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1538000000006

第6章 周海婴之父鲁迅:近代儿童教育大师(2)

“……真无怪男的头发要花白了。一切朋友和同学,孩子都已二十岁上下,海婴每一看见,知道他是男朋友的儿子,便奇怪的问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大呢?”

“先前有男的朋友送他一辆三轮脚踏车,早已骑破,现在正闹着要买两轮的,大约春假一到,又非报效他十多块钱不可了。”

“海婴很好,……冬天胖了一下,近来又瘦长起来了。大约孩子是春天长起来,长的时候,就要瘦的。”

“海婴已以第一名在幼稚园毕业,其实不过‘山中无好汉糊粉称霸王’而已。”

在今天读到这样温暖的文字,仍然会让我们感动,唤起了我们与父母与孩子之间许多温馨的回忆。

对鲁迅来说,只要他回到家里,回到妻儿身旁,回到日常生活中间,就会感到一种少有的轻松和自适。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鲁迅,一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鲁迅。鲁迅对孩子的爱,有深刻的一面,也有平凡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出自于人的天性的爱。

有人说:“哪里有伟大的爱,哪里就有奇迹出现。”是的,爱是人类的恒久不变的美德。父母要学会把爱当作强大的道德力量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这应该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子点睛:

当代父母应该向鲁迅先生那样,对孩子倾注全部的爱:要给孩子树立爱的榜样,要用全部的爱来感染孩子,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本能。对孩子的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因为没有这种爱,当然就谈不上教育,也就不可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每一位父母都要学做学习型父母,这样才会把全部爱真正倾注给孩子。

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格外重视,哪怕是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父母都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

鲁迅曾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他认为,孩子天真活泼,喜欢游戏,天性爱美,对孩子要循循善诱,注意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求知欲,教给他们文化知识,使他们明辨事理。所以,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鲁迅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

有一天,海婴问鲁迅:“爸爸,侬是谁养出来的?”鲁迅回答说:“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到从前,最早的时候,人是哪里来的?”海婴随即又问。鲁迅便告诉海婴:“这要追索到物种起源的问题,是从子——单细胞——来的。”

但海婴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子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这个问题靠几句话的回答是解决不了的了,即使再往下说,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也不会理解的。但是为了不让孩子失望,鲁迅还是耐心地给孩子说:“等你大一点读书了,先生会告诉你的。”

但是,在今天比较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怎样培养孩子存在一定的偏见,这样的父母总是武断地认为孩子整天读写算,才能考高分,只有考高分才有前途。当孩子提出过于“离谱”的问题时,他们就常常显得很不耐烦,以至于责备、嘲笑,甚至是挖苦孩子。殊不知,这样一来,就会打击孩子学习探究事物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久而久之,孩子即使遇到了迷惑不解的问题时,很可能就不敢再提问,或根本就不愿意提问,这将大大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可以说,刨根问底是孩子的天性。能够提出问题,证明孩子在思考,因为只有经过大脑认真思考,孩子才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问与思考密不可分。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耐烦,要耐心解答。如果父母对某些问题一时也弄不清楚,千万不要顾面子,不要敷衍、欺骗孩子,要放下架子,和孩子一起研究,并准备一些百科类的书籍以备随时查阅,以支持孩子的新见解、新尝试。

教子点睛:

对孩子来说,周围的世界是神秘的、新鲜的、美妙的,他的心中充满了求知的渴望,总爱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对此,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耐心解释、回答孩子的提问。切忌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一边玩去!”“你怎么这么烦呢!”“小孩子哪来这么多问题!”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另外,即使一时回答不上来,也要向鲁迅先生学习,耐心告诉孩子长大后求得解决。

注重解放孩子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特别注重解放孩子。他认为,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将来是子孙的时代”,觉醒的父母,应该解放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宽阔光明的空间,让他幸福度日,合理做人。

早在1919年10月,鲁迅就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

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当然不必有什么讨论。但中国的老人,中了旧习惯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不过来……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

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但有人会怕,仿佛父母从此以后,一无所有,无聊之极了。这种空虚的恐怖和无聊的感想,也即从谬误的旧思想发生;倘明白了生物学的真理,自然便会消灭。但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彩,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要幸福么?连你的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更好了。这才是完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谿”为业,行辈自豪,那便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这是鲁迅关于解放孩子的论断。所谓“解放”,首先就是要解放孩子的思想。孩子的世界观没有定型,父母对他施以怎样的教育,他就会形成怎样的世界观。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使他爱国爱家、正直诚信、理想远大。其次是要解放孩子的活动。儿童活泼好动,喜欢探究未知的事物,父母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探究实践中增加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另外,鲁迅特别不赞成父母对孩子进行所谓的“听话教育”,他认为把“听话”、“驯良”作为对孩子的首要要求,只会奴役孩子的性格。他对此深感忧虑。

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属‘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

1925年3月18日,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又这样写道:“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这其实也是在强调解放孩子。

在今天,解放孩子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美国教育家维娜·希尔特布兰德说:“家长和教师要牢记这一点: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必须通过帮助孩子自己做事,自己决定活动内容,自己选择玩具等,使孩子感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努力。”所以,父母一定要放弃自己固有的“听话教育”模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造就具有独立精神的现代人才。

解放孩子,应当成为当代父母的座右铭。

教子点睛:

关于解放孩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以“五个解放”和“一个给予”为内容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愿今天的父母从中受到启发,忠实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