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笑话中的心理学
1549400000018

第18章 成功心理学(1)

考官:“有一架飞机准备降落,你从望远镜里发现它的起落架没有放,你会怎么办?”

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人们之所以会在休息时与正确答案不期而遇,◎ 选择伙伴——自我效能感:努力与否取决于对结果的期望

汤姆警官每次在处理酒鬼闹事时,总是挑上最干巴瘦小的警察做伴。

其他人十分不解:“你们得和酒鬼干一场呢!”

“对呀,如果有两个警察抓你,其中一个比另一个瘦小,你会先揍哪一个呢?”

趣评

酒鬼在与警察干一场前,一般会先推断一下自己是否有能力战胜眼前警察,倾向于选择最弱小的警察下手,因为自己更有把握战胜弱小的警察,在这个过程中,酒鬼的内心便出现了与“自我效能感”有关的心理现象。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对于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比如,如果你感到自己每天努力工作就能获得加薪的奖励,你兢兢业业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的概率就会较高。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原因还在于当人们处于放松状态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项活动。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仅意识到兢兢业业工作可以带来较高的薪酬,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去胜任这份工作,你才会对于工作全力以赴。

“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如下。

(1)成败经验。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境条件。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表示,“人们在任何年纪都可以发展坚韧的心智。”他说,一个关键是要避免做自我挫败的假设。如果你被解雇了,或者被女友甩了,不要放大被拒绝的感受,不要假设你再也找不到工作,或者再也不会有约会了(但是,在接踵而来的批评面前,坚持信念是很难的。一位教师在谈及年轻时代的G.K.却斯特顿时这样说,如果打开他的脑袋,“我们除了一堆白色脂肪以外,应该找不到什么头脑。”却斯特顿后来成为了英国极负盛名的作家)。

“自我效能感”对人们的启示是,千万不要让别人的拒绝中止你的梦想。布鲁克斯教授说:“生活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对羞辱的恐惧。”他说,与他工作的一些人,过去30年来,一直不愿承担任何风险或者挑战,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犯错误。

◎ 摔飞机——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一名年轻人应征机场塔台的工作,他通过了前面考试后,最后一关是口试。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但如果是放在另一侧时,当个体获得成功时,这本来就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

考官:“如果机长没有回答呢?”

考生:“我会立刻取出信号灯,发送‘危险,不得降落’的讯号。”

考生:“我会立刻用无线电警告机长

考生:“我会立刻打电话给我弟弟。”

考官:“你弟弟?他能做什么?”

考生:“他不能做什么,但他从来没看过摔飞机。”

趣评

当考生采取了一些举措仍然无法改变飞机降落的命运时,他便索性什么也不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便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现象。

笑话中的心理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对于逃避电击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接受电击,几次三番后,蜂音器一响,实验者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这时狗本可以跑到笼子外逃避电击的,但是狗不但没有逃跑,反而在电击之前就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1975年,塞利格曼再次做了与“习得性无助”有关的实验,他选择大学生为被试者,将学生分成3组。

让第1组学生听一种噪声,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声停止。

第2组学生也听这种噪声,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声停止。

第3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声。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实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声,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就听不到这种噪声。

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声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未听噪声的对照组受试者,他们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声停止,而第1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噪声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声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为了证明“习得性无助”对以后的学习有消极影响,塞利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 ISOEN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实验结果表明, 原来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受试者, 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习得性无助”与人们的归因方式紧密相关,如果个体把控制力缺失归因为永久性而不是暂时性的,认为是自己的内在人格因素而非情境因素导致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便会将这种想法渗透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倾向于产生“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对于实现成功而言,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人们觉得自己长久无力改变现状、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便会索性放弃努力,哪怕他们实际上有改变现实的能力。

◎ 内外有别——自我妨碍:为什么学生们仍然在考试前喝酒玩乐

“你千万别忘了,”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摩根对妻子说,“隔壁巴特利克还欠着我们50元钱……”

“你放心吧!不会忘的。”

“还有,你别忘了,我们还应该还给马克尔300元钱。”

“我的上帝呵!”妻子大叫着,“你又说胡话了……”

趣评

妻子故意忽略欠马克尔300元钱的事实,这样当马克尔向其讨债时,她便可心安理得地对他说,自己对于这一事件一无所知,从而可以免除受到道德的谴责——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正体现了“自我妨碍行为”的存在逻辑。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大学的学期末,各科考试接踵而来,有的学生平日经常逃课,日常也疏于学习,但是当考试临头时,他们非但没有认真复习学习内容,反而结伙到酒吧买醉,或者通宵打游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难道临时抱佛脚的紧急复习不是更好的应对策略吗?

上述现象可以用“自我妨碍”来解释,所谓的“自我妨碍”,就是当人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他们会故意破坏任务的完成,以便为自己的失败准备托辞:失败并不意味着我没有能力,只是我没有努力罢了。比如,一个学生并没有为第二天的考试而用功,反而沉迷于电脑游戏,如果他的考试成绩很差,则他便会说:“我只是没有努力罢了。”如此这般,这个学生的自尊便会受到较低的影响,他可以心安理得于自己的失败。

从个体维护自尊和印象管理的角度来看,“自我妨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它一方面为个体的失败提供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遗忘了那些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还有助于发挥自我增强的作用——没有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个体便可以扬扬自得地宣称自己智力超人。

个体在实施“自我妨碍”行为时,通常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表现。

1.行动式自我妨碍

对于难以预知的成败,个体为了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而事先采取了一系列妨碍成功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喝酒玩乐、降低努力程度及为自己设置过高的成就目标等。

2.自陈式自我妨碍

个体在从事任务之前,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借口,一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发挥水平的因素,如考试焦虑、突然感染疾病和遭遇创伤性的生活事件等。

对于个体来说,大部分的研究认为,“自我妨碍”行为虽然有助于个体免受负面评价的影响,但是,经常进行“自我妨碍”,这不仅会降低个体的自信心,还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反应——因为即使个体能使他人不对他们进行负面评价,他们自身也会对自己形成消极的看法。再者,如果过多地实施“自我妨碍”行为,个体还会增加遭遇失败的可能性,以致降低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又会采取“自我妨碍”行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即使他人没有对实施“自我妨碍”者进行负面评价,他们也不会对这些人产生较好的印象,也就是说,与没有实施“自我妨碍”行为的人相比,“自我妨碍”者往往会得到他人更低的评价。

由此可见,实施“自我妨碍”行为后,人们并非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他人的较高评价,在虚伪的自尊心的操纵下,人们只是预约了更多的失败而已。

◎ 哈佛毕业生——拱道效应:即使并非出自名校,也仍然有出头之日

一名哈佛毕业生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握着毕业证踌躇满志地走出校门,叫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觉察出了乘客明显的春风得意,不禁问道:“先生有什么喜事吗?”

毕业生略带傲慢地说:“我是哈佛的,刚毕业了!”

出租车司机面无表情地说:“哦,我也是哈佛毕业的,85级!”

趣评

在人们的意识中,名校总是与不菲的收入、体面的工作、较高的社会地位紧密相连,但出租司机却为这个命题提供了反证——所以那些毕业于非名校的学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教育背景而黯然神伤。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拱道效应”,是指一种经过“拱道”而使人产生积极心理反映的现象。

英国心理学家德·波诺在《思维的训练》一书中提出了“拱道”的概念,他认为学校犹如一个拱道,名牌学校会产生积极的拱道效应,即一批优秀人物走进拱道,从拱道里就会走出一批优秀毕业生。在这个过程中,拱道除了望着他们通过外,在塑造优秀人物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也就是说,名牌学校批量生产优秀毕业生,主要原因并不是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出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是因为名校为学生们设置了较高的进入门槛,加之名校的品牌效应,导致名牌学校招收的本来就是一些十分优秀的学生。这种理论确实有一定的逻辑,但也不能因此就完全抹杀名校对塑造优秀学生的作用,毕竟与普通学校相比,名牌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有优势的教学资源。

能够成为名校的一员,对于学生而言,所以进入了另一种创新思维状态。,于是他们在学习时便有巨大的动力,更加乐于积极地表现,以持续证明自己的优秀,在这个过程中,便发生了“拱道效应”。而那些并非出自名校的学生,由于对学校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认为一旦自己进入这种普通学校,便难以有出头之日,于是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只想得过且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学生到底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物还是平庸之辈,并不取决于他是就读于名牌学校还是普通学校,而是取决于他对学校的态度。一个人因步入普通学校便放弃了继续奋斗的勇气,这才是他难以优秀的最关键因素,而非他所就读的学校导致了他的失败。

因此,“拱道效应”启示我们,即使与名校无缘,因为一次考试失误而进入了普通的学校,也不要悲观地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被不成功定格。只要你没有失去奋斗的力量和勇气,只要你为了博取精彩人生而努力不懈,你可以比那些出自名校的毕业生更加优秀。

◎ 答卷——酝酿效应:为什么你会在不经意中豁然开悟

“只有上帝才知道答案,顺祝圣诞快乐!”学生在答卷上写道。

“上帝得优,你得差,祝新年快乐!”老师批语。

趣评

就像考场上的学生一样,人们常会在生活中遭遇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然而“酝酿效应”告诉我们,某些时候,暂时的放下反而会枊暗花明。

笑话中的心理学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解决某一个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暂时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转而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这种现象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似乎与人的定式心理有关——一个人最初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成功,走到了一条死胡同后,暂时让自己离开这种情境一会儿,反而常能曲径通幽地顿悟到其他的解决方法。

“酝酿效应”来自于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亲身经历——

国王让工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他怀疑金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可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金子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是否私吞了金子。于是,国王找来阿基米德,让他解决这个难题。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

隔了一段时间,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坐进澡盆后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似乎被轻轻地托了起来。这一刻,阿基米德茅塞顿开,突然想到运用浮力原理就可以解决国王为自己布置的难题。

心理学家认为,在酝酿过程中,虽然人们已不再从事暂时搁置的工作,但其实仍然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着推理和思考活动,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从而使个体意外地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考官:“可是机长还是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