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1510300000043

第43章 后记

本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重点课题成果,从启动到杀青,历时近三年。个人涉足海外华文文学之观察与研读,远不如这个领域的学长和同行那么专深,加之受制于个人的精力、学识和掌握的资料,偏颇、疏漏定然不免。这是首先要向同道与读者交代的。

国内对海外华文文学之研究,渐热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从目前出版与发表的多部着作及大量论文来看,或以史贯穿,或单篇列论,或综合胪述,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不过,有些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似乎也存在方法陈旧单一、评述简单粗略的缺憾,而以知识命题切入的专题性研究尚不够。

本书从现有的学术状况出发,于借鉴中反思,尝试以主题学、类型学与原型批评之结合,从母题研究着手,重点研讨海外华文作家对祖邦母语文化传统所实践的意义范式。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母题与尺度,对海外华文作家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世界华文文学维系其整合性的根本元素,故从文化母题与华文文学之关联的角度去研究,可能有助于对海外华文文学作深度层次的解读,有助于寻求优秀作品内在的人文姻缘,也有助于以“文化纽带”增强离散于异国他乡的华裔作家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这是个人的一个初衷。

母题研究以往多在民俗学、神话学、民间文学及古代小说领域运用。本书将“母题”问题引入对现当代海外华文文学的考察,追寻作品之间、文体之间的历史性联系及其可通约性,为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各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为跨学科、跨文类研究,希望有一些突破与探索。

在此一专题性研究中,我为自己预设了“四个着眼”,即: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寻求以问题意识带动打通古今的研究,对海外华文文学有切实的学术推动。对母题的概念、特征、衍变,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也做出多少有点新意的理论阐释。但同时,如何从大量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选择恰当的阐释文本,如何与其它学科有机联系而不至于泛泛而谈,也往往成为个人的一个学术焦虑。在治学过程中,我深知,选择人多的路不一定失败,而选择人少的路不一定成功,重要的是能否留下“诗道鸿爪”,并为此付出多少心力。

我要感谢几位弟子的帮助。书中第三章“山水”、“放逐”、“火浴”、“围城”、“因果”母题的部分初稿,是分别由班澜教授和庄伟杰、王巨川、邓玉环、田泥博士起草的,他(她)们对某些问题新锐的识见,对我多有启发。尽管初稿被我做了不少改动和增删,有的甚至改成了“大花脸”,那也只是出于整体思路与行文风格平衡的考虑。我还当感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许福吉博士,他也提供了一些东南亚华文文学的资料及部分文字,虽无法全部采用,但这种国际间的学术互助是难忘的。

在学术着作出版陷入困境的当下,长江文艺出版社慨然承担本书的出版,陈辉平先生和刘青女士对选题的肯定,后者在编校中认真细致的工作,都温暖着我的学术心灵,岂止一个“谢”字了得。

2008年7月识于北京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