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挖历史(第一辑)
1549000000038

第38章 张园:一个时代的象征(2)

李伯元曾将每天必到安垲第的四个名妓陆兰芬、林黛玉、金小宝和张书玉封为“海上四大金刚”,因为“四人既至之后,每于进门之圆桌上瀹茗,各人分占一席,若佛氏之有四金刚守镇山门,观瞻特壮也”。这四人也确实不愧此名头,常常能在服饰和妆容上推陈出新,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小说《九尾狐》中,便有林黛玉为去味莼园赴宴而精心装扮的情节:“黛玉今日的打扮,不消说得,自然比往常不同。头上戴着全付头面,身上穿着绣花衣裙,浓妆艳抹,愈显得倾国倾城,如花如玉了。”胡宝玉则每每因其大胆特异的装扮而引人侧目,小说中也写到她着男装游张园,令游人围观议论,自己却在亭子中倚栏品茗,“扬扬自得,大有一副老作家气象”。而“四大金刚”中坐第一把交椅的陆兰芬,则在小说《九尾龟》中露了一回脸。在游张园的一群群粉白黛绿的陪衬下,她款步走了过来,在一张桌前坐下,“梳一个涵烟笼雾灵蛇髻,插一支珍珠扎就斜飞凤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薄施脂粉,淡扫蛾眉,虽无林下之风,大有萧疏之态”,直把个常州来的土财主惊得“三魂七魄一齐飞出顶门,飘飘荡荡的不知散向何处。”

即便是不那么顶尖的倌人,也要随着恩客不时到张园去转转,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如小说《海上花列传》中失了势的沈小红,久已没有机会游张园,一去便是和情敌大打出手,只会让她从此在上海的花界更抬不起头来。而当红的名妓黄翠凤和张蕙贞,则可以坐着马车招摇过市,“大家见了,只点头微笑。将近泥城桥堍,那轿车加紧一鞭,争先过桥。这马见有前车引领,也自跟着,纵辔飞跑。趁此下桥之势,滔滔滚滚,直奔静安寺来。一转瞬间,明园在望。当下鱼贯而入,停在穿堂阶下”。几个人下车进了安垲第,各据一桌点了清茶,“或坐或立,随意赏玩。园中芳草如绣,碧桃初开,听那黄鹂儿一声声好像叫出江南春意;又遇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礼拜日,有踏青的,有拾翠的,有修褉的,有寻芳的,车辚辚,马萧萧,接连来了三四十把,各占着亭台轩馆的座儿。但见钗冠招展,履舄纵横,酒雾初消,茶烟乍起,比极乐世界‘无遮会’还觉得热闹些”。

这番描写真是气势不凡,鼎盛时期的张园之吸引力可见一斑。更何况不仅上海人在此如鱼得水,张园早已名声在外,“凡天下四方人过上海者,莫不游宴其间。故其地非但为上海阖邑人之聚点,实为我国全国人之聚点也”。而处在清末民初这个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如无遮大会一般的热闹场景,也必然会为张园引来更广泛的关注,并促使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职责。

一些到上海来闯荡卖艺的江湖人士,便喜欢借张园之地表演以招揽人气。著名拳师霍元甲曾两度在此设擂台,约战天下英豪,当年曾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平江不肖生在小说《近代侠义英雄传》中,以写实的笔法记载了霍元甲张园打擂的盛况:“上海人最好新奇,凡是新奇的玩意儿,看的总是人山人海。我昨日听得张园帮着布置擂台的人说,前天报上一登出今日开擂的广告来,就有许多的人跑到张园去,要买票预定座位……看场中果已万头攒动,围着擂台三方面的座位,都已坐满八九成了。”小说《续海上繁华梦》中,甄敏士和几个朋友也在张园内观看过英国大力士的表演,同样是观者如堵,“大众齐齐地喝一声采,恍如山鸣谷应,震得人两耳欲聋”。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见景生情,还引发了一场“中国缺乏尚武精神是落后之因”的热烈讨论。

将任何事情都引到民族存亡的大命题上去,这是晚清知识精英的惯性思维。凭借着地势之利和旺盛的人气,味莼园中越来越频繁地举办大型公众活动,也给参与者提供了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还是在小说《续海上繁华梦》中,有一段张园举办“上海出品协会”展览的描写,几乎就是实景的真实记录:“但见园中草地之上,盖成许多草房,那草房里开着亨达利、兴昌祥等洋货钟表各店,柏德洋行留声机器、威麟电灯公司,及大庆楼酒馆、万家春番菜、小花园茶馆等各店”。再转到安垲第一看,门前却高扯着两面龙旗,里面陈列着无数出品,“俱由松江府属各县送来,凡天产、农业、工艺、美术、教育各品,不下数百余种”。

中西物品同处一园,对比如此直接,必然会刺激到一些有心人士:“却有五六个人在那里,把这陈列东西逐件研究,并说:这个出品协会虽只有松属一府,那出品已有一万四千余件之多,将来南京开劝业会,汇集各省出品,不知更有多少。中国谁说没有东西,那商业不发达的缘故,只因无人提倡,不知比较,以期精益求精所致。如今有此盛举,日后必有效果可收。”

而在小说《新上海》中,同样是慕名来参观出品协会的展览,青浦才子李梅伯和《危言报》主笔贾敏士,却对张园中样样齐备的安排很是不满,并讥笑所谓的本国“出品”名不副实:“妓女都是苏州人,滩簧也是苏滩,这是的的确确的苏属出品。戏子、船娘、变戏法、卖拳棒,虽说不定是苏、松、太三属出品,究也是本国的货物……酒楼、菜馆是酒菜的出品,表明吾国人专讲究饮食的;福引券、麻雀牌是赌具的出品,表明吾国人专讲究赌博的。这听戏、嫖妓、喝酒、赌牌,就是上海人莫大的事业。”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展览,不同背景和身份的参观者眼中所见却不尽相同。张园或者只是提供了场地和安排活动,但各路人马蜂拥而至,不可避免地将其转变为各种意见呈现与交锋的舞台。

三、时代象征物

让张园更多地介入时代风云,这可能是园主人张叔和早已有之的想法。1897年12月,上海名士经元善为筹建第一所女子学堂,计划举行一次有中西女界共同参与的大会,正为寻找合适的会议地点大费周章,“吾华男女向有阃内外之限,请女客须择清净轩爽之地”。既要清净,又要宽敞,还要有一定的档次,不能丢了脸面,这种地方在当时公共场所并不发达的上海,实在不易寻找。一品香番菜馆虽然经常举行餐会,但太过热闹,人流也杂乱;另一家知名的私家花园徐园则因为空间太小,“非人地相宜,惬心贵当”,最终都被否定了。

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得知消息的张叔和主动致信经元善,据1897年12月5日《申报》载“愿以安垲第全座捐,免园租”,为中西女学堂请客专用,并且“照西人茶会跳舞例,亦用巡捕两名,周流巡察,不准游客从檐外经过”,还打算让自己的妻子出面照应女客,“并允内主人匡勷陪宾,照料一切”。女界同人接信后前往考察,一致认为“式式均臻妥善”。而且张园地方开阔,“安垲第可请女客三百位”,因此特意登报呼吁上海关心女学的女士都来参与,“凡吾华寓沪官绅士商名门良家太太、姨太太、小姐,未曾具柬而欲恭逢其盛者,均可一律光临”。

因为张园的慷慨协助,12月6日那场有122人参加的女界大会非常成功,被赞誉为“我华二千年来绝无仅有之盛会”。到五点钟宴会结束,“安垲第已火树银花,璀璨一室也”。这一次裙衩大会在近代女子教育史上意义深远,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由此成立。而张园也借此盛会,达到了推广形象、聚拢人气的目的,并进而证明了在上海举办百人以上的大型集会,张园几乎是不可替代的首选。

自此之后,张园内各种集会和演说逐渐增多。晚清政局多变,每遇重大事件发生,张园中必有集会或演讲,动辄便引来上千人围观。由于地处租界,可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使得秉持各种不同政见和理念的人士,都以张园为最佳的宣传阵地。小说《负曝闲谈》中便写到思想激进的新派人士利用租界的治外法权,开办报纸或著书立说与政府对抗,“又在一个花园里,设了一个演说坛,每逢礼拜,总要到那演说坛里去演说”。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该花园即为张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章太炎、吴稚晖、蔡元培都是张园演讲的常客,其言论往往非常大胆。据马叙伦回忆,“遇到章炳麟先生的演说,总是大声疾呼地革命革命,除了听见对他的鼓掌声以外,一到散会时候,就有许多人像蚂蚁附着盐鱼一样,向他致敬致亲”。而作为其“对立面”的郑孝胥、马相伯等人,也曾为庆祝清廷宣布预备立宪而在张园演说,上海道台等官员还到场支持。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归国,也是先在安垲第中接受各界集会欢迎,并发表演说,之后才赶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在“穿越”小说《新石头记》中,贾宝玉曾两度去张园听演说。当时正是拒俄运动期间,演讲的内容多与此有关。贾宝玉听不太懂,却对现场的混乱留下了深刻印象。演讲者有黄脸剪辫后生、十四五岁的女孩子、不知所云的和尚,以及满脸怒容、声大如雷的豪客。听众同样也是杂乱无章,“须知这张园是宴游之地,人人可来。所以有许多冶游浪子与及马夫、妓女,都跑了出来,有些人还当是讲耶稣呢。笑言杂沓,哪里还听得出来”。这段描写虽是小说家言,但近于写实。“革命和尚”黄宗仰和爱国女学的学生林宗素,曾先后在张园登台演讲,当时颇为引人注目,“有些好事的游客油腔滑调故意把‘和尚革命’、‘女学生革命’扭在一起当作笑料”。《新石头记》中“不知所云的和尚”和“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可能指的就是他们。

这般众声喧哗的乱象,其实正是公共空间该有的形态。对上海人来说,游公园的时候能顺便听人演讲国事,也算是一举两得。这也使得上海民众逐渐养成了到张园参加集会或听演讲的习惯,并以此作为理解和参与国家大事的主要方式。1911年伍廷芳在张园召开剪辫大会,引来万人围观,剪掉辫子千余条。非张园之地,无以有此声势和效果。越来越深地介入清末民初政治变局中的张园,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有象征物之一,以至于“许多人想起革命往事,也就想起张园的‘安垲第’来;‘安垲第’虽是姣童轶女的谈情之所,却也是革命的摇篮”。

上海开埠之初,在租界讨生活的王韬曾经抱怨,“余在沪城,无山可登,无景可玩”,深感“桎梏若楚囚”,不得不“与屠沽辈诣黄垆痛饮,醉后抵掌高歌”,或者“作苏门长啸,时人目为狂生”。清末张园等处由私家转为公园,既满足了人们日常娱乐的需求,又为公众意见的表达提供了场地。近代社会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新与旧、中与西、政治与文化、国家与社会,均在此有充分的呈现。而那般“车马填咽、士女如云”的繁盛景致,也就适当其时地成为了一出改朝换代的大戏中最醒目的背景。(限于篇幅,注释从略。)

(作者简介:颜浩,1975年出生,湖南株洲人,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美国柯盖特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民国元年:历史与文学中的日常生活》、《北京的舆论环境与文人团体:1920—19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