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1507700000010

第10章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2)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由于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国际方面来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反映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下一代的“西化”、“分化”更加尖锐复杂,手段更加先进,形式更加多样,这些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敌。同时,无国际、无限制的网络信息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思想政治教育。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深层次矛盾不断涌现,贫富差距的扩大,下岗失业问题、贪污腐败问题以及社会诸多不正之风等不断干扰和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伴随而来的是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形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意识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队伍,辅导员处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高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需要他们去落实,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

2.有助于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项“消防队”工作,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辅导员被视为“边缘人”。实际上高校辅导员队伍确实不够稳定,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他们往往顾及自身的长远发展而只是将辅导员岗位作为一个跳板,一有机会就跳到其他岗位,以至于辅导员队伍不留人,留不住人,这是极不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有助于在辅导员中形成一种及时跟踪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教育的规律性、对青年学生的特点的研究,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熟练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积累和提高学生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使自身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

不断更新高校辅导员自身知识和调整能力结构,提升职业所必需的各种素质,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职业化建设,有助于辅导员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从而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长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职业化建设能调动辅导员发挥自主性,客观评估个人知识能力与职业所要求之间的距离,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成熟度;职业化建设,能使辅导员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充实知识结构和技能,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能力;职业化建设,能引导辅导员开阔视野,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探索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方法,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保持旺盛的职业生命力。

4.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加强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引导。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推开,高校的学生工作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深入、新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和双向选择使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大众化教育的全面铺开,学生入学时的基本素质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明显下降,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辅导员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不仅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和提高,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辅导、学生事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只有保证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才能确保广大辅导员胜任这一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才能适应大学生日益强烈的成才需求,真正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

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其职业素质是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当下,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关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更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现实客观要求。在明确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依据辅导员职业化标准的要求,可以推导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包含辅导员胜任本职工作需要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三方面是辅导员确立职业地位,提升职业水平,实现职业化的基本前提。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基础。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具有明确的技术性,这就决定了辅导员职业岗位在职业知识上的标准和要求。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辅导员工作的职能要求,辅导员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职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工作的科学化和职业化,形成履行岗位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为职业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提供保证。

1.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

辅导员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实施者。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的任务,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辅导员必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原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等。同时,还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政策水平。辅导员要具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切实领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思想觉悟,增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动性与坚定性。这样才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将政治理论付诸于实践。因此,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必不可少的理论武器。

2.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存在着这一时期特有的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阶段最直接的引导者,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心理、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辅导员需要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教育学知识包括现代高等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高等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学知识主要包括成长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恋爱心理、职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辅导员要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培训,掌握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排除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以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总之,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辅导员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3.学生事务管理知识

我国高校大多从狭义上界定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经济资助、纪律制度、奖惩评估、学生申诉等行政事务以及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住宿社区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工作中的管理事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领域,辅导员应具备学生事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学生事务知识是辅导员在处理具体学生事务时应具备的常识性知识和工作要求。主要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知识、社团与学生会活动指导知识、学生党(团)建与班级管理知识、大学社会实践指导知识以及教育政策法规。其中教育政策法规是辅导员在处理具体学生事务时应遵循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内容。这些知识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管理的特点、明确学生管理的方向、掌握学生管理的方法,也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生管理的职责和目标、掌握学生管理的艺术。因此,学生事务管理知识是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管理效率的理论支撑。

4.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熟悉国家社会发展形势,掌握职业测评、就业心理指导、创业教育等相关的方法,努力胜任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包括类型学理论、发展性理论、职业指导基础理论、职业指导政策与法规、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合同法等知识,这些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学科知识。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学习育人的全过程,从学生进大学开始,就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轨迹,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骨干人才。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知识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结构。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是高校辅导员活动的实体部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学生事务管理知识对传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知识发挥着理论支撑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知识既是高校辅导员对上述知识的深化,也是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工作成熟程度的展现。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高校辅导员运用职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实现工作目标的基本能力。在工作要求和岗位职责的层面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综合地体现为符合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所直接需要的工作方式、方法、技巧。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学生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在学生工作中展现出来,职业技能的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学生工作的效果,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基本工作技能

辅导员工作首先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社会工作,基本工作技能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在与大学生的各方面接触、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社会基本工作技能包括持续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第一,持续学习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是指获取信息,掌握新知识,增长才干的本领,辅导员要具备自学能力、带动别人学习的能力、研究型学习的能力。面对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辅导员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学习能力的任务。作为担当育人重任的辅导员,应该审时度势,把学习作为永恒的主题,作为一个终身任务。在学习中更新观念,进行知识、智力、能力的武装,不断从学习中汲取营养、充实知识、提高本领,这样才能胜任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担。因此,持续学习能力是一种基础能力,是辅导员成长进步的动力源,辅导员要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必须以提高持续学习能力为基础。

第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进行信息联系、交流和教育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思想、认识、情感和思维内容的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表达能力。辅导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适合教育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富有高度的逻辑性和艺术性。高校辅导员需要熟练使用规范语言,语法正确,语音、语调讲究;语言应简明准确,具有感染力,使学生能够及时迅速地捕捉信息,并获得情感体验。高校辅导员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够把一些经验性的、共性的实践经验归纳、整理、总结成规律,上升为理论,从而进一步有效指导实践活动;能够深入浅出地讲明道理,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因此,语言表达能力是辅导员职业基本技能的重要方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辅导员教育影响的效果。

第三,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是指辅导员掌握沟通技巧,选择恰当的方式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交往对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良好的沟通是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辅导员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辅导员应以学生为本,坚持尊重和理解的原则,掌握谈话和倾听的技巧,分析和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以平等的心态接近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替他们争取更有利的发展空间,与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辅导员人际沟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成效和工作成效的大小,因此,人际沟通能力是辅导员做思想工作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

第四,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是指辅导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时,能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善于分配好工作时间和精力的能力。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一些具体而细致的时间管理方法,但也应正确处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关系、工作效率与效果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时间管理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