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笑话中的心理学
1549400000022

第22章 人际关系心理学(2)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很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对方与你的心理距离,使其愿意与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便是“名片效应”。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就犹如一张心理名片,将自己以实现良性互动的目的介绍给了对方。

如果希望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名片效应”,便要首先向对方传播一些他们可能感兴趣和喜欢的观点和思想,然后再不经意地将自己的观点渗透其中,这样便会让对方产生一种印象,认为你的思想观点与他们的极为类似,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增加对方对你的认同感。

有这样一个关于里根总统的笑话。一次,里根面对一群有着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他说道:“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一家意大利人刚开始住在狭小的公寓房间里,后来他们迁到了乡下的一座大房子里。一位朋友问这家12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们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在一个房间里’。”毋庸置疑,里根在讲话中传达出自己对于意大利人的正面印象,这种说辞自然能赢得有着意大利血统美国人对里根的认可,拉近里根和选民的心理距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里根正是恰当运用了“名片效应”对人际互动的积极影响。

一般而言,人们总是更喜欢那些与自己价值观和情感倾向类似的人,因为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自我认同度,减少自己和外界的冲突。由此也可以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对偶遇知音的经历那么欢欣雀跃了。

◎ 有来有往——态度效应: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对待周围的人

萧伯纳为庆贺自己一个新剧本的演出,特意给丘吉尔发了一则电报:“今特为阁下预留戏票数张,敬请光临指教,并欢迎你带友人来,如果你还有朋友的话。”丘吉尔立即复电:“鄙人因故不能参加首场公演,拟参加第二场公演,如果你的剧本能公演两场的话。”

趣评

萧伯纳对丘吉尔进行了人身攻击,这等于是对丘吉尔的宣战,丘吉尔自然迎战而来,对萧伯纳进行了另外一番人身攻击。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和动物学专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特别设置了两间墙壁镶嵌着很多镜子的空房间,然后分别放进两只猩猩。其中的一只性情温顺,它进入房间后,看到镜子里面的很多“同伴”都对自己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很快地就在这个“群体”中打成一片,彼此和睦地相处,这只温顺的猩猩在房间里自得其乐。三天后,当这只猩猩被实验人员带出房间时,它对“同伴”表现出了依依不舍的感情。另一只猩猩性格暴躁,它进入房间后,看到的都是凶恶的“同伴”,这只猩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着这些凶恶的“同伴”又叫又喊,进行无休止的追逐和厮杀。三天后,暴躁的猩猩被实验人员拖出了房间,此时它已经因气急败坏、心力交瘁而死亡。

实验揭示的道理很简单:人际交往也遵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则,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人,便决定了他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如果你感觉自己身陷糟糕的人际关系,不妨想想是否因为自己以不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是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关于如何拥有积极的情绪,他提出了一条“黄金规则”,指出要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也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知道或者不会运用“黄金规则”,许多人抱住这样的观念不放:“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这恰恰是所谓的“反黄金规则”。

◎ 换块手表——保留面子效应:留了面子,赢了人心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他有一位年轻的秘书。一天早晨,这位秘书迟到了,当他来到办公室后,发现华盛顿正在等着她。秘书感到很内疚,便谎称她的表出了问题,所以迟到了。华盛顿平静地回答:“恐怕你得换一块表了,否则我就要换一位秘书了。”

趣评

秘书的谎言不攻自破,但是华盛顿并没有直接拆穿秘书的谎言,而是采取了婉转的批评法,从而为秘书保留了面子。按照惯常的逻辑来看,秘书以后迟到的概率应该会大为降低。

笑话中的心理学

当一个人犯了错误而不希望当众被批评责难时,当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公布于众时,上司与朋友为了保留他的面子而不予批评、不予曝光,那么,他会更加全心全意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对朋友产生一个更加正面的印象,这种现象便是“保留面子效应”,是指由于保全他人的面子而产生的心理积极变化的现象。

一般而言,人都有面子情结,中国人尤其如此,希望维护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良好印象,当置身于一些重要场合或者自己在乎的人物在场时,更加注重自己的面子。一旦自己失去了面子,在一些场合下不来台,便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反应,如紧张、尴尬、恐慌、害羞、焦虑等。而如果有人维护了自己的面子,避免了自己形象在群体之中受损的尴尬,便会对这个人产生感激心理,并做出积极的行为表示。

例如,一名下属犯错后,上级没有当众给予批评,而是以友好暗示的方法告诉下属如何去改进。此时,下属便会对上级报以感激之情,而且要求自我印象管理系统对自我的形象进行一些调整,从而尽可能地达到上级的要求。

然而,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有“看人笑话”的心理,通过观看他人的尴尬而获取快乐,这也解释了八卦杂志为什么总是那么畅销。不过,替他人保留面子并不只是付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回报大于投资的人际互动过程。因为“保留面子效应”遵从互惠机制,对于那些为自己保留面子的“恩人”,人们总是倾向于感恩图报。

◎ 什么是快乐?——改宗效应:先反对后同意的积极效用

德国人、法国人和俄国人聚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快乐”。

德国人说:“快乐就是你在辛苦地工作完一天后,躺在自己舒服的沙发上,喝着啤酒,看着精彩的球赛……”

法国人说:“快乐是你在星期六的夜晚,与心仪已久的金发美女共度浪漫良宵……”这时,俄国人说了:“真正的快乐,是在深夜里,你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群秘密警察,他们拿着枪指着你说‘格拉吉夫!你被捕了!’而你告诉他们‘格拉吉夫住在隔壁!’”

趣评

当开门看见不请自来的警察时,着实会惊恐一下。但是当获知警察并非逮捕自己时,心理状态自然会由“惊恐”转变为如释重负的“庆幸”。相对于单纯的给予,先剥夺再给予的过程会制造出更多的欢乐。在人际交往中,先反对后同意的进程也会增强个体的人际受欢迎度。

笑话中的心理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当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十分重要时,如果针对这个问题,他能使一个最初的“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相对一个最初的“同意者”,那名改宗的“反对者”更容易获得此人的认可。

在经营人际关系时,为了赢得他人的好感,很多人习惯做“好好先生”,对于对方的态度和观点一味称好,即使自己内心并不真正地赞成,也会做出完全认同的样子。然而改宗效应说明,这种“好好先生”式的人际相处方式并不一定能使其获得他人的认可,人们更欣赏以反对之声开场的相同意见。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够让他人实现从“反对”到“同意”的态度转变,便可以显现出此人对他人的影响力,凸显出此人观点的力量。一般而言,人们总是很享受拥有这种影响力的快乐。

虽然人们在选择朋友时总是乐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人,但是也会欢迎一些友好的、值得借鉴的不同意见,以此作为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参考。一个“反对者”改宗为“同意者”后,便具备了上述两种特质:既能提供不同的意见,也会成为步伐一致的同盟者——这种人往往会是人们选择朋友时的上上之选。

所以,为了获得质量更高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用如下策略:即使你百分之百地赞成某个人的意见,也不妨适当地夹杂些反对之声,然后再笔锋一转,赞成对方观点中的合理部分。

◎ 我叫陈阿土——变色龙效应:模仿他人身体语言,你会更受欢迎

陈阿土是某地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后,他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趟国。国外的一切自然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g!”陈阿土愣住了,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猜想大概服务员在问自己的名字,于是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此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 !” 而陈阿土也大声回答道:“我叫陈阿土!”

对于服务生的行为,陈阿土有点生气,因为服务生总是记不住他的名字,每天都要问一遍自己叫什么。这天,陈阿土忍不住问导游:“Good moring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他,这是一句问候语,意思是“早上好”。陈阿土感到很丢脸,原来自己误解了服务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