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26

第26章 子路第十三(1)

本篇共三十章,主要论述执政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思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章,强调正名、正身是治国从政的关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近者悦,远者来”、“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等章,强调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先之劳之”、“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等章,提出了治国从政应遵循的原则;“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刚、毅、木、讷近仁”等章,则提出了君子的待人处事之道和对君子的要求,这也是从政的官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②。”请益③。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从政。孔子说:“以身作则,共同努力。”子路请求孔子作进一步解释。孔子说:“不要懈怠。”

【注释】①先:前。先之:意思是走在前面,以身作则。②劳之:指与下属勤于政事。意思是共同努力。③益:进一步。请益:请求作进一步解释。

【解读】孔子在回答子路的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为政之道:当政者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求下属或民众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与下属一道,不辞辛劳,勤奋工作;处理政务时,要勤恳认真,不能懈怠。当政者做到了以身作则、勤于政事、毫不懈怠,何愁不能履行好职责,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此章所体现的,是孔子从政思想的具体要求,对中国执政理念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3.2仲弓为季氏宰①,问政。子曰:“先有司②,赦小过③,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冉雍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询问怎样从政。孔子说:“给下属做好表率,不计较小的过错,举用优秀人才。”冉雍说:“怎样识别优秀人才并选拔任用呢?”孔子说:“举用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难道别人会舍弃他们吗?”

【注释】①宰:周代官吏的通称。春秋时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长官也称宰,即家臣之长、总管。②有司:主管部门,指下属。③赦:赦免。指不计较。

【解读】孔子给冉雍提出的从政要领是三条:一是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二是不计小过,抓好大事;三是重视人才,举用贤能。以身作则才能体现公正,不计小过才能抓好大事,举用人才才能事业兴盛。孔子认为,识别人才的关键在于了解人才,只要你所知道的优秀人才得到了任用,别人也会向你推荐优秀人才,真正优秀的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提出这样精辟的从政要领和理念,说明他不愧为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所提出的这一理念,丰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

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①,子将奚先②?”子曰:“必也正名乎③!”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④!奚其正?”子曰:“野哉⑤,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⑥。名不正,则言不顺⑦;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⑧;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⑨;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说:“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准备先做什么事?”孔子说:“一定是辨正名分!”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您太不切实际了!为什么要去辨正名分?”孔子说:“真鲁莽呀,仲由!君子对于自己不懂的事,不要发表意见。名分不辨正,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就难以办成事;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兴盛;礼乐制度不能兴盛,刑罚就没有标准;刑罚没有了标准,民众就无所适从。所以,君子一定要先正名而后发表言论,发表了言论就一定要实行。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有一点随便和马虎。”

【注释】①卫君:卫出公蒯辄,卫灵公之孙。②奚:何,什么。奚先:以何为先,即先做什么。③正名:辨正名分。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④迂:迂腐,不切实际。⑤野:粗野,鲁莽。⑥阙:同“缺”,意思是不说、不发表意见。⑦顺:顺理,顺序。即适宜。⑧兴:兴盛。指实施。⑨中:适度,得当。指有标准。无所措手足: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意思是无所适从。苟:随便,马虎。

【解读】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乱频发,违礼僭越、名实不符的事时有发生。卫灵公把儿子蒯聩逐出国境,他死后孙子蒯辄继位。于是后来出现了蒯聩和蒯辄父子争夺君位的事。孔子提出治理国家首先必须“正名”的主张,既是针对卫国父子争位的情况,更是针对整个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人伦丧失的情况而言的。孔子认为,要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首先辨正名分,恢复礼仪制度、人伦规范,从而使国君、臣下、民众各居其位,各履其职,在待人处世中有所遵循。在阐述为什么要“正名”这个问题时,孔子通过严密的推理,使自己的观点无懈可击。因此,“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成为了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格言。

13.4樊迟请学稼①。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②。曰:“吾不如老圃③。”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④,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⑤。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⑥,焉用稼?”

【译文】樊迟请教学习种庄稼的知识。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请教学习种蔬菜的知识。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走出去。孔子说:“樊迟真是没出息的小人!执政者喜好礼仪,民众就不敢不尊敬;执政者喜好道义,民众就不敢不服从;执政者讲求信用,民众就不敢不真诚相待。如果这样,各地的民众就会背负着孩子来投奔,为什么要去种庄稼呢?”

【注释】①稼:种植谷物。泛指种庄稼。②圃: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为圃:指种蔬菜。③圃:指种菜的人。④上:在上位的人。指统治者、执政者。⑤用:以。用情:以真诚相待。⑥襁:背负婴儿的背带。襁负:用襁褓背负。

【解读】樊迟请教学习种庄稼、种蔬菜的知识,都被孔子婉言回绝,并批评他是没出息的小人。有人据此批评孔子鄙视劳动,这是不对的。孔子鼓励学生勤思好学,希望学生在治理国家、处理政务中遵循仁德、礼制,说明他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贤才、君子,而不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参与治理国家的执政者,应该遵循礼仪,尊崇道义,讲求信用,并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教育民众。这样,就会得到民众的拥护,生产就会得到发展,就没有必要自己去从事普通的生产劳动。李泽厚先生说:“‘士’的职责是‘致君泽民’,‘安邦定国’,管理政事,成为社会结构中的骨架和脊梁。在民主政治和现代官僚体制出现之前,中国文官体制是最完备和最有效的,其基本观念可说来自此处。”(《论语今读》)

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①;虽多,亦奚以为②?”

【译文】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把政务交给他,却不能通晓;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

【注释】①专对:独立应对。春秋时期,出使别国的使节“受命不受辞”,即接受使命后要独立地与对方谈判,以保证使命的完成。因此,随机应变、独立应对是外交使节的重要能力。②以:用。

【解读】《诗经》包括《风》、《雅》、《颂》三类。《风》大多产生于春秋前期和中期,反映了当时各地的风俗;《雅》和《颂》产生于西周时期,《雅》是贵族阶层的作品,《颂》是用于祭祀的乐歌。后来,学习《诗经》成为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修养,甚至在外交场合也需要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孔子下了很大工夫整理《诗经》,还把《诗经》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读并加以理解。孔子认为,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却不能通晓政务,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说明他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这样来读《诗经》,读得再多也没有用。孔子在这里说的虽然是《诗经》的学习和运用的问题,但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3.6子曰:“其身正①,不令而行②;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自己办事公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己办事不公正,即使发布命令也没有人听从。”

【注释】①正:正当,公正。②令:命令。这里指发布命令。

【解读】古代氏族首领的领导,主要靠自己的德行和威望。有德行的首领,自己行为正派,处事公正,不需要发布命令,民众也会效法和听从。孔子赞同这种领导方式,并强调了以身作则在治国执政中的重要作用。在民主政治盛行的今天,如果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都能以身作则,为政清廉,就会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各项政策就能顺利实施。

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①。”

【译文】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像兄弟一样相似。”

【注释】①兄弟:朱熹《论语集注》:“鲁,周公之后。卫,康叔之后。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孔子叹之。”

【解读】鲁国的始封者周公和卫国的始封者康叔是兄弟。两国在周初时政治清明,犹如兄弟;到了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昏聩,季氏专权;卫国卫灵公宠幸妃子,重用佞臣,后来又出现蒯聩、蒯辄父子争夺君位。两国都政治衰败,也犹如兄弟。孔子以兄弟关系来比喻鲁国和卫国的政治,措辞委婉,却表达了自己对鲁、卫两国政治的不满。

13.8子谓卫公子荆①,“善居室②。始有③,曰:‘苟合矣④。’少有⑤,曰:‘苟完矣⑥。’富有,曰:‘苟美矣⑦。’”

【译文】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处理家务。刚有一点财产,就说‘差不多足够了。’稍多一点财产,就说‘差不多完备了。’财产充裕时,就说‘几乎完美了。’”

【注释】①公子荆: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②居室:这里指居家,处理家务。③有:指有财产。④合:全,足够。⑤少:稍微,略微。⑥完:完备。⑦美:完美。

【解读】在世风日下、奢靡之风盛行的春秋末期,作为卫国国君的儿子,公子荆不追求财富,在财产不多时认为差不多足够,财产稍多时认为差不多完备,财产充裕时认为几乎完美。他不贪图奢华生活,甘于过淡泊节俭生活的态度,得到了孔子的称赞。

13.9子适卫①,冉有仆②。子曰:“庶矣哉③!”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④?”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真是人口众多啊!”冉有说:“已经人口众多了,还需要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需要做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

【注释】①适:到。②仆:驾车的人。这里作动词。③庶:众多。④何加:增加什么。意思是还需做什么。

【解读】孔子在回答冉有的问题时,提出了对百姓应该先“富之”后“教之”的观点。孔子认为,当政者应该首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并让他们富裕,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所谓衣食足则礼义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物质是基础,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物质这个基础,片面强调意识和精神的作用,显然是错误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明白这个道理,的确难能可贵。

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①,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任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收到成效,三年就能有成就。”

【注释】①期:同“朞”(jī)。期月:一整年。《十三经注疏》:“期月,周月也,谓周一年之十二月也。”一说为一整月。认为治国收到成效仅需一个月,显然不合情理,故不从。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在鲁国担任大司寇,为政颇有成效。后来到卫国,虽然得到卫灵公的礼遇,却不被卫灵公任用,于是孔子说了这番话。从孔子的德行、学问、能力来看,他完全有资格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但当时的国君为了维护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而不任用孔子,所以孔子在这句话中既体现了自信,又对这种遭遇十分感慨。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①,亦可以胜残去杀矣②。’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可以化恶为善,废除死刑。’这句话说得对呀!”

【注释】①善人:指德行高尚的人。为邦:治理国家。②胜残去杀:使凶暴的人化而为善,因而可以废除死刑。胜:制服,克服。朱熹《论语集注》:“胜残,化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谓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

【解读】孔子生活的时代,执政者勾心斗角,争权夺位,社会秩序混乱,民众生活贫困,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有贤德的人执政,二是要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孔子引述前人的这句话(出处不详),较为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孔子认为,由贤德的人治理国家,才能遵循礼制,改善民生,让民众富裕,并教育民众,感化残暴的人。经过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就能使国家富强安定,民众遵从礼仪,从而减少犯罪,废除死刑。

13.12子曰:“如有王者①,必世而后仁②。”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推行仁道而治理天下的人,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使仁德普遍推行。”

【注释】①王(wàng)者:成就王业者。指行仁道而治天下者。②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仁:有三种说法,即仁政、仁心、仁德。这里取第三种说法,意思是使仁德普遍推行。

【解读】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使仁德在社会上普遍推行,让官员和民众都具有仁爱之心,但由于当时战乱频发、社会混乱、人伦丧失,因此他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行仁道而治天下的人呕心沥血,不懈努力,付出整整一代人的心血,才能达到由乱世转为治世、民众安居乐业、仁德普遍推行的境界。

13.13子曰:“苟正其身矣①,于从政乎何有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③?”

【译文】孔子说:“如果自己办事公正,处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己办事不公正,怎么能让别人公正呢?”

【注释】①正:公正。②何有:有何。意思是有什么困难。③正人:让别人公正。

【解读】孔子非常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认为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正其身”就是人性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够“正其身”,才能以自身的符合“仁德”、“礼制”的行为影响和感染人,进而产生让别人公正的积极作用。正如毕宝魁先生所说:“做事先做人,这是儒家一贯的要求,也是儒家思想中伦理与政治一体化的表现之一。”(《论语精评真解》)

13.14冉子退朝①。子曰:“何晏也②?”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③。如有政,虽不吾以④,吾其与闻之⑤。”

【译文】冉有从官府回来。孔子说:“怎么这样晚呢?”冉有回答说:“有政务处理。”孔子说:“那不过是平常的事务。如果有重大政务,虽然不任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注释】①朝:朱熹《论语集注》:“朝,季氏之私朝也。”退朝:指从官府回来。冉有是季氏家臣,不可能入朝议事。②晏:晚。③事:指平常的事务。④不吾以:“不以吾”的倒装。以:用,任用。⑤与: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解读】按礼制规定,“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朱熹《论语集注》)。孔子虽然退职,但有资格“与闻国政”。在孔子的学生中,冉有在季氏府中做家臣的时间最长,也最得季氏的信任。冉有说回来晚是因为处理政务,由于孔子没有听说,所以说那不过是一般的事务。由于季氏专权、违礼,孔子说这番话既表达了对季氏的不满,又希望冉有要关注国事和重大的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