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1547000000008

第8章 学习的习惯(8)

天才指着一只毛毛虫问:“那是什么?”

“毛毛虫。

天才又指着一枚鸟蛋问:“这是什么?”

“鸟蛋啊!”那人答。

天才最后指着一个婴儿问:“他是谁?”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而已。”那人回答。

天才却摇摇头说:“那些分别是蝴蝶、雄鹰和天才,你却说是毛毛虫、鸟蛋与婴儿。这两者的不同回答,也许就是我与庸才的区别吧。

世界上没有绝时的天才,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个人的观念和对事情所保持的态度。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天才,或者说从教育的词典中把“后才”划去。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孩子立下志向。

所谓志向,是指一个人准备在他的一生中成为什么样的人,干成什么样的事:或者想当科学家,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或者想当文学家,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想当教师,培养出许多出色的学生……中国有句古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一个人有志向,才会有所追求,一生中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不会有所作为,也就虚度一生。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所以成就斐然,一是由于他们立志早。像柯赫、格尔斯特朗德、豪塞、罗斯和多马克,从小就立志当医学家;赫兹、雅洛从小就立志当科学家;罗曼·罗兰、怀特和贝娄从小就立志当作家;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和杨振宁从小就立志为中国人争气……二是由于他们立大志。志有大小之分,小志是为了谋求个人的福益,大志是争取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有所贡献。像丁肇中、杨振宁是立志为国争光,柯赫、格尔斯特朗德等人立志当医生是为了治病救人,贝娄立志当作家是为了画一幅最美的画献给世人……三是在于他们立长志。立志不是口头上说一下“我想当什么”就行了,立志是一种行动,是一种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如果碰到困难就放弃志向。这样的志等于没立。以上所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所以都能如愿以偿,是因为他们矢志不移,坚持不懈,都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范德瓦尔斯,由于家贫他很小就辍学,他一边当学徒工,一边坚持学习,经过长达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个大科学家,后来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志是激发点,也是凝聚点,一个人立下了志向就能将他潜在的智能激发出来,将他的时间、精力、知识、智能、能力等凝聚为一体。这一切其实就等同于一个人的生命,当他把这一切投入到一个崇高的目标上时,他的生命也就获得了非凡的意义。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的志向呢?

建议一:给孩子制定长远目标如将来先考上名牌大学,再去某个大学念硕士、博士。其中,用一些影视作品特别是介绍风土人情、大学状况的作品激起孩子建立长远目标的欲望。

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父母讲远景时,有可能不如其他人讲效果好。如果父母把长远目标想像成是明日的欢乐,那么,这种欢乐对孩子是有诱惑力的。

建议二: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同困难做斗争、征服困难的过程容易激发孩子的雄心、上进心。吃苦训练多了,上进心会增强的。父母真想纠正孩子不求上进的现状,吃苦训练教育是一剂良药。

有向往才会赢据说一个科研小组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大家疲惫不堪。尤其令人沮丧的是老教授身染重病,奄奄一息。弥留之际,老教授托付给众人一个小木箱说,这是我一生的心血,你们一定要走出去,把它交给院领导!众人掩埋了老教授,化悲痛为力量,终于走出了原始森林,回到人间。

那盛满着老教授“一生心血”的小木箱被打开了,但里面只是一些石块!

至此,众人才明白老教授的良苦用心,他哪里是要人们为他带出自己的着述,他是给了众人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给了众人一个美丽的向往:走出大森林,不只是为了活命,更有老教授的临终嘱托,为了老人的遗愿,大家齐心协力,披荆斩棘,最终活了下来,因为向往是生命的聚焦处,有了向往,才有奋斗的力量。

有了向往,才有奋斗的力量,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会有赢的可能。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为之拼搏,你的生命也就有了一个聚焦处,到达目标也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希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它给予人们一种甜蜜的温馨;同时,也是一种光明的引导。因为有希望在引导,所以人们很兴奋地乐于追求,不稍疲倦。

希望是无穷尽的,前途也是无穷尽的。因此,人们的事业,也是无穷无尽远大的。

“希望”真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源泉!没有希望,我们就不敢想像:世界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没有希望,我们就更不敢想像:生活将是怎么样的生活。希望不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希望更能促进世界的文明。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论我们处世的前途,谋生的职业,命运的得失,境遇的顺逆,就都有希望存在着。

任何人只要有希望,前途一定无可限量,生活一定过得美好!因为:希望是照耀我们前路的明灯。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的希望常在呢?

建议:摒除孩子的自卑感一个人有自信心,才会积极去学,积极去做,积极去创造。相反,一个人过于自卑,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扼杀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当然不敢去学,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创造,只有打碎自卑感这层坚冰,智慧的火花才会闪射出耀眼的光芒。

坚定的锡兵在一个小男孩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他最喜欢的是那二十五个用锡做成的兵士。所有的兵都是一模一样,只有一个稍微有点不同:他只有一条腿,因为当他被最后造出来时,锡不够用了。但他也能坚定地站着,跟别的锡兵没什么两样。

离锡兵不远,有一座纸做的宫殿。在宫殿门口,有一位穿着漂亮布裙子的姑娘。她是一名舞蹈艺术家,她有一条腿抬得非常高,摆出一副优美的舞蹈姿势。一条腿的锡兵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单腿立着,他眼睛不眨地盯着姑娘,心想:

他倒可以做我的妻子呢!

到了晚上,玩具们都不安起来,只有锡兵和舞蹈家还在那儿用一条腿站着。单腿锡兵的眼睛一会儿也不离开舞蹈家。这时,一个小妖精对锡兵说:“你最好把眼睛放老实一点!”但锡兵装作没听见。“那等着瞧吧。”小妖精生气地说。

第二天早晨,小男孩把锡兵放到窗台上,突然来了一阵风,正好把一条腿的锡兵吹倒了,这自然是小妖精使了魔法。单腿锡兵一头栽进了窗台下的水沟里。有两个男孩从这走过,他们看到了单腿锡兵。“咱们让他去航行吧。”一个男孩说。于是他们用报纸折了一条小船,把锡兵放在里面,锡兵就这么沿着水沟冲了下去。一会儿,小船流进了一个下水道里,一只小老鼠想要拦路抢劫,被锡兵坚定的目光吓跑了。这时他已被船载向了运河。船开始浸水了,直立的锡兵全身都浸在水里,但他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正在这时,一条大鱼忽然把他吞了进去。锡兵来到了鱼肚子里,他什么也看不见了,不过他还是那样坚定。不知过了多久,他眼前一亮,有人大声喊:“锡兵!”原来,这条鱼被人捕住,送到了市场,正好被小男孩家的女仆人买了去。女仆把它割开发现了锡兵。就这样,锡兵又重新回到了桌子上,大家都夸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又能见到那个女舞蹈家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可是,正在这时,一个小孩把锡兵拿了起来,一下子把他扔进了火炉里,这当然又是那个小妖精在使坏。锡兵站在火中,身体在慢慢地熔化,但他仍然坚定地立在那里,目光注视前方,仿佛在说:“我永远是个坚定的锡兵。”

锡兵的这个经历,使你明了你比困境更强大。

不管环境如何的险恶、如何的令人畏惧,你都有对抗并克服一切困难的潜力。我们所指的潜力,就是虔诚的信仰,这是人人都能加以利用的强大力量。凭借着这股力量,你可以移开重岩叠嶂的艰难困局。你记得《圣经》对这个问题说些什么吗?

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就去对这座山说,你挪移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

但是能够达到这种特殊成就的信仰,是极端真诚的信仰;也是永远不接受失败的深沉态度。它是一股信仰的热情,积极态度的热情,信奉上帝、信靠生命以及信靠自己的热情。它是深埋在意识中的强大信念,确实深埋在心灵里。所以当需要的时候,会以一连串生生不息的力量协助你。因为这种信仰非常坚定,所以不容许丝毫疑惑存在。虽然,疑惑对执着的信仰,以及发自内心的信仰,不会发生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疑惑从来不会闯进人的心中,人有时候会感到疑惑,结果可能相当地可怕。因为忧郁的消极思想会在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但是没有信仰或形式化的虚假信仰,跟虔诚信仰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疑惑对后者的攻击无法奏效。

这种信仰是不为疑惑所动的,疑惑既不能立足,那么,具有热忱信仰的人就能顺利对付困境。他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持积极原则。

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艰难困苦的局面能使你感到惊恐,或对你具有威胁力量。但是,如果人不自我训练,并从心底里建立起信心:去着手发展信仰的热情的话,这就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事。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具有坚定的信念,矢志不移的习惯呢?

建议:制定具体目标,从小事做起,并坚持到底比如做作业,不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要规定具体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论是困难的还是容易的,都要坚持完成,要尽最大努力,不可轻易放弃,半途而废。其他如做家务,参加其他劳动等,都要让孩子做到有头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