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1556200000044

第44章 生活心理学(9)

日本昭和女子大学的依田明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出生顺序和性格特征的一些关系。他将不同排行人的性格分别称为长子(包括长女,以此类推)性格、中间孩子性格及幼子性格。根据这项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家庭中的长子和幼子的性格中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中间孩子性格上的共同点不明显。

兄弟姐妹之间性格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怀孕、分娩、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对于父母来说都是第一次。而到了怀孕、分娩、养育第二个和以后的孩子时,父母的态度肯定会有所变化。另外,对于家里的长子,很多家长都会希望他快点长大;而对于幼子,他们则会希望他永远是个孩子。

研究人员认为,父母的这种意识和态度上的变化对于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促进了前文所说的长子性格和幼子性格的形成。

6.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明明,你是大哥!”“媛媛,你是大姐姐!”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第一个孩子说这类的话。孩子们经常听到这种话,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并开始注意自己在这个小群体中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比较强的忍耐力。弟弟妹妹们在称呼他们的时候会叫“哥哥”、“姐姐”,这就更强化了他们作为“哥哥”、“姐姐”的角色意识。因此,家里第一个孩子的性格往往是比较坚强、有忍耐力的。

另外,研究者们认为,第一个孩子和以后的孩子比较起来,在自信心方面有显著的差异。第一个孩子与他的弟弟、妹妹相比,属于“丧失自信型”的人比较多。作为最先来到这个家庭的孩子,在他从婴儿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周围的人几乎都是大人。与大人们相比,孩子欠缺很多的能力,因此第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往往会逐渐丧失。与之相对,第二个及以后的孩子有了哥哥或姐姐,在兄弟姐妹之间吵架的时候,小的一方获胜的情况比较多。因此,专家们指出小的孩子会形成很强的自尊心,容易成为一个遇事自信的人。

7.潜能还是潜藏

喜欢释梦的泛性论者把“力比多”——性本能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1899年11月4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巨著《梦的解析》出版,由此揭开了心理学20世纪的序幕。1905年,弗洛伊德又出版了《性学三论》一书。

这位泛性论者认为,“生命的叫喊来自爱欲的争斗”,人类的性本能中蕴含着广泛的能量。这些能量是人们追求快乐和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梦境是弗洛伊德探察人类无意识的通路,他在梦境里发掘出人类被压抑的愿望及欲望的伪装,通过催眠、释梦、自由联想等方式来破解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当人们的性本能受到压抑时,这些欲望就会通过伪装的过程在人类的梦境中呈现为各种看似与“性”无关的形态,如“男性”会伪装成为“雨伞”的符号。

这就是最初的无意识理论。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如果把人的心理活动比作一座冰山,那么意识就是露出水面的顶端,只占心理活动的小部分,而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是无意识,深藏于海平面以下。然而,这些不被知晓的无意识真的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吗?

8.权衡还是失衡

与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不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性的需要只是人们5大基本需要之一。他把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need)、安全的需要(safetyneed)、归属感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andloveneed)、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一般来说,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因此,人们若要获得一种平衡状态,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满足从低到高的需要。当人们困于各种需要而不知所措时,那么面临的就是心理失衡的状态。

需要层次论一如人们的惯常表现——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考虑那些反例:很多人在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可以为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抛却一切;在宗教的感化下,虔诚的宗教信徒可以忍受着低层次需要的缺失,不断地为他们的信仰付出……这似乎很让人疑惑,跨越需要层次,也可以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吗?

9.足球流氓的心理

(1)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满聚集起来,试图通过群体的行动使这种情绪发泄出来。

(2)法不责众心态。由于处在群体之中,因此个人的责任感就变得淡薄。没有了责任感导致了道德败坏的发生,或者说是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

(3)数量上的压力。不知不觉中会有从众心理,跟着大家去做多数派。

(4)情绪的感染。激动的情绪在群体中蔓延,在传播中不断增强对人的感染和刺激。

(5)暗示与模仿。不加辨别就接受群体中的信息,于是跟在他人后面也进行相同的行为。

10.欺负他人的孩子一定被欺负过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欺负过他人”的孩子回答“没有被欺负过”占大多数;而回答“曾经欺负过他人”或“正在欺负他人”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过被他人欺负”的经历。

被欺负的一方会感觉到自己的人格遭到侮辱,如果不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倾诉,心情就可能长时间抑郁,严重的会走上自杀的道路。

欺负人的一方也会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为了消除这种焦虑,他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他人。

在这里,欺负他人的一方与被他人欺负的一方在心理上并非完全相反,双方在某些方面甚至会有相似之处。

当然欺负他人这个问题不能从孩子的心理这个层面上去理解,这种现象与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趣味扩展

在亚洲,日本是近代心理学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是日本心理学的奠基时期。日本心理学是在西方心理学主要是德国心理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是日本心理学的活跃时期。1912年出版《心理研究》刊物,1926年改为《心理学研究》。1927年日本心理学会成立,松本亦太郎为第一任理事长。这时,格式塔心理学在日本得到传播,佐久间鼎是格式塔心理学在日本的主要代表。知觉日益成为日本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从1925年开始,日本学者对知觉恒常性、几何图形错觉、图形后效等进行了内容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视觉场”、“视知觉诱导”等学说。20世纪3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心理学发展的高峰时期。除日本心理学会外,又成立了日本应用心理学会(1931)和日本动物心理学会(19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心理学迅速恢复并按照美国心理学的方式发展起来。到1980年,日本心理学会会员已发展到3856人。日本心理学会已召开了45届年会。此外,还成立了8个专业学会和一些地区学会。

近几年,日本心理学界涌现出一批畅销书心理学家,如原田玲仁、深堀元文、大村政男、内藤谊人等,其中,原田玲仁的《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每天懂一点创意心理学》、《每天懂一点恋爱心理学》、《漫画有趣的色彩心理学》、《图解有趣的设计心理学》,深堀元文、大村政男的《图解心理学》,匠英一的《大众心理学》、《每天懂一点行为心理学》等深受读者的喜爱。

PsychologyandYourLife

《心理学与你的生活》

牧之、张震

作者简介

牧之,心理学专业硕士,先后从事杂志编辑、潜能开发、心理医生等职业,发表心理励志类作品近100万字。其作品文风轻快、朴素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张震,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多年来潜心于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曾在《教育科学原理与实践》、《学前教育研究》、《行为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名著导读

该书作为一本心理学的普及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身体健康、饮食、美容、爱情、婚姻、家庭、学习、人际交往、压力、性、梦境、性别、性格、情绪、记忆、思维、管理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心理方面的防治建议,然后总结性地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最后还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生活心理学好书。

理论精读

1.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姿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光有一个概念是不够的,心理健康需要有具体的标准作为衡量依据。目前,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提出或已经提出了一些标准,但各有特色,有7项标准、10项标准等,并不统一。给心理健康定标准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心理健康不比身体健康,人类迄今很难像检查身体健康那样检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不健康可以通过完整、清晰、科学的客观数据说明问题。这些数据通过体温、脉搏、血压、心电图、肝功能等一系列的科学检查可以得到。而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律尚处于未知或知之不多阶段,并且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民族特点和学术思想等导致的不同认知体系、价值观念的影响,至今尚无世界各国公认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

下面是心理健康的7项标准说,也是所有标准说法中最为各国心理学家所认同的。

(1)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不是某种单一心理成分,而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是大脑活动整体功能的体现,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测定智力和全面衡量大脑功能的科学方法,但已有人发明出了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国际公认的智力量表。例如,法国的比内·西蒙(1908年)推出的智力量表,美国的韦克斯勒于1943年发明的智力测验表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的正常人,其智商不能低于8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智商不得低于80),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若在70~79之间则属智力缺陷,亦为心理缺陷;低于70则属于低能,在心理疾病范畴;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但亦属心理健康范畴。智力属于低能的人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完成正常学习或工作任务。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迟钝或敏感、思维出现妄想、出现幻觉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是指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其身心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事物的个性特征,又被称为个性或个性心理。人格的各种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机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健全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诸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平衡、健全的发展。

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了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标准:

①有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人能够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有许多兴趣爱好。

②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有欲和妒嫉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在价值观念和信息上有差别的人。

③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认同感。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能经得起突然袭来的打击。

④具有现实性。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实际情况而非自己所希望,是看清情境和顺应它的“明白人”。

⑤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所有的或所缺的都清楚、准确地知晓。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己与他人对于自己认识的差别。

⑥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在意识形态、信念和生活方面能够对他人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3)较强的社会协调性。较强的社会协调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达到与客观环境和睦相处的协调状态。社会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较强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协调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②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③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一般地,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两种。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情境受广义情境所影响和制约。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4)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愉快、喜悦、乐观、通达、恬静、满足、幽默等好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调动心理潜能,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激烈的情绪波动,如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暴跳如雷、激动不已等,以及长时间的情绪消极,如悲伤、忧虑、恐慌、惊吓、暴怒等,可导致人的心理失衡,不仅使人的认识和行为受到左右,而且可能造成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各种躯体疾病的产生。因此,保持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及良好的心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当然也会有悲、忧、哀、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总能主动调节;同时能控制情绪的过分表达,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5)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自觉地确定你的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与行为是一体的:行为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称为“意志行为”;通过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意志活动的实质。通过以下4种心理品质,可以衡量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强弱、健全与否。

①果断: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