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1510000000001

第1章 制度文化(1)

制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社会得以维系发展的基础。中国制度文化中尤以君主制、宰辅制、科举制最为重要,成为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桥梁。

(第一节) 君主制

“朕即国家”。在中国古代社会,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君主与国家一体,君权与政权一体。自夏至清,君主制都是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

一 君主概说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经67个王朝446位帝王,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还未计入其内。据现存资料,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封建社会约有340个皇帝,其中一统天下的约有120个。在这些帝王中,在位时间最短的帝王是金朝末帝完颜承鳞,从登基到驾崩仅半天时间;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共坐了61年皇位;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唐女皇武则天,即位时已经66岁;即位时年龄最小的是汉殇帝刘隆,生下来100多天就当上了皇帝。刘隆还是寿命最短的帝王,死时还不足1周岁。寿命最长的是清乾隆帝,活到了88岁。我们称年龄不到10岁就继位的皇帝为娃娃皇帝。在我国,娃娃皇帝共有29个。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最后的娃娃皇帝是清代的宣统。

在秦汉以来的封建社会中,“万岁”是皇帝的专用祝词,后来还成了皇帝的代称。但实际上,多数君主却是短命鬼,秦至清约340个帝王,能查出生卒年份的209个,平均年龄只有39.2岁。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在各朝代中是最长的,也只有52.4岁。而东汉、北魏、北齐、北周等朝的皇帝平均寿命还不到30岁。其中活过80岁的仅有4人,70至79岁4人,60至69岁4人,50岁以下死亡的有142人。超过三分之二的帝王寿命不足50岁。

这些帝王各具特色,有同性恋的君王汉哀帝刘欣,有佞佛君王梁武帝萧衍,有著作丰富的君王梁元帝萧绎,有奢侈放诞的君王隋炀帝杨广,有无耻的君王后晋高祖石敬唐,有富于艺才的君王宋徽宗赵佶,有惧内的君王明宪宗朱见深,有勤政的君王清世宗胤禛。

二 君主的称谓

君主的称谓是最具概括性、形象性的重要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君主的称谓众多,而主要的有以下八种:(一)后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之称。三皇是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则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然而,这些皆是传说中的史前人物,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应是夏朝建立之后才有的。

“后”是有文献可考的华夏族“天下共主”的第一个正式称号。夏启以武力夺取最高权位,“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在古代文献中,夏启又称“夏后启”、“夏后伯启”等。夏王皆称“夏后”,夏王室则称为“夏后氏”。夏后之“后”,实际上是凌驾于各个邦国部落之上的王者。在商代,最高统治者既称“王”,也称“后”。甲骨文中就王、后并用。《尚书·汤誓》有“我后不恤我众”之语。《尚书·盘庚》称先王为“先后”。周、秦以来,“后”依然被广泛使用。“后”还用于泛称一切君主,如传说中的后稷、后羿、后夔,诸侯则被称为“群后”。最高统治者居于群后之上,故又称为“元后”。

为什么用“后”来称呼君王呢?后,初义是生育。在甲骨金文中,“后”、“毓”与“育”三字字形相似,皆似一妇女正在生育小孩。生育、养育子女的母亲即一家之长。先民对母亲的依赖、崇敬乃至神化,使“后”成为社会权威乃至一种信仰。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国君形象深受母权制的影响。

(二)王

王是天下共主的又一个尊称。自夏朝少康始称“王”,直至秦始皇称皇帝,君主皆称王。秦始皇以后,“王”的称谓仍存在,但已非帝王之专称。王可以与其他君主称谓连缀在一起,组成许多复合型称谓,如帝王、天王、圣王、君王、后王、王后、霸王、王公、侯王、王侯、大王等。

董仲舒解释“王”含义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实际并非如此,“王”的本义是斧钺。在甲骨文、金文中,“王”作斧钺形。在先民看来,斧钺是工具,是兵器,又是财富,遂逐渐演变成权力、地位与能力的象征——王。

(三)天子

天子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帝王尊称之一。从周朝以来,君主都有“天子”之称。这一称呼一直延用至清末。天子的内涵丰富,一方面作为天帝之“元子”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统治万民;另一方面天子作为“万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因此,天子之称既体现了“君权神授”,又是天子统治天下的重要依据。

(四)皇帝

皇帝是秦朝以后历代君主的稳定称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王”这个称号与他吞并六国的功业不相称,乃命大臣讨论新的称号。大臣拟定为“泰皇”,但秦始皇认为“泰皇”仍然“无以称成功”,“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自定其号曰“皇帝”。自此,皇帝便成为历代君主的通称。

汉人蔡邕《独断》解释道:“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帝者,前也。能行天道,事天审禘,故称皇帝。”在此处,皇帝初指道德完美、明哲神睿及功业宏大的“圣人”,引申为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及主宰一切的最高统治者。

至西汉,随着皇帝名号的确定,与其相关的一些名号亦确立。“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同时,与君主相关的亲属的称号也一一确定下来。皇帝的父亲曰太上皇,母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妻曰皇后,妾曰妃、嫔、贵人,子曰皇太子、皇子,女曰公主,孙曰皇孙。第一家庭、第一家族的所有成员都被赋予了尊贵的称号。

(五)尊号

尊号,要从上尊号说起。上尊号是为在位或去世的皇帝加上尊崇褒美的称号。这些尊崇褒美的称号就是尊号。尊号始于唐高宗李治。自秦至隋,历代君主通称“皇帝”。唐高宗时,大臣们认为“皇帝”一称已经无法彰显李治的功业,便在“皇帝”二字前面增加若干美丽尊贵字眼。初上尊号为“天皇”,后来又增加“大圣大宏”四字,李治的全称遂为“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李治又分别为其祖李渊、其父李世民追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文武大圣广孝皇帝”。此后,历代皇帝不管圣明与昏庸,一般都有尊号。至宋代,由于宋太祖用16字尊号,宋代帝王大多遵行不改,于是帝王用16字尊号颇有约定俗成之势。

一方面,臣下一而再、再而三地颂谀,所上尊号的字数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帝王或出于谦恭,或出于厌烦,可以拒绝接受或直接宣布尊号作废。如武则天称帝之前就已“加尊号为圣母神皇”,称帝之后“加尊号曰圣神皇帝”,后连续上尊号“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大圣皇帝”。久视元年(700),武则天宣布“罢天册金轮大圣号”。唐玄宗被六次上尊号,每次上尊号都增加两字,务求一尊再尊,荣上加荣,初称“开元神武皇帝”,最终尊号成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由于尊号字数较多,一般都不用作帝王的称呼。尊号也不为君主所特有,帝、后及一些地位特殊的人皆有尊号。

(六)谥号

谥号是在人死后议定一个能概括其生前功过的称谓。“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皇帝一般都有谥号。谥号是根据死去帝王的生平业绩,由礼官评定褒贬,在继位帝王的参加下,由最尊贵的大臣在特定的仪式上宣布授予的。谥号有褒、怜、贬三类。每个谥号都有特定的意义。如果帝王在位时为善,且有功勋,便授予昭、敬、庄、襄等褒谥;如果违背礼义,造作恶政,便给予暴、炀、昏、戾等贬谥;如果登位夭折或志向未伸,便给予怀、悼、哀、隐等怜谥。先秦君主谥号有褒、有贬、有怜。秦始皇不许臣下褒贬君主,下令禁止给皇帝议谥号。汉兴,恢复谥号,而渐无褒贬之义,不管生前功过是非,一律追加美谥。当然,谥号并非皇帝独有,大臣亦由朝廷议加谥号,甚至无官无爵的文人也可由门生议定谥号,此即私谥。

谥号是盖棺定论,高度概括,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因而便于称呼。从周代到隋代,古人对帝王大都以谥号相称,如周武王、鲁哀公、汉武帝、魏孝文帝、隋炀帝等。

(七)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之中立室奉祀。为表尊崇,奉祀之时不以名字相称,而是专门追上一个称号,这就是“庙号”。唐太宗、明成祖的“太宗”、“成祖”就是庙号。西汉本着“祖有功而宗有德”这句古话,功德不著者不得称祖宗。西汉12帝,得祖、宗者仅5人,东汉13帝仅7人。两晋前后15帝,仅6帝得祖、宗称号。这种做法招致在位皇帝的反对,一方面是对自己死后能否取得庙号和在太庙中的位置感到担心,另一方面是认为皇帝至高无上,不容臣民妄加评论。自唐以后,所有皇帝皆有庙号,这意味着庙号的贬值。

沿袭西汉之制,历代庙号只用“祖”、“宗”二字。一般来说,创基开国和治平天下有殊殊功勋的皇帝多称祖。一姓王朝一般只有一祖,其后的国君死后皆称“宗”。但也有例外,如明朱元璋称太祖,而朱棣称成祖。因此,各个朝代帝王的庙号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把朝代名加上,才能区分清楚。

从唐代开始,对帝王的称呼多采用庙号,如唐太宗、宋神宗、明成祖等。明清时期,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仍然称庙号,但一般则称年号。

(八)年号

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支纪年,与朝代兴废、帝王更替无关;一是君主纪年,汉武帝以前称某帝(王)某年,汉武帝在位创建年号纪年以后,历代皇帝皆有自己专用的年号,只有少数皇帝沿用先皇的年号。在位时间长的皇帝有多个年号,逢国家有重大变故,如改革、武功、祥瑞及灾害等就更改年号,史称“改元”。

自明朱元璋始,在位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不再数次改元。年号一般是两个字,皇帝在世时使用又不必避讳,世人因此称某皇帝时则直称其年号,如称明成祖为“永乐”,称清高宗为“乾隆”。

年号以二字居多,亦有三字、四字者,如中大通、中大同(梁武帝)、始建国(王莽)、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武则天)、太平兴国(宋太宗)等。

三 君位的传承

君位的传承是关系王朝治乱兴衰的大事,被视为“国本”,备受关注。夏以后,由于君主权力至大、地位至尊、待遇至厚,争夺君位的斗争极其残酷。为保证君位在一个王朝内的顺利传承,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规制。

(一)嫡长子继承制

上古传说时代,以“禅让”方式推举君主。先秦时,君位的传承有两种情况:一是“兄终弟及”的商朝模式。“兄终弟及”实际上是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简称。二是“父死子继”的周代模式。秦始皇创制立法颇多,唯独忽略了皇位传承制度,以致次子胡亥在赵高的支持下伪造遗诏,杀兄夺位得逞。汉初,刘邦效法周朝的模式,吸取秦亡的教训,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满足“嫡”和“长”两个条件者,无论贤愚立为太子,无“嫡”则立“长”。此制度的确立,是对王位传承制度的完善,使政治上“家天下”而又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此制一经出现,便被以后各朝各代视为正统定规沿用,解决君位传承问题。

实际上,嫡长子继承制只是为解决君位传承提供了一种普遍认可的规制,在具体实践中并未能消除为争夺皇位的残杀。这种血亲之间的残杀依然异常凶残,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关系被抛之九霄云外,互为仇敌,不共戴天。嫡长子继承制时遭破坏。唐代包括武则天在内的21位皇帝中,按常规制度继位者只有2人,即德宗和顺宗。统治者一直都找不到适当的方法来消弭祸患,直至清雍正时期,建立起一种秘密建储制度。

(二)密封缄藏之法

此制度形成于清雍正帝时,是君位传承制度一个很好的创举,为清朝雍正皇帝所创。这项制度是由皇帝事先亲书储君名字,当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的面密封于锦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皇帝去世,即由诸大臣启封宣读。另书一份密封随身,作为必要时勘对之用。在选择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参与,被选人也不分嫡、庶、长、幼,完全由在位皇帝本人决定。选定之后,任何人不得打听议论。这份密旨要等到皇帝去世后才予公布,新皇帝随即宣布登位。乾隆、嘉庆、道光三帝就是由此制而继位的。

密封缄藏之法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施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对典制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从其政治效果来看,这种制度有着明显的优越性。首先,取消了宗法制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决定作用。其次,皇帝对继承人的选择范围扩大,强调品德才能,对所有的皇子都有激励上进的作用。再次,诸皇子在未宣布确定继位人选之前,都必须注意检点言行,有所克制,以免失去可能当选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弑君杀父、兄弟相残的积弊。

(三)皇储的册封和训练

嫡长子只有“储君”的资格,并非天然的储君,必须通过册封仪式才能正式成为储君。封建王朝册封储君(太子)的仪式极其隆重。《续汉书·礼仪》记载了当时册立皇储的仪式:皇帝登临正殿,大会文武百官。谒者引太子升殿,司空宣读册封诏书,中常侍传授太子玉玺、绶带。太子大礼谢恩,三公称贺。太子于内宫拜谢皇后,拜谒太庙,大赦天下。从此,太子就是储君,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动摇太子的特殊地位。

皇储确定后,皇帝要对太子君临天下的实际能力进行训练。各朝代皆有不同的训练措施。自西汉起,为太子设立太傅、少傅,至西晋以后形成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的“三师三少”东宫师傅制,历代变化不大。师、傅的职责在于辅导教育太子,传授“治道”原则,提高其素质,使之成为理想的继承人。除师、傅之外,历代还为太子设立一套模仿帝制的东宫官属(一般有詹事、春坊、寺、卫率府等侍从、护卫人员)。设置这些东宫官的目的,是为了让太子熟悉政情,掌握为君之道。一旦继位,这套班子往往很快地转为新皇帝的重要辅助亲信。有些皇帝还有意识地让太子参与一些军国事务,采取监国、将兵、参政、出巡、任职等方式,让太子得到从政的实践经验。宋真宗设“资善堂”,“五日一开,太子秉笏南向立,听辅臣参决诸司事”。宋孝宗设“议事堂”,令太子“参决庶务”。忽必烈立真金为太子,下诏“皇太子燕王参决朝政,凡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百司之事,皆先启后闻”。

(四)登基大典

无论是实行公开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是隐密的密封缄藏之法,最终都要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在两种情况下,皇储可以即皇帝位:一是先帝去世,太子依据“遗诏”继承皇位;二是皇帝在世,将皇位让给太子,而自称“太上皇”。登基大典的程序是:聚集在京文武百官于朝堂,宣读先帝“遗诏”或皇帝“传位诏书”,然后由礼官引太子入登御座,百官行跪拜大礼,群臣山呼万岁。传旨内外百官普遍晋级加俸,下诏大赦天下。

四 君权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