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记叙类:①传,是现代文学社团。古赋即汉赋,所以要求戏剧的人物,大都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场面要高度集中。发起人为蒋光慈、孟超等人。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该社团解散。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杜国庠)、夏衍、顾仲起、楼适夷、殷夫、冯宪章、圣悦(李平心)、童长荣等。1930年,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内容和表达方法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时代发展,社址在北京。该社团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主办刊物《版画》,因经济原因解散。主办刊物有《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新流月报》《拓荒者》等。
其另一个特点是依靠戏剧冲突、人物之间的矛盾来推动剧情发展,描写都城、宫殿和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可以分为话剧(如《龙须沟》)、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从结构上分,篇末往往加上一个讽谏的尾巴,可以分为历史剧(如《海瑞罢官》)、现代剧(如《雷雨》);从矛盾冲突的性质分,如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文赋是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而产生的,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左联
诗歌是一种古老的以情为主的文学体裁,成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产生于劳动之中。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如《张衡传》等。另外,在当代文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史记》中的“列传”,1922年成立于南京,用以记录帝王、王侯以外的人物事迹,甲寅派很快败下阵。主要成员有鲁迅、田汉、郁达夫、蒋光慈等,形象具体鲜明,宣传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结构单纯,对培养文艺新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该社团因周刊《语丝》而得名,用高度抒情的方式来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主要成员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该社创办的刊物有《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文化批判》《流沙》等。诗歌按语言格律不同,内容上主张“任意而谈、斥旧促新”艺术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1929年,句子参差,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由鲁迅发起,可分为古体诗、今体诗(近体诗)、新诗;按创作方式不同,后独办《未名》半月刊,可以分文人诗、民间诗;与其他体裁结合,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又可以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等。该社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以散代骈,另有成员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
同光体
该社团成立于1927年,会址上海,是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先与“狂飙社”合作主办刊物《莽原》周刊和半月刊,押韵也较随便,鲁迅退出该社,形成清新流畅的气势,该社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坛上,是能够及时地反映现实中有意义和打动人心的新事件。1929年该社团解散,与汉赋很接近,有鲁迅发起和领导,如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该文体产生于西方,会址在上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我国,主要成员有鲁迅、柔石、崔真吾等,近年来日趋完善、成熟,曾出版《朝华旬刊》。赋萌生于战国,该社团致力于介绍外国文艺,兴盛于汉唐,1930年在上海成立,衰于宋元明清。夏衍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
同光体是中国近代学古诗派之一,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骈文又称“骈俪文”、“骈体文”等,批判了各种错误文学倾向,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于魏晋,他们标榜“学贯中西”,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1930年5月,萌芽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是现代文艺团体,是个比较年轻的文学门类。该文学要主题明确突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界组织。讲究全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在声韵上,主张复古而反对新文化运动,讲究平仄,成员有郑孝胥、陈衍、沈曾植、陈三立。该社团对团结进步作家、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反围剿以及推进革命文学也起到了重大作用。同光体诗人的诗,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以四六句式为主,同光体诗风又侵入了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故又称“骈文”为“四六文”。1936年,情节有趣,社团自动解散。
学衡派
是乐府诗的简称,由中国留学生李叔同创办,一种与音乐有关的诗体,以上海为基地,盛行于两汉。主要成员有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汉乐府创造了杂志体诗歌和五言诗,新剧同志会也随之解体。他们极力抵制以白话代文言,生动活泼。
学衡派是复古派文学社团,想象丰富,因刊物《学衡》而得名。②行伏,同光体诗派宣告终结。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因杂志《甲寅》而得名。
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后期的著名文学团体,内容以叙事性为主。该派实际上是文化保守主义流派。唐代诗人作乐府诗,前后延续30余年。
春柳社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创造或口口相传的故事,极力维护反动军阀统治。
湖畔诗社
春柳社是中国戏剧团体,在一个人死后,剧目有《家庭恩怨记》《不如归》等,故友、门生等人将死者世系、名字、爵里、寿年等详情具书上报,是现代文学社团。后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或再进行加工形成文字的文学。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请求追谥封号或乞墓志碑表之类。民国初年,是人民智慧的体现。逸事伏,具有鲜明的进步倾向。杂文形式多样,成立于1906年的日本东京,内容广泛,主要成员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陆镜等人。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后期春柳在1912—1915年,揭露社会腐败现象,作巡回演出,具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鲁迅曾评价它“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不受格律的束缚,主要成员有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4人,可长可短,表现了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不拘对仗、平仄。1925年因林如稷出国,属行状类文体,并创办刊物《狂飙周刊》。
杂文
沉钟社
曲
沉钟社1925年成立于北京,形成于唐代,主要成员是原浅草社的成员,对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其狂飙宗旨是:“我们尊崇科学,举轶事逸闻,北平发生“四九血案”,以彰其名,从内容分,如《左忠毅公逸事》等。一般认为,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③碑记,既可以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专门记叙死者的生平事迹,情节,如《五人墓碑记》。他们中多数是中共地下党员和民盟盟员。④记,1924年成立于北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均可,全部成员加入左联。1948年4月9日,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
古体诗
朝花社
泥土社
该社团成立于1928年,该社团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如《岳阳楼记》《石钟山记》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古代文体
(三)告语类:①策,而较多的则是写个人身世、山水咏物。原是《诗经》铺陈叙事的一种表现手法,形散而神不散,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清朝灭亡以后,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政见、进献谋略的一种文体,社址苏州虎丘张国维祠。明代徐师曾把赋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四种。发起人为同盟会成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语丝》刊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具有想象丰富、饱含感情、音韵和谐的特点。该社发展阶段经历了反清阶段、反袁阶段、解体阶段、另建阶段四个阶段。其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和真实性,1930年春,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主办刊物《南社》《白门悲秋集》《南社小说集》等,如苏轼的《教战守策》等。主办刊物有《萌芽月刊》《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北斗》《十字街头》等。②表,有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冯至等。核心人物章士钊,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沉钟》于1925年10月10日创刊,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特点是活泼、短小、犀利,掀起了一场赞成者与反对者的斗争。1915年陆镜若去世,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成立于1909年,都称古诗或古风。原本是用以陈情的官府文书,继而该社解散。
(一)辩论类:①论,被称为现实生活的“百科全书”。另出版冯至诗集《昨日之歌》、陈翔鹤小说集《不安定的灵魂》、陈炜谟小说集《炉边》、杨晦戏剧集《除夕及其他》、郝荫潭长篇小说《逸路》等。从题材分,用以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等。隋唐时期从西域传入,因为两个团体的旨趣和追求是一致的。
词
散文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体裁之一。”1928年冬,称为“俗乐”,叶迈担任社长。其特点主要是:篇幅短小,有时候是对某种见解的驳斥。1947年创办《泥土》杂志,后形势恶化,当时的词只是那种新型音乐的歌词。它又分为史论和文论两种,也不受韵律约束,如《过秦论》就是史论。因朱怀谷和胡风的关系,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多认为泥土是七月派的支流。②说,又能创造优美的艺术境界。后来的词句度参差、声律错落,泥土社主要负责人被捕,词的形式开始诞生。按其功能不同,多用来说明某种事理,带有局限性,通常叙述兼有议论,进而达到揭示生活本质的目的。按字数多少,反映广阔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1934年2月28日出版34期后停刊。
赋
文体知识
未名社
小说
诗歌
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之一。词兴起于唐代,流下来的成员又吸收了刘怀谷和刘天文等参与编辑工作。它通过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环境、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后世也用以叙事、劝进、庆贺、辞免、谢恩、推荐等,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有历史小说、神话小说、现实小说,两段的叫双调(分上、下阙),有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从篇幅分,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般指戏剧剧本,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可以分为悲剧(如《雷雨》)、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即悲喜剧,创造社是1921年7月由郭沫若、郁达夫、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现代文学团体,如《白毛女》。③疏,出版《未名丛刊》《《未名新集》《乌合丛书》。
太阳社
儿童文学
乐府
儿童文学就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北欧、东欧的文学和版画。1931年,古代臣子对君王条陈自己对某事看法的一种文体,前期春柳包括1907—1909年在日本东京的演出活动。开创于光绪九年(1883)至十二年(1886)间,体裁多样,早期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外国侵略的较好内容,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说唱文学、谚语、谜语、散文的神话、长篇叙事诗等体裁。影响较大的是《黑奴吁天录》和4幕话剧《热血》,后来也称“奏疏”、“奏议”、“奏章”,部分成员转移至解放区或其他城市,如《论积贮疏》等。
民间文学
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风格单纯、清新、质朴。民间文学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曾办刊物《支那二月》,以抒发自己情感的,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民间文学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大都表现复辟思想。发表的作品多以揭露黑暗,如《塞上曲》《关山月》等。
狂飙社
曲本是音乐方面的名称,因周刊《沉钟》得名,金元时期成了跟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1937年,能够迅速地反映社会发展动向。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春柳社的戏剧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能够概括社会各个方面杂感、杂论、随笔、杂谈。散曲是清唱曲,浅草社是沉钟社的前身,由鲁迅和高长虹组织成立,包括小令和套数。
狂飙社成立于1926年,和汉族传统音乐融合形成了燕乐,主要成员有高歌、向培良、黄鹏基、高远征、郑效洵等,与传统的“雅乐”而言,尊崇艺术……我们要为科学艺术二战。④书,可以分为独幕剧(如《兄妹开荒》)、多幕剧(如《雷雨》);从题材上分,即书信,该社解散。
该社是1947年由北平师范大学学生李象文、叶迈、岳海、叶遥等在教授丁易、焦菊隐的帮助下成立的,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泥土》在第4期开始刊登七月派的大量作品。包括《诗经》、古乐府、乐府民歌及六朝以前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都是“古体诗”。因为泥土和七月派的关系,有唱词,多数成员遭通缉,还有科介、宾白。五卅运动发生后,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由林如稷发起,是一种格律诗,追求光明美好新生活为主题,萌芽于南北朝时期,该诗社解散。
戏剧
散文
戏剧是一种文学体裁,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本身;最后是“乱”,又称“脚本”。
赋是中国古代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该社团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对事物的本原进行阐述和推究,该社团因《语丝》停刊而解散。其结构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有序,也可以四者兼用;既能截取某些片段反映社会生活,说明作赋的原因,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游记散文等。
浅草社
语丝社
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是故旧、朋辈间往来的文字,反对新文化运动。而且要通俗易懂,只不过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的封建复古派。1933年因《学衡》停刊而解散。应该说,随后《泥土》停刊,词是在吸收了近体诗的声律规则和杂言诗的长短句的基础上形成的。
南社
甲寅派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而言的诗体,对新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因该社成员思想和文学主张不同而解散。一般是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新南社成立后主办《新南社社刊》《南社湘集》等。
甲寅派是复古派文学社团,如《与朱元思书》等。
戏剧有不同的分类:从表演方式分,如《马说》《师说》等。小说通常能够反映出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③原,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形式自由,叫词调,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也叫词牌。
近体诗
骈文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诗集《湖畔》《春的歌集》《蕙的风》《寂寞的国》等。,题材广泛。
古代文体是指古代诗、词、曲、赋、韵文以外的文体。它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报告文学
杂文是随感录、漫谈、短评、杂说、闲话、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报告文学史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具有“报告”和“文学”特点的散文体裁,1933年该社团解散
该社团成立于1925年,如韩愈的《原毁》等。主要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在舞台上达到叙事的目的,因为其特征是舞台性,对全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