有灵性。我们在形容一个人漂亮的时候,总是喜欢用长得水灵来形容。有水,湖北女人才可以如花似玉;有水,湖北男人脾气就不像北方男人那样刚烈。水,不仅仅是自然的,它更是文化的。

5.道教名山——武当山

人说“北有少林,南有武当”,武当和少林被誉为武林之中的泰山北斗,千百年来这里面造就了无数的武学奇才。但湖北的武当山终不像河南的少林寺那样名声在外。许多人了解武当,也不过是从众多武侠小说中听闻有武当一派。

事实上,武当不出名,却有一个响当当的祖师爷张三丰。明初时,张三丰开创武当道,以真武大帝为祖师,在教义上主张三教合一,修持上注重内丹炼养,教团里则秘传内家拳法;上自帝王将相,下到庶民百姓,无不想一睹张三丰的仙姿。明朝历代皇帝或颁诏请赴,或派人四海寻觅,可少有见其踪影者。他给人们留下了奇幻莫测的神功,以及脍炙人口的传说,其中一个版本是说宋末宋徽宗曾传诏过他,“或言三丰金时人”;三丰武功惊人,传说曾单拳击杀贼百人;修为有成,传说他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据其自述,曾任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

张三丰游武当山,与其徒在该山“去荆榛、群瓦砾”,创草庐以修道。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嘱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离开武当山,云游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鹤鸣山访真揽胜。首创太极拳注以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于世。其所传道法空灵玄妙,武当剑名扬天下,太极拳益寿延年。

在太极拳的修炼和实战中,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顺势借力、后发制人”,我们称之为“太极精神”。这同样是一种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是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这与道家那种“韬光养晦、保全自身、顺应天道、无为而元不为”的处世态度完全合拍。这种“外圆内方”、“外柔内刚”人格和“防御型”处世态度,也正是典型湖北人的处世方式。

不仅如此,武当的武术也非同小可,与少林功夫南北并雄。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极深,道士修炼学道,往往伴以习武,武当武术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

使武当独领风骚的,还有它宏伟玄妙的古代建筑。武当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有人也许会问:道教是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本土宗教,当时中国有多座道教名山,为何只有武当的宫观举世无双?其中缘由与明成祖朱棣密切相关。武当宫观始建于唐代,宋元陆续有建置,到了明代,藩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为了使这种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行为名正言顺,天下归心,他寻找的理论依据之一便是皇权神授,得到了武当真武大帝的阴佑。因此,他在功成即位后大兴土木,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后者便是为了酬谢神灵,巩固统治。据记载,当年朱棣修武当前后共动用了三十万工匠,历时十二年,修成宫观大约有八千余间,武当山各宫观中神像、供器、法器及宝幡、神账等设施多为皇室钦降,富丽无比。当时盛传武当山道场是“富甲天下”的“黄金白银”世界。后来,由于不断的扩建,武当的道教建筑达到了2万间之多。

朱棣还把真武钦定为皇室的主要保护神,这些举动为武当道教的鼎盛拉开了序幕。以后明代诸帝一直把武当作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朝廷家庙,扶持武当道教,加封武当,扩建宫观,使其成了“天下第一山”,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在明代,其政治地位,如日中天,众名山不可同日而语。几百年来,武当信徒不仅广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而且远及台湾﹑香港和东南亚。

武当山的建筑也是根据真武帝修炼成仙的神话来安排布点的,并且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体现皇权和道教所需要的“庄严”、“威武”、“玄妙”、“神奇”的氛围。从山脚一直到山巅天柱峰金殿,都是用一色青石铺成一条70公里长的“神道”,沿神道两旁修建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梁、十二亭台等庞大的建筑群。在武当山的修建过程中,朱棣再三叮咛顺从自然,对山体不要有分毫修动,这也是武当道教建筑群的又一个特点,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武当建筑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邃,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明人自豪地称武当建筑群为“万世之伟观”,今日虽然许多宫观已成瓦砾,然而留存的仍透着宏伟和精美,且有许多绝妙之处令人称奇。如复真观一座五层高楼中,有结构为一柱支撑十二根梁枋的奇特杰作;九曲黄河墙可传递声音,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异曲同工;转身殿里的大钟在撞击时殿内几无声息,而殿外却能听到钟声袅袅;山巅那座铜铸鎏金的金殿是一件工艺珍品,围绕着它有几大奇观,其中之一为“雷火炼殿”:古时金殿未有避雷设施,雷雨时,金殿四周往往电光闪烁,火球翻滚,景象绚丽万千,而每次雷击过后金殿不仅分毫未损,而且灿然如新……凡此种种使人不由得为古人的智慧发出由衷赞叹。

作为一座道教名山,武当山今日香火依然,那巍峨雄伟的宫观,那意境深远的道家音乐,那带着仙风道骨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远路而来的虔诚香客,都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6.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湖北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省,除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外,更是承接东西,在各种文化形态的风云际会之时,融合各地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多元、广博”的湖北戏曲特征。常言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亦可由戏识人。

湖北地处祖国中部,交通便利,也带来了文化的大融合。湖北戏剧剧种繁多,大约有20多个。省会武汉主要是汉剧、京剧、话剧;江汉平原则主要是花鼓戏;孝感以楚剧为主;黄冈以黄梅戏为主;咸宁以采茶戏为主;襄樊、十堰等鄂西北地区以豫剧为主;恩施以南剧为主;宜昌地区以民族歌舞为主……真是好戏连台,异彩纷呈。

湖北的戏就是湖北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湖北文化兼容并包特点的最好体现。你看:湖南的湘剧;河南的豫剧;河北的梆子;北京的京剧;山西的上党梆子;四川的川剧;陕西的秦腔;天津的评剧;浙江的越剧;江苏的昆曲;广东的粤剧;上海的沪剧;海南的琼剧;西藏的藏剧;新疆的曲子戏;台湾的歌仔戏……似乎都有点“一枝独秀”的味道。而湖北的戏剧之花、之多、之广、之艳,在一定程度上映衬出湖北人的文化特征和性格:融汇南北,兼收并蓄,敢于“拿来”,善于“杂交”。

这种文化特征和性格古已有之,以楚国先民为例,他们是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以致用的智者,楚文化也因之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楚人的青铜冶炼,是学习吴越技术发展起来的。而刺绣、木工、纺织,则是向鲁国人学习后进一步改进的。据史料记载,楚国兵伐鲁国,鲁国为了避免战事,奉送一百个刺绣工、一百个木工、一百个纺织工给楚国,楚国曰“善”,接回“三个一百”,欣然退兵。三百名“熟练技术工人”,为楚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回到湖北的戏曲,又何尝不是取百家之长呢?湖北人的文化是原有的基础上融北方中原文化的古朴典雅之“方正”、南方蛮夷文化的纵横捭阖之“狂放”、本土荆楚文化的波光潋滟之“浪漫”,三者合一形成了湖北人独有的文化特征及性格。

有人会说,这不成了一个大杂烩了吗?其实不然。博自然有博的妙处。它们是各有各的“戏路子”:有的走水路,有的走旱路,有的走山道。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地方戏”。1996年余笑予先生题赠仙桃花鼓剧团的两句话,可谓道出了真谛:“民间戏来自民间,地方戏扎根地方。”正所谓是“亲近一片沃土,育出一园奇葩”,湖北戏曲也不负众望,在各种戏曲领域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京剧《法门众生相》、《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汉剧《弹吉他的姑娘》;楚剧《虎将军》、《中原突围》;话剧《同船过渡》、《五二班日志》;花鼓戏《站花墙》、《家庭公案》、《水乡情》以及脱胎于花鼓唱腔和民间小调的歌剧《洪湖赤卫队》;豫剧《丑嫂》;舞剧《土里巴人》……都在全国大赛上得过“牌子”。宜昌似乎没有什么“地方戏”,可近年来宜昌人借其靠近三峡的地理优势,巧打“三峡牌”,一系列与三峡有关的节目在全国颇有影响,《土里巴人》、《山路十八弯》、《三峡孩子爱三峡》、《三峡我的家乡》……已随着三峡的“电”输到了千家万户。恩施的南剧好像没什么名剧目,而一首《龙船调》,好似让人读了一遍沈从文的《边城》“浓缩本”,足以让土家人引以为豪。江汉平原上的花鼓戏,虽然是“下里巴人”,可乡亲们说:“听了哟哎子哟,生病不用去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