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22

第22章 先进第十一(2)

【解读】历来学者对此章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闵子骞反对“改作”长府,孔子表示赞同,是惜财爱民的表现。有的学者认为是闵子骞讥讽季氏。因鲁昭公据长府攻三桓失败,先后逃亡齐、晋,最后死于乾侯。昭公灵柩运回鲁国后,为泄当年被攻之愤,季氏在鲁公墓道南安葬昭公,以表不尊;后又改建长府,以消除长府的防御能力。钱穆先生认为:“定公十年孔子为司寇。定公十年夏鲁君与齐侯有夹谷之会,孔子为相。定公十二年子路、冉有受命于孔子堕三都,时有阳虎之乱,三桓之势几濒倾覆。孔子素欲张公室以戢季氏之僭妄,因事有成功,于是鲁人有修缮长府之意,以拒季氏之恃强侵凌。但闵子骞此时认识却与众不同。他见堕三都只堕了费、郈,今后时局走向未必尽如人之所愿,故主张‘仍旧贯’,而无须改作。”(见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以上几种观点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更为贴切。这一观点,建立在具体的历史事实基础之上,体现了钱穆先生严谨治学的风格。而后来由于鲁定公的昏庸无能,三桓势力再度扩大,证明了“为长府”是目光短浅的行为。正因为这样,孔子称赞闵子骞“言必有中”。

11.15子曰:“由之瑟①,奚为于丘之门②?”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③,未入于室也④。”

【译文】孔子说:“仲由这样弹奏瑟,为什么要到我的门前来呢?”于是弟子们不尊重子路。孔子又说:“仲由已经学有成就,只是还需更进一步罢了。”

【注释】①瑟:古代乐器,形制类似古琴。这里用作动词。②奚为:何为,为何。③堂:古代建筑,进门后先到正厅(殿堂),再进内室。升堂:登上正厅。比喻学有成就。④入于室:进入内室。意思是还需更进一步。喻指学问造诣达到精深的程度。

【解读】子路性格率直粗鲁,他弹奏瑟,其曲调或许太激越,或许不悦耳,因此有人认为有“杀伐之声”(见《孔子家语》),孔子听了后不满意。听到他的议论后,弟子们就不尊重子路了。针对这种情况,孔子又肯定了子路的优点,希望弟子们要正确看待子路,不要因为老师指出了他的缺点而瞧不起他。对弟子既严格要求,又真心爱护,这就是具有仁者情怀的真实的孔子。

11.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①?”子曰:“师也过②,商也不及③。”曰:“然则师愈与④?”子曰:“过犹不及⑤。”

【译文】子贡问:“子张和子夏两人,谁优秀些?”孔子说:“子张做事过头,子夏达不到要求。”子贡说:“那么,子张更强一些吗?”孔子说:“事情做得过头,就如做得不够,同样不好。”

【注释】①师:颛孙师,字子张。商:卜商,字子夏。②过:超越,过头。③及:赶上,达到。④愈:更加。这里指更强。⑤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如做得不够,同样不好。

【解读】任何人做事都要把握好“度”,事情做得过头、过分,超过了“度”,结果事与愿违;做事达不到要求,没有达到“度”,不能实现目标。针对子张和子夏两人的局限,孔子提出了“过犹不及”的著名观点,要求学生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适度,既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及”。“过犹不及”的观点,是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的体现,是值得探讨、借鉴的大学问。

11.17季氏富于周公①,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②。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③,可也。”

【译文】季氏的富有超过周公,冉求却为他搜刮财物以增加他的财富。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你们这些学生可以公开声讨他。”

【注释】①周公: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周公旦;二是泛指在周王朝任职的王族;三是指作为周公之后的鲁国国君。毕宝魁先生持第三说,可从。②求:指冉求。当时他在季康子处任家臣。聚敛:搜刮财货。附益:增加财富。③鸣鼓而攻之:击鼓发起进攻。这里意思是公开声讨。

【解读】据《左传》记载,在鲁哀公十一年至十二年,鲁国执政大臣季康子要采用田赋制度以增加赋税,让其家臣冉求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季康子不采纳孔子的意见,而让冉求去施行田赋制度。冉求作为孔子的学生,竟然助纣为虐,去搜刮百姓,孔子感到十分气愤。他让学生们“鸣鼓而攻之”,从表面上看是要公开声讨冉求,实际上隐含着公开声讨季康子的苛政的意思。“反对强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庶之富之’),一直是儒家政治思想传统之一。它对政府过头的财政搜刮、苛征重赋,有时可起某种缓冲、制衡的作用。”(李泽厚《论语今读》)此章体现了孔子反对横征暴敛、主张藏富于民的思想。

11.18柴也愚①,参也鲁②,师也辟③,由也喭④。

【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

【注释】①柴:高柴,字子羔。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②参:曾参。鲁:迟钝。③师:颛孙师,即子张。辟:通“僻”,偏颇。这里指偏激。④由:仲由,即子路。喭(yàn):粗鲁。

【解读】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但重视礼、乐、射、御等六艺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学生品德人性的修养。此章对四位学生的评价,显然出自孔子。孔子认为,人在性格修养上也应该把握好度,超过这个度就会失之偏颇,成为缺点。“高柴人品很好,但是过于呆板;曾参十分刻苦,但是不够灵活;子张富有才华,但是过于偏激;子路勇猛过人,但是很鲁莽。”(李择非整理《论语》)孔子对他们作针对性的评价,是希望他们正视自己性格中的不足,并力求加以纠正。

11.19子曰:“回也其庶乎①!屡空②。赐不受命③,而货殖焉④,亿则屡中⑤。”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大概差不多了吧!可是他经常贫穷。子贡不安本分而去经商,他猜测行情却屡屡猜中。”

【注释】①庶:将近,差不多。②屡空:经常贫穷。③赐:端木赐,即子贡。不受命:不接受命运安排。意思是不安本分。④货殖:经商。⑤亿:通“臆”,猜测。指猜测行情。

【解读】孔子认为,颜回的学问、道德俱佳,又能安贫乐道;子贡头脑灵活,又善于经商。可见,孔子对颜回、子贡这两位学生很满意,在对他们作全面评价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

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①。子曰:“不践迹②,亦不入于室③。”

【译文】子张询问使人向善的方法。孔子说;“不遵循前代圣贤的足迹,道德品行就不能达到高深的境界。”

【注释】①善人:使人向善、变好。“善”作动词。②践:依循,遵循。践迹:指遵循前代圣贤的足迹。③不入于室:指道德品行不能达到高深境界。

【解读】古今对“善人”的理解存在分歧。朱熹认为是“质美而未学者”,金良年、李择非持此说;李泽厚认为是“使人变好”(即向善),毕宝魁持此说。我们采用后说。孔子认为,要使人向善,不但要让他学习礼仪典制,进行人性道德修养,还要让他以前代圣贤为榜样,以他们的德行操守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行一步一步达到高深的境界。孔子的这一观点,说明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对于人性修养、品德提升的重要意义。

11.21子曰:“论笃是与①,君子者乎?色庄者乎②?”

【译文】孔子说:“言论厚重朴实就赞许,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外貌庄重、道貌岸然的人呢?”

【注释】①论笃:言论厚重朴实。是:表示肯定判断。与(yù):称誉,赞许。②色庄:指外貌庄重。

【解读】孔子主张为人应该言行一致,观察人应该“听其言,观其行”。在此章,孔子又强调,观察和识别人,不能只看他说什么,以及说话时的表情、外貌,还应该看他的行为、表现,并通过他的行为、表现看他的品德、实质。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①?”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②?”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③,敢问。”子曰:“求也退④,故进之⑤;由也兼人⑥,故退之⑦。”

【译文】子路问:“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兄长健在,怎么能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父亲兄长健在’。冉有问‘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老师说‘听到了可以做的事就去做’。我感到困惑,因此向老师请教。”孔子说:“冉有为人谦退,所以我鼓励他;子路好勇过人,所以我抑制他。”

【注释】①斯:这。指可以做的事。行:实行,做。②如之何:怎么能。③赤:公西华,名赤。④退:谦退,逊让。⑤进:促进。这里意思是鼓励。⑥兼人:胜过别人。指子路好勇过人。⑦退:与“进”相反,意思是抑制。

【解读】孔子长期从事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在教学和育人中注重针对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此章就是一个既生动又典型的例证。正如毕宝魁先生所说:“这种对于不同个性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发掘和实现的方式,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具有深远和普遍的意义,对于现代教育也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论语精评真解》)到了21世纪,那些抱着“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不放的教师,对照一下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学方法,难道不觉得愧对自己的学生吗?

11.23子畏于匡①,颜渊后②。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