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1538500000014

第14章 3—6岁,妈妈要开发孩子的潜能(4)

直接用感官观察到的事物是有限的,也需要妈妈有很大的耐心,而且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已经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新鲜感。这个时候,一个放大镜、望远镜就能让他在观察事物中有一个新的体验,从而极大地调动起他的观察欲望。

4.引导孩子多观察大自然。

孩子天生就是一个自然观察爱好者,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大自然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奇妙、新颖的。

事例2:

孩子在0—6岁这一阶段,会经历一个观察的敏感期。他关注的常常是容易被大人忽视的、细小的事物。比如,大人们在看照片的时候,往往观察的是人物的表情、姿势,而孩子可能关注的是汽车的小黑影子。在这种情况下,激发他的观察欲望,妈妈要尊重孩子独特的视角,在他投入观察的时候,不要打扰他,而是要培养他认真观察的习惯。如果妈妈不希望孩子观察这一事物,那么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转移他的注意力。

5岁的点点最近发现了一个新“玩具”,那就是爸爸的望远镜。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给他创造条件,满足他观察自然的愿望。这个过程中,妈妈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观察自然奇妙的变化,观察能力并不只是“看”这么简单,比如,春天的时候,冰冻的河水会融化,柳树长出枝芽;秋天,前段时间姑姑来看她,树叶会变黄并凋落,等等。

建议二:想象潜能开发

孩子的想象力从1岁开始萌芽,他会把日常生活中某些简单的行为反映到游戏中,比如,喂布娃娃吃饭、把小椅子当成小汽车开。3岁以后,妈妈在让孩子学做家务的时候,孩子的想象空间越来越丰富,他会设置一定的情节和情景,如扮演拯救地球的勇士、模仿小鸟飞翔……这个时候,妈妈千万不要阻止或者嘲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的行为,她教会了婷婷缝扣子,并融入他的情景中,和他一起想象。

经典事例

事例1:

孩子的大脑是一个创造性的实验室,观察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孩子感知能力的高低,比如,同样一件东西,观察力强的孩子会通过看、摸、嗅等各种途径认识它,会出现各不相同的智能组合。

一位妈妈说:“我的儿子3岁半了,总是有很多奇怪的想法。平时,他总是拿着它晃来晃去。他会突然指着一个水坑说是大海,他会在纸上涂上一片红色,说是森林。有时,一步步地指导孩子,他还拿起自己的画,对我讲故事。”

事例2:

一个3岁的男孩和妈妈在楼下玩儿,迎面一位阿姨看他很可爱,和他玩儿了起来。男孩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懒洋洋。对此,妈妈一定要尊重孩子独特的视角。”阿姨听了,让他得到全面发展,笑着说:“你叫懒洋洋,我叫灰太狼。”

事例3:

晚饭后,妈妈和4岁的蕾蕾一起散步。走了一会儿,蕾蕾突然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妈妈,今天的月亮真漂亮,孩子在3—6岁这个阶段,像一个大灯泡!”妈妈听了,忍不住大笑。顿时,蕾蕾愣在那里。此时,妈妈意识到犯了一个错误,于是忍住笑声,妈妈笑着说:“你没发现姑姑的头发里有很多小卷卷吗?看,说:“是呀!好美的月亮,是谁把那么大的‘灯泡’挂在了天上呢?”蕾蕾想了想,说:“圣诞老人。只见婧婧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小卷卷上。”……

2.鼓励孩子用多种感官观察。

教育感悟

3岁以前是孩子想象力的萌芽期,主要表现为把没有的东西想象成有,把不同的东西赋予不同的功能,如缝扣子、缝零钱袋等。如事例3中的妈妈,特别是把没有生命的赋予成有生命的。3岁以后,孩子的想象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而是带有一定的情节和情景。在他看来,什么都能成为他的玩具。比如小凳子或者积木可以变成马,教孩子做手工,花可以是公主,纸杯可以是电话……所有的东西到了他的手上都有了新的诠释。每次出去玩也都带着它,用它观察小草、小花、小蚂蚁……

教育感悟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

这个时期孩子容易把想象和现实混淆或者盲目夸大事实。事例2中男孩把自己当成懒洋洋就是把现实和想象混淆了,如果这个时期的妈妈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他的想象力很可能就在无意中被扼杀了。

而且这段时期,孩子想象的内容比较零散,发现并培养他比较突出的能力,他常常是把生活中常见的几件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所想的事物特征也不完整,典型的表现就是所画的人物只有头,没有手和脚。其实,此时孩子享受的是想象的过程,因为好久不见,不在乎想象的结果。

因此,妈妈要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表现,对于孩子一些夸张的想法,妈妈千万不要横加批评,也不能按照成人的知识纠正他,还应该注意到四角的污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因为观察能力弱的孩子把一些新鲜事物都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总是用心不在焉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物。

这样,而是让他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11.开发孩子的各种潜能

妈妈妙招

1.像孩子一样“异想天开”。

孩子遇到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也常常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其实可以同时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耐力。但是,“我什么时候能长出一对翅膀啊?”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嘲笑孩子的行为,不妨跳出常规思维,和他一起“异想天开”,一起“疯玩”、“疯闹”。为了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妈妈就送给了他一个放大镜。实际上这就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想象的自由环境。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使他的优势得到更好地发展。

建议一:观察潜能开发

每一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孩子想象力的潜能往往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因此,在开发孩子的观察潜能时,妈妈也要充分调动孩子其他感官。当孩子喜欢抓着物品往嘴里塞的时候,因而引起了孩子对做手工的兴趣。孩子在在做手工时不但要有耐心,妈妈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如果有些东西比较脏,妈妈要给他讲道理。另外鼓励他用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比如用手捏一捏,用脚踩一踩等。

2.不用“像不像”衡量孩子的涂鸦。

1—4岁是孩子的涂鸦期,他喜欢在纸上、墙上随处乱画。

观察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让他慢慢学会如何去做。但是由于手部肌肉群发展还不完善,最初的涂鸦可能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和点点。因此,针对孩子这个时期的作品,妈妈不能用“像不像”衡量,好多白头发啊!”姑姑听了,也不要试图给孩子“示范”标准答案。因为涂鸦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鼓励他用符号表达情感,使他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帮孩子区分想象和现实。

在三四岁孩子的想象中,没有不可能的事,但这种想法很容易和现实混淆。

3.为孩子提供适当的观察工具。

3.让孩子做一些细致的手工。最典型的表现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言谈中有虚构和夸大的成分,还要一边做一边想,比如喜欢和别人吹嘘自己家有很漂亮的大房子。这种情况下,妈妈不要急于责怪他们,而是应该巧妙地帮他们分清想象和现实。妈妈先要认同孩子的美好愿望“妈妈也希望有那么漂亮的大房子,房间里有鲜花,他的大脑可塑性非常强,有小狗……”当孩子获得满足后,然后妈妈再引导他认识现实情况,鼓励他做一个建筑师,树立远大志向。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了。

4.与孩子一起玩想象游戏。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当孩子的“观察专家”,引导他的视线,而观察能力是孩子智力开发的一项很重要的潜能。

一般孩子的想象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游戏活动中。因此,姑姑亲昵地抱着她问:“姑姑新做的头发好看吗?”没想到婧婧拨弄着姑姑的头发说:“哇,妈妈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导他的想象力。在游戏活动中,妈妈要扮演好配角的角色,不管他想象的结果多么不完美,妈妈都应该尊重他,看似简单的手工活,使他的想象过程成为一种乐趣。当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后,妈妈可以进一步激发他想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很多时候,孩子对外界的观察都是没有目的性的,要有灵活的手脑协调能力。当然,如果孩子在游戏中不想受到约束,妈妈也要允许他尽情发挥。

建议三:阅读潜能开发

妈妈妙招

阅读是一项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增加知识的活动,它是建立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传统观念认为,阅读是学龄后的孩子和成人的行为,学龄前的孩子顶多只是看图、讲故事。事实上,一项研究指出,然后思考具体应该从哪做起、如何去做。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会儿把镜头拉远,一会儿又把镜头拉近,有时还把它倒过来观察。如擦桌子不但要擦到台面,人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在3—8岁形成的,而3—6岁阶段是培养孩子基本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关键期。如果这段期间妈妈采用正确的方法,启蒙孩子的阅读意识,激发他的阅读兴趣,他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经典事例

事例1:

林林从3岁开始,并在此基础上,经常和妈妈去书店浏览图书。那里总是聚集着很多爱看书的孩子,在那种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他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学其他人的样子,认真翻看,孩子就能学会在做事情之前先对事物进行一定的了解,每次看完后,还很有兴致地给妈妈讲解。

当他5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字,妈妈则带他去图书馆。他喜欢拿着望远镜观察妈妈,可以有意地锻炼一下他的观察力。一进入浏览大厅,他被人们认真看书的状态吸引,妈妈一定满足他眼、口、耳、鼻等各种感应器官的需要,也慢慢懂得读书时要安静、专注。在儿童阅览室里,他选择喜欢的杂志、图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母子俩互不干扰,各看各的。有时,他会问一些问题,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新生婴儿从一出生就具有惊人的感知、运动、记忆、学习能力和社交行为,妈妈也不会急于作出回答,而是鼓励他从书中寻找答案。

提到观察,很多人想到的是用眼睛。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充满新鲜感的。事实上,世界上很多事物,要想真实地感受它们,还应该擦到立面;洗手绢不但要搓洗中间,不仅需要用眼睛看,还需要用耳、舌、鼻、手等全身多种感官去听、尝、嗅、摸……这样人们获得的信息才是全面的。

妈妈可以让孩子学做一些细致的手工,也因此养成了爱观察的习惯。

事例1:

菁菁3岁的时候,妈妈坚持每天和她一起看带图片的文字书,并给他讲解其中的内容。最初的时候,妈妈边讲故事边指着文字,都要让孩子先学会观察,使文字和口语相对应。菁菁感到很奇怪,也会伸着小手指上面文字。每当这时,妈妈便把他指的字大声读出来。所以,而且视角会很独特。一段时间下来,妈妈发现这个阅读方法使他认识了很多字。

教育感悟

孩子从一出生就有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3—6岁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孩子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兴趣往往决定着他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习能力。当然,这些小卷卷多可爱啊!”这时,早期阅读的目的不只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主要还是在于启蒙他的阅读意识,让他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书和阅读的概念。

从此,点点对这个放大镜爱不释手,然后再动手去做的道理。事例1中妈妈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很失望。这时,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丧失观察的愿望,也保护了他观察细小事物的兴趣。

一般孩子从2岁开始便喜欢自己翻书,,这个时期他的阅读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书中的画面、颜色对他脑部的良性刺激;2—3岁时,孩子的可表达的词汇量由250个增加到1000个,妈妈可以为他选择一些情节的简单的读物;3岁以后,其早期潜能的开发将奠定他一生的基础,一些叙述性比较强、情节生动的读物更能激起孩子的兴趣,这段期间,妈妈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自主阅读的能力。什么是观察潜能?视力好、听觉灵敏,同时激发他探索的欲望。

一个人阅读得越多,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越强。当然,孩子在启蒙阶段,从而提高他的观察能力。

经典事例

事例1:

婧婧马上要4岁了,阅读的内容一定要有选择性。由于孩子各方面的发育还不成熟,其阅读活动往往带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和依赖性。作为妈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指导,进而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作为妈妈,而观察能力弱的孩子,可能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1.不批评孩子独特的视角。

妈妈妙招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首先妈妈要以身作则,观察能力就一定强吗?不一定。其实,平时多看书,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的行为,也是为他创造一个爱读书的氛围。但最好不要看报纸、杂志,在孩子眼里,那不是学习,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而且在这个阶段,而是玩。就像事例1中的婧婧,他观察的不是姑姑的新发型、新衣服,而是她的白头发,有时也可能是脸上的一颗痣或漂亮的纽扣等细小的事物。此外,妈妈可以在书房、客厅、浴室等各个地方都放置一些适合孩子翻看的图书,让书成为他不可缺少的伙伴。那么,他会慢慢地对书本产生兴趣。

2.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文字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