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1540000000034

第34章 控制情绪——让孩子有宁静致远的人生

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

——(英国)达尔文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爱尔兰)萧伯纳

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

——(荷兰)斯宾诺莎

情绪是一个人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类型,正如一个好消息会让人喜悦,一个坏消息会令人沮丧。对于一个人而言,每一种情绪的表达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过于高兴会酿出悲剧,而异常愤怒更有可能伤人伤己……所以,无论哪种情绪如果表现得太过激,就需要控制了,如果不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控制,结果都是令人遗憾的。

一对夫妻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口角,夫妻二人从恶语相向到互相殴打,气急败坏的妻子冲进卧室,把医药箱里瓶瓶罐罐近百种药丸全部吞下肚去。等丈夫发现时,妻子已经奄奄一息。丈夫把妻子送到医院,医生无奈地表示,近几小时内就因夫妻吵架,送来了好几个受伤的妻子,不是吞安眠药的,就是被利器致伤的。

夫妻之间有多大的仇恨可以如此的互相伤害,其实,不是仇恨,而是一时的情绪无法控制导致悲剧上演。情绪失控不仅仅会酿成人间惨剧,而且会成为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上的最大阻碍。

有位哲人说:“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制怒,就会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就会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被称为“最完美元首”的林肯,年轻时脾气暴躁,曾写信作诗挖苦别人,投信给报社攻击对手,由此惹来一场决斗,险些送命。事后,他洗心革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成就了自己完美的人生。

然而,不同的人在面临同一种外界刺激时反应都不会相同。比如:两个人在马路上不小心碰了一下,如果两个都是情绪比较缓和的人,那么,多半是互相说“对不起”,彼此道歉,然后离开;而如果两个人都易怒易躁的话,可能这个不经意的碰撞,就能演变成一场打架斗殴事件。所以,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是能掌握自己未来的人。

而当今的孩子在家大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仅不受委屈,承受能力也较差。有的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任凭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有的孩子因老师小小的批评而跳楼自杀;有的孩子因为丢了一块心爱的橡皮而好几天不吃不喝……孩子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学不会控制和调整,他的未来也是岌岌可危的。所以,父母要担负起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责任。

培养建议一:给孩子创造平和的家庭气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孩子学习的重要课堂。父母的言行以及所营造出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要想让学会控制情绪,首先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情绪平和的家庭里。

父母的脾气和性格决定了孩子对待情绪的态度。父母如果性格急躁容易发火,孩子在尚未有反抗能力前会表现得乖巧听话,但是,一旦离开父母的视线或者有能力反抗时,父母会惊讶地发现,孩子是自己的影子。

浩浩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人缘很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因为他经常发怒,动不动就打同学,如果自己考试成绩稍不如意就打自己或者用手锤墙;上课时,如果老师没叫他回答问题,他还会质问老师为什么没叫他。

一次英语课上,老师安排大家自由组合做英文游戏。游戏期间,和他一组的同学就给老师告状说:“浩浩打人!”浩浩也据理力争,老师在调节时,浩浩居然使劲打自己的脸,老师虽然即使制止,但浩浩还是流了鼻血,同学们也都吓坏了。

经过老师的安抚,浩浩安静下来,并向艰难地向同学道了歉。事后不久,老师了解到,浩浩在家经常挨父亲的打,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浩浩做得稍有不妥,父亲就用棍棒相向,而且有几次居然把自家的扫帚打断了。而浩浩在父亲面前表现得极其温顺。

父亲在打浩浩的时候,家庭肯定充满了愤怒与惊恐的气氛。浩浩从小感受到父亲是用暴力处理情绪的,所以,当浩浩面对与同学的矛盾或不如意时,自然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心情,他不知道什么是控制情绪,什么是发泄情绪,他只知道要这样表达,因为他的父亲没有示范给他其他的方式。

孩子小的时候是不懂得所谓的“情绪”,因为父母的言行对他而言就是输入和储存的过程,必要的时候就这样输出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输入平和的程序,并且面对孩子的问题都会冷静处理的话,孩子在遇到不如意时也不会放纵情绪,没有情绪的发泄,又何需控制情绪?

培养建议二:严肃对待第一次发火的孩子

当父母发愁孩子为什么这么大火气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孩子第一次对着家人怒吼时,父母采取了什么措施?是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声:“这孩子脾气还不小!”还是过去哄哄孩子说:“不要叫,警察来了!”如果是类似这两种方式,相信孩子下一次还会对着父母大吼。

有时,孩子的坏脾气是父母惯出来的。有的孩子因父母没有满足他的需求,就用哭闹、喊叫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以此向父母示威。孩子起初是用这种的方式来换取父母的注意,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己无法控制的坏毛病。

所以,父母对孩子第一次的发火,绝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让孩子一声吼叫控制住了父母,却控制不住自己。父母应该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不一定要打骂,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他这套不但不管用,而且以后绝不能犯,一次性就让孩子记得清清楚楚。

当然,严肃对待的前提是孩子对父母有强烈的信任和依赖,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充分的陪伴与关爱的话,往往一次强烈的威严会让孩子敬而远之。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是“恩威并施”的,父母平时对孩子全心全意的照顾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培养建议三:让孩子知道自己情绪可以控制

当孩子的坏脾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父母就要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个概念:自己的情绪自己一定可以控制。这个概念就像强化剂,强化的次数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这个强化的过程中,父母不但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情绪,并鼓励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10岁时,父母让他的两个哥哥在圣诞节前去远足,却坚决不同意他去。艾森豪威尔感到十分愤怒,他冲到屋外,捏紧拳头在苹果树上猛击。他一面哭一面打,双拳血肉模糊都没感觉到。最后,艾森豪威尔被父亲拖回家中,但是,父亲并没有呵斥他。

这时,母亲进来给他涂上止痛药,并扎上绷带,但没有过多地安慰他,又恨又怒的艾森豪威尔倒在床上大哭了一个小时。直到他平静后,母亲进来说:“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要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发怒是自我毁伤,是毫无用处的,需要好好克服。”

母亲的告诫深深地印在了艾森豪威尔的心中。在76岁时,艾森豪威尔写道:“我一直能记起那一次的谈话,把它看作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刻之一。”

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艾森豪威尔一生。当孩子发火之后,父母就要让孩子知道:发怒是不好的情绪,作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来讲,是一定可以控制自我的。父母也可以告诉孩子:“坏情绪就像一头狮子,要是我们被坏情绪控制了,就等于被狮子吃掉了,而我们要是控制住了坏情绪,就等于征服了它。相信你一定能成为驯服野兽的强者!”

而下一次,当孩子准备发火的时候,父母就提醒孩子说:“狮子来了,你一定可以征服它,一定可以!”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会有长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改观的过程,父母一定要耐心引导。

培养建议四:教给孩子控制情绪的具体方法

要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父母就要帮孩子找到疏导情绪的方法。平日里,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聊天沟通,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切,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自然会倾诉给父母,而“倾诉”就是疏导情绪的好方法。

有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他的父亲为了帮他学会控制情绪,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天,父亲把男孩叫到一面墙壁面前,对男孩说:“爸爸看到你暴躁时,心很疼,相信你也很难受。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贴纸。”然后,父亲给了他一叠贴纸。

一星期后,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贴纸,父亲指着墙壁对男孩说:“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父亲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贴纸。”

前几天,男孩坚持不住还是发了火。过了几天,男孩开始有进步了。一星期内的最后两天,男孩居然没发火,一个月后,墙壁上的贴纸都被撕掉了。

父亲又把孩子叫到了墙壁前说:“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贴纸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男孩听懂了,从此以后,男孩没有再发脾气。

这位父亲通过让孩子贴贴纸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坏脾气,再通过撕下贴纸来让孩子感受自己进步的喜悦,最后通过贴纸留下的印迹告诉孩子坏脾气所带来的伤害。不可否认,男孩的改正速度是惊人的,但这离不开父亲的耐心教导。

当孩子经常表现出无法控制的情绪时,父母当时不一定要急于规劝,而是在孩子平静之后,教给孩子具体因对情绪的办法。比如,教给孩子在怒火就要到来的时候,在心中说10句“我不发火,我不发火,我不发火……”或者默默从1数到10。一般情况下,孩子能在内心说完这10句或者数完10个数,怒火也发不出来了。

培养建议五:避免孩子养成自责或抱怨的习惯

所有情绪中,虽然愤怒的危害是最大的,但父母也要防止孩子养成自责或抱怨的习惯。这种消极情绪就像沼泽和淤泥,会把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拖沓、萎靡,孩子一旦深陷其中,将很难自拔。

而避免孩子有这种情绪的前提是,父母不要经常在家发牢骚或唉声叹气。父母如果常常对生活表示不满,对世俗表示看不惯的话,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父母学会乐观面对人生,才能把陷入泥潭里的孩子拉出来。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时,父母要引导孩子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因为宽容可以化解心中一切苦闷。不仅如此,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让孩子看看他最喜爱的动画片,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只有孩子学会转移不良情绪,才会尽快拨开乌云见明日。

培养建议六:经常让孩子感受宁静

不管是消极的情绪还是积极的情绪,如果过于亢奋都会让人感到不适。父母若经常让孩子体会平和心境所带来的宽广,孩子又怎会走入极端情绪的狭隘与黑暗中呢?当然,帮助孩子感受心灵的宁静,父母自己首先得深有体会。

建议父母经常带孩子去接近大自然,大自然中有平静的湖水、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大海、雄伟的山峦……任何一种风景都能治愈心灵的浮躁。当然,如果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做瑜伽冥想,也可以帮助孩子放下情绪的束缚,走入理智的天堂。

【教子箴言】

对孩子而言,学会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理智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而情绪终将带来失败和灾祸。父母在教会孩子控制情绪之前,先问问孩子为什么会常常表现出强烈而无法控制的情绪,其中大部分原因应该是父母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请父母认真地了解一下自己,只有父母的改变,才会引发孩子真正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