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今读新解
1508200000038

第38章 阳货第十七(1)

本篇共二十六章,内容涉及对家臣违礼的批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并记述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表现。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佛肸召,子欲往……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等章,批评了家臣、宠姬和佞臣的违礼行为,体现了孔子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决心为实现政治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等章,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观念。“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巧言令色,鲜矣仁”、“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等章,论述了怎样才算“仁”,以及对君子的要求。“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乡原,德之贼也”、“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等章,对违礼无德的小人进行了批评。

17.1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也③,而往拜之④,遇诸涂⑤。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⑥,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⑦,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⑧。”孔子曰:“诺。吾将仕矣⑨。”

【译文】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去见他,于是他送给孔子一只烤小猪。孔子趁他不在家时,前去拜谢,却在路上遇到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和你说。”阳货说:“怀藏自己的本领,却听任国家混乱迷失方向,可以称为仁爱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想要从政却屡次错过机会,可以称为明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光流逝,年岁不饶人啊!”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出来从政了。”

【注释】①阳货:又叫阳虎,季氏家臣。季氏几代在鲁国专权,当时阳虎执掌季氏的大权。②归(kuì):通“馈”,赠送。豚:小猪。这里指烤熟的小猪。③时:同“伺”,趁。亡:不在,外出。④拜:拜谢,回访。⑤涂:通“途”,路上。⑥宝:指本领。迷其邦:意思是听任国家混乱迷失方向。⑦从事:做事。这里指从政。亟:屡次。⑧岁不我与:“岁不与我”的倒装句,意思是年岁不饶人。⑨仕:做官,从政。

【解读】季氏几代在鲁国专权,常有违礼僭越行为,当时阳货又执掌季氏大权。孔子不愿见阳货,阳货却派人送他烤小猪。孔子不得不依礼趁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谢,却在路上遇到了阳货,既十分尴尬,又不得不忍受奚落,勉强应付。从阳货在鲁国时孔子一直不出来从政可以看出,孔子说“吾将仕矣”,并不是内心的愿望,而是应付阳货的话。季氏专权违礼、阳货助纣为虐,应该是孔子不愿与阳货交往、不愿在阳货执掌季氏大权时从政的原因。

17.2子曰:“性相近也①,习相远也②。”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大的差别,因为习俗、环境不同就有很大的差异。”

【注释】①性:人的本性。指人先天的本来面目。相近:指没有大的差别。②习:指习俗、环境。

【解读】此章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体现了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没有大的差别,但因为习俗不同,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不同,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外部原因对人的重要影响,可见他具有很强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的这一观点,早已被无数的事实和实践所证明。难怪后来的通俗读物《三字经》以这句话作为开头。《论语》中孔子谈到了人性,但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探讨、争论的空间。关于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的争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①。”

【译文】孔子说:“只有天生的智者和困而不学的人才不可改变。”

【注释】①上:一说指上等,引申为天生。一说指智商高。从前说。上知:天生的智者,即生而知之的人。下愚:指困而不学、自暴自弃的人。移:改变。

【解读】历来对“上知”与“下愚”的理解分歧较大。有的从道德角度理解,认为“上知”指有德行的人,“下愚”指卑劣的人;有的从智力角度理解,认为“上知”指智商高的人,“下愚”指智商低的人。这两种理解都有一定道理。王棣棠先生则认为:“孔子说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其一,他的本意就是说,只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才是不会变化的,其余的人都是可以变化的;其二,上智和下愚之所以不可改变,是有一定的条件所规定的。”这个条件“就是‘生而知之’和‘困而不学’”。他说:“上智之所以不移,是因为他是生而知之的人,即天生的智者……生来就如此,还会变化吗?下愚之所以不移,是因为他是‘困而不学’的人……对于‘困而不学’的人,在孔子那里实际上是自暴自弃的人。”为此,王棣棠先生得出了下述结论:“孔子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命题是很可贵的命题,两种人不变——天生的(实际上不存在)和自暴自弃的,其他的人都是可以变化的。这里既有唯物主义,又有辩证法思想。”(引自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王棣棠先生的观点更符合孔子这句话的本意。孔子历来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并且认为世上本来就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强调一个人的知识、学问从后天的学习中获得。因此,他说“困而不学”的人不可改变,用意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能有困惑而不学习,更不能自暴自弃,要通过后天的勤奋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17.4子之武城①,闻弦歌之声②。夫子莞尔而笑③,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④:‘君子学道则爱人⑤,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⑥。’”子曰:“二三子⑦!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杀牛的刀?”子游回答道:“过去我听到老师说:‘官员学习了礼乐就会仁爱待人,百姓学习了礼乐就容易役使。’”孔子说:“后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注释】①武城:鲁国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当时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②弦歌:弹琴唱歌。喻指子游用礼乐教化百姓。③莞(wǎn)尔:微笑的样子。④偃:言偃。即子游。⑤君子:指官员。道:指礼乐。爱:仁爱。⑥小人:指百姓。易使:容易役使。指好支配、领导。⑦二三子:后生们,即同学们。

【解读】礼制规范人的行为,音乐陶冶人的情操。孔子带领几位弟子来到子游担任行政长官的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看到祥和安宁的景象,感到非常满意,并随口说了“杀鸡何必用杀牛的刀”这句幽默的话,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实施礼乐教化,治理一个小城邑何必用礼乐教化。子游的回答说明他领悟了礼乐教化的真谛,并在施行礼乐治理武城的实践中取得了成效。孔子听后对弟子们说子游的话是对的,自己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开个玩笑,这既对子游的做法做出了充分肯定,又隐含着对跟随自己到武城的几位弟子的期望。孔子所推行的礼乐教化,就像当今中国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后者的具体内容与孔子时代礼乐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但其宗旨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①,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②,何必公山氏之之也③。”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④?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⑤?”

【译文】公山弗扰凭借费邑发动叛乱,派人召请孔子,孔子打算去。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召请我去的人,难道是白白地让我去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难道我就不能在鲁国复兴周代的礼制吗?”

【注释】①公山弗扰:即公山不狃,名弗扰,季氏的家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于季氏,因阳虎为乱,欲废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阳虎素所善者,遂执季桓子。桓子诈之,得脱。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是时孔子年五十。公山不狃以费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不说,止孔子……然亦卒不行。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可见,此章所说的公山弗扰就是《史记》中所说的公山不狃,而公山不狃召请孔子的时间在孔子任中都宰之前。此章记述的事《左传》未记载,《左传?定公十二年》记载了公山不狃叛乱的事,他不但没有召请孔子,反而被任大司寇的孔子派人打败。有人据此认为此章文字不可信。公山不狃叛乱后召请孔子是在孔子任中都宰之前,《史记》的这一记述比《左传》的记述可信度大,可从。畔:通“叛”,叛乱。②末:无,没有。之:往,去。③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何必之公山氏”的倒装句,前一个“之”字是结构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④徒:徒然,白白地。⑤为东周:意思是在鲁国复兴周代的礼制。东:东方。指鲁国。

【解读】季氏在鲁国长期专权,季氏家臣公山弗扰与阳虎扣留了季桓子,后来公山弗扰又在季氏封邑费邑叛乱,其矛头所指显然是季氏。孔子打算去公山弗扰那里,子路却不理解,于是孔子说了“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这句话。这说明,他去公山弗扰那里,目的是在鲁国复兴周代的礼制,而不是去帮助公山弗扰。虽然最终他没有去,但他的这个想法反映了他为推行礼制、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急切心情。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①,为仁矣。”请问之。曰:“恭②,宽,信,敏③,惠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⑤,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推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实,勤勉,恩惠。恭敬就不会遭受欺侮,宽厚就会得到众人拥护,诚实就能使人信任,勤勉做事就会有成效,给予恩惠就能差遣人。”

【注释】①行:实行,推行。②恭:恭敬,庄重。③敏:勤勉。④惠:恩惠。⑤人任:使人信任。

【解读】孔子经常回答学生关于什么是仁的问题,但他决不千篇一律地进行说教,而是根据学生的志向和特点作针对性的回答,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思想。颜回聪明好学,重视自身道德人性的修养(即“内圣”),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并讲了实现仁的具体要求。子张热衷于政治,有从政的愿望(即“外王”),因此孔子说能推行“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就是仁,并作了具体解释。

17.7佛肸召①,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而不缁④。吾岂匏瓜也哉⑤?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佛肸召请孔子,孔子打算前去。子路说:“过去我曾听老师说:‘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肸凭借中牟叛乱,老师却要前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对。我说过这话。人们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不薄,白色的东西染不黑吗?我难道是葫芦吗?怎么能挂着而不吃呢?”

【注释】①佛肸(xī):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任中牟的长官。晋国大夫赵简子进攻范氏、中行氏,佛肸凭借中牟抗拒赵简子,并派人召请流亡在外的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此事,并载有此章内容。②中牟:春秋时晋国城邑,在今河南省汤阴县西。③磷(lìn):薄,损伤。④涅:本为做黑色染料的矿物,这里指染黑。缁(zī):黑色。⑤匏(páo)瓜:葫芦。后以匏瓜比喻求官不得或不被重用的人。

【解读】春秋时期,战乱四起,许多战争都是由诸侯为争夺地盘、称霸天下而发动,因此有“春秋无义战”的说法(见《孟子?尽心下》)。公山弗扰和佛肸分别为了抗拒专权的季氏和赵简子而叛乱,其性质无非是以下犯上。孔子对违礼专权的季氏和赵简子不满,所以公山弗扰和佛肸召请他,他都打算去。子路却认为以下犯上不义,于是反对孔子前去。在此章,孔子以坚硬的东西磨不薄、白色的东西染不黑为喻,强调只要志向坚定、德行高洁就不会与不义的人同流合污,并以葫芦为喻,说明自己不能空有理想而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③;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④;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⑤;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⑥;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⑦。”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道:“没有。”孔子说:“坐下吧!我告诉你。喜好仁德而不喜欢学习,弊病就是愚蠢;好耍聪明而不喜欢学习,弊病就是放纵;喜好诚信而不喜欢学习,弊病就是易受伤害;喜好直率而不喜欢学习,弊病就是容易偏激;喜好勇敢而不喜欢学习,弊病就是捣乱惹祸;喜好刚强而不喜欢学习,弊病就是放肆妄为。”

【注释】①言:指品德。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卫灵公》篇第二十四章)的“言”相同。②居:坐下。③荡:放纵。④贼:伤害。⑤绞:急切。引申为偏激。⑥乱:扰乱,捣乱。⑦狂:狂妄,放肆妄为。

【解读】孔子认为,仁、知、信、直、勇、刚都是好的品德,但必须通过学习明白其含义和要求,才不会出现偏差。他所说的六种弊病,就是虽然喜好这六种品德,但不喜欢学习,没能领悟其含义和要求在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子路性格直率粗鲁,孔子针对他的这个弱点告诉他只有认真学习、加强修养才能真正具备仁、知、信、直、勇、刚等美德的道理,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心。

17.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①?《诗》,可以兴②,可以观,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之事父⑤,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去学习《诗经》呢?学习《诗经》,可以培养想象能力,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可以使人聚会沟通,可以让人表达哀怨之情。近用来侍奉父母,远用来侍奉国君,还能多认识和了解鸟兽草木的名称。”

【注释】①小子:年轻人。长辈对晚辈的称呼。②兴(xìng):诗歌即景生情的表现手法。指培养想象能力。③群:合群。指聚在一起相互切磋沟通。④怨:指表达哀怨。⑤迩(ěr):近。

【解读】孔子晚年在办教育的同时,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整理,相传《诗经》就是他编辑的诗歌总集。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诗经》,并以“兴”、“观”、“群”、“怨”四个字概括了《诗经》的特征。他还强调,通过学习《诗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德,因而能够“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并增长见闻,扩大知识面。可见,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诗经》可以“兴”、“观”、“群”、“怨”的独到见解。从此,“兴”、“观”、“群”、“怨”成了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重要原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17.10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①?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②!”

【译文】孔子对孔鲤说:“你学习、研究《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研究《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无法前进一样!”

【注释】①为:指学习、研究。《周南》、《召南》:《诗经?国风》篇目名。②正墙面而立:面对墙壁站着。朱熹《论语集注》:“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意思是无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