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1525100000010

第10章 股票的逻辑(4)

股市一路狂泻,恐惧和失望一路蔓延的时候,人们一直在追问“底”在何处,政府会不会、该不该出手“救市”。自从股市跌破4000点后,就有很多人要求政府出面救市。2008年第一季度,股市单季跌幅(还有什么单日跌幅、年度跌幅之类的指标,新闻报道很有意思,它们一般都会从很多指标中挑一些最吸引眼球的加以报道,而较少去考虑其实际意义。从科学的角度看一直追踪某个指标的变动则更有实际意义,但这显然不够新闻的“爆料”要求,所以大家以后对新闻报道还是要批判地看,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嘛!)创下了国内证券市场的历史之最,股民损失那是相当的惨重,政府“救市”也就成了一个热点问题。“A股市场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市场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等,反正说什么的都有,真是做到了“百花齐放”。

这其中大概有两大“门派”,一个是“救市派”,另一个就是“市场派”,两派之间是相互掐架,谁也不服谁,一时间真是天昏地暗、乌烟瘴气,反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搞得政府也相当无奈:我到底听谁的好啊?

救市派认为,中国当前面临内外经济困境,股市暴跌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当股市发生危机的时候,政府应尽快出台实质性的“利好”措施来救市,比如降低印花税等(实质上政府后来也做了)。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将股市保持在平衡状态,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市场派则认为,市场有其内在规律,这种规律会发生作用,所以经济活动中的波动,包括股市的波动都是正常的。政府不应该过于干涉,否则就可能会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产生破坏,股市应该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胡乱救市反而会适得其反,最终股市要变成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这种政策思路上的争论也正是反映了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大的分歧:到底是自由市场更好些还是政府积极参与经济活动更好些?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搞了一辈子经济学的人到现在还没弄明白,估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什么确定的结果,所以咱们在这儿掺和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一开始估计我们的政府还是受市场派的影响大一点,当美国已经在频频给股市打气的时候,却迟迟不见我们的管理层有什么举动。但是随着2008年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估计政府实在扛不住压力了,从第三季度开始,思路似乎有点转变,口风逐渐从“市场问题应由市场自身解决”变成了“应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而且事实证明,咱们的政府说话还是比较靠谱的,说完话马上就出招了。

早在2008年4月24日,我国就已经对印花税进行了调整,由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比较幽默的是不到一年前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才刚刚由千分之一调整为千分之三,中国股市的发展结结实实地玩了管理层一次。

小链接1:印花税

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薄、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现在往往采取简化的征收手段。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

2008年9月19日,我国有对印花税进行的大幅度的调整,将证券(股票)交易的印花税征税方式由双边征收(向买入和卖出双方都征税)调整为单边征税(只对卖出方征税),这可是破天荒的。

与此同时,2008年9月18日晚,国资委、汇金公司分别发布了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增持上市银行股票等措施(可以看成是通过政策扩大对股票的需求)。这一连串所谓“救市”举动的政策出台,体现了政府提升投资者信心、稳定中国股市的决心。

咱们的政府干活儿还真是很勤快,而且还很体贴,似乎认为这些手段还不太够。所以在9月18日后仅仅20天,重磅组合利好政策又出台了,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来自上面的那些财政政策,而是来自货币政策(关于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们以后再详细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这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当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的调整。这是央行近4年中连续9次上调贷款利率后的首次政策转向,真是相当的不容易啊!此外,国务院还决定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我们在第1章已经了解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它们同时下降这个信号实在太过明显了,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保经济增长、稳定金融市场、稳定资本市场的强大的决心”。为什么可以降低利率呢?因为当时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大大减轻了,经济减速也已经相当明显,需要刺激经济,而且全球利率都在下降——我们前面已经知道如果一个国家的利息率(收益率)比其他国家高很多,就会吸引外国资本进来,增加一国的外汇储备。

降低利息就相当于扩大了货币的供给,告诉企业:你们可以去借钱投资了。它会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特别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它们都和贷款密切相关)。它不仅可以刺激实体经济增长,同时对股市也是利好,因为降低利息就意味着钱存在银行的收益降低了,有利于刺激储蓄资金流入股市,尤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它能强烈地改变人们的预期,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前面我们也讲过,经济中预期是很重要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说,预期就决定了经济最后的走向,经济走好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相信经济会走好,仅此而已。

虽然有很多人对政府打出的这一顿“暴雨梨花拳”拍手叫好,放鞭炮庆祝,似乎能扫净各种障碍了,咱们的股市一定就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了。如果你也是这么看的,那么我衷心地认为你外表还是“很傻很天真”的,虽然我不知道你内心怎么样。因为虽然“两率”的下调是货币政策放松的强烈信号,但是这样的货币供给增长只是长期利好,而短期内能产生多少作用实在是难以预料,况且真正要解决股市下跌的问题,任何表面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针对其深层次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一个“釜底抽薪”。那么什么是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呢?

我们知道,股市并不是涨得越高越好,也不存在永远的牛市,最好的股市就是能反映整体经济表现的股市,健康的股市应该和经济增长同步,任何对实体经济发展偏离的股市都是不正常的,最终都无法逃避被调整的命运。而就目前来看,在实体经济方面,我们还不能自信地说全球经济已经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前一阶段国内国际上出台的大量刺激经济的措施的成效比较明显,但最终我们的经济能回归到什么水平还有待观察,要对这个进行预测实在是和掷骰子没什么区别。

虽然如此,我们应该还是能得出以下结论:从2009年年初以来的股市上涨,与我国出台的大量保经济增长的措施有着紧密的联系,股市在目前这一阶段的表现正是反映了我国经济正逐渐走出困境的现状,而且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和我国的出口逐渐出现起色也为股市的长期缓慢上涨提供了支撑。而未来我国股市到底能走向何处,最终还是要看我国的经济复苏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如果全球经济和我国的经济能继续转好,那么我国股市的长期上涨则是必然的,也就是说目前的股指水平还远远不是尽头,但是要期望我国的股市能在短时间内上涨到4000点、5000点这样的高水平似乎还是比较不靠谱的。极端的自信和极端的乐观都要不得,就目前的形势看,我还是对我国的经济保持谨慎的乐观,也对我国的股市保持谨慎的乐观。

之所以是“谨慎”的乐观,倒不是因为我太谨小慎微,而是从我国股市现状看来,至少存在以下三点比较明显的问题,需要我们政府以及各方面力量来加以消除。

一是在上市公司的结构中,带有垄断性质的国有大型企业比重过大,实在不是一般的大,它们主要集中在金融、石化、电力、电信等行业,比如所谓的“石化双雄”、工商银行之类的,它们在股指、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等指标方面占有太高的权重了。根据上市公司2007年上半年的公报,尽管净利润总额增长高达约70%,但前100家和前300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份额分别高达71%和93%。这些公司往往就是带动股指飙升的主力,但是它们的业绩还是很有猫腻的。它们可以得到国家在财政、税收、资源、价格等全方位的支持,而一旦发生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保护甚至纵容。而今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这些上市公司面临的竞争也会大大加剧,还有反垄断法的实施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它们的竞争力到底会怎么样,我想应该是天知地知,大部分中国人也都能知道的。所以股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就像是这些巨无霸命运的不确定性。

其次就是在咱们国家股市的投资者中,从事长线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太少,基本上都属于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赚一笔就走的主。而一个成熟健康的股市应该是从事长线投资和短线投资的力量保持动态平衡,这样的股市才会既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又比较稳定。

最后就是我们股市的监管力量太过薄弱。目前,我国对股市的监管主要是靠证监会在扛着,但根据在那里混饭吃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推测,他们显然没有办法镇住我们那些“有条件要违规,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违规”、习惯于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抗争的上市公司。各种各样的“地下工作”肯定对于我国股市的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现在,大伙应该也听明白我的主要意思了,目前我们政府与其“救市”,还不如埋头搞好经济。政府对于股市的强烈干预只有在股市明显已经疯狂的时候才是必需的,就比如说在前一阶段暴涨的时候政府大规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每次提高存款准备金所冻结的资金会从商业银行进入中央银行,从而使得它们无法流入股市。虽然最终的结果貌似不太明显,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措施,一旦资金没有了这种束缚的力量,更多地涌入股市,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那次就不是从6000多点高台跳水了,估计股指还会更上一层楼,也必然会跌得更惨烈。

还比如,政府提高利率,让很多人难以得到贷款,日子不好过,也出现了很多骂娘的人。但是他们骂归骂,咱们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如果政府见一些人一闹就屈服,那还不得成了人人都能捏的软柿子?政府屈服的结果最后可能会是股市的风险演变成银行的风险,伤及全体股民的利益,然后彻底无法控制,更多的人热衷于做“自由落体运动”——这倒是会为中国解决人口问题做出一定的贡献。

当然,这些“临时抱佛脚”的措施很有必要,因为在那种危急关头这些已经是短期内能做的一切了,这就像现在很多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上上网、逛逛街、骂骂娘、玩玩游戏、骗骗女生,到考试前一段时间开开夜车,也能凑合着过,好歹能混个毕业。但是,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不是开夜车到几点,而是平时学习到几点;政府也一样,最关键的是让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搞好制度环境。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来看,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后,最大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消除,奠定了股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各项基础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随着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规模的不断扩大,包括保险资金的直接入市,中国股市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慎重研究和积极推出股指期货(关于期货我们后面再讲)、港股直通车等,这里慎重研究很重要,尽量不要又出来一些“半吊子”工程,后面还得为它擦屁股。

小链接2: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小链接3:港股直通车

境内投资者可以用自有外汇或者用人民币购买外汇,将外汇存入证券投资外汇账户,并通过商业银行的代理证券账户投资在香港证券市场交易的证券。这项业务被称为“港股直通车”。

要做好制度环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我们的股票真正具有投资价值,要使我们的市场更具有投资价值和吸引力。而我们目前很多的上市公司,说实话基本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可言,盈利能力不是一般的差,像这种企业的股票都还有人买,甚至炒得离谱,实在是因为我们可以投资的其他地方少得可怜,所以好歹就是它了,总不能都存银行吧!这样的一种市场环境就更容易出现股市的暴涨暴跌。而且人民币升值,国际资本要进来,你又不能说:你别进来,别瞎掺和!这也不是咱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啊!那么它们进来了,如果这儿不能投,那儿也不能投,那就只有去股市了;而股市上呢,如果也没什么真正像样的企业,那也就只能去捡那种垃圾去炒作了,这样的股市要没有风险那才怪了。

政府在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职责是制定游戏规则,做好裁判,不要做球员,而我国现在基本还是“政策市”,大家几乎都看着政府的眼神行事,赚了似乎是应得的,赔了就骂政府,可以说咱们股民的“赌品”实在是不咋地。球场上裁判和球员的基本要求是不吹“黑哨”不踢“假球”,而股市和球场在这个方面其实也差不多,所以政府还应该在信用机制上做大文章、下狠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