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1528600000040

第40章 节日民俗(4)

凤冠,是指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明清时期,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称为凤冠,多用于婚礼时。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到了宋代,将其列入礼服行列。明代时,自公侯一品至九品命妇,皆穿着不同绣纹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霞帔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穿着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迎亲

以花轿迎娶新娘,临到新娘家,女方放鞭炮迎接。新娘按惯例拖延上轿时间,俗称“捱上轿”。在迎亲者“三请”、“四请”后,穿霞帔、戴凤冠,盖大红方巾的新娘,由其兄长抱上轿,或由其弟领上轿。临上轿前,其母喂一口“上轿饭”,意谓不忘养育之恩,然后母女俩放声大哭。迎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

婚宴

婚宴,是指为了庆祝结婚而举办的宴会。在中国,婚宴通常称为喜酒。

鸣炮奏乐

鸣炮奏乐是一种非常庄重的礼仪。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将其视为盛大典礼中最辉煌的序曲,并予以高度重视。只有伴随着乐曲的高奏、炮的鸣响,盛大典礼的种种内容才会正式登场。新郎新娘结婚当天,在拜堂前,就会鸣爆竹奏乐。

交杯酒

交杯酒是中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婚礼上,夫妇各拿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以此表示夫妻相爱。在古时,交杯称为“合卺”,由于卺酒异常苦涩,夫妻二人同饮卺中苦酒,象征两个人今后要同甘共苦。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两个人先饮一半,然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如今的婚仪中,“按杯于床下”的礼仪没有了,“攥金钱”已被“掷纸花”代替,只有“交杯酒”的礼仪仍然存在。

闹洞房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婚礼的最后一次高潮。这一习俗始于先秦汉代时期,当时的婚礼淳朴、肃穆,没有非常热闹的场面。到了汉代,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沉闷的旧式婚礼,开始大操大办起来,使婚礼蒙上了世俗的喜庆色彩。民间传说,洞房中恐有狐狸鬼魅作祟,而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从另一种意义上讲,闹洞房能增添热闹喜气,驱除冷清之感,使亲朋好友彼此熟识,增进感情。还有一个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洞房花烛夜”。

回门

结婚后三日、七日至九日,甚至一月,新郎陪着新娘回娘家,称为“回门”。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又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意思。回门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以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的美好意义。

春秋时期,就有回门的习俗,后代沿袭至今。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要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女家这天要设宴款待,入席后,新娘要引导新郎拜见自家的亲朋好友。

送终

送终,是指亲人照顾临终的亲属,当亲属去世后,为其办理丧事。当亲属病危垂死的时候,儿孙及其直系亲人必须在床边守候,不可以喧哗,更不可以哭泣,要保持安静,并目送其安详离去。在亲属去世前,要给亲属吃口“鞔饭”。如果死者是男性,在其去世前,妻子和女儿不可以握着他的手足。反之亦然,这一风俗在清末民初时尚存。在亲属去世后,亲人齐声嚎哭恸哀,还要拆去帐子,表示让亡魂出去。

报丧

当人死后,子女要随即向亲友报告死讯、丧期、葬期等有关事情,称为报丧,又称“告丧”、“赴告”。可以说,报丧是人死后的第一项仪式,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报丧是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去世的消息告诉亲朋好友,即便是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按照惯例去报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有的地方响3次火炮;有的地方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死了人的家门前;有的地方在门外悬挂纸条等。其实,报丧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礼仪,更是一种和亲友一起分担悲痛的做法。

入殓

入殓,是为死者遗体举行沐浴、更衣、入棺的仪式。《礼记?问丧》中记载:“死三日而后殓。”但是,各地有不同的入殓时间,有死后当天入殓的,有3天或7天入殓的。入殓用的棺材,一般以木棺为主。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在民间习俗中,给死者穿的入殓的衣服,称为寿衣。寿衣算层不算件,不可以是偶数,因为丧事不是好事,不可以成双。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会留缝隙,等待择定的时辰盖棺。孝眷遗属穿着孝服,披麻戴孝,准备举行奠礼。

吊唁

吊唁,是指亲友接到报丧后,前来哀悼死者,并慰问死者的家属。古时候,吊唁有一套繁琐的礼节。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而吊唁的人需要向死者赠送衣被等。如今,吊唁的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主要是通过向死者的家属致唁函或唁电、送花圈,或者赴灵堂参加遗体告别会等方式进行悼念和慰问活动。前来吊唁的人身穿素色的衣服,佩戴白花和黑纱,一一向遗体鞠躬致哀。吊唁的人可以向死者的亲属说几句劝慰的话,劝慰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出殡

殡,是指死者大殓后至下葬前的期间,把灵柩停放待葬。出殡,是指把灵柩运到埋葬或寄放的地点。根据《礼记·王制篇》中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如今,出殡的时间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亲人到否、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决定。时间可长可短,但是均须单数。出殡的时间确定后,就要告诉亲友,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材抬出灵堂,放在预先绑好的架子上,然后抬到坟地。时辰到了,即刻下葬。

落葬

落葬,又称“下葬”,是在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一个环节。各个民族有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但是都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认为坟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必须是太阳落山。当灵柩放入墓穴后,亲人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称为“添土”。亲人须绕坟墓转3圈,在回家的路上就不可以再回头看了。埋葬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用来驱除晦气。

家祭

家祭,是家庭中祭祀祖先和祭礼宗祠活动的简称。丧礼中的行奠方式,在服丧期满日、纪念日时为之,称为“家祭”。唐代时,就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并相沿施行。南宋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有几种不同形式,即家祭、庙祭、墓祭、年祭。家祭时,要将族谱挂于墙上正中,“神主碑”按辈份环列于供桌之上。各地家祭的时间、次数、方法等有所不同,但都应设祭品、焚香、奠酒,家主率其子女、儿孙,向神主行“四叩首”礼,家主讲述先人业绩,诏示子孙,以示不忘及效法。

舞狮、舞龙

人们觉得狮子是祥瑞之兽,而舞狮能给人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或其他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请来舞狮助兴,以祈求吉利。据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的活动从西域传入中国。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龙代表了吉祥、尊贵,更是权力的象征。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经过不断发展改进,舞龙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

服饰

上衣下裳

早在夏朝时,衣和裳就有一定程度的分离。到了商周时期,上衣下裳成为普遍现象,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的两种基本形制之一。上衣下裳的形成,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分层和风俗习惯。《说文解字》中记载:“上曰衣,下曰裳。”穿在上身的称之为“衣”。商代时,上衣一般交领,窄袖,右衽,衣长至膝,衣领、袖的边缘都有纹样装饰,腰间束宽带。穿在下身的称之为“裳”。春秋以前,都没有裤子,男女都穿裙子,所以当时的裳实际上就是裙子。如今,衣裳泛指衣服。

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