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1509900000005

第5章 罗马教廷的策略(1)

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基督教原为罗马帝国下层平民所信奉的宗教,在统治阶级的扶植下,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领土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罗马帝国横跨欧亚大陆,包容了众多民族。随着 统治地区的不断扩展,整个帝国的统治结构也逐渐分化成东西2个部分。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罗马继续以罗马为中心。相应地,基督教教会也分成了2个部分。西部教会受拉丁文化的影响较大,东部 教会则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较大。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东、西方教会对基督教神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见解,致使矛盾日见加深。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入侵,但基督教并没有因此而受挫,反而使他们获得了一个扩大发展的机会。此后,西部教会加紧了对蛮族的传教活动,势力逐渐扩展到不列颠、法兰克和德意志。由于当时西欧分裂成许许多多封建国家,他们彼此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国家内部又有封建领主相互倾轧,因此他们需要得到教皇的支持,作为权力的保证。公元752 年,法兰克人丕平当上了国王,他邀请教皇斯蒂芬二世到巴黎为他举行加冕礼。这不仅意味着基督教成为法兰克国家的精神支柱,而且意味着教皇获得了废立皇帝的权力,为西欧教权与王权之争埋下了种子。

但是在东罗马帝国,教会的地位则要相对低下,一直依附王权而存在。东罗马皇帝可以用《谕令》的形式直接出面干预宗教理论纠纷,裁定不同流派的理论是非。东罗马帝国芝诺皇帝的《赫诺肯提谕》,强行判定基督神人一体,取消“神人”二性说,从而导致东、西部教会不可弥补的分裂以及聂斯托利派的独立。以后,东罗马皇帝又频繁干涉教会活动,使东部教会牢牢地置于王权的控制下。

公元1054年,东西部教会为争夺最高统治权,正式分裂成罗马公教和东正教。中世纪的罗马教皇尼古拉二世经过与王权的几次较量,通过了教皇选举法,规定教皇只能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消除了封建君主废立教皇 的可能,终于赢得了关键性的胜利。教皇格列高里七世经过与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的反复斗争,终于使他低头称臣。

到了12世纪,教廷在西欧取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英诺森三世(160—1216年)使教皇的权力达到顶点,宣称“教皇是世界之父”,他们有力量决定帝国皇帝谁有继承权,能使英王自认是教皇附庸;他们以上帝代言人的身分出面,主持宗教裁判所,审判宗教异端,凡是反抗封建统治、坚持科学真理,或是对《圣经》有不同见解的人,都被当做异端分子受到残酷迫害。

为掠夺东方国家的财宝,在11 世纪至13 世 纪之间,教会发动了8次十字军东征,各国皇帝都要听从教皇的调遣。教会发展出庞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统治力量。虽然中世纪教会建立了修会制度,提倡禁欲苦行,但在权力的腐蚀下,教会中的上层分子逐渐腐化和堕落。

13 世纪末,随着法国的日渐强盛,法王腓力普四世与教皇展开了一轮新的较量。教廷被迫迁回意大利,甚至出现了两个教皇的局面。1417 年教廷虽然重新统一,但教皇的威信大大下降,教会对欧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了,基督教势力开始走下坡路。而在东方,拜占廷帝国不断受到新崛起的伊斯兰教的攻击,使东正教的势力一直不很强大,最后其中心转移到了俄罗斯。

为了论证上帝信仰的合理性,基督教发展了复杂而又高深的经院哲学。在中世纪前期,教会内占主流的是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主要是用古希腊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经典。以后发生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 唯名论者罗瑟林和阿伯拉尔,与唯实论者安瑟尔谟,就名词、概念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12 世纪,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加,在阿拉伯地区保留的亚里斯多德哲学传入欧洲。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建构了正统神学体系,成为教会一致肯定的对神学争论的权威解释。14世纪,随着市民阶级的兴起,教会内被视为异端的唯名论再度发达,邓斯·司各特和威廉·奥卡姆对正统神学的批判,已经孕育着教会统治势力的瓦解和宗教改革的先声。

欧洲人的生活,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12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7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最后一项外,都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可以说,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会的宗教仪式所包容,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约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几乎所有习俗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仲夏节是为纪念施洗者约翰、冬至日是为纪念圣女露西亚、圣诞节是为纪念耶稣诞生,万圣节是为纪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情人节是为纪念圣瓦伦丁神父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即使是演剧也都演《圣经》中的故事。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西欧不同,它较好地保存了古代文化,一直延续着罗马庄严的礼仪和专制政治制度,其皇权高于教权,其教会也不受制于罗马。然而,与西方的教会一样,欧洲东方的基督教在精神方面影响和感化了整个斯拉夫世界,使他们的全部生活也在基督教的规范之内。其节日习俗、生活习俗也与教会密切相关。

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中世纪西欧形成基督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3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

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物理学,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这时的历史著作《哥特史》、《法兰克人史》、《伦巴德人史》,都为基督教士所作。日耳曼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是记载他们历史的,却是基督教士。

进入中世纪,西方进入了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时代,当时,基督教的史学思想影响广泛。它打破了从前以世界作为背景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格局,开始致力于构筑所有人所有民族都包罗的在上帝目的下规划的世界通史。在此基础上,圣·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他的世界史理论。在其所著《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认为天下地下具有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这两座城原为一体,因为人类有罪,才分开成为两种城,人类历史终极目标就是到达上帝之城。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历史的过程不再是人类的目的,而是上帝的目的的实践。在奥古斯丁看来,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为类朝着上帝规定的目标行进,所有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加入这一行进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历史已不再是世界背景的记述,而是历史探索的中心所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编年史家致力于把奥古斯丁的两城学说付诸构筑世界历史的实践。奥古斯丁的弟子奥罗修斯(约公元380-420年)所著的《反世俗的历史》,记述了自创世迄于公元410年的世界历史。在世界史编纂史上,基督教史家创造一种统一的纪年法——基督教纪年方法。另外,中世纪编年史家在具体叙述世界历史时,普遍采用亚述-波斯-希腊-罗马4大帝国的分期法,以后的神对罗马帝国被视为罗马帝国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