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1539200000007

第7章 第2种方式 静下心来倾听孩子(2)

对此,儿童心理专家认为,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虽然不是很强,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所以,父母应该主动去倾听孩子倾诉,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能帮孩子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能力。

亲子沟通小贴士

有教育家认为,倾听孩子的倾诉就好像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钥匙”。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不重视他的阐述,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要经常蹲下去,平等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当孩子的看法值得称赞时,父母一定要表明支持的态度;当孩子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时,父母应该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

让孩子自由地表达思想

日本有一年一度的棒球比赛,这个比赛对参加比赛的孩子和家庭来说,都值得期待。藤田武进今年要代表学校参赛,父亲藤田洪一决定明天带全家人都去现场为武进加油。

第二天早晨,父亲催促大家赶紧收拾行装去看武进的比赛。武进有一个妹妹叫香,她一点都不喜欢棒球。出发前,香对大家说:“我不想去!”父亲听了非常生气,对香大发脾气。最后,香还是勉强去了,可从比赛开始至到结束,香一直闷闷不乐。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谁也不敢冒犯父亲大人的威严。

于是,父亲开始反省自己。第二天,当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时,藤田洪一第一次对孩子说抱歉,承认了错误,表示自己不该强行让香观看她不喜欢的运动。听了父亲的话,香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全家人也在餐桌前畅所欲言。武进说:“我根本不想打棒球,我更愿意去参加学校的射击队或划艇队,可父亲老强迫我去。”香说:“我喜欢粉色裙子,可父亲却总是说绿色好看。”藤田的太太也说:“我喜欢吃清蒸鱼,可你总嚷着炸鱼片更好吃。”直到这时,藤田洪一才明白,自己平日有多么武断,竟没有给家人一个表达的机会!

表达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与人交往离不开自我表达。当今时代节奏快、效率高,需要的是干脆直率、敢断敢行的作风,所以,要敢于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要想让孩子在将来有所建树,就必须让他努力提高表达思想的能力。父母要鼓励孩子: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亮出来!去迎接竞争和挑战!

教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父母需要把握好几件事:

第一,让孩子明白表达思想的重要。

告诉孩子,对于那些杰出的人物来说,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他们在社会交往沟通中的一大特点,他们的言谈能调动周围的气氛,能够使气氛很快变得热烈起来,能够用自己充满激情、智慧的语言感染他人。

让孩子知道,表达思想并不是自我吹嘘,也不是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更不是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当然,也不是那种故作姿态的过分谦虚,而是实事求是地、勇敢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机会才会来光顾他。

第二,帮孩子丰富表达的内涵。

告诉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无目的、无意义的聊天,表达应当有丰富的内涵,这种丰富的内涵应当体现在具体的表达中介与载体上。比如,孩子的各科教材就是进行自我表达的最好中介与载体。父母要让孩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就能引发说不完、道不尽的表达话题。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拓展表达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关注周围与社会的意识,让他在周围发生的家事、国事和天下事中寻找表达自我的现实素材。

第三,给孩子表达思想的机会。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谈吐能力,尽量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让他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也是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当然,父母尽可能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很关心尊重他,会觉得自己长大了,也就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亲子沟通小贴士

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思想应注意场合,对与自己年龄、身份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措辞是不能一样,如,可以和自己关系亲密的朋友开玩笑,对长辈就不能;要学会根据对方的性格、心理、身份以及当时的氛围等条件,考虑表达的时机;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避免造成误解;表达思想时要自然,不矫揉造作,否则,会让人生厌。

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

美国著名教育家斯托夫人的女儿维尼夫雷特4岁时,有一段时间非常顽皮。似乎每天她都故意把房间里的东西丢落到地上,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

有一天,斯托夫人见她又开始“犯病”了,就走过去问她:“维尼夫雷特,为什么总是把房间弄得这么乱呢?”

维尼夫雷特听了妈妈的话,并没有马上停下来,反而当着妈妈的面把桌上的一本书扫到了地上。“你怎么了?快点拾起来。”斯托夫人指着地上的书对女儿说。女儿努嘴说:“我偏不捡。”斯托夫人也有点生气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女儿仍旧反驳:“我就是不听话。”

听女儿这么说,斯托夫人当时没有再说什么,扭头就走了。她走后,维尼夫雷特更加肆无忌惮,一会儿在房间里尖叫,一会儿又乱扔东西。斯托夫人极力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告诉自己不要发火。过了一会儿,女儿的吵闹声停下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伤心的哭泣。

这时,斯托夫人走进女儿的房间,温柔地对女儿说:“维尼夫雷特,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女儿没有回答,只是伤心地哭着。看到她那伤心的样子,斯托夫人忍不住心生怜爱,把她从地上抱了起来。

“妈妈一直认为你是个乖孩子,所以你乱扔东西时我没有骂你,我想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告诉妈妈好吗?也许我还能帮你呢!”斯托夫人说了这些话,维尼夫雷特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但仍然在哭泣。“好了,别哭了,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呢?你一直是个聪明的孩子,再加上妈妈帮你,我想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女儿突然扑到妈妈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一边说:“妈妈,我觉得自己好孤独啊!”斯托夫人很纳闷:“怎么会呢?妈妈不是天天和你在一起吗?”女儿委屈地说:“可是,你总是不搭理我,整天就知道在书房里写字,你一点不在乎我……”

斯托夫人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由于那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有很多稿子要写,所以就没有像平时那样陪她。于是,斯托夫人带着歉意说:“维尼夫雷特,千万不要那么想。妈妈最在乎、最爱的就是你。等妈妈忙完这一段,一定会好好陪你玩,不过,你也要理解妈妈呀!我相信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妈妈必须工作,你一定会理解妈妈的。对吗?”

自从斯托夫人让女儿知道自己仍然爱她后,维尼夫雷特就再也没有故意捣乱过。有时候,斯托夫人在工作间隙去她的房间看一看。她会对妈妈说:“妈妈,你去忙你的吧。没关系,我自己知道怎么玩。”

很多父母只是想当然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孩子的行为,而不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诉说心中的委屈,却愿意与其他人说孩子不听话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安,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斯托夫人的做法就与这些父母不一样,值得学习借鉴。

对孩子来说,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情,他需要与父母分享。当他遇到快乐的事时,他愿意与父母分享快乐;当他遇到心烦的事时,他也希望父母能够听他诉说,与他一起分担烦恼。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人的痛苦是可以减轻的,因为知道它从哪儿来,可以在思想上把它限制在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医治,必要时还能把它去掉。婴儿可没有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他初次遭遇到的痛苦是更残酷、更真切的。”对孩子来说,他的人生经验很缺乏,就更加需要向父母倾诉,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指导。

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委屈,作为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委屈,引导孩子调整情绪,帮他建立良好的情绪自控力。

亲子沟通小贴士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敏感的,有时候他又会感到很委屈,但如果父母又不会倾听他的委屈的话,孩子就会感觉父母离他很远。所以,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日常生活需要之外,还应该学会听听孩子的委屈,善于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听出孩子的“话中话”

孩子:妈妈,你今天去不去买衣服啊?

母亲:不去呀!

孩子:哦!

孩子:妈妈,你今天怎么不去逛街呢?

母亲:今天忙!

孩子:哦!

当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该通过孩子的语言来察觉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要能听出孩子的“话中话”。因为有时候,孩子并不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把它隐藏在他说的话中。

就像上面的那个孩子问母亲:“妈妈,你今天去不去买衣服啊?”孩子在说这句话时,他并不是想知道母亲是否去买衣服,也许他想和母亲一起逛街,也许他希望在母亲出去时看他喜欢的动画片。而在听到母亲否定的回答后,孩子又进一步问:“妈妈,你今天怎么不去逛街呢?”显然,孩子是希望母亲离开家到外面去。

所以,对于孩子的潜台词,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提起足够的敏感度。如果父母想真正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就不难从孩子的话语中察觉出其中隐含的意思。

还是上面这个例子,如果孩子希望母亲带他上街,希望与母亲逛街时母亲能给他买个小玩具,他肯定会十分兴奋,希望母亲对他说:“去呀,你跟妈妈一起去吧,如果你表现得好,我就给你买玩具。”这时候,孩子会十分听从母亲的话,好好表现,以期获得母亲的奖励。

如果孩子希望母亲出去后能看一会儿动画片,他的眼神往往就会躲躲闪闪,不希望母亲正视他,怕被母亲看出他的想法。这时,他最希望母亲说:“我要出去买衣服,你可以在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可以看动画片。”这时,孩子一定会十分高兴。一方面因为母亲了解他内心的想法,而且他的想法得到了母亲的认可,尽管他要先写作业,但他会非常乐意去完成作业。

所以,父母在倾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孩子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小的、微妙的思想感情线索,想一想孩子到底希望告诉父母什么。当然,父母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识别或弄清楚孩子的动机或基本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